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每次穿书都被迫神转折(穿越重生)——渔小乖乖

时间:2020-08-29 18:21:13  作者:渔小乖乖
  这时,又有人总结了历届的科考名单,说哪一届哪一届的状元当年是请了程家大厨照管一日两餐的,哪一届哪一届的传胪当年请了柳家大厨……其实请不起专属大厨的读书人明明占了大多数,但这名单一放出来,好像成绩和大厨脱不开关系似的。
  然后给耿融洗白的来了——其实耿融本来就挺白的,没什么黑点——耿融之所以请了大厨,主要是想让这位大厨为他做一种没有特效的食物,这种食物没有其他任何作用,只能确保他好吃好睡。这也就罢了。可程家的大厨最擅长做那种能叫人思路更加清醒的菜,柳家的大厨最擅长做那种能叫人注意力更加集中的菜……考前数月,思路一直比别人清醒,或看书时注意力一直比别人集中,这是不是有一点不公平呢?
  在这样的氛围下,唐阁老在大朝中给皇帝上了奏本。奏本大意是,建议朝廷成立一个专门的食堂,专供春闱使用。参加春闱的考生们提前两个月入住食堂,由食堂统一提供饭菜。这个厨子嘛,唐阁老就推了孙二,因为孙二的食物既美味又无特效。
  围绕着这个奏本,反对派、支持派当着皇上的面撸起袖子开撕了!
  孙二,一个即将要唤起血雨腥风的男人。
 
 
第62章 在美食文里神转折。
  唐阁老是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 深得皇上信任。他之所以上了这样一个奏本,其实并不是为了确保春闱考生之间的公平。真要说公平的话,有些人生于富贵自幼请名师教导, 有些人却生于贫苦一日三餐无以为继,世间怎么可能会有绝对的公平呢。
  唐阁老此举不过是顺着皇上的心意剑指名厨世家而已。
  反对派说, 考生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那是他们的自由,朝廷怎么可以干涉他们的自由呢。唐阁老就说, 咱们弄一个专门的食堂是为了彰显皇恩浩荡, 此举能让考生深切感受到朝廷对他们的重视以及皇上对他们的恩典, 你们不想让考生沐浴皇恩吗?
  反对派又说,有些考生常年吃他们自家聘请的某位大厨做出来的饭菜,早就已经习惯了, 你忽然不准他们这样做,要求大家都统一来食堂吃饭,万一很多考生不能习惯, 因而在考试中发挥失常,这不是毁了他们的前程吗?唐阁老就说, 所以我提议考生提前两月入住食堂, 两个月的时间怎么都能习惯了吧,要是有个考生连食堂菜都不能习惯, 这点不算苦头的苦头都不能吃,这点变化都不能承受, 那就算他考上了进士, 当他被分配到地方上去当官时,他能习惯地方上的生活习俗吗?还当什么官啊!
  反对派又说,建一个食堂要花多少钱啊, 虽然每次春闱只录取两三百名考生,但实际参加考试的考生却总有数千人,对这么多人都要包吃包住,这也太费银子了!唐阁老还没有说什么,皇帝笑眯眯地表示,没关系的,这点银子可以从朕的私库出!
  反对派忙说,皇上三思,这无旧例可循啊。唐阁老便说,要是万事都要有旧例可循才能做,那这个社会如何能进步呢,谁阻止建食堂谁就是阻拦社会进步的罪人!
  ……
  大臣们不顾风度地吵来吵去,就好像是几百只鸭子在大喊大叫一样。最终自然是唐阁老这一派更胜一筹,毕竟他们已经在暗中筹谋了许久,这一次直接打了反对派一个措手不及。再有,在京的读书人都已经知道了,耿融是吃着孙二做的饭菜顺顺利利考上榜眼的,这位孙姓大厨是公良先生的徒弟,做出来的食物既美味又吉利,要是孙二真来食堂里当大厨,大多数读书人都觉得这确实是皇恩浩荡啊,他们太期待了。
  可以说,是颜晋耘的名声成全了孙二,孙二又成全了唐阁老他们。同时,颜晋耘也看好孙二,只要孙二能踏踏实实干下去,他日后的名声也能反过来成全颜晋耘。
  就这样,“恩膳府”终于成立了,同时皇帝决定在五月加设一次恩科。
  孙二,易先生的徒孙,公良先生的徒弟,耿榜眼的贵人,以一种不可抵挡的姿态成为了恩膳府的头号大厨,身上因此有了一个七品官职。耿融辛辛苦苦考了个全国第二,也不过是受封七品官,孙二竟然和他平起平坐了!当然,七品对于耿融来说只是一个起点,他日后入阁拜相也未可知,对于孙二来说差不多可以算是人生巅峰了。
  但不管怎么说,孙二当官了啊!他一个农家小子竟然当官了!
  孙二觉得晕乎乎的,整个人仿佛踩在棉花上,走路都踩不到实地。
  “出息!这才哪到哪啊。”颜晋耘笑着说,“赶紧的,给家里去一封信,叫他们全都搬到京城里来。你弟弟现在这个年纪,正好送去私塾,日后说不定能有些造化。”他已经帮孙二把房产置办好了,房契直接给了孙二。房子落在南城的关儿胡同里。这关儿胡同里住的都是小官。京城里就是官多,孙二好歹也是七品,住这里并不打眼。
  因孙二身边有一个颜晋耘派去的小厮,那是专门教他识字的,原是巫慎的人,很能处理一些事,忠心也够了,又有唐阁老为孙二引荐了一位打算告老的幕僚,在孙二这里过养老生活,所以这傻徒弟独自在外头住着,颜晋耘并不担心他被外人坑了。
  “师父!”孙二红着眼睛,这憨子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噗通一声就冲着颜晋耘跪下了,那动作快的,颜晋耘根本拦不住。颜晋耘要拉他站起来,他非要把头磕了,这才满怀感激地站了起来。孙二知道,要是没有师父,他一辈子都不会有这般出息。
  孙二往家里寄的信里夹带着颜晋耘给夏家主的信。夏家主当初也帮了颜晋耘不少忙,虽说夏家主是在投资吧,但颜晋耘也记他的恩,因此在信里给了他一些暗示。
  夏家做的是食材生意,背后站着厨师世家许家。有了这样的靠山,夏家在当地县城里算是极为体面的。但其实,许家一方面确实是夏家的靠山,另一方面也在剥削夏家。他们的胃口一年比一年大,夏家供给许家的食材一直被压价,如今不说赚不到几个钱,甚至还要往里头贴钱。夏家主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想下许家的那条船!
  这就是当初夏家主在暗中偷偷帮助颜晋耘的原因。
  颜晋耘不讨厌夏家主的野心。只要能同时拥有与野心匹配的能力与远见,有野心就没什么不好的。夏家主能不能上颜晋耘的船,就看他能不能读懂信里的暗示了。
  孙二入住关儿胡同后,每天都能收到很多拜帖和礼物。
  这些拜帖和礼物不是冲着他本人来的,而是冲着他师父来的。之前大家想向颜晋耘求糖渍樱桃,试一试这东西神奇的效果,却因为颜晋耘住在皇庄里,他们根本拜不到山门,令人遗憾不已。现在冒出一个孙二,这不就是一个现成的突破口吗?听说公良先生非常重视这个徒弟,所以有人灵机一动,就想通过孙二和颜晋耘打好关系。
  孙二就按照颜晋耘教的内容回话,只说颜晋耘如今跟着易先生学习,为了能让自己的厨艺更上一层楼,一直处在闭关状态,他也联系不上他的师父。不过,大家不用着急,他师父已经答应薛兴昌和鱼渊了,将在他们于六月举行的雅集上贡献厨艺。
  文人的雅集嘛,吃吃喝喝是其次,它主要还是一个供读书人展露才华的平台。很多人都是在雅集上因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曲子出名的。凭着薛兴昌和鱼渊在各自领域的成就,他们联合举办的雅集的规格肯定不低。那雅集的邀请帖已经被抢疯了。
  你看,这里头又藏着颜晋耘的小心机了。
  他第一次大规模地贡献厨艺是在薛兴昌和鱼渊联合举办的雅集上,这两人都是各自领域里的大大,人们就会下意识地认为,颜晋耘在厨艺之道上必然也是这么一个大大,他的厨艺必然配得上薛兴昌的诗和鱼渊的画。他的高逼格也就轻易立起来了。
  当然了,这得是颜晋耘的厨艺真的拿得出手,要不然到时候是会遭到反噬的。
  从孙二这里得了准话后,那些迫不及待想要试一试颜晋耘厨艺的人只能耐心等着雅集了。轻易弄到手的东西最不值得珍惜。他们的等待也在成全颜晋耘的高逼格。
  不过,往孙二这里送拜帖和礼物的人,也不都是真心期待颜晋耘厨艺的。这里头有唐阁老的政敌想要抓孙二师徒的把柄,有厨师世家的势力想要打探虚实等等。这不,这天就有一个小商人,打着仰慕颜晋耘的旗号,想把自家闺女送给颜晋耘做妾。
  孙二这老实孩子都被吓坏了,又想起师父说过,这种送人伺候的一律推了。他就义正言辞地说:“不行,哪有徒弟替师父张罗这些的。再说,我师父不好女色啊!”
  然后,公良先生恐好男色的传闻在一夜之间传开了。
  颜晋耘:“???”
  几天后,果然有人送了两个精心调教过的男倡过来,说是有一把好嗓子,可供颜晋耘平日里消遣用,其实还不是盯上了颜晋耘的床。孙二再一次义正言辞地拒了。
  “我师父不好女色,不好男色,以后莫在做这种事了!”孙二一字一句地说。
  然后,公良先生恐有疾的传闻也悄悄传开了。
  颜晋耘:“???”
  一个资深的任务者,时刻能把劣势转为优势。几日后,京城中的说书人讲了一个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因为说书人特别擅长讲故事,竟然把大家都说哭了。故事大意是,有一位极品美少年,因为爱上了自己在水里的倒影,最后变成了一朵水仙花。
  这个故事太凄美了,那般美得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男子,叫很多人心驰神往。
  有位读书人甚至当场吟诗一首。
  当夏家主带着孙家人一起坐上去京城的船时,他们在渡口听到外乡人说起一件事:“你们知道吗?易先生新收的那位徒弟,因为长得极美,世间已经没有人能配得上他了。他不好女色,也不好男色,就好照镜子。他每天随身带着一柄小铜镜……”
  “易先生新收的徒弟不是公良大厨吗?”夏家主好奇地问。
  “没错,我们说得就是公良大厨!”那些外乡人为了彰显自己是到过京城的,是有见识的,当场卖弄了起来,“咱们都知道易先生的收徒标准,非美人不收啊!他那二徒弟就长得极美。但公良大厨长得更美。鱼深泉大人,你们知道吧?鱼大人能画出那位二徒弟的美,却画不出公良大厨的美。他还为此摔了画笔,恨自己功力不够……”
  夏家主缓慢地转头,沉默地看向了汹涌的河水。
  要是我从这里跳下去,这梦应该马上就会醒了吧。
 
 
第63章 在美食文里神转折。
  聪明人就容易多想。夏家主自然是一个聪明人。
  “莫非……此公良非彼公良?有人杀了真正的公良先生, 然后冒充了他的身份?”夏家主在心里暗自揣摩,“冒充者把我们骗去京城,是为了……杀了我们以绝后患?”
  “不不不, 公良先生当初是和耿家的公子一块儿进京的,如今耿家的公子高中榜眼, 连公良先生的徒弟都跟着封了官, 有耿家公子在,公良先生应该不会被冒充。”
  “那公良先生究竟是如何变成绝色美人的?!”
  夏家主想得脑袋都疼了。他本来已经下定决心要攀上颜晋耘这条船了, 生意人多少有点赌徒的心理。但听说那些传闻后, 他对于京城之行, 忽然多了一些不确定。
  颜晋耘哪知道夏家主心里的洪水滔天呢,他通过孙二的口放出去的那些消息,有很多并不是假话。他确实在闭关学厨呢, 每天跟着易先生身边,精益求精地练习,只希望自己的厨艺能更上一层楼。到了他这个境界, 有一点点进步都是一种突破了。
  针对易先生特别看重的“纯”,颜晋耘也慢慢有了一些自己的领悟。这个东西很难用言语来描述, 你可以说它是一种“尊重”, 是对食材的尊重,也是对食客的尊重;你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心意”, 是厨师在制造食物过程中所拥有的美好心境;你更可以说它是一种“道”,一种“大爱”, 一种“追求”, 一种“独一无二”,是厨师赋予食物的灵魂。
  当一个厨师久久没有开窍,至少他可以先学会尊重, 只要厨师愿意尊重食材,食材自然不会背叛厨师。然后,他可以学会虔诚,用虔诚的心去完成自己的作品。
  将这份尊重和虔诚不间断地保持下去,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也许是一辈子,总之只要一直不间断地保持下去,那么一位厨师总有一天能找到他自己的道。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颜晋耘每天都沉迷于练习不可自拔。
  四月的一天,鱼渊慌慌张张地跑来找颜晋耘,焦急地说:“不好了不好了!安庆公主府的管事要走了一张雅集帖,公主也要来参加雅集了!她肯定是冲着你来的!”
  这位安庆公主是当今圣上的妹妹。她的名声非常不好。她以前嫁过一次,死了驸马之后就过上了养小美男当情儿的潇洒生活,身边的面首就像是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随着公良先生的美名越传越广,肯定已经传到这位公主的耳朵里了。
  这不,麻烦就找上门了。
  要鱼渊说,他现在越看颜晋耘越觉得他有上古遗风,怎么看都是好看的。但他也知道,大部分人欣赏的还是京城四美那种,若是安庆公主真对颜晋耘生出了兴趣,最后却发现颜晋耘是这一种长相……公主肯定觉得自己被骗了,那颜晋耘就倒霉了。
  颜晋耘表情淡定地给鱼渊倒了一杯水。他的不慌不慌和鱼渊的慌慌张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鱼渊伸出手指哆哆嗦嗦地指着颜晋耘,你到底知不知道这事的严重性!颜晋耘却说:“安庆公主非常有头脑。有头脑的人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在这个女性地位普遍不高的时代,安庆公主可谓是离经叛道了。她的大胆在公主里头也是少见的。皇帝的姑奶奶、姑姑、姐妹加他女儿,活着的公主有好几十位,其他公主会做的最多就是限制驸马纳妾,敢正大光明养面首的就只有安庆公主一位。
  而她之所以能活得这般随心所欲,一方面是因为皇上对这个妹妹心怀愧疚,她早先帮皇上挡过毒,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皇上对她多了几分纵容。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从来没有出过错,一直是坚定的保皇派,从来不会去坏了皇上的事。她多识趣啊,哪怕喜欢美少年,也没见她对京城四美动手啊,因为京城四美都是高官之子。一个拥有皇帝愧疚却不过分挥霍这种愧疚的人,自然能活得潇洒。
  换句话说,只要颜晋耘对皇上有用,安庆公主也不会对颜晋耘动手。
  “我给皇上递了奏本,估计封赏马上就下来了。”颜晋耘对鱼渊稍微透露了一句。
  “封赏?什么封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