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综名著]我在书中建皇朝(综名著同人)——蒲晓

时间:2020-09-08 11:48:19  作者:蒲晓
  另一边的官员们听到争吵声后,并没有阻止,该喝酒喝酒,该吃肉吃肉,全都老神在在的,摆出了一副吃瓜群众的架势。
  林禹州看见后,抿嘴笑了笑,他将目光转移到谢辞身上。谢辞出身于陈留谢氏,不算豪门却也是世家,这次科举排名二甲第九,他言语攻击的对象是一甲第二,榜眼鲁肃。
  只听了两句,林禹州就不感兴趣了,不是每个读书人都风光月霁的,有的人书读多了,嫉妒心也多了,惯喜欢拉踩他人突出自己,而这位谢辞显然是个中好手。只是他将目光放在鲁肃身上,是因为周瑜和诸葛瑾朝中有人,他得罪不起吗?
  柿子挑软的捏,可惜谢辞挑的这个柿子它不仅不软,还磕牙,林禹州抬了下眼皮,专注地喝起酒来。
 
 
第217章 三国建工忙(56)
  略显无聊的宴会被辩驳声打断了, 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包括同为进士的周瑜,诸葛瑾等人。
  鲁肃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随意发表了几句见解, 就被这位叫谢辞的青年逮着喷。在他心中, 伪朝廷就是一场袁绍等人搞出来的闹剧,刘辩也只是被利用的傀儡而已,若是伪朝廷被攻下,涉案之人怎么判罚,都应依照律法,并非一定要杀死刘辩,重要的是安抚冀青衮豫四个州府的百姓。
  然而这个叫谢辞的却断章取义,反驳鲁肃, 喷他刚才说的话, 是为了维护刘辩。
  谢辞絮絮叨叨一大堆,最后反问鲁肃:“伪帝乃是叛贼之首, 若非他有皇室血脉, 就算是诛九族,都不足以洗脱他的罪责, 这样罄竹难书的人,按照鲁兄的说法, 不该死?”
  鲁肃在谢辞慷慨激昂发表意见的时候, 就发现了周瑜他们眼中兴味的光, 甚至注意到林禹州的表情,他不想成为被人观赏的“猴”,却被谢辞强制性地拉到台前。他的脾气也不好, 听到谢辞的问话, 冷声道:“按照谢兄的说法, 伪朝廷之人都应该赶尽杀绝,对吗?”
  谢辞冷笑:“难道不应该吗?”
  鲁肃微微侧头:“那还要朝廷律法何用?伪帝是生是死,自由律法决断,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伪朝廷被拿下之后,安抚民心,恢复民生。”
  谢辞转身看向鲁肃,他道:“杀伪帝就是为了震慑敌人,他死了,民心自然就稳了,若是叛贼都能被赦免,姑息养奸之下,定然会滋生一群擅权专政视皇室尊严于无物的狂妄之辈!”
  呦呵?在这儿等着呢?林禹州眼皮微微抬了一下,他感觉自己有被内涵到。
  鲁肃显然也没想到谢辞会将话题扯到这上面来,映射董卓专政擅权,有控制陛下的嫌疑?谢辞莫不是疯了?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对方的表情,发现谢辞说这话的时候,眼角的余光不停瞥向龙椅的方向,顿时明白了谢辞的心思,他揣测圣意,是在向陛下投诚。
  林禹州自然也猜到谢辞的想法了,所谓富贵险中求,在这种时候,说这些话,一是为了向刘协投诚,二是试探自己的态度。无论怎样,谢辞笃定自己不会在恩荣宴上对他下手。也是谢辞运气好,倘若林禹州是历史上的董卓,这会儿他早就人首分离了。
  谢辞的确在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个皇帝会容忍别人跟他分权夺利?所以他在赌刘协与董卓的关系,赌刘协会杀刘辩,赌刘协忌惮董卓。就算陛下当下还无忌惮之心,那以后呢?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再难拔除了,第一个说出这话的人,总是弥足珍贵的,谢辞主动投效刘协,就是为了获得帝王的青睐与庇护,只要性命无忧,权利自然能慢慢谋取。
  在座众人都不是傻子,他们大多数都猜出了谢辞的想法,此时一齐看向林禹州和刘协的方向,等着这两位大汉权势最重的人表态。
  “呵……”一声气音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林禹州放下撑着额头的手,眼皮微抬,看向谢辞,“这话听上去有些道理,还有其他想法吗?一齐说了。”
  林禹州的话语很平静,他的眼神同样古井无波,可就是这样的眼神这样的语气,威慑住了谢辞,让他顿时呆愣住,动也不敢动。他扯了扯嘴角,喉咙上下滚了一下,却是一句话说不出来。
  太恐怖了!谢辞感觉自己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实在是董卓的相貌太过出色无害,让他忘记了这人曾经的战绩和作为,这么直接对上,他才感觉到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天真,真不会死么?
  殿中落针可闻,谢辞不停抽搐的脸颊,让一众官员脑子里冒出一个词:傻子。
  刘协抬头看向谢辞,对他的评价一降再降,这就是一个装聪明的真傻瓜蛋,用林禹州的话说,这种人放在身边就是猪队友,杀伤力比神对手还要大。
  “咳咳咳!”刘协捂着嘴咳嗽了两下,他打破了殿内紧绷的气氛,“谢辞是吗?”
  谢辞连忙起身,由于动作太快,还被桌角绊了一下。
  刘协皱了皱眉,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你为什么做官?”
  谢辞张口就要回答,可脑中突然浮现出林禹州的眼神,他瑟缩了一下,喉咙又哑了。
  刘协等半天也没等到答案,不耐烦了:“你做官,是为自己,为家族,亦或是为了朕?”
  “呃……下……”谢辞还是发不了声。
  胆子这么小还敢在恩荣宴上大放厥词?刘协眼神犀利起来,“这话朕只说一遍,在座的诸位都听好了,朕需要的是效忠大汉皇朝,维护黎明百姓的官,不需要你们为朕赴汤蹈火,完全用不着!你们有这精力,不如想想怎么让大汉变得的更好!”
  众臣起身,齐声道:“陛下万岁,臣领旨!”
  刘协做了个“免礼”的手势,他接着道:“周异出列。”
  周异闻言从位置上走出来:“臣在!”
  “秋收已至,地方官吏不足,新科进士入翰林前,让人带他们去田间走一遭,不合格者,不得入翰林院。”刘协说完这话,瞥了林禹州一眼,见他嘴角挂着笑,顿时兴奋起来。
  周异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欣慰:“臣遵旨!”
  刘协转头看向一侧的进士们:“秋收期间,好好想想为什么入仕,若只为自己,那朕劝你们歇了做官的心思。”为自己谋取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只为自己,不顾百姓死活,那就是贪官污吏。谁都想往上爬,但必须是凭借功绩往上爬,若是靠打压别人,陷害同僚,盘剥百姓而辉煌腾达,刘协会让他们知道如此做的后果。
  “谢辞归位,宴会继续。”
  刘协话落,众人都回到了位置上。只是经过这个插曲,大家变得小心起来,再没有人出来卖弄才学,进士们选择了缄默,朝臣那边倒是其乐融融起来。
  月上中天的时候,恩荣宴结束,林禹州送刘协回宫,其他人也各自散去。
  诸葛瑾和周瑜走在出宫的复道上,踩着月光下的影子,两人突然笑了起来。
  “诸葛兄看出来了吗?”
  “嗯?”
  “摄政王气势很强,几乎无人可敌。”
  “然后呢?”
  “陛下不怕他。”
  周瑜话落,诸葛瑾停下了脚步,今日恩荣宴上的情形让人难忘,董卓的威严让人心惊,然而让他震撼的确是面对这样的董卓,陛下依旧从容以对,神色如常。可以看出,董卓从未用权势威慑过陛下。“有这样一位摄政王,大汉有幸,你我也有幸。”
  周瑜笑了,“父亲说董卓担任的摄政王是有期限的,之前我以为这只是董卓做戏而已,如今看来,是我小人之心了。”从恩荣宴上,周瑜看到了很多东西,董卓是不是真心教导陛下的,从朝臣们对陛下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包括他爹周异在内,全对陛下充满了信服和期待。
  走出宫门,诸葛瑾道:“明日会有翰林院官员带我们去洛阳郊区,突然相当期待起来。”
  周瑜点头:“瑜亦如此!”
  诸葛瑾拱手:“明日再会!”
  周瑜回礼:“明日再会!”
  恩荣宴结束了,刘协怀着兴奋的心情进入了梦乡。
  宫中有住处,季盛彦不在,林禹州准备在宫内歇一晚。他先吩咐小黄门准备洗漱用具,在洗浴之前,又让小黄门端一碗醒酒汤来。
  林禹州喝完醒酒汤,等精神清明了,便开始脱衣洗澡。挥退宫婢后,他靠在浴桶壁上闭目养神,浴汤中放了蕴养经脉的灵药,泡在里面让人神清气爽。
  林禹州眯了一会儿,直到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进来!”
  “参见将军!”隔着挂帘,一个身穿黑色劲装的暗探单膝跪地。
  “起来吧。”林禹州继续泡澡,他捏了捏眉心,问道:“谢辞如何?”
  暗探答道:“暂时没有查到可疑之处。”
  拨了一下浴桶内的水,林禹州道:“盯紧他。”他要看看谢辞是真的傻,还是装得傻。
  “遵命!”
  暗探退下之后,林禹州从浴桶里出来,他披着寝衣坐到床前,想着事情。目前新的官制逐渐代替旧的格局,朝臣适应良好,那些不忿权利被削的官员,也碍于他的威势不敢说话,可这还不够。
  为了将政,法,军分离,各地行省变革之后,省厅成立了三个机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地方的权利分开了,朝廷的权利划分却要比地方更复杂。
  林禹州敲着床沿,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翰林院主管教育,六部各司其职,都察院监督百官。可这还不够,等天下太平了,户部需要从六部分割出来,财政需要独立,最后就是军队这一块。
  仰身躺在床上,林禹州回忆着大汉的轮廓图,思考着成立军区的可能性。
  古代的兵制比较复杂,从上古时期的全民皆兵,发展到后来的征兵制,再有募兵制,以及后来的军户制及世兵制,这四种兵制各有利弊,某些时候也相互渗透结合。林禹州想将义务兵役制和志愿兵役制结合,跟未来的兵制一样,虽然做不到全民皆兵,但百姓需要有一些军师素养。
  北边的鲜卑,南边百夷,还有内附后却依然贼心不死的南匈奴,国家强盛还是需要一支职业军队的,林禹州翻了个身,脑子里计算着军费开支以及文官态度,最后他将额头磕在瓷枕上,顿时就感觉事情越来越多,且没完没了。
  林禹州闭上眼睛,希望周瑜他们能尽快上手,更希望诸葛亮他们能快些长大,最后希望他们一家三口在离开之前,大汉能展现出盛世辉煌的景象。
 
 
第218章 三国建工忙(57)
  殿试过后, 朝廷平静下来,新科进士们被安排到秋收劳作之中,而林禹州也将目光转移到前方的战场上。
  十月, 气温逐渐降低,北方地区已经降雪,冀州虽然没有下雪, 但连续的阴雨天气, 让河水暴涨,雨水散在大地上, 到处都是湿哒哒的, 给急行军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最怕潮湿, 好在有凉州工坊制作的防水油布,加上新做出来的防水纸, 预防及时倒也没造成什么损失,只是一些棉衣类的军资受潮, 重量增加, 给辎重队造成了一些麻烦。
  季盛彦进入冀州之后就消失了, 除了青崖谁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儿,而青崖则带着属下跟驻守在赵国的赵云及徐荣汇合了, 同时前来此地的还有吕布。
  “阳人城分开之后, 我带着军队打到广昌,后来就遭遇了黑山军,之后就一直在跟黄巾贼作战, 他们比讨董联军难对付多了。”
  听吕布谈论起遭遇, 青崖笑了起来, “之前阿姐带领凉州女兵截断了南匈奴东进的步伐, 表哥也碰到他们了?”
  吕布抬头道:“岂止是碰到, 我还灭了他们三个部落。”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我的斥候发现袁术跟南匈奴有勾连,而南匈奴又跟张燕有合作,但张燕又与袁绍敌对。”
  “实际上,袁术跟袁绍的关系并不好。”赵云走进帐篷,他拍了拍身上的雨水,坐到吕布对面,“伪朝廷连连战败,丢失了大块领地,很多依附伪朝廷的势力纷纷反水寻找其他出路,袁绍跟袁术的关系越来越差,袁术或许要称帝了。”
  袁氏家大势大,但族中子弟并不亲近,相互攻讦的事情时有发生。袁术为嫡,能继承袁氏一族大部分资源和财产,袁绍为庶,几乎得不到家族实质上的帮助,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亲密。
  吕布问道:“孙坚在豫州进展不顺利吗?”
  赵云摇头,解释道:“豫州形势复杂,汝南郡是袁氏根基之所在,袁术死守汝南,陈国,沛国三地,孙家军目前驻守颍川郡,又因黄巾贼掺杂其中,三股势力焦灼,暂时谁也无法奈何谁。”
  青崖拨了一下火塘子,打湿的柴火燃烧起来会有“滋滋”的水声,烟味也比较浓,可是在坐的诸位都不在乎,他们全部陷入到沉思之中。
  跟着商队进入高邑城内的季盛彦是不知道青崖他们的想法的,他现在的目标是伪皇宫。青崖的能力一进入战场就会遭到天道遏制,季盛彦得知后,就决定独自一人行动。
  袁绍为了让伪朝廷变得名正言顺一些,在冀州治所高邑建立一个宫殿群,这个宫殿群的规模没有洛阳皇宫大,却也似模似样,该有的都有,只是精简了许多。
  宫殿群位于高邑城正中间,为了防止刺客,宫殿外围挖了一个纵宽十丈有余的护城河,河上有四座吊桥,直通四座宫门。白日吊桥放下,晚间吊桥拉起,加上城楼上三步一岗,十步一哨,整个宫殿被打造的固若金汤。
  季盛彦转换不同的身份,绕着护城河走了几圈,确定护卫换岗规律后,就开始设计潜入计划。
  高邑本也是个富饶的地方,自从伪朝廷建立之后,城中的普通百姓被驱逐出去,如今还能在这里生活的,或多或少都小有家资,或跟伪朝廷权贵有些联系。季盛彦用颍川书院学子的身份得到了入城令牌,但他也只能在城内逗留三天。
  季盛彦回到客栈房间中,他能感受到整座城的气息,晦涩而绝望的气息,权贵富豪醉生梦死,贫苦百姓枯槁无力,这就是如今的高邑,如魔似幻,好似所有人都处在崩溃的边缘。
  高邑城的客栈没有洛阳城的豪华,季盛彦坐在桌案前写着计划,直到入夜,一个黑影从窗户边闪了进来。黑影对季盛彦拱手道:“参见军师!”
  季盛彦瞥了黑影一眼,放下书写的笔,“将高邑的情况讲述一遍。”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