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综武侠]有病来嗑药啊(综武侠同人)——白鹤一只

时间:2020-08-21 09:43:38  作者:白鹤一只
  “不是不是,当初晏爷爷捡到了我爷爷,带着他上京,快到汴京时才遇见了白爷爷。”庞瑾否认道,“只是晏爷爷与陈州案无关,包大人才没有将他的事情透露出来。”
  晏良听着少年一口一个晏爷爷,嘴角挂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原来如此,难怪你方才说是那位与我同名的晏大爷带着你爷爷上京。”
  庞瑾将他的事说了出来,晏良也不好不说,尽管他向来没心没肺,也知道若是将太子身份暴露出来不是件好事——即使他想直说,但在暗中跟着他的护卫仁兄是不会允许的——晏良只能掩去真实姓名,将赵桓的家庭情况透露出来。
  庞瑾虽然察觉出晏良有所隐瞒,但自己也不是什么香饽饽,与晏良相处的也算开心,便没有揭穿直问。
  他知道江湖人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顶着假名行事,但他自己行的端坐的正。更何况即使晏良是在用假名糊弄他,和晏爷爷的名字一样也算是种缘分。
  晏良便忍不住在心中感叹,庞瑾与庞昱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庞瑾显然比当年的庞昱玲珑多了。
  *
  除去与庞瑾相处所带来的慰藉,大雪也让晏良的心情十分愉快。逗逗猫,再和庞瑾在汴京中闲逛,晏良每天都心满意足。只是开心的时光永远是短暂的,在有关人员料理好了太子上朝的相关事宜后,晏良开始上朝听政了。
  上朝的第一天,晏良全程旁听,只见朝堂上文臣个个舌灿莲花,说着一堆瞎话。
  晏良耐着性子听他们讲政事,讲民情,讲赵佶的画,讲了一堆破事儿,直到早朝结束后他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讨论了什么。
  说政事却丝毫不提边境金人作乱,讲民情却只提京城中的繁荣昌盛,反而把赵佶的画夸上了天。
  众人退朝后,晏良作为太子被一些大臣围住,你来我往地说了几句场面话,问太子对于第一次上朝的感受,晏良很谦虚地说受教了,将他们应付过去。
  可不是受教了嘛,就那几个人为这个国家担忧,其他的全是蛀虫,其中蔡京与傅宗书尤甚。
  诸葛正我便是在晏良应付完那些没事找事的大臣时出现在他面前的。
  “太子殿下。”
  诸葛正我行礼。
  晏良知道他是诸葛神侯,他曾与赵桓在宫中有过几面之缘。
  晏良回礼:“太傅。”
  诸葛神侯是当朝太傅,亦是武侯后人,积威甚重,有人称他为太傅,有人称他为神侯。晏良选择叫他太傅。
  毋须多言,两人隔着一段距离往外走,诸葛正我问起太子今日早朝的感受,不留痕迹地观察着太子的神情。
  只见太子殿下犹豫片刻,眉头微拧,看起来不大愉快,他道:“我没听懂他们讲了些什么。”
  诸葛正我:“……太子殿下何来此言?”
  太子露出一个略带讽刺的笑容,轻声道:“讲了相当于没讲,这样的废话听懂也没用。”
  他这话已是逾矩,但声音极轻,诸葛正我耳力非凡,将太子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诸葛正我侧首看向太子,终于觉出他今日一直觉得违和的地方——过去的定王赵桓木讷寡言,今日太子仍然话少,眼中却亮着光。
  直到两人于皇宫外分别时,诸葛正我也未追问太子殿下说那句话的意义。
  不必追问,太子殿下的态度已然十分明确。
  ——他不喜今日的早朝。
  而诸葛正我也不喜。
  近些年皇帝赵佶越发昏庸,被奸臣小人蒙蔽双眼,只见盛世,不见盛世之下繁殖蔓延的蛀虫。
  诸葛正我向皇帝提议让太子上朝,正是为了看一看太子的态度。若太子心怀天下,可辅助之;若他如其父一般,诸葛正我却没想好该如何做。
  好在太子并未辜负他的期望。
  诸葛正我有些欣慰,皇帝昏庸,若太子是个好的,对大宋也有益。他想归想,也并未直接认定太子是个可铸之才,只待今后在朝上对太子殿下多加观察。
  他计划的很美好,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太子在朝上被提及到时一直用“我知道了”、“你说的对”、“原来如此”来给予回应,且下了朝还去找皇帝蹴鞠画画逗鸟。
  几日下来不见太子展现出心怀天下的情怀,只知太子愈发受皇帝宠爱,父子二人玩得一个比一个嗨。
  太子更是因苦练了一手好字而被皇帝夸赞,皇帝稀奇道他从不知太子写得一手好字,太子谦虚地道是苦练多年的成果。然而他如今不过十五岁,写的字风流恣意之余又有颜筋柳骨之韵,皇帝因而对他更是喜爱。
  诸葛正我站在堂下看父子二人明晃晃地不谈正事,大多数大臣跟着一同夸赞贺喜,心里是止不住的失望。
  大宋莫非真的没有明主了么?
  *
  被诸葛神侯放在心上多日的晏良,如今正面临着窘境。
  “你说该往哪走?”
  庞瑾问。
  “扫墓的是你,不是我。”
  晏良回答他。
  “我不认路。”
  庞瑾说。
  “我也不认路。”
  晏良说。
  两个人站在城门口望着前方的巍峨青山进行了一场无聊的对话。
  对话结束后晏良和庞瑾皆默然。
  庞瑾今天准备好了扫墓的物品,将他祖父说的路线认认真真的记在心里,预备去扫墓。
  晏良下了朝来找他,加入了他的对伍。
  庞瑾没带小厮,坚持自己第一回 一个人去祭拜晏爷爷得自己带着东西去,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诚意。
  中途加入队伍的晏爷爷默默表示只要你别在祭拜他的途中跑丢了就好,诚意什么的并不重要,人到了就好。
  如今晏良右手抱着祭拜用的女儿红,左手握着白玉堂的刀——展昭的巨阙剑正在庞瑾腰间——他看着庞瑾再一次从怀中掏出画有路线的纸张后,对着上面的线条陷入沉默。
  “明月山……在哪?”
  庞瑾问。
  “不知道,但我猜它是我们面前的两座山之一。”
  晏良诚实地回答,并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你不是京城人吗?”
  庞瑾问出这句话后便明白自己是白问了,从他们没头没脑地在京城中闲逛就可以看出来晏良这个京城人是个假的。
  晏良回以一笑。
  庞昱画的画很烂,给庞瑾的纸上只有两团墨迹,墨迹下有着扭曲的线条。
  晏良试着算过自己的坟地,但总是有迷雾挡着一般,只能算出了他的朋友们葬在何处。
  庞瑾是纽带,因此晏良才能在见到他后知道朋友们葬在何处,但对他自个儿的墓地却是两眼一抹瞎,算也算不出来。
  庞瑾这个路痴还不大靠谱。
  城门口不远处有一个茶棚,茶棚下零零散散地坐了几个人,晏良和庞瑾商量了一下,决定去茶棚中问问茶博士。
  “明月山?”
  茶博士很是稀奇地打量面前的两人,伸手为他们指出明月山的位置,正是两座大山中左边的那个。
  “右边的那座山是玉泉山,是金风细雨楼的地盘,你们别走错了。”茶博士给予了衷告,“还有近些日子明月山上有大虫,你们最好还是别去了。”
  两人只是道谢,并坐下来点了茶以表谢意。
  “你知道晏大爷的墓在哪吗?”
  晏良懒洋洋地问他。
  “知道。”庞瑾斩钉截铁,“我以前来过,就是笔直地往上走,到了山顶就是晏爷爷的墓!”
  晏良用一种一言难尽的眼神看着他。
  庞瑾摸了摸脸:“……你为何这般看我?”
  晏良意味深长地一笑:“前两日,你和我在东大街上走,那也是一条笔直笔直的路,你还记得我后来是在哪找到你的吗?”
  庞瑾无言以对,默默地喝了口茶水以掩饰尴尬。
  那天庞瑾又一次和晏良失散,晏良是在小甜水巷巷口找到他的。
  两个地方隔了不止是一点距离。
  空气一时陷入沉默,两人却忽然听见一声轻笑,皆看向发出笑声的人。
  如今已是初春,春和日暖,那人却仍裹着一身皮裘,面色苍白,唯有一双眸子像余烬中的火焰,闪着寒光。
  见两位少年皆扭头看他,那年轻人大大方方地朝他们露出一个微笑。
  两人也都回了个微笑。
  他们的交流仅限于此,只因晏良和庞瑾很快就喝完了茶,重新拿起物品向明月山出发。
  他们身后的茶棚中,苏梦枕目送两位少年渐行渐远,眼中浮现出笑意。
  少年人的活力如春日之花,总是会令人愉快的。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晏大爷这个称呼#
  晏良:我叫我大爷,莫得问题。
  #关于祭拜晏大爷这回事#
  晏良:我拜我自己,可真有趣。感谢在2020-03-11 11:59:10~2020-03-12 13:28: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君长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荧惑守心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7章 寄长风(五)
  两人在山脚下找到一条小道, 蜿蜒曲折,不知尽头。
  晏良为了预防庞瑾在有路的情况下还走错,充当了领路的角色。这让他几乎以为扫墓的是他,而不是庞瑾。
  山林中氤氲着未散开的雾气, 阳光从新木交叠的枝桠中倾泻而下, 晏良垂首看着身上的阳光与阴影, 想起当初他和庞昱为了昙花村而上谭华山,并在那之后被白玉堂逮住。
  如今他仍走在山间小道上, 恍若旧日重现,只是身后跟着的少年却不是故人, 前方也不会有白衣侠客砍了树出现在他面前。
  等到了晏爷爷墓前, 庞瑾拍了拍衣服,随后把那坛女儿红和展昭与白玉堂的刀剑摆在墓前。
  晏良在一旁看着墓碑上的字,恣意潇洒, 正是白玉堂的字。
  庞瑾道当年展昭辞官后, 曾与白玉堂一同抵御西夏李元昊, 后来战事平息, 西夏向宋称臣,展昭和白玉堂就此在江湖上隐去踪迹。
  ——他们是朋友。
  庞瑾如是说。
  也是他的朋友。
  晏良想。
  祭拜自己是件十分微妙的事情,晏良见庞瑾在拔除杂草, 也跟着一块拔草,并在清扫完毕后上了一炷香。
  “你爷爷每年都会来吗?”
  晏良问。
  “以前是。”庞瑾想了想,“只是后来身体不大好, 便没怎么来了。”
  晏良眼角微弯,看着袅袅的烟雾,静静地微笑。
  等上坟结束后,两人收拾好东西下山, 经过茶棚时两人因上下山一趟有些口渴,便又拐进茶棚喝了碗茶。
  茶棚中那位年轻人已经离开,连同与他坐在一桌的两个汉子也不见了人影。
  “你们没有碰见大虫吧?”
  茶博士还记得他们,见两人平安无事地归来,便关心似的问了一句。
  “没有,大概是因为运气好吧。”
  庞瑾乐呵呵地回应。
  等在茶棚喝完了茶,两人继续往城中走,穿过城门时已是傍晚,晏良望着漫天红霞,道:“我饿了,你呢?”
  “我也饿了。”
  两人对视一眼,勾肩搭背地去了一家酒楼。
  这个时候他们的运气便不太好了。
  江湖有言,“六成雷,四万苏”,意即天下豪雄有四万人归于苏梦枕门下,但按比例来说,却有六成以上归附于雷损堂下。
  苏梦枕便是金风细雨楼的楼主,雷损则是六分半堂堂主。前者与朝廷官衙交好,后者则于武林和绿林中稳扎根基,分庭抗礼,各有千秋。
  金风细雨楼与六分半堂的总部都在汴京,因挣地盘而起的争斗多不胜数。
  庞瑾和晏良便好巧不巧地赶上了一场双方为争夺盘口时起的争斗。
  晏良问:“想吃什么?”
  庞瑾思考了一下:“吃鱼吧。”
  晏良道:“你请客?”
  庞瑾拒绝道:“没钱了,你请。”
  两个为口腹之欲而认真思考对话的家伙闯进了六分半堂与金风细雨楼对峙的现场。
  晏良正伸手掏着钱袋,嘴上还在嘀咕:“那家酒楼很贵啊,我家很穷的。”
  庞瑾不信:“你要是真穷还会每天跑过来找我玩?”
  晏良紧接着拿出了钱袋,抬头道:“穷和找你玩又不矛盾……”
  两人转弯,便听得破空之声响起,一把剑直直地朝他们飞来。晏良反应迅疾,拔刀将剑拦了下来,气势凛冽。
  飞剑被劈成两截,落在地上发出几声叮当的脆响。
  晏良没急着看前方发生了什么,而是先看了眼手里握着的刀,若有所思。刀刃的反光映在他眼中,更衬出他一双亮如繁星的双眼。
  他再抬眼,却发现庞瑾已经拔剑冲进了混战的人之中,古剑巨阙发出铮鸣声,它自展昭逝后已沉寂许久,如今是头一回被庞瑾用于实战之中。
  剑意如人,展昭的剑意凛冽如冬日的雾凇,庞瑾的剑意却温和如春日消融的雪。
  晏良站在原地没动,他想了想当年庞昱的怂劲,恍然大悟——庞昱是怂,庞瑾是猛。
  祖孙俩在这点上完全相反啊。
  这场胜负参半的混战结束后,庞瑾心满意足地将剑收入剑鞘,为自己路见不平拔剑相助而隐隐自豪——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江湖吧?
  他能看出这是两拨人,并选择了帮处于弱势的那方。处于弱势的那方中有他们之前在茶棚中碰见的三个人中的两人,而那位披着皮裘的年轻人却不在其中。
  挂彩的两人向庞瑾道谢,他们也还记得这两位在茶棚中有过一面之缘的少年。
  庞瑾谦虚地摆手,然而心中却嘚瑟不已。
  那群人离开后晏良抱着刀问庞瑾:“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