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农家子的奋斗(穿越重生)——木瓜乙

时间:2020-08-16 05:49:53  作者:木瓜乙
  奈何他实在是拗不过李喻的请求,心中也是纠结万分。
  李喻再接再厉,“去吧,我一个人去也没意思,你又没在,我就算是在文会上大放光彩又怎么样?你又看不见。那还不如不去呢。”
  文瑾白颇有些心动,他也希望看着夫君能够傲视群雄,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李喻确是那个独一无二的人,他也想亲眼见到李喻最灿烂的一面。
  李喻看出他心动,已经有了把握,“你难道就真不愿意跟我同去?是怕我给你丢脸吧?”他一脸委屈巴巴的样子,装可怜。
  这一招文瑾白最是无法,无奈的道:“行了,行了,一同去便是了,我也不是不愿意跟你去,只是怕你被人嘲笑罢了。”
  李喻见文瑾白答应了,这下子才高兴了,“怕什么?我们怎么样关别人什么事?有本事他们自己也找个人跟他们成双成对去。”
  文瑾白撇了他一眼,耳根都不自主泛红。
  府试放榜是在七天后,而王文骏办的文会比放榜日提前了两天,这个时间的选择刚刚好,考试后大家也都休息恢复过来了,又可以缓解一下大家等榜的压力。
  文会是在温香楼举行,是整个府城最大的酒楼,这温香楼又有个别名叫状元楼,听说曾经南方的学子中出了一个状元,这个状元还在府试之际曾在温香楼留下过一副墨宝,等他考中状元后,温香楼的这幅墨宝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温香楼出了状元一事,也传成了佳话,自此后,文人才子聚会都会选择温香楼,也为了图个好彩头。
  李喻他们到的时候,里头人头攒动不动几乎都已经到齐了,人人都摩拳擦掌,有几分自得之意,似乎都想在这文会上博得头筹。
  有人见到了李喻,喊了一句,“李喻来了。”
  场中静止了一瞬,之前考场外的事情已经传扬开来,所有人也都知道了王文骏对李喻的看重,他们着实想不通,为何王文骏能对这样一个人另眼相看。有不服气之人已经打定了主意,定要让李喻好看,别真以为什么人都配称之为读书人。
  王文骏听到动静,已经迎了出来,见到李喻和他身边的文瑾白,没有半分诧异之色,神态自若的引他们进去。
  “看吧,这就是李喻了,做了十多年的混混,也是成亲之后才开始勤学上进的,听说他与夫郎感情甚笃,这不,就连这样的文人聚会都将夫郎带在身边。”有了解的人小声说道,专门给一边不清楚的人科普起李喻这个人来。
  “这岂不是太过儿女情长?读书之人应该以家国为重,岂能沉浸于儿女情长。”
  “嘿嘿!人各有志嘛。”
  “听说他县试之际,在考场之中吃吃睡睡,居然也考中了甲榜,是不是真的?”
  “嗐!可不是真的嘛?一个痞子而已,你还真将他当读书人了啊?考中县试也不知道是走什么狗屎运。”
  在温香楼大堂一处不显眼的角落里,这里摆着几盆高大的花木,却将这角落隐隐隔绝开来。
  而此时,这角落中却坐着两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作文人儒生打扮,很是悠闲自得的喝茶聊天。
  此时身着青衫的中年人听了堂中人对李喻的议论,明显有些怒意,“这李喻是何方人士?真如他们所说,县试中了甲榜?”
  另一人身材微胖,身着蓝衣,听得老友这么一问,想了想说道:“我似乎曾听过一耳朵,这人之前一直是清河镇的痞子,只不知为何突然就走科举这一条路了。只不过还真不知道他居然中了甲榜。”
  “清河镇?清河镇的刘县令怎能如此糊涂?”青衫人吹胡子瞪眼。
  蓝衣人笑眯眯的替他倒了一杯茶,“周提学稍安勿躁,今日出来透透气,不谈公事,不谈公事。”
  周提学瞪了他一眼,“田大人,你就当你的老好人罢,这学子、科场之事,本就在我职责范围之内,若是被我查出来徇私舞弊之类的,我定饶不了他们。”
  “嘿嘿!你看看,好好的出来喝个茶,却得逢此盛会,你提这些作甚?”田大人慢悠悠的呷了一口茶,不以为意的说道。
  周提学吹胡子瞪眼,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田大人摇摇头,无可奈何的道:“你呀!就是这么较真,就算他县试走运中了,这府试可是在我眼皮子底下,你以为他还能再走一次好运不成?”
  周提学想了想也是,老友身为此次府试主考官,定然不会有浑水摸鱼的现象发生。
  原来,这两人正是棉州府的知府田大人和南省的提学周大人。
  现在的府试正是由知府田大人主考,而提学周大人却会掌管八月的院试。如今府试放榜在即,周提学是前来棉州府查看学子府试的情况的,周提学身为提学使,掌管着一省的教务,也就等于后世的教育厅长之类的官职,因此,有徇私舞弊,或者学子德才不备,他都可以将其黜落。
  “行了,别一副晚娘脸,今日这么多学子齐聚一堂,定然也有惊才绝艳之辈,你可得好好留意留意啊。”田大人呵呵笑道。
  这么一说也有道理,周提学心思微转,这文会可不就是各个文人学子展示才华的聚会么,这李喻既然敢来,他也正好可以听听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若有才学倒好,若是只是痞子草包一个,他随时就能剥了他的学子身份。这么想着,周提学好歹没那么气了,总算心平气和下来。
  这两人在大厅角落里,根本就没人在意过他们。又或者就算有人见到他们,也只当他们是与会的文人罢了。
  而李喻也并不知道,自己这刚进门就被人给盯上了。当然,盯上他的不止坐在角落的两人,在场的的学子书生也都摩拳擦掌,就想着怎么将这痞子打回原形,不然,读书人的圈子岂是任何阿猫阿狗都能进的?清河镇的那些人也实在太无用了,竟然无人能揭穿李喻的真实水平。
  人已经到齐了,王文骏身为这场文会的发起人,讲了几句开场白,下面的环节就将任由各位自己提出建议来,只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那就可以实施。
  李喻牵着文瑾白坐到了一边,小桌上有不少的点心瓜果蜜饯之类的小吃食,看起来倒很有茶话会的感觉。
  他伸手拿出一块糕点递给文瑾白,笑道:“你尝尝看,这可是府城的糕点。”
  文瑾白接过,撩起帷帽一角,轻轻咬了一口,随即皱眉道:“没有你做的好吃。”
  李喻得意说道:“那是自然的,阿九要是想吃了,等我们回去后,我亲自做给你吃。”
  文瑾白抿唇笑道:“好,只是出来这么久了,家中也不知道如何了。”
  他们出来时,虽然交代了村长和小妹李娥照管,可心底到底还有些担心。
  李喻已经将和徐芳斋的合作全权交给了李娥,李娥跟着李喻学了很多东西,逐渐有往女强人的方面发展,加上李娥手巧心细,后来李喻又弄出几个新的糕点配方,她都做的很好,有她在,李喻也放心。
  “放心吧,这点小事,小妹能够应付过来的,你这是想家了?等府试结果一出来,我们就回去了,也用不了多久。”李喻安慰说道。
  这边两人小声说着悄悄话,全然不管不顾场中热火朝天的气氛。
  “这位清河镇的李喻兄,怎地也不见你一展身手,莫不是瞧不起我等?”场中有人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句,引得原本还热火朝天的谈论声瞬间安静了下来。
  李喻蓦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还有些茫然,抬起头来这才发现场中所有人都在看他,他有些赧然的摸摸鼻梁,“额!刚刚这位仁兄说的什么?我没听清楚。”
  李喻原想着这茶话会也就放松放松,私下里跟文瑾白说着话,也没怎么注意到他们这些人在讨论什么。因此,听到提名他也是一脸懵逼。
  刚刚那人注意到李喻很久了,李喻一进来就与夫郎坐到一边,一点也没有参与进他们话题谈论的意思,他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这才指名道姓的问出口来。
  现在见李喻一脸茫然,感情自己说的话他根本就没听进去。一时间脸色青白难看起来。
  文瑾白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在他耳边提醒道:“他们方才在讨论此次科考之策论。”
  李喻这才恍然,科考之后,大家聚在一起对对答案,看看谁的见解更独到,谁的更新颖,嗯,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嘛。
  “不知道李兄对这策论有何高见,说出来让我们大家都品鉴品鉴啊。大家说是不是?”有人振臂高呼了一声。
  这句话引来所有人的的附和,这下子李喻便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就是想不回答也都不行了。
 
 
第56章 
  李喻仔细回想了一下科考的策论问题,嗐,他这是典型的考过了就选择性忽略了。
  策论就是议论当前时事问题、向朝廷献计献策的文章,这和后世的公务员的申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次科考策论问的也跟时事有关,如今天下北方大旱虫蝗之为灾,流民冗杂之为害,边有烟尘,内有匪患,民受其殃而日甚一日也。然时有今昔,权有通变,不知何道可以致雨旸时若?灾害不生,百姓足食足衣,力乎农而务乎职,顺乎道而归乎化?注1
  简单来说,就是北方大旱之后,蝗灾遍布,流民遍地,北方有夷人虎视眈眈,内有匪盗为患,怎么才能使灾害减轻,百姓衣食无忧,匪患归顺?
  李喻四下里看了看,周围的人都等着他阐述高见呢,或者说准备看他笑话的居多。王文骏是此次文会的发起人,他坐于主位,此时也眯起眼看向这边,想要听听李喻是如何答的。
  坐在角落的两位大人物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坐直了身子,准备听听看这人是否真如传言的一般不学无术。
  李喻站起身来,他既然来了文会,便不会藏拙,更不会有所惧,他泰然自若的朝着四周拱拱手,“那我就献丑了。”
  他说完便侃侃而谈:其实天灾是避免不了的,然而我们却可以避免人祸。
  有言道: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只要人心安定,其凝聚力是不容小觑的。
  天灾虽可怕,更可怕的是人心,人心不稳,必成祸乱。
  正所谓田均而业厚,吏良而俗阜,冗去而蠹除,费省而用裕,土辟而地广,征薄而惠宽,利通而财流,奢禁而富益。注2
  至于方法,譬如开辟荒土,通利禁奢皆是开源节流之法。开荒地,让人们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种,通利禁奢便是禁止铺张浪费,鼓励通商,让商业流通起来,只有流通起来的财物方为钱财,如若不然,不过废物一般。
  还有薄征徭役,可与民生息,他是有亲身体会的,去年的赋税上涨两成,而就是这两成赋税,又得逼迫多少人家卖儿卖女,生活不得已为继。这又将造成人员流离失所,流民盗匪横生,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必须有所抑制方能解决其根本。
  当然具体实施方案必须按照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调整,因地制宜方为上策,择选贤能官员,只要官员体谅百姓,百姓齐心协力,上下同心,有何不可为之?故而当前之状可解一二矣。
  当然了,这些都是李喻将自己的答卷整理归纳说出来而已,真正的卷子上也是有文章格式的,开头必须写上“臣对”,先谦虚说一下自己才疏学浅之类的话,夸夸长官的丰功伟业,忧国忧民,然后再说造成这样的原因,经过,结果等,再委婉提出自己的的看法,以及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最后依照格式结尾写下“臣谨对”才算是整篇文章答完了。
  随着李喻娓娓道来深入解说,一开始还带着轻蔑不屑之意,然而到了后面几乎鸦雀无声。所有人听着他的话语对照起自己的来,有人恍然大悟,有人自愧不如。
  角落里的两人听了,互相看了一眼,周提学面露满意之色,是谁说的此人不学无术的?能有这样见解,一般人可都及不上。
  田知府听得连连点头,手指不停在桌上有节奏的敲击着,很显然这些话几乎说到了他的心里去了。他想起来了,他的确有见过此卷,虽说字迹不怎么样,可里面文章确见地颇深,因为考卷糊名,他也猜不透是何人所做,没想到居然就是这个李喻了。
  “周大人,现在,你还要将此子黜落吗?”田大人笑眯眯的问道。
  周提学面上毫无异色,“我何时说过要黜落此子了?都是传言误人。”
  田大人也不揭穿,叹息道:“此子文章虽然一等一的好,然而其字实在难以入眼,可惜了啊,这第一关恐怕就难以过关。”
  周提学闻言已经知道田知府定是见过此卷了,听得田大人这遗憾的口气,心中不由咯噔一下,忙不迭按住了他的手,急切道:“田大人,字可以练,经世之才却不可多得。万不可舍本逐末啊!”
  “这个……岂不是徇私?周大人一向公正无私……”田知府故作为难之色。
  “事有特列。”
  “可万一,这只不过凑巧呢?比如凑巧听人说过就记在心中,凑巧又遇上这等考题,其实他本人依旧胸无点墨,一肚子草包,毕竟才学习半年不到就参加科举,一般的人只怕四书五经都认不全吧?”
  周提学闻言皱眉沉吟良久,方才说道:“此子是否确有经世之才,我等且试他一试,不就能够得知了吗?”
  田知府笑得像个老狐狸,点点头,“若是周大人试满意了,想来院试也定能见到此子之身影。”
  他这么说,也是为了故意激得周提学考校此子一番,他李喻若能得过这一关,众目睽睽之下,定然无人质疑,周提学都满意的考生,那么府试中榜也能堵住悠悠众口,到放榜之时,便成了理所应当之事。反之,若此子没有真才实学,由周提学当场便能拆穿,那么黜落此考卷也就无可厚非,他也能省一番事儿。
  两人起身转出花木隔间,朝着大堂中间走去,走眼尖之人见到两人,认出田知府,瞬间喧闹开来,他们都是府试考生,田知府作为府试主考官,考试之前大家也都都见过,认出来也不为奇。
  王文骏已经迎上来拜见,所有人都纷纷行礼,田知府依旧笑眯眯的模样,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今日在此会客,却恰逢汝等文会,实在是赶巧了啊。”
  众人纷纷应是,邀请两人上座。
  “知府大人能驾临,使文会生辉,我等求之不得。”王文骏恭敬说道。
  田知府笑着指着身边的周提学为大家介绍道:“这位是提学周大人,八月院试,你们中通过府试之人,想来就会再次见面了啊。”
  众人惊呆了,这,这可是提学大人,掌管一方学政,巡历地方,可察探师儒之优劣,生员之勤惰,升其贤能者,若是有学子品德失格,才学不兼备者,提学都可当场罢黜,不留任何情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