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本侯有疾(GL百合)——夜尽初辰

时间:2020-09-18 11:47:28  作者:夜尽初辰
  是不是……是不是司鉴宏就不敢反……宁康就不会死呢……
  这一切她都不知道,也永远都得不到答案。
  燕赵歌定了定神,对上长公主的眼睛,那双眼睛里除了情意绵绵,还有掩饰不住的忐忑不安。
  “阿绍,和我讲一讲,我死之后的事吧。”
  长公主低低地应了一声。
  “兴平十四年四月,燕王于长安城外单骑冲阵,殁于乱箭中。以燕王族弟为燕王。”
  “兴平十四年十月底,长安城守将杀蜀国公,献城投降。长安城收复。”
  “兴平十四年十一月初一,帝于未央宫登基。三日后禅让于鲁王。初九,长公主被囚禁。”
  “兴平十五年一月,鲁王以兴平皇帝子侄身份登基,改元晋安,是为晋安元年。”
  “兴平十五年二月,晋安帝下诏削藩,削燕国四郡三十九城。”
  “兴平十五年四月,燕王反。”
  长公主语气平稳极了,就像是记录在一本史书上的墨字一般平静。这本就是她经历过的,该流的泪也早就流尽了。
  ——不是的。
  原本一开始,就是她单相思啊。
  长公主为了支离破碎的江山筋疲力尽,她拼了命地去拯救摇摇欲坠的大晋江山,举步维艰,哪里有闲暇去顾及儿女情长。
  是她一厢情愿,是她想要表达情意,却又遮遮掩掩,是她妄图和长公主厮守一生,却又不肯放下家恨,是她强求长公主的心悦,却不肯罢休,是她心甘情愿而死,却不肯放过长公主。
  赴死前的一字一句,都是在故意戳长公主的心。
  她即爱又恨,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切,却也恨得发狂。说什么‘若是有了心上人,再上一炷香’,都是骗鬼的话,她恨不得长公主这辈子再忘不了她,她恨不得长公主这一辈子不嫁,只为她一个人守着,她恨到当着她的面辞别,就是因为知道,如此一来长公主绝不可能将她抛之脑后。
  可这局势并非不能扭转。
  她如果愿意保全蜀国公子嗣,蜀国公未必不会在走投无路之际投降,她亲手将蜀国公子嗣千刀万剐,理所当然的,自己也不得好死。
  千般万般,都是她的错。
  是她自己,一步错步步错,又不肯悔改。
  “兴平十五年,战事再起,烽火燃遍了北地河山。”
  “兴平十六年六月,燕王兵败自杀。”
  燕赵歌紧紧地攥住了拳头,虽然早有预料,后来的事情未必如她所想那般顺利,不然长公主如何会重活一世?她和蜀国公都不是好死,想来长公主也十之九八并非含笑而终。
  只是她千算万算,算不到司鉴宏会反。
  太子年幼时曾经生过一场大病,朝堂也争论过是否要由宗室继位,最终商定的人选是还是平山君的司鉴宏,却被他拒绝了,那时太子几乎处在弥留之际,眼看着救回来的可能性渺茫,他还是拒绝了,不肯继位。之后太子奇迹般地病好了,也再没有人提及此事。
  燕赵歌因此才觉得司鉴宏是个极为忠心的人选,后来封其为鲁王是她也出了不少力气。
  但怎么可能呢?
  司鉴宏居然会反?
  她看错了人吗?
  她满心以为,她死之后会是一个太平盛世,结果却又是一个乱世吗?
  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她一个也没有做到。
  已经有温热的液体在她眼底聚集,她鼻子发酸,硬生生将泪咽了回去。
  “兴平十七年三月,匈奴来使,求娶公主。”
  “兴平十七年四月初一,晋阳公主横剑自刎。”
  四月初一,怎么会是四月初一?怎么能是四月初一?
  燕赵歌控制不住地滚动了一下喉咙,就有一滴眼泪落了下来。
  “不是的……”
  “不是的……”
  她颤抖着身体,眼睛里全是泪,一滴接一滴。
  “不是的……阿绍……”
  “我没有想要这样……”
  她泪流满面地看着长公主,不住地摇头,眼神里全是仓皇。
  “阿绍……为什么……”
  “我弟弟……为什么……到底为什么……”
  为什么我死之后会这样啊?
  明明我是为了你们,为了家国天下而死的,为什么我最后变成了罪人啊?!
  长公主眼里的泪也流了出来,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握住了燕赵歌不住颤抖的手。
  “咏月,这不怪你……”
  “这怎么能不怪我啊?!”
  “我不死的话司鉴宏怎么敢反?!我不死的话谁有胆子削藩?!兴平十四年燕国总共五郡四十一城,削了四郡三十九城,燕宁康如何不反?!那是我留给他的东西他如何不反?!司鉴宏圈禁了你他如何不反啊你告诉我!!”
  “都是我的错啊!!”
  “……为什么啊……”
  “为什么啊——!”
  像是在问长公主,又更像是在问自己。
  她眼睛通红地盯着长公主,喃喃道:“是不是我一开始就错了?是不是我一开始就不该肖想你,是不是我一开始就不该自以为是的,以为我能得到你……从那时候我就错了对不对……对……我不该的……如果我不自作聪明,平山君就不会是鲁王,他没有机会反,宁康不会死……司曜更不敢逼着你嫁去匈奴……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对不——”
  ——长公主猛地将她拥入怀中。
  燕赵歌瞪大了眼睛。
  “……阿绍?”
  “不是的,不都是你的错。”长公主紧紧地拥着她,几乎用尽全力一般拥着她,像是要将这个人勒进自己的身体一般。“在自以为是这一点上,我们同罪。”
  我当初明明看透你的心思,却没有点明,接纳了你对我的好,却没有回报一丝一毫。
  你对我的恨,你对我的报复,都是我应得的。我也同样算计了你,回信也好,互相试探也好,还是所谓的勾心斗角,都是我计划好的。唯一不在计划里的,就是我到底还是将自己的心意搭了进去,没有人能预料到将来会中意什么样的人,包括我自己。
  幸好我最终还是看明白了自己,看明白这不是愧疚,不是怜惜,不是歉意。
  不然我简直罪无可赦。
  只是太晚了,那时候你已经决心赴死,我却阻拦不得。
  错的其实是我。
  我明明来得及挽救的,我可以阻拦司鉴宏篡位,我也可以给燕宁康去一封信,我更可以起兵清君侧,忠于你我的远远多于忠于司鉴宏的。只是我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我真的太累了。
  我连你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再值得珍惜的呢。
  “是我放纵了司鉴宏,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罪孽。”长公主道:“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我们两个人都有罪,或许这也是我们能重活一世的原因。是上天让我们来赎罪的,要认罪,也是我们两个一起认罪。”
  燕赵歌毫无章法地挣扎了几下,最后在长公主怀里嚎啕大哭。她一直哭到角落里的熏香都燃尽了大半,才吸了吸鼻子,像只猫儿一样蜷缩着。
  这下才算是终于解开了心结。
  “阿绍。”
  “嗯?”
  “好丢脸。”
  “知道丢脸就好,快让我看看你哭成什么模样了。”
  “我不要。”
  燕赵歌涨红了脸,窝在她怀里不肯露面,长公主也不强求,塞给她一条手帕让她擦脸。
  “……阿绍。”
  “嗯?”
  “你闭一下眼睛。”
  “成亲之前不可以。”
  “阿绍——”
  是不是不应该开解她,这样好歹还矜持一些。
  长公主闭上眼睛的时候还在想这个问题。眼前陷入黑暗的下一秒,触感柔软而温热的东西在她唇上一触即逝。她再睁开眼,燕赵歌靠在她胸前,抿着嘴唇直笑,笑得脸颊红润润的。
  长公主耳根悄然红了,她指尖点在刚刚轻薄过她的地方,道:“不知礼法。”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都没有猜对啦
  长公主的四劫是:皇帝驾崩、长安动荡、燕赵歌赴死和她自刎
  燕赵歌的三劫是:燕岚身死、燕宁越死、阴差阳错失了长公主
  为什么都在说弟弟失踪啊,失踪的是燕宁盛,对燕赵歌来说更重要的是燕宁越啊orz
  感谢在2020-01-31 17:38:32~2020-02-01 18:26: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守绫、随随、41955271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番茄还是西红柿、一哇 20瓶;寺 13瓶;开心、很累的糊涂蛋 5瓶;玐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8章 欢喜
  “阿绍, 我好欢喜。”
  “嗯。”
  “我真的好欢喜。”燕赵歌仰望着她, 还湿润着的睫毛又沾上了点点晶莹。
  长公主神情温柔地看着她,用指尖抚平她的眉眼,道:“我都知道的。”
  燕赵歌喉咙里哽咽了一下, 眼泪差点又顺着眼角流了出来,还好她反应快, 愣是吸了吸鼻子给憋回去了。
  “我真的……真的好欢喜……”
  我还能再见到你。
  我们还有机会重来。
  还有……你肯和我同担。
  长公主几乎是抑制不住地低下头,吻了吻她的眼角。
  “我也很欢喜, 我们是一样的。”所以, 不要怕。
  前世长公主直到在北地稳定下来之前,她都不知道燕赵歌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她年幼时见过燕赵歌, 对那双眼睛格外有印象,如果不是献太子早夭,她不得不被先帝隐隐推到储君的层次,身边所有的东西都变得更有规矩更森严,兴许在长安动荡之前她们就会相识, 结为知己也说不定。可惜没有如果。
  逃到北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见过了太多人的死亡, 燕赵歌都是麻木的,神情呆滞得像是雕像,拒绝接触一切东西, 包括燕宁越,要季夏提起才想得起来用饭喝水,想得起来自己是个人。只有在看见太子的时候, 她会没有那么木然,大约是意识到了这是北地朝廷的希望。但她是北地的主事人,北地军民比起皇室与朝廷,更信任仅剩的燕王子嗣,燕赵歌必须担起大任。
  长公主不得已,用复仇这个词来开导燕赵歌,成效显著。只是对燕赵歌不够了解的她,远远没想到她会那么偏执。
  还没来得及复仇,燕宁越被骗走了,一起的还有几十个好不容易才逃到北地的孩子。从各处分散而来的小股兵马还在不断进城,到处都是混乱的,燕赵歌忙得满眼都是血丝,来不及照看燕宁越,孩子就失踪了。
  所有人都以为燕宁越死了,结果他和另外一些失踪的孩子出现在了城外的流民群里,娇生惯养的孩子在一群脏乱的流民里格外显眼。
  混乱可以将人心里的恶放大无数倍,易子而食、生啖人肉在乱世不叫惨状,叫常态。
  燕赵歌被迫站在城墙上,城内是她必须要担负起来的北地军民,城外是已经算不上人的无数流民。
  和几口大锅。
  他们要求进城,要求分粮食分衣服分住处。但秋收时节未止,突兀的动荡又毁了不少庄稼,北地今年注定要比往年歉收。更何况为了夺回长安,又要练兵,哪里有多余的粮供养这几万流民。
  燕赵歌一口回绝。
  长公主不意外燕赵歌的拒绝,却料不到她会像石头一样立在城墙上,咬着牙,听着城外的哭喊声,眼睁睁看着什么叫两脚羊。
  这点东西是不够几万人分的,眼看着流民有了冲击城门的迹象,守城的将领果断下令放箭。
  “——殿下。”她嘴角带着血迹,神情阴冷,眉眼间全是戾气,“我又死了一个弟弟。”
  长公主那时自以为能理解燕赵歌,她的兄弟们也都死了,最后一个弟弟在她眼前痛苦地死去,只剩下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奶娃娃。她有心想说些什么帮燕赵歌拉拢人心的话,统治者太过于冷血并不是什么好事,就算是为了家国天下,也会被非议。
  “您当初答应我的,血债血偿,对吧?”她看着长公主笑了起来,齿间尽是过于用力而从牙龈里渗出的血,连带着嘴唇都猩红一片。
  长公主愣住了,心中有莫名地后悔,但已经出口的话是收不回来的。她说:“是。”
  后来她亲眼见着,燕赵歌亲手将蜀国公的儿子千刀万剐,只剩下沾着碎肉的森森白骨,又将那东西与一包碎肉派人给蜀国公送了过去。她才意识到,燕赵歌的路走歪了,是被她亲手带偏的,那人眼里的疯狂与执拗,令人心惊胆战。
  她开始想办法把燕赵歌从悬崖边上拽回来。
  幸好燕赵歌还有一个弟弟,虽然他们关系一般,却是燕赵歌仅剩的血亲了。长公主也试着以自己的方式对燕赵歌嘘寒问暖,她怎么照顾司传综,就怎么照顾燕赵歌。她清楚燕赵歌的实际身份,所以自觉无需避嫌,却成了燕赵歌心悦她的诱因。
  她明明是希望燕赵歌明白,世界上还有其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报仇。结果燕赵歌放下了仇恨,却盯上了她,那份偏执一点没少。
  长公主不敢刺激她,为了好不容易稳定的局面也不能拒绝,只能任凭燕赵歌一步一步陷落下去,被她心悦的人冷眼旁观,她却不知。
  燕赵歌是真心对她好的,甚至不惜将北地权柄拱手相让,长公主能在她死之后那么顺利的接掌北地,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这个。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