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封地一般,并非富庶,也并非贫瘠,今年所送与往年一样,并无稀有之处,放在其他人的眼里,并无特殊。
她看过礼单后,挑了几样尚可过目的给大长公主送去,令孤鹜亲自去送,就看看她的反应。
孤鹜领命而去。
周暨还是不安,元莞唤她过来,将礼单给她:“你可有喜欢的?”
皇帝心思不一,周暨也拿不准她是何意思,小心翼翼地看了一遍,指着几眼女子的珊瑚玉镯,还有一对玉璜,皇帝叹息:“你一男子,选女子配饰做什么?”
周暨恍然大悟,面露苦色,“那臣不要了。”
“不要就罢了。”元莞也不说二话,不要就收回,直叫周暨红了眼睛,她又道:“陛下说给又不给,是何道理。”
元莞诧异:“是你自己说不要的。”
两人相处得久了,周暨胆子也大了些,敢于直视她的眼睛,反驳她:“臣说不要,不过是假意,陛下听不出来吗?”
元莞沉思下来,这还能作假?
她懒得去深究周暨的心思,令人带她去挑选,提醒她:“你可是皇夫,选些簪环首饰可是不好的。”
周暨想想也是,但择一两件还是不会引人注意的,她喜滋滋地跟着内侍去了。
皇夫受宠,内侍也不敢得罪,小心地领着她前去。
皇帝一再提醒后,周暨就不敢随意挑取了,方才挑的都不要,反替皇帝选了几样饰物,回送给皇帝。
皇帝处未得片刻功夫,元乔就过来了。
她依旧一副清减之色,略施薄粉,行礼后直接说明来意:“臣为皇夫之事而来。”
“皇夫之事不急,大长公主不如坐下,饮杯皇夫做的菊花茶,清热去火,恰是适合。”元莞令人去奉茶,给元乔赐座,故作关切道:“姑母怎地一日比一日消瘦。”
早朝之上,距离太远,兼之朝臣众多,她不好细细去看,今日两人距离近才看清,好似憔悴了些许。
元乔落座后,不去观察小皇帝的神色,但听她调侃的语意,就知那股杂念未去,周老所授,毫无用处。
她口干舌燥,饮了半杯茶,抬眸却见小皇帝直勾勾地看着她,目光赤诚,好似真的关切,她便卸下些许防备,直言道:“陛下与皇夫之事,当断则断。”
“三年之期,不过才几月罢了。”元莞提醒。
元乔悔不当初:“臣后悔了。”
元莞:“……”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姑母答应朕的事,不能反悔。”元莞警惕道,她端详元乔面上之色,发觉她眉眼之间确有几分疲惫,她不知朝上又发生何事。
元乔不说,她虽说可以去查,可孤鹜未禀,想来就不是大事了。
她进而一想:“大长公主还在齐国侯的事忧心?”
音落地,元乔的眼睫颤了颤,元莞晓得自己猜对了,努力道:“不如我同姑母解决此事,姑母令周老退出宫,如何?”
元乔虽强势,可仍是女子,在自己的亲事上,总是力所不及的。
小皇帝坦诚,元乔不应她,她一插手,事情就乱了,她拒绝道:“臣会解决,不需陛下操心。”
“冥顽不灵。”小皇帝极小声地骂了一句,想起齐国侯的为人不见软弱,还很好色。她建议道:“你着人给他重新议亲,选些娇媚的女子,他必会罢休。”
“陛下心思果然不正。”元乔看重她,眸色染着几分羞涩,失了方才的凌厉,对面的小皇帝挺直脊背,骂道:“你真、真不知好歹,朕这是在帮你,你却还来训朕。是那齐国侯道你寡淡无趣,朕才想着反其道而行,给你解决此事,不领情则罢,大长公主该回去了。”
她一通脾气下来,元乔的羞意也散去了,眼见着小皇帝要炸毛,她忙揖礼赔罪:“臣思虑不周,望陛下请罪。”
小皇帝不理会她,径直坐回案后,元乔无趣,本来是为周暨之事而来,不想小皇帝敏感地猜测齐国侯的事来,反将她惹恼了。
她若直接离开,就算白来了,唯有继续开口:“陛下喜欢周暨?”
小皇帝沉闷不作声了。
元乔又问了几遍,依旧无果。她无奈,想起小皇帝吃软不吃硬的性子,走近两步道:“陛下为何总惦记着那些不该有的事情?”
下.药事情之前,小皇帝乖顺又勤奋,心思都在朝政上,如今翻天覆地,近日里也不见她询问朝堂事了,日日往周暨处跑。
元莞不想同她说话,奈何她又贴了过来,便道:“那大长公主为何总惦记自己不该有的东西?”你若正直,就还政于帝,不惦记你不该有的东西。
元乔语塞,小皇帝嘴巴坏得很,她冷下神色道:“臣觉得周暨不适合留在宫里,不如封爵送出宫去。”
“牵连周氏满门的事,姑母也不怕了?”元莞觉得元乔又变坏了,说好又反悔,私欲膨胀。
元乔道:“与陛下相比,周氏满门不足为道。”
“大长公主还真是忠君。”元莞冷冷讽刺一句,站起身走近元乔,直视她波澜不惊的眸子:“大长公主可曾想过迟早有一日会败呢?”
“败了又如何?”元乔语气平淡。
小皇帝桀骜不驯,故意将声音压低:“败了、败了,就像那夜,将那件事再办一次,朕要真的。”
她大言不惭,忘了自己还是一傀儡。元乔气笑了,许是经历过那夜的事情后,觉得小皇帝本性不坏,眼下故意羞辱她,反不觉得生气。小皇帝唇角嫣红,蓝眸与雪白的肌肤辉映成章,细看她张牙舞爪,倒有几分不多见的可爱。
元乔道:“那等陛下赢了臣再说,陛下于礼一字,想必不够认识的。”
“朕、朕认识得很清楚。”元莞不服气,又提礼字,耳朵都快生茧了。
元乔笑意盈盈:“陛下莫忘了臣的身份,姑母二字可并非是口头之言。”
元莞眨了眨眼睛,本想说你这身份也有玄虚,想到不可打草惊蛇,就只能闭紧嘴巴,免得说多令她早有准备。
小皇帝偃旗息鼓,元乔才道:“陛下若保证乖乖呆在福宁殿,不去招惹皇夫,皇夫就可留在宫里。”
“小人。”元莞低声暗骂。元乔就当作未曾听见,重复问她:“陛下可听话?”
元莞不答应。若无皇夫在,太后处又该塞些不知名姓的人来了。
元乔叹息,俯身退下。
元莞急道:“大长公主不守信用,如何令朕服气?”
元乔止步,回身望她:“臣的罪过,陛下只需降罪就是,至于周暨,她不可留下。”
小皇帝说不出话来了,元乔匆匆而去。
大长公主每回来,与皇帝之间都会置气。或是她甩袖离开,或是小皇帝气得在殿内许久不出,每回都没有好事。
大长公主一走,太后就得到消息了,晚间的时候亲自过来,皇帝出殿去迎。
一日之内见到心思诡异的两人,元莞感知一阵疲惫,撑着精神扶太后坐下。太后今日素净了些许,穿着也不再华丽,与寻常妇人无异。
自她酒醉后砍了刘宴的手后,太后就一直未曾来寻过,今日怕是有备而来。
落霞奉茶后,就领着一众宫人退下去了,胆颤心惊。
元莞习以为常,这是在她的福宁殿,最多挨几句训罢了,她带着笑道:“太后近日如何,儿瞧着似乎憔悴了些许。”
“我无事,陛下与皇夫相处得如何了?”太后一改往日的盛气凌人,嘘寒问暖。
元莞知晓症结所在,也不多说什么,只一味道尚可。太后见她不愿多说,就提及旁事,“年底之际,豫王该回京了,陛下可有打算?”
元莞诧异了一声,“豫王回京做什么?眼下无大事发生,令他回来,岂非是添乱。”
“元乔之人,手握权柄,若不从根本上找出她的弱点,实难对付,听说她今日又来气陛下了?”
太后的话中皆是离间之意,元莞应了一声,微微一笑:“豫王之事,太后可有证据?”
“证据自然是有的,你不必紧张,只需等豫王回来就成。”太后亲和道。
太后不说明了,元莞心中不定,斟酌语句复又问她:“就算大长公主并非是文宗所出,但她依旧是元氏子孙,身份还是真的。”
她拿不定此事,但还是不想元乔就此吃亏。
“私生一事,便是乱.伦,按律性命都会丢的。陛下仁慈,也可留她一命,到时是杀是玩.弄,但凭你的心意。”太后笑了笑,招手示意元莞过来,怜爱地拍了拍身旁的空位,令她坐下。
元莞忍着恶心坐下,太后握起她的手,她低眸看着那双保养得宜的手,极力收敛自己的情绪。她忽而想起元乔,除去她以那夜的事恐吓她外,都是一副云淡风轻之色。
忽而就明白过来太后为何下.药来折辱元乔了,人都有弱点,元乔在意的就是她的名声。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背,笑道:“我与你是一起的,害你就是害了我自己,你一日不亲政,就一日被元乔压着。她贪婪且自私,与豫王之间或许兄妹相认了,将你当作傻子,蒙在鼓里,你还指望着她会还政于你。”
元莞垂首,没有再说了,太后摸摸她脑袋,掌心落在柔软的发丝上,轻轻拍了拍:“听话,只有我对你好,周老教你什么了?”
“《周礼》。”
“哦,那是孩童才学的。”太后惊讶说了一句。
元莞脑袋垂得更低了,不与太后硬刚。太后与元乔不同,她知晓分寸。
小皇帝落寞,太后嘴角往上扬了扬,“陛下与皇夫感情好,想来周大人也是高兴的。”
莫名提及周大人,元莞立即明白过来,道:“周家不过福书村,抵不过大长公主。”
“福书村,可也在朝,结识的朝臣多,且他历来清正,朝臣多信他。若他知晓大长公主的身份,必会帮助陛下的。”太后建议道。
她垂眸去看,小皇帝是耳朵通红,如珊瑚红玉,她想亲近,就顺势摸摸了它。元莞厌恶,立即抬首,将耳朵从她手里抽了出来,坐直身子。
小皇帝抵抗,太后就不摸了,嘱咐几句,这才带人离去。
元莞极为厌恶,站起身,就令落霞去备水沐浴,整个人都浸入水里,发丝漂浮在水面上,直到透不过气来了,才浮出水面,以皂角将自己发丝与肩膀洗得干干净净。
但凡太后摸过的,都洗了很多遍,直搓得肌肤发红才罢休。
给她更衣的落霞,见她耳朵红得滴血,不知发生何事,又见她手背也是如此,担忧道:“陛下磕到了?”
“不曾。”元莞不好意思说出殿里的事,胡乱擦干净后,感觉耳朵有点疼,摸了摸,烫得厉害。
她叹气,太后此举,着实不好解。
小皇帝心里的事更深了些,皇夫处也不去了,闷在宫里几日,见朝臣或者在殿内听朝臣议事。她屡屡失神,旁人未曾察觉,注意她的元乔在意了。
不禁在想,是不是将皇帝逼得太过了?
小皇帝不知元乔心生悔意,休沐日之际,领着孤鹜悄悄出宫了。
她为掩人耳目,领着周暨一道,两人扮做寻常夫妻出宫。出宫后,她就失去方向,周暨欲去御街去玩,她无甚心思玩闹,令孤鹜周暨去了。
孤鹜一走,她就令侍卫领路,去大长公主府。
本欲令孤鹜将豫王送入宫的贡品赐给元乔,借以试探,太后走后,她就收回了心思,试探与否,都不重要了。
大长公主府巍峨,府门前侍卫林立,刀剑煌煌,百姓畏惧,都绕道走。
元莞策马在府门前徘徊一阵,带着帷帽,也无人发现她的蓝眸。不禁在想,她是正大光明进去,还是从侧门悄无声息入内。
小皇帝苦恼,在腰间摸了一阵,玉令给了周暨,她就没有东西证明身份了。
第25章
逼迫 今日休沐, 元乔应当在府,元莞不敢从正门走,免得被人察觉, 绕道去了偏僻的侧门。
侧门比起一般府邸, 还是要大些, 元莞向里侧看去, 只见高耸入云的树木, 还有不少高阁。侍卫去敲门,她则在一旁等着。
大长公主府并不好进, 每日等候的门客排至长队, 就连侧门也有不少人候着,元莞瞧着门庭若市的府邸,勾了勾唇角。
太后所言不虚,大长公主若有异心,废她很容易。
侍卫垂头丧气地回来了,道是需等候。
秋日的眼光并不强烈,等一等也是无妨,她从马上下来, 将马交给侍卫, 自己至门前眺望。
门人并不赶客, 瞧着他们应付的语气与举止, 都是习以为常了。元乔这是第二次出宫,上次还是五年前,虽说大宋民风开放很多, 出行并不是难事, 可她对外间依旧很是陌生。
她观察这些人,衣裳不一样, 长袍宽袖,衣料不同,从门里走出来的人,却又是短衣麻鞋,与这些人格格不入。
此处是侧门,不少人推着车出来,上面可见一色绿叶,她好奇地走过去,那人也是短衣麻鞋,她不好多问的,唯有多看一眼。
不知等候许久,站得腿麻之际,陈砚出来了。
她眉眼一喜,未抬脚,就见陈砚几步走来,面露惶恐,紧张道:“贵人怎地在这里等?”
元莞见到他,直接略过,往门里走去,陈砚紧紧跟了过去,又令那些跟随的侍卫入府候着。
在外间看着就觉得大长公主府气派,待跨过那道门后,更觉得恢宏,亭台楼阁不说,草木之色,就很喜人。
元莞走得慢,就像在园囿里行走一般,走了几步,就见到迎面而来的元乔,她顿下脚步,等着元乔走近。
元乔来得匆忙,衣裳都没有换,月白色的长裙,摇曳坠地,清雅不失大方,元莞多看几眼,眼里闪过惊艳。
元乔走近后,挥退陈砚,而后冲她行礼:“陛下怎地出宫了?”
“休沐日出来走走,走到大长公主府门前,才知忘了带表明身份之物,又恐被旁人察觉,就去一旁候着了。”元莞收回视线,欲抬脚,却不知往哪里走,下意识看着元乔。
20/138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