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穿越重生)——凔溟

时间:2020-08-04 09:25:04  作者:凔溟
  他们都在观望,如果王爷的茶叶卖得好,他们明年肯定也要跟一波风,搭上顺王这条船一起卖茶叶,如果连顺王都卖不动,那他们还是趁早砍掉那些茶树,改种其他的吧。
  福来酒楼有个舞台,平日里不是请说书先生说书就是请一二姑娘唱小曲,今日这个舞台却只摆了一张琴、一张茶几,然后众人就见两个美人相携着上台,大大方方地行了礼落座于两边。
  琴声起,悠扬清澈,刹那间抚平了大家的焦躁,有那风月场所的常客立即认出了弹琴的美人,是昔日的琴师滟姬,听说从良后一直隐世不出,没在人前露过面了。
  这顺王也是本事,竟然连失踪了几年的人也找出来了,也不知是何用意。
  这时,有小二送上了一套茶具,小心翼翼地摆在茶几上,大家秉着呼吸,看着另一名美人用丝绢擦了擦手,开始焚香泡茶。
  这套泡茶的流程是李煦教的,倒不是觉得这样泡出来的茶水更好喝,只是单纯觉得这样的画面更美也更唬人。
  美人的纤纤玉手与小巧的紫砂茶具更契合,一举一动都赏心悦目,已经有不少人在偷偷问这套茶具的由来了。
  这是李煦新招的匠人做出来的,小巧精致,撇开质量,光看颜值就足够吸引人。
  第一壶茶泡出来,这第一杯自然是李煦的,然后有侍女端着茶杯分到客人的面前,李煦抿了一小口,这第一道茶味道过浓了些,苦涩的味道很明显,但回甘也很明显,不知道符不符合大众的口味。
  不过撇开茶叶的质量暂时不谈,李煦第一批茶的卖点在泡茶的工艺上,别人卖茶卖的是茶叶的好坏,他却要让南越的茶卖出文艺气息,卖出古典情怀,卖出高雅清幽的意境。
  但这能不能成功,还得等过段时间才能知道。
  “大家觉得这茶如何?”李煦打破大厅里的安静问。
  “好太好了,茶好茶具好,这泡茶的方式更好。”还有泡茶的美人更是好,也不知王爷从哪找来的美人,身段妖娆,面如宝玉,一举一动让人挪不开眼。
  如果没有琴声相和,没有美人在前,光是这一杯茶大家未必会叫好,但这种环境下,哪怕是一杯白开水也能喝出几分甜味来。
  众人不厌其烦地夸了又夸,其中免不了有几分故意讨好李煦的意思,不过也确实觉得这泡茶的方法赏心悦目。
  他们家中不缺茶叶,更不缺貌美的奴婢姬妾,往后也让她们学学这泡茶的手艺,喝茶也就没那么枯燥了。
  “今年采摘下来的茶叶也都制好了,正好今日大家汇聚于此,本王就送各位一盒茶叶当做薄礼吧,还望众位不嫌弃。”
  “不敢不敢,能得王爷馈赠,是我等的福气。”
  李煦拍了下手,一群侍女提着茶叶礼袋走出来,送到每个宾客面前。
  礼袋是纸质的,外头画着花好月圆的图案,在现代是很土的样式,但在这里,却是很符合大家审美观的,红红火火,花好月圆,好兆头啊。
  纸袋里头是木质的礼盒,上头雕画着采茶女采茶的画面,年轻貌美的采茶女一手提着竹篮,一手翘着兰花指将茶叶摘下,裙摆轻轻晃动,披帛随风飘扬,把采茶这一寻常劳动画得仙气飘飘,感觉连茶叶都多了几分仙气。
  打开木盒,里头是一袋袋小袋的茶叶,一共只有十二袋,用的纸袋包装,纸袋上没有画图只有暗纹,有几分素雅的美,每一袋茶叶下还压着一张卡片,卡片上空无一字,只在暗纹,右下角还画了一小丛茶花,让人想不通它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第109章 这也太上道了
  “大家可是奇怪这些卡纸的用处?”李煦高声问道。
  见众人点头,李煦从盒子收罗了十二张不同的卡纸出来,说:“你们相互看看,每个人的卡纸都可能不同,每个盒子里有十二张,十二张为一套,这些卡纸是送给买茶叶的客人当见面礼的,收集起来当书签用很不错,也可以送人。”
  众人相互看看,果然见每个人手上的卡片颜色花纹都有些差异,而他们自己盒子里的十二张,颜色也不各不相同,但花纹是一样的,看着相当别致。
  这种卡片比他们日常用的纸张更厚实,纸质好上许多,加上素雅的花纹,让人不忍心在上头落下一点笔墨,送给家中的女郎定会喜欢。
  李煦当初设计礼盒时就想过要放些赠品,但不知道该放什么好,太贵的肯定不实际,太便宜的又怕拉低茶叶的档次,这种礼盒装肯定是要卖高价的,赠品最好是素雅一点东西,既能讨人欢心又不用花费太多,于是他想到了书签。
  这些书签可不好做,不仅对纸质要求高,而且还要印刷出暗纹和图案,为了达到美观的要求,他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为此还特意收购了一家造纸厂。
  造纸对现代人来说不算多高深的技术,李煦只是多试了几次就得到了更洁白更厚实的纸张,不过他暂时不打算大量生产,一来工人有限,现在都忙着做包装用纸,二来,他想等这批茶叶卖出去提高知名度了再扩厂。
  “好了,大家也都饿了,先用膳吧,饭后再来品茶聊天不迟。”李煦上次招待全城官员吃的是廉价的豆腐宴,今天请这群土豪们则吃的是佛跳墙,这道菜他没有在食杂铺上架,而是单独卖给了福来酒楼,光是这笔卖配方的钱就足够支付今天的菜钱了。
  佛跳墙是高端菜,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到了这群土豪面前,才能抬高它的身价。
  果然,小二把印着佛跳墙字样的坛子端上桌时,众人都惊诧不已。
  “怎么连坛子都端上来了?”
  掌柜亲自过来给大家介绍:“这是小店新出的菜色,叫佛跳墙,是连佛祖闻了都忍不住跳墙而出的美味,众位老爷可是第一个品尝到的人呢。”
  “徐掌柜就会夸大其词,上回你这新出了个烤鸭也是如此说的,结果还比不上顺王的食杂铺里出的呢。”
  “这您放心,这佛跳墙就是顺王给的配方,往后也只有小店有卖,老爷们吃的好了下次再来光顾。”
  话不多说,盖子一掀,那无法用词语形容的香味就溢了出来,众人表情愣了下,然后集体伸长脖子往坛子里看,有人甚至不顾形象站起来了。
  “香,真是香!”
  等小二将坛子里的食物分装到众人面前,大家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一个个露出惊艳的神情,还真别说,这道菜的味道真是一绝,汤浓鲜香,肉烂入口即化,每一勺舀到的东西还不一样,不知道汇集了多少山珍海味在其中。
  这福来酒楼他们也常来,尤其这几个月常常出新菜,他们也都愿意呼朋唤友地来尝鲜,但之前的新菜没有一道可以和这道佛跳墙相提并论,这鲜美的滋味果真不是一道墙能抵挡得了的。
  李煦自己也吃了一碗,这道佛跳墙里头包含了二十多种山珍海味,文火慢炖了一夜,他平时也是很难吃到的。
  “徐掌柜,明日某要预订二十桌酒席,必须有这道佛跳墙,其他菜你看着添一些。”
  徐掌柜为难地说:“多谢王老爷捧场,不过这些食材有的太难找了,这一趟也是王爷提前准备了半个月才备齐的,您一下要定二十桌,至少要给小人五天的时间准备才行。”
  “不要紧,缺什么你只管去我家取,东家没有的西家借,只有多的没有少的。”王老爷话说完起身到李煦面前作揖道:“王爷,明日是小女的及笄礼,您可否赏脸来喝杯喜酒呢?”
  众人暗道这老王真不要脸,他家女儿几十个,随便拉一个出来说要办及笄礼,还不是借机想巴结顺王,说不定还打着送女儿的心思,真是无耻!早知道自己先一步预订了。
  家里就算没有年龄符合的闺女,不也还有高寿的父母或者刚满月的幼子吗?要办一场宴席还不容易。
  李煦对这位王老爷略有耳闻,是个擅长钻营的,家中田地无数,还做了内河船运的买卖,腰包鼓的很。
  他很给面子地说:“能有好酒好菜吃,本王求之不得。”
  王老爷乐呵呵地拱了拱手,“多谢王爷赏脸。”
  之后再有人来请李煦赴宴,李煦倒是没答应,也没推迟,只说到时候再看,有空了再去。
  他忙得很,没有闲暇时间消耗在一场场的应酬上,会答应王老爷的邀请,完全是看中了他家的船队,等其他地方开始修路,运送物资最好能走船运,又快又便捷。
  酒足饭饱,李煦让人撤掉桌上的酒菜,又上了茶和水果,准备边喝茶边聊天。
  说来他更适应酒桌上谈生意,一瓶酒灌下去,三分清醒七分醉,大脑最不设防的时候,谈生意事半功倍,但南越的果酒不醉人,只好靠茶水来沟通感情了,就不知道今天能忽悠到几个人。
  “不知各位老爷可见到了城中正在修建的道路?”
  这个话题是最近的热门,大家自然是知道的,并且也去看过,但说实话,水泥刚铺上去,他们还看不出样子,也不知道所谓的水泥路到底能有多好,不过有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了这水泥的用处和用法,只是苦于买不到水泥,否则他们有的是钱和人,建房子修路不在话下。
  众人免不了对李煦一通吹捧,然后有人提出:“王爷,不知这水泥可否对外贩卖?家母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住的房子太阴暗了对身体不好,听闻用水泥修建的宅子亮堂干爽,若能为家母建个宅子,也算全了某的孝心。”
  不要脸!大家齐齐瞪着那满嘴孝心的家伙,谁不知道他家中的母亲是继母,平日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哪来的母慈子孝。
  李煦装作思考的样子,又招来吴进耳语了几句,然后皱着眉头说:“以水泥厂目前的产量,只能供应修路的,无法外卖,不过……”他停顿了下,看向众人,露出个笑脸说:“众位可以等个几年,等本王将南越的路修通后,再生产出来的水泥也就可以卖给众位了。”
  几年?这南越的路哪里是几年就能修好的,顺王怕是没还走过南越的路,不了解这里的地形,那群山环绕的地方,别说是水泥路,就是泥巴路也修不出一条来,若顺王目标如此远大,那他们还是别想了。
  有人动了心思,看看左右,站起来说:“王爷,某有事想私下和您商谈,您看可否行个方便?”
  大家看着那人愣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这水泥厂产量少,所以不够拿出来卖,那如何扩厂呢?如果能多出水泥,那不就有他们的份了。最重要的是,如果能拿到配方,那就不需要求人了,自己要多少水泥就能弄出多少来。
  顿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抢起来:“王爷,某也有事。”、“王爷,某愿意出钱资助水泥厂,您看多少合适?”、“王爷……”
  李煦看着这群激动的大老爷们差点一口茶喷出来,这些上赶着给他送钱的人到底是思想觉悟太高,还是商业嗅觉太敏锐,这也太上道了吧?
  他举高手拍了下,“先安静。”有人没听到他的话,还在高声喊叫,贺遵皱眉喊道:“肃静。”那声音的穿透力非同一般,整座楼都震了三震,场面立即安静了下来。
  李煦站起来说:“大家的好意本王心领了,水泥厂若能扩建,于修路来说是好事,但修路是无偿的,挣不了钱,众位何必破费呢?”
  大家暗道:我们哪里是为了修路,我们是为了那水泥配方啊。如果能弄到配方,那他们完全可以去外地建厂,到时候卖多少价都有人抢着要的,那可比困守在南越这小地方发达多了。
  李煦敲了敲桌子,思索着道:“不如这样吧,水泥一时半刻是没有多余的,但各位可以先预定啊,本王承诺,三年后不管路修好了没有,都会优先给各位老爷发货,这发货顺序嘛,就从量大的开始吧,不知众位意向如何?”
  预定三年后才发货?这……这账赊的也太久远了吧,万一不用三年他们就得到了配方呢,岂不是白费了这一笔钱。
  “还有一点,虽然说水泥是大家预定的,但这笔钱目前也是用于修路,算是造福百姓,本王会将你们的大名刻在路标上,供后人瞻仰,顺序依然是按照谁购买量最大谁在前头,以示公平。”
  还能立碑?
  不等他们多想,就听李煦说:“正巧,纪大人的书法深得卢山长的真传,本王有意让纪大人来刻碑,也好让这路标长长久久地流传下去。”
  这听着很美好的样子啊。
  像他们这样无官无职的人,只有钱多,在当地有点名望,还真没什么青史留名的机会,如果能将名字刻在石碑上,还是纪大人刻的石碑,将来就算入了土,他们的名字也是与世长存的。
  有人小声问了一句:“不知这水泥是何价格呢?”
  对对,不能头脑发热,还不知那水泥是什么价呢?万一天价,他们可不敢应。
  “水泥一袋是五十斤,以袋计数,一袋是十两银,这价格还算公道吧?”
  吴进在一旁努力地抿着嘴,不让自己笑出声,王爷也太黑心了,一袋水泥的成本才多少,竟然敢卖到十两,这建一栋房子下来岂不是成了金屋银屋!
  果然,有人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问:“不知建一栋宅子需要耗费多少水泥?”
  李煦让他们稍等,叫人去请岑堇来,“这个问题本王也不知,不如请个专业的人来回答你们。”
  不管答案如何,大家觉得顺王真是个实在人,没有胡乱欺瞒他们。
  李煦却开始犯愁,这答案要怎么给,总不能给个真实的答案吧?那造价也太高了,以后哪里还有人敢用水泥建房子。但也不能往低了说,这用量是实实在在的,一验证就知道真假。
  好在他现在建的房子全是红砖楼,墙面和地面没有涂水泥,这么一来,建一栋房子的水泥用量大大减少。
  岑堇今天在路上监督着修路,他虽然没能得到一官半职,但王爷发话,让他做修路的技术工,技术支持,上头则由纪大人统管此事,也算给他戴了顶官帽。
  接到传唤,岑堇立即赶来了,等听到王爷的问题,他默默一算,便当众回答道:“这水泥的用量可大可小,一来要看各位老爷想盖多大的宅子,二来,也要看老爷们哪些地方要用,如果只是用来建楼房,水泥和砂、石子的比例约是一二四,预备个上千斤总是要的。”
  李煦叹了口气,说:“这水泥厂刚建起来,技术不成熟,匠人们也不熟练,所以产量低,而且道路不好,原料运费很高,等过段时间,这路一修好,运费自然大大降低,到时候价格会降一些,各位不如等段时间再看看。”
  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当然知道运费有多高,要不是路太差太难走,南越的东西也不至于运不出去,如果路能修好,他们往后做生意也会方便许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