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阳压低声音说:“某买了一船铁。”
“铁?”李煦大惊,“你从什么管道买来的,可靠吗?”
“您放心,是从北地胡商那买的,是走私货,虽然价格高了些,但质量很好,而且对方也深知不能透露出去,会保密的。”
“这可真是太好了!”李煦正好要下令开荒,如今有了这些铁,农具方面就可以跟进了。
“王爷,那胡商说他还能弄来更多的铁,咱们要继续和他交易吗?”
“你可知他哪来的铁?是买的还是私自开矿挖的?”
“这就不知了,不过他保证说不会出问题。”
李煦可不相信这样的保证,要想把一船生铁运到扬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胡商要么官场有人,要么就是背后的势力很强,能摆平各路官员。
“这件事要做的足够隐蔽才行,一旦被朝廷发现本王买铁,那可就坐实了谋逆大罪了。”
雷阳一听吓了一跳,“既然如此,还是不买了吧,也不知道对方可不可靠。”
“买还是要买的,但下次要以其他身份与他交易,不要让他知道一直和他交易的是南越。”
“这好办,毕竟是走私的东西,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签订契约,每回换个生面孔去谈,运走的时候别被人追踪到就行。”
说了几句话,李煦便让雷阳回去休息,雷阳确实疲乏的厉害也就不推迟了,走到院子时,才想起自己有礼物送给李煦。
他指着角落的几个麻袋说:“王爷,这是那胡商半卖半送的东西,您曾说过要在西域搜寻种子,这些东西某也不认识,您看看能不能用。”
李煦一听来了兴致,让贺遵拆了一个袋子,里头竟然是一整袋的干辣椒,“我去!”李煦眼睛大亮,直接拿了一颗干辣椒放在嘴里咬了咬,冲天的辣味袭击味蕾,呛的他眼泪直流,害得贺遵以为雷阳带了毒物回来陷害他家殿下,差点没把他砍了。
李煦去漱了口,又灌了两大杯白开水,边抹眼泪边说:“没事没事,就是这个味,太正宗了,我就是太久没吃辣了,不适应。”
贺遵见他确实无恙,这才稍稍安心,雷阳也拍着胸口说:“还好还好,这东西某也没见过,都不敢尝试,那胡商只说可以治寒症,我还当是药材呢。”
李煦打开另外一个麻袋,里头胡乱堆着各种东西,大部分李煦都不认识,不过他还是挑出了一部分看着像种子的东西出来,准备都种一遍试试。
贺遵要帮忙被他拒绝了,李煦提起衣摆直接坐在地上,分了半天也只分出了一小把不知名的种子,便让吴进去把钟水清喊来:“让钟大人带四五个下属过来,这活磨人的很。”
李煦让雷阳先走,自己又挑选了一会儿,觉得太费时间了,便拍拍屁股站起来,脚下踩到一粒东西,李煦挪开一看,眼睛顿时有些直了。
他捡起那粒黄豆大小的种子,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不太确定地想:这是棉花种子吗,不是吧他有这种好运气?
等钟大人带人来,李煦第一件事就让他将长的像棉花种子的东西挑拣出来,其他的自然也是要挑的,“分清楚,每一种都用袋子装好,在山庄专门开辟一个园子种这些,每种种几棵,等长成结果了再叫本王去看。”
钟水清从小接触植物,对各类种子也很熟悉,指了指其中几样说了名字,其余的也就不认得了。
这胡商也不知从哪弄来的五花八门的种子,植物也并非只长一个地方,有些在南越甚至很常见,这也正常。
李煦把干辣椒分了一半给钟水清,“这是辣椒,直接种一亩地下去,等收成了晒成干的,是很好的作料。”
钟水清听说是作料,也拿了一颗放进嘴里,李煦还没来得及阻止,就见他大叫一声,跳了起来直冲水缸。
贺遵有经验了,急忙递上水让他漱口,又猛灌了几杯,只是稍微缓解了一点,他泪眼弯弯地说:“王……王爷,这这是何物,怎么如此呛口?”
“辣椒啊,晚上留在这里吃饭,本王下厨做水煮鱼给你们尝尝。”
钟水清想摇头,但是他知道顺王擅长厨艺,又有些舍不得这份好待遇,万一是绝世佳肴呢,自己拒绝了岂不是后悔不已。
李煦很久没进厨房了,有了辣椒便想亲自动手做几样,厨房的徐婶子见他进厨房还吓了一跳。
顺王的好厨艺是声名远播的,徐婶子也略有耳闻,但到底没见他亲自下厨过,以为是外头的人吹嘘出来的,她家汉子还在时,厨房是进都不进的,她以为男人大多如此。
“王爷要做什么?奴可以代劳。”
李煦卷起袖子,径直走到灶旁,“你来给我打下手,本王要先做个辣椒酱。”
没有料理机,剁干辣椒就有些麻烦,不小心弄到眼睛辣的人眼睛都睁不开,李煦便让徐婶子去洗菜,从食杂铺的后厨叫了个厨子过来干苦力。
男人用起来就是比女人方便,不是李煦性别歧视,而是糙汉子使唤起来更没心理负担。
“辣椒剁的碎碎的,再加点花椒,葱姜蒜也要备一些。”花椒是李煦很早就找到的调料,但光有麻没有辣怎么吃,所以他很少用,现在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热腾腾的油浇到辣椒面上,滋啦一声,冲鼻的辣味弥散开来,多闻闻,竟然也觉得香。
晚上,李煦不仅做了水煮活鱼,还做了辣子鸡、麻婆豆腐、香辣虾和毛血旺,一道道菜看起来都是红彤彤油汪汪的,让众人望而却步。
小公主抱着李煦的大腿问:“父王,这些菜看着有点吓人。”
李煦眨了下眼睛,忘了小孩不能吃辣,赶紧让厨子再做个肉末炖蛋,熟食直接从铺子里带了几样,摆了满满一桌。
李煦向来没什么架子,跟大家一起吃饭没负担,但钟水清的下属们却死活不敢上桌,李煦只好分了两桌,然后迫不及待地享用川味大餐。
众人都不太敢对那些辣菜下筷,钟水清更是避之不及,李煦也不管他们,自己埋头猛吃。
辣是真辣,爽也是真爽,只是他高估了自己承受辣度的能力,吃完两片嘴唇又红又肿,更是吓退了其他人。
“父王,好吃吗?”小公主期待地问。
李煦一边擦眼泪一边点头,“好吃,下次少放点辣椒,让你也尝尝。”
小公主赶紧摇头,“我还小,这种事情等我长大了再尝试吧。”
李煦哭笑不得,夹了个虾剥掉外壳放进她碗里,“你试试,这个不太辣,辣都在壳上。”
小公主耐不住父王期待的眼神,夹起来放在嘴巴舔了舔,眉头皱起来,然后把虾仁放进汤里洗了洗,这才放进嘴里,吃完后对李煦笑着说:“父王,果真是好吃。”
只带一丝丝辣味的虾,比平时吃的更入味,小公主其实不太喜欢腥味太重的海鲜,这样的味道刚刚好。
大家被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纷纷倒了碗白开水刷着辣菜吃,别说,只带一点辣度的菜确实更美味,吃完人也热烘烘的。
饭后,李煦捧着茶小口小口地喝着,感叹道:“冬日里能吃到火辣辣的火锅了,生活真美好。”
等晚上回房,李煦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问贺遵,对方指着书房的方向说:“寇将军的回信您还没看,还有那位信使已经等候多时了。”
李煦拍了下额头,“原来是这个,还真忘了,那送信的人呢,刚才吃饭怎么没见到他。”
“他在厨房外闻到那呛鼻的味道就跑了,说是晚饭后再来。”
李煦换了套衣服去书房,让贺遵把人请来,自己先拆了寇骁的信来看。
和刘树通篇的废话不同,寇骁开篇问了个好就直入主题,“王爷想要变革之心,末将能体会,但不宜操之过急,当徐徐图之,南越偏远,官员水平参差不齐,职位甚至是代代相传的,尸位素餐者甚多,但越是如此,官官相护越是严重,王爷想重用贫民子弟,势必触动大家的利益,更有甚者,见您撤了雷家多数人的官职,怕您想将官场清洗一遍,人人自危,自然抱团阻拦。王爷若一次只提拔一人,相信阻力会小很多,若事不成,等末将回城,定助您一臂之力。”
李煦当初也是气急了才给寇骁写信,算是发发牢骚,现在心平气和了,再看寇骁的回信就觉得这小子真是个人才,比他理智多了,他也知道是自己动作太大了,才导致工部成立的事情遭到一致反对。
就像寇骁说的,如果他当时只提拔岑堇一个人,就算有些反对的声音,他只要许出一些经济利益,肯定能通过的。
不过现在他不急着做这件事,他手下的这群工匠,官府要用时都会以技术指导的名义请去,给的报酬也很丰厚,大家都很满足。
李煦看完信折起来塞回信封里,发现里头还有一个小东西,便倒出来,一看,原来是个纸折的小船,手艺粗糙,边角都不对称。
李煦拿着小船笑了起来,拆开准备重新折一遍,然后就见纸张中间写了一句话:『王爷,分别许久,甚是想念。』
李煦看着这句话沉默了很久,他认真思考起寇骁对他的心意,以前这小子占他便宜他都没当回事,以为是年轻小男孩的躁动,应该是开玩笑成分居多,现在看来,恐怕对方是认真的。
但是认真到什么程度,李煦不知道。寇骁作为寇家独子,难道还能和男人过一辈子不娶妻生子?估计全南越人民都不同意吧。
明知不可为可为之,那是愚蠢的,李煦并不打算走这条艰难的道路,康庄大道摆在他面前,他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
说白了,李煦对寇骁只有欣赏,并没有动心的感觉,如果真有一天,他爱上了寇骁,也许也愿意闯一闯荆棘坎坷的道路。
******
小剧场:
老攻:“分开这么久,想媳妇儿了。”
李煦:“怎么个想法?”
老攻:“日想夜想,吃饭想洗澡想上厕所也想。”
李煦:“不用干活吗?闲的你。”
第111章 我饿,想吃肉
把纸船折好,李煦听到门口传来敲门声,知道是贺遵把人带来了,“请进。”
来送信的是寇骁的亲卫,当初被李煦套话的那个,进门时手里还抱了个坛子,说是刘总管让他带回来的样品。
刘树让人带回来的自然就是盐了,李煦打开看了一眼,只见坛子里装了满满一坛雪白的精盐,约莫有二十斤,他捏了几颗放进嘴里,味道和记忆中的一样,比现在吃的盐好太多了。
李煦见他站着没动,便问:“他们可还有话要你带给本王?”
那亲卫立马笑着回答:“刘总管让卑职问您,那些已经晒好的盐是否要运回闽州?如果是的话,他可以就近招人运送。”
李煦有些犹豫,如果都运回闽州,动静太大了,而且花费的人力也不少,何况盐这种东西一遇水就受潮,到时候路途损耗肯定不少。
船厂那边造好了几艘大船,还未下水测试过,李煦也没去看过,估摸着远航有些困难,但近距离运送物资应该没有问题。
“你回去告诉他,先囤在仓库里,做好防潮工作,到时候该运到哪里,运多少,本王会派人告诉他。”
“诺。”那亲卫犹豫了一会儿,又说:“将军命属下拿到您的回信再回去,此外,将军说,天气渐热,他没有带薄衣裳,想问您讨要几套衣裳穿,还有,他想吃您做的红糖馒头。”
李煦听了嘴角直抽,这混蛋小子,把他当什么人了他指着隔壁寇府说:“衣裳和吃食去寇府要,寇将军是忘了自己姓什么了吗?”
那亲卫也知道他家将军的要求有些无理,低着头不敢说话,李煦刚下定决心对寇骁冷处理,不回应,自然不会搭理他的要求。
不过他还是让吴进去寇府,问寇夫人要了几套寇骁的夏裳,又让徐婶子给他做了一袋红糖馒头,然后就打发信使走了,至于馒头送过去后会不会馊那他就不管了。
“那回信?”亲卫想起他家将军那望眼欲穿的表情,有些不忍心看他失望。
“替本王带句话给他,就说本王公务繁忙,没有时间给他回信,让他专心练好水师。”犹豫了一下,李煦又加了一句:“注意保重身体,早日回来。”
亲卫觉得这样的回话也可以了,便行礼告别,临走前,他还特意对李煦道了谢:“听闻拆迁的事情是王爷定下的,属下家中也受益了,属下替家人谢过王爷。”
他下午回家时看到原本的二进宅子变成了一进,家门口铺了一条大马路,还以为官府为了修路拆了他家的宅子,问了邻里才知道,他们拆了一进的院子,官府就补了一个新院子给他,而爹娘直接就将新院子过给他了,作为他日后的住所,他们二老还住在老宅子里。
他还特意去看过那新宅子了,红砖青瓦,虽然面积不大,但每个屋子都很亮堂,和水师基地那边盖的宅子一样,显然是王爷的手笔。
“这都是正常流程,不必谢。”其实,按照现代的拆迁补偿来算,李煦给出的条件并不高,房子换房子,而且原主是要亲自参与建造的,那点点补偿款也只够他们找个临时住处解决温饱,但就是这样,在南越百姓眼中,已经是无比优惠的政策了。
能用自家的破屋子换一套干净明亮的新屋子,还不用自己出钱,只出点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
夜里,寇骁在月光下折纸船,身边已经散落了十几只折坏的纸船,就送给李煦那个,已经是他目前折的最好的一只了。
“也不知道王爷是否看到纸船里的字。”寇骁一边希望李煦能看到,又怕他看到,如果看到了,下回再见到他怕是没有好脸色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脑子发热写下那句话,可能是分别太久了,思念日积月累,让他明白,自己对顺王不单单只是一时的迷恋,而是真真切切的爱慕。
贾平坐在一旁喝茶,茶叶是李煦上次寄信时一起寄来的,他是第一次喝这种茶,开始很不习惯,多喝几次竟然觉得还不错。
见寇骁又做坏了一个,贾平实在看不下去了,抢过一张纸在他面前折了一只纸船,又说:“将军给王爷寄纸船是何用意?营里有木匠,想要送船,不如送一艘精致的木船模型。”
65/288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