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好奇心冒了出来,问道:“小权考了多少分?”
孙权脸微微发红,他没回答分数,只是说道:“董将军说我的智商比正常人略高,也是很不错的。”
孙权的话另类理解就是,别问,问就是我也很聪明!周瑜解析了其中深意,果然就不问了。
学子们全部离开之后,贡院变得安静起来,贡院大门再次关闭。考官们在至公堂将收到的考卷汇总起来,蔡邕命誊录官抓紧时间将考卷誊印糊名后,就带着其他考官跨过飞虹桥去了贡院外帘。他们将在这里阅览考卷,在全部考卷批改完之前,所有考官都不得离开。
科考期间,贡院是重地,林禹州吩咐高顺派遣特种营士兵守住贡院的各个出口,除此之外,他亲自绕着贡院外围走了一圈,用灵力感应到相应的官员都到位之后,才转身离开。
走到宫门前,林禹州将嘴里微微腥甜的血咽了下去,她朝天空瞥了一眼,这个世界的天道真会找软柿子捏,知道他神魂不稳,身体虚弱,就故意压制他。
林禹州一边吐着槽,一边往皇宫内走,到内书房时,才跟季盛彦打照面,就被他抓住了手。
季盛彦神色很难看,“你动用灵力了?”
“我没事。”林禹州拍了拍季盛彦的手背,“只是感知了一下贡院里的情况。”
“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要考官何用?”季盛彦语气不善,若不是场合不对,他都会抱着林禹州走路,此时也只能扶着他,“先去进去休息会儿,我给你拿药。”
“也不至于这么虚弱。”林禹州没敢说自己吐血的事情,说了他担心季盛彦会“灭天道”,故而就换了话题:“青崖今日去学宫了?”
“会试结束,有一部分学子返回大汉学宫,需要他盯着。”
“也是,最关键的时刻,不能出乱子。”
一脚跨进御书房,林禹州经脉抽疼的感觉好了很多,这种神魂压迫躯体的感觉特别酸爽,他以后再也不想尝试了。
季盛彦将林禹州扶到椅子上,就离开了。林禹州刚准备眯会儿,就看见了摆在桌案上的四份试卷。他拿起一份,发现那是他为了测试诸葛亮他们的智商而出的测试题,只是这几份答卷的主人是郭嘉,荀彧,荀攸和徐庶。
对于看过《三国演义》的林禹州来说,好奇三国时期三个阵营的军师谁聪明,是很正常的事,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才有了这份智商测试的试卷出现。第一批做试题的是刘协及他的伴读们,结果跟林禹州想的差不多,诸葛亮的智商一骑绝尘,司马懿与陆逊不相上下,荀适略高于孙权,刘协垫底。不过这只是智商测试,林禹州准备过两天再测测他们的情商。
“看什么?”季盛彦的动作很快,才一会儿工夫,他就端了一碗药走进内书房。
林禹州接过药喝了一口,“看看吧。”他把四份卷子递给季盛彦。
季盛彦扫了一眼就明白这是什么了,“只从智商高低来说,郭嘉与诸葛亮处于同一水准,荀彧稍逊一些,徐庶比荀攸高一点儿,荀攸垫底。”
喝完了药,林禹州笑道:“这个垫底可比普通人高太多了。”
季盛彦挑眉:“凡人中的天才,天才中的庸才?”
呃……林禹州瞪了季盛彦一下,这话要是被荀攸听见了,他恐怕会罢工。
郭嘉他们测试智商,只是玩笑或许还带了些朋友间的炫耀,但林禹州给诸葛亮几人测试却不是了,测试结果出来之后,荀彧他们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刘协依旧按部就班地学,他是皇帝,开拓眼界,懂得统领全局,比什么都重要。普通课业上,诸葛亮的进度快了很多,他的逻辑思维很强,故而除了伴读的课业,林禹州会教他“大汉经济学”,这是微微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
至于陆逊,完成平日学业之后,他要跟着季盛彦学兵法,而司马懿则是跟着季盛彦学“管理学”。孙权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了独特的政治天赋,他被荀彧带在身边教。最后是才五岁的荀适,目前“玩”才是他的主旋律。
林禹州,季盛彦他们平日里也忙,所以额外的课程,需要孩子们自学,好在诸葛亮他们很自觉,五人相互交流之下,还学会了对方的知识。这正是林禹州想要的,这五人会是大汉未来最闪亮的存在,他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团队,一个为大汉强盛而奋斗的团队。
见小黄门将药碗收下去后,林禹州抬头问季盛彦:“刘协确定殿试题目了吗?”
季盛彦沉默了一下,道:“他准备殿试当日,抽签决定。”自从刘协得知科考殿试的试题需要他拟定之后,就天天想,这几个月来,他想的题目得有大几十个。等真正快到殿试的时候,刘协居然不知道选哪个了,毕竟都是他花心思琢磨出来的,丢掉哪个他都舍不得。
林禹州笑了:“也难为他能想到抽签,不过这方法挺好。殿试当日在近百个题目中抽一个出来,就算考题泄漏都不要紧,作弊代价太大了,其他不说,谁能在短短十多天时间内写这么多惊才绝艳的文章出来?而且需要篇篇背熟?”
大汉科举不像明清科举,会试与殿试只间隔了十来天。大汉科考,会试考完后,七日出成绩,成绩公布后三天就要进行殿试,前后时间非常紧凑,如此安排也是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
虽然会试成绩还没出来,但殿试流程却已经出来了,季盛彦并不担心,殿试过后的事情,于他来说,才重要,“殿试结束后,我与青崖一起去冀州。”
林禹州猛地抬头,只一个眼神,他就明白了季盛彦的心思。
季盛彦又道:“药的事情我会嘱咐诸葛亮,你每天都要喝。”
“难怪你让诸葛亮跟着我学东西。”林禹州叹了口气,季盛彦这是给他找个小管家或者小耳报神?
季盛彦嘴角微微下垂:“倘若刘协能有用,我就不会花这个心思。”刘协跟在林禹州身边太久了,非常崇拜这位摄政将军,对林禹州几乎有求必应,若林禹州不想喝药,他都不知如何劝说。
林禹州撇嘴,换了个话题:“与伪朝廷的战争拖的越久,对百姓伤害越大,需要速战速决。”
季盛彦沉声道:“最迟年底,大汉将只有一个政权存在。”
这是要在年节前灭了伪朝廷啊,林禹州笑了起来:“我等着你的捷报。殿试后益州和扬州将会同时进行行省变革,我想这两地的刺史很快就会向朝廷要人了。”
益州的皇甫嵩一直盯着诸葛瑾,而扬州的陈温呢,他眼中只有周瑜。其他地方也不遑多让,例如钟繇,他才到晋州,就上了奏折,催促朝廷向晋州与直隶两地输送人才。
地方对人才的渴望,季盛彦当然明白,他道:“第一届科考进士,可以全部派遣地方。”从中央到地方,肯定会有落差,这是考验,也是机遇,然而在国家快速变革的情形下,机遇远大于考验。
林禹州点头:“我也想啊,但很难。翰林院已经接到了二十多地方学院教育资源的申请表,超里面的官员超负荷工作了半个多月,户部官员同样如此,工部和兵部也处于缺人状态,他们全都盯着这批科考学子,僧多粥少说的就是如今的状况。”
季盛彦眼睛微眯,“那就各凭本事。”
林禹州摊手笑道:“只能如此了。”
第212章 三国建工忙(51)
九月二十四日, 会试的成绩全部统计出来,记录官将通过会试的学子名单整理好,誊写了三份, 一份入档, 一份呈递给陛下,一份将于九月二十五日寅时张贴到皇榜上。
诸葛府中, 诸葛亮一直盯着诸葛瑾, 见他一杯又一杯地给自己灌水,接连喝了三壶,还要再添,连忙伸手阻止, “哥,你不是说一个会元而已, 得之我幸, 失之我命吗?”
“是啊。”诸葛瑾点头,但手却依旧拿着茶杯, 神情有些恍惚,“命啊……”
诸葛亮一巴掌拍在自己额头上, 突然就记起了林禹州提到的考试焦虑症, 只是这种病一般是考前得, 像他哥这样考完七天后才得的,也是罕见。为了防止成绩张贴出来之前, 诸葛瑾被水灌死, 诸葛亮起身将他拉到了后院中。
坐在六角亭里,诸葛亮指着一园子的菊花, 说道:“哥, 要不我俩用菊花为题对对子?”
诸葛瑾无所觉地转了转脖子, 嘴里说着:“啊,好啊。”
诸葛亮歪头问道:“那我开始了?”
诸葛瑾:“啊……”
诸葛亮皱眉:“嗯?”
诸葛瑾:“啊……”
诸葛亮将脑袋磕在石桌上,合着说了半天,他哥还处于梦游状态,就在他思考着要不要给他哥来个“当头棒喝”时,府中管家匆匆而来。
管家道:“二位郎君,府外有人找。”
诸葛亮问:“谁找谁?”
管家笑道:“是一个叫周瑜的公子,来找大郎君,说是在繁胜楼预定了包间,邀请大郎君过去,一起等会试成绩。”
诸葛亮听过繁胜楼的名字,它是离贡院最近的酒楼,也是洛阳城最贵的酒楼,里面的包间也不是想定就能定的,周瑜能订到位置,应该得益于他爹周异。
不想让诸葛瑾在别人面前丢人,诸葛亮准备拒绝,他话没还出口,就看见诸葛瑾猛地站了起来,“周兄邀我,怎能拒绝?管家将周兄领去客厅,待我换套衣服就过去。”这话说的精神抖擞,那里还有刚才颓废的样子?
管家应声退走后,诸葛瑾也匆匆离开,完全没注意到亭子里的诸葛亮。
“呵呵呵……”诸葛亮咬牙,起身朝客厅走去,他倒要看看这个周瑜是何方神圣,居然能让他哥立即恢复正常。这步伐迈的坚定而充满杀气,不知道的还以为诸葛亮要去见仇人。
同样的情形各地都在上演,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一早开始弹琴,制造了一整天的噪音,只把司马懿给逼走了。大汉学宫中,有好些个学子因为神情恍惚,差点栽进了学宫前的人造湖中。
青崖坐在人造湖上的九曲廊桥上,暂时充当了“救生员”的角色,一早上他已经从湖里捞出了五个人,这些人有宿醉而神志不清的,也有因快出成绩紧张的全身发软的……也算让青崖开了眼界。
“青崖!”学宫正门前,鲁肃朝青崖挥着手,他身边站着法正,见青崖注意到自己,他做了个“快过来”的手势。
青崖一个腾挪,飞到了岸边,“有事吗?”
鲁肃惊叹道:“每次看你飞都觉得很神奇啊,青崖,我真不能学轻功吗?”
打量了一下鲁肃那体脂严重超标的身材,青崖残忍地摇了摇头,“这辈子别想了,你还是练横功吧,战场上还能多杀几个敌人。”
鲁肃叹了口气,他说起了正事,“这位你见过的,法正,是我新认识的朋友。”
法正拱手道:“青崖将军,幸会。”
青崖还礼,“法正先生客气了。”
鲁肃见两人打完了招呼,便说明原由:“我二人准备定一间酒楼,在那里等会试结果。离贡院最近的繁胜楼,普通包间已经订满,贵宾级包厢需有特殊令牌,故而想请你帮忙。”
青崖听罢,笑道:“这有何难,你们去找繁胜楼掌柜的,让他将我长租的那间包间给你们用一日就行,算我请你们的。”
鲁肃摇头道:“这怎么可以,钱……”
鲁肃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青崖挥手打断了,“我不缺钱,你也不缺钱,提它就没意思了。”说完,青崖想了一会儿,道:“这样吧,你们中谁中举了,到时候请客,给我发一份请柬就行。”
鲁肃笑:“这是自然。”
送走了鲁肃和法正,青崖又在湖边待了会儿,确定精神恍惚的学子们都待在宿舍楼后,他转身走进了学宫。
青崖也是大汉学宫的红人,他一路走来,很多学子都朝他打招呼,教习更是对他和颜悦色。没办法,哪个老师不喜欢博学多才还谦逊的俊朗青年呢?更别说这个青年还有个权倾朝野的爹。
青崖走进学宫总教院,对忙着整理学生档案的崔钧说道:“过了明日,蔡老就会回来了。”
“是啊。”崔钧和青崖还有徐庶一起在凉州学院读过书,他是在大汉学宫落成后,回到洛阳的,才回来就成了学宫的教习,于他来说教书育人比官场更有吸引力,“明年的参加科考的学子肯定会比今年多好几倍。”
青崖点头,“明年天下就太平了。”
崔钧整理档案的手微微一顿,他从这句话中听到了很不一般的东西,遂笑道:“希望如此吧。”
青崖侧头,语气坚定:“是一定会如此!”
“好吧。”崔钧脸上的笑容更甚,“你过来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个的?”
“倒也不是。”青崖换了话题,说起正事,“宿舍楼中,有十来个学子精神状态不对,我把他们的名字写给你,会试成绩出来后,你让学宫巡卫警醒一些。”
崔钧问道:“你呢?”
青崖道:“我不会在学宫待太久,而且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
“也对。”崔均点头,“不能将棘手的事情都交给你处理,学宫也要担起自己的责任,你放心吧,此事我会交待下去,大家都会上心的。”
青崖拿起纸笔,将那十来个学子的名字写了下来,他信崔均的办事能力。写完之后青崖就离开了,估摸着这两日城中会很热闹,他准备找个安静且视野好的地方窝着。
城内城外都异常热闹,就在各个学子往贡院附近汇聚的时候,诸葛府中,诸葛亮已经跟周瑜暗战了一回合,可惜碍于年纪,这一回合,他败了。看着自家老哥跟周瑜一起离开,诸葛亮咬牙切齿,他准备跟上去,以图再战。
今日的繁胜楼门庭若市,包厢全部订满,就连那几个级别最高的包厢,都有人认领,更别说大厅了,那里已经人声鼎沸,座椅全满不算,连加座都满了。
周瑜和诸葛瑾在繁胜楼门口碰到了鲁肃和法正,过了一会儿司马朗带着司马懿走了过来。五个大人相互之间打了招呼,司马懿发现了缀在诸葛瑾身后的诸葛亮,他果断“抛弃”了司马朗。
150/171 首页 上一页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