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回到反派少年时[重生]——游鲲

时间:2020-09-25 11:22:51  作者:游鲲
  后来江舟在瑶池宴上遇见商仪,不由又想起了学宫那个飘荡的游魂,她们身上有着相似的气质。
  千万人赞颂,千万人传扬,然而身处其中,却只觉孤独。
  江舟不愿商仪成为那样的人,所以她靠近了她,递上一枝梅花。
  宋青云也停足,仰头望着圣人玉像,感慨道:“千百年后,谁人知我?”
  她心中所想与江舟截然相反,只愿一朝登上天子堂,热血酬心中壮志,青史留名,万人传唱。
  每一个无涯学子大多都如宋青云这样想着。他们如同稚嫩小鸟,仰头望着蓝天,跃跃欲试想飞到云霄之上。
  只可惜东海那场异变,把所有的热血、韶华、梦想,全部埋葬。
  和气说:“你志向那么远大啊?”
  宋青云脸一红,“也没有,只是我爹常说,让我好好读书,日后去昆吾为国效力。”
  和气道:“我家老爷子总是念叨,让我好好读书,日后当个有文化的奸商。”
  宋青云:“圣人脚下,你怎能说这样的话?”她掉头看向江舟二人,“你们读书是为什么呀?”
  江舟:“不知道,我没有爹。”
  宋青云连忙致歉,江舟摆手,不太在意,她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或者说,现在已经没什么志向。
  商仪道:“我父亲在世时,想让我安遂平稳过完一生。”
  这是前生她很久之后才慢慢体会到的。自从逆命侯一去不返,她的身边从此空无一人,依仗父王留下的暗卫,才从那个乱世中搏得一线生机。后来她常常回想往事,想舟舟,也想从没谋面的父母,想她这一生错过的亲缘情缘。
  书生们总想青云直上,一朝登天子堂前,却不知天子这个位子,身前是金碧辉煌,身后却已空无一人。
  相伴着,唯有万里江山如画。
  所幸一生里遇到了江舟,赠予她灰暗的回忆里一抹璀璨亮色,虽苦尤甜。
  宋青云再次叮嘱:“你们可千万不要和我爹说呀,他知道我来这里会打死我的。”
  江舟笑道:“宋叔舍得打你?”
  宋青云吐舌,“万一呢!”她皱着眉,苦巴巴说:“你可别看我爹好说话,以前我同慈幼坊的人一起玩,他念叨了我三四年,还要街坊看好,不许我再到那边去。”
  江舟:“那也是为了你好。”
  唯一的闺女,宋叔当作掌上明珠,捧在掌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自然不肯让她去有传染瘟疫怪病之嫌的慈幼坊了。
  慈幼坊在东城城郊。
  秋光正好,城郊大道旁也栽了数株金桂,香甜花香随风拂面。
  还走着,忽闻一阵嗒嗒马蹄,清朗歌声。
  几人掉头看去,一众学子纵酒放歌,马蹄踏花,从大道疾驰而去,双袖盈风,白色学服如浪翻滚。
  和气道:“那是武道院的新生,今日组织郊游。”
  江舟知道,每至周末,武道院学子便会相邀结伴出游。他们申请经费的理由也很充足,春日说是春风和沐,正宜练剑;夏日说是夏花绚烂,正宜弯弓;秋日说是桂香正好,何不树下读兵法;冬日大家都不出去,天冷,围在学舍吃火锅多安逸。
  至于玩?
  武道院的事,能叫玩吗?
  她们目送少年纵马远去,齐齐发出羡慕的声音。
  宋青云:“为什么武道院这么放纵?学宫还给他们拨钱。”
  和气笑眯眯道:“你数数黄金台上多少桂花,就知道为什么了。”
  从大道转到一条小路上,沿着潺潺小溪往前走了不远,就看到一间白墙黑瓦的宅子。
  两扇大门虚掩,里面出奇安静。
  宋青云伸手推门,诧异道:“为什么这么静?他们以前总是闹腾。”
  江舟拦住她,走在最前,推开门的刹那,一桶凉水朝她当头浇来。
 
第24章 陪你一起
  门板上放着一桶凉水。
  这样有人推门而入,水会直接泼下,把人浇成落汤鸡。
  江舟冷笑,这是她玩腻了的把戏。
  水泼下来的刹那,坊里就爆发出一阵沸腾的笑声。
  树荫草丛里冒出来许多人,大笑着正准备看新来义工的笑话。
  但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了——
  一把油纸伞出现在门下。
  水滴落在伞面,飞快溅跃开,珍珠般滴落,掉在地上,滴滴答答。
  执伞的人看不清容颜,只见得一只手白皙如玉,握住竹制伞柄,身上红衣灿若骄阳。
  江舟把伞收好,用伞尖挑开地上的香蕉皮。
  这实在是个很俗套的陷阱,等人被水突然一淋,惊慌失措下往前几步,就会踩到地上香蕉皮重重跌倒。
  她目光扫过树下的少年们,似笑非笑,那些人被识破,扭头马上跑了。
  “可以进来了。”江舟侧身,让开一条路。
  宋青云吃惊道:“舟舟,你大晴天为什么带伞?!不对,你为什么知道有陷阱?”
  江舟把油纸伞收回须弥戒中,“直觉。这里的人好像不欢迎我们。”
  但她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任谁被嫌弃这么多次,心里也会有气,从前无涯学子屡次爽约,恐怕在这里已经有了一个不好的名声。
  院中几架竹竿,上面挂着些刚漂洗好的衣物。
  左边是一间小屋,袅袅炊烟从烟筒冒出,想必是厨房之类的地方。右边对称一间小屋,正中是一栋三层高的小楼,楼旁有棵大树,两个秋千在风中荡悠。
  江舟看见秋千,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坐在上面,双手握住绳,笑道:“云舒,你也来,好玩!”
  宋青云叹气,“舟舟,我们是来干活,不是来玩的。”
  江舟:“劳逸结合嘛。”
  和气捂嘴:“你还没开始干活就劳了啊。”
  江舟不依不饶,“云舒,你来坐一坐呀。”
  商仪见她红衣摇摆,青丝飘荡,笑容灿烂,心中一颤,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从中漫开。
  前生逆命侯与她结契后,第一件事就是亲手做了两个秋千,挂在群玉山老梅树下。
  千秋正对着商仪闺房绣窗。
  于是商仪清晨醒来,刚推开窗,就开见逆命侯兴致勃勃地在那荡秋千,一边招手,“广寒君,来一起玩呀!”
  商仪:“……”
  第一日她无视了。
  第二日她拒绝了。
  第三日,她终于烦不胜烦,答应了逆命侯的邀请。
  说起来可笑,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坐秋千。
  广寒君自幼在太学院,修习各门之术,天文地理、兵法策论,无所不知;从小与皇家贵胄一起生活,锦衣玉食,奇珍异宝,应有尽有。
  独独没有坐过秋千。
  她抿了抿嘴,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逆命侯在身后坏心眼地一推。
  抓住绳的手猛地收紧,声音被她压进喉中。
  商仪心跳得很快,在最初的惊慌过后,很快就开始享受这个过程。
  清风环绕,鸟语花香,秋千在摇摆,她好像卸下一切,在云中飞翔。
  逆命侯坐在她身侧,也跟着一晃一荡,偏头笑问:“广寒君,好不好玩?”
  商仪没有说话,只是心跳得更快了。
  ……
  “云舒、云舒!”
  商仪猛地回神,袖下暗自攥紧手,又不知不觉想到了前生。
  她抬起眼,江舟笑吟吟地看着她,年华正好。
  商仪也坐上了秋千。
  宋青云扶额,没想到云舒看上去那么正经,还是跟着舟舟胡闹。一个两个这么未劳先逸,阿婆不会把她们弄出去吧。只是一刹那的功夫,扭头就看见和气蹲在了草丛里,摘了根狗尾巴草在逗兔子。
  宋青云走过去,没好气说:“你怎么也玩起来了?”
  和气耸肩,“不然我们能做什么?”
  宋青云怔了怔,“去干些活呀。”
  和气把草丢掉,笑道:“衣服洗净晾好,柴堆整齐码着,厨房有炊烟,应该是有人在做饭,或是准备招呼我们。你看他们都把一切都整理好了,我们能做些什么?”
  宋青云望向小楼:“去屋里整理一下呀。”
  和气抱起小白兔:“我建议你先不要进去。”
  想到先前的那桶凉水,宋青云有点发憷,僵在原地。
  和气抚摸小兔,问:“你收养过流浪的动物吗?”
  宋青云摇头,春城街头干净整齐,没有流浪猫狗。
  和气缓缓说:“它们被别人打过许多次,早已不相信人,若你想驯养它们,便不能着急,得徐徐图之。若是初次见面就急着接近,说不定会被反咬一口。就这么一点点地走近,让他们慢慢放下心防,最后对你露出柔软的肚皮。”
  她微微一笑:“人也是这样。”
  宋青云似懂非懂,目光转向她手上的小白兔,“你很喜欢它吗?它看上去好乖!”
  和气笑着摸了摸兔毛,“是啊,它看上去很好吃呢。”
  宋青云心中无语,伸手也摸把兔毛,发觉小兔身子微微颤抖,忽然涌现一股奇怪的猜想——或许它乖巧不是因为亲人,而是因为害怕。
  江舟荡了一会,嘴角噙起抹笑,问:“云舒,你小时候荡过秋千吗?”
  商仪摇头。
  江舟不信:“怎么会呢?谁没荡过秋千呀,说不定你忘了。”
  商仪垂眸,瞥见蓝白与绯红裙摆一起飘荡,像火焰与海水相撞。她眼神暗了暗,道:“自我四岁离开楚地,再没有坐过秋千。四岁之前的事,我都不记得了。”
  江舟瞪圆眼睛,“云舒从前在楚地吗?我听说那儿有一片大泽,长满了香花和兰草。春天水绿如蓝,夏天菡萏映日,秋日木叶飘飘,冬日湖面结冰,飞雪如絮……”
  商仪注意到,她说起这段话时,眼睛闪闪发光,像天上的星辰一样。
  江舟问:“它真这么好看吗?”
  商仪摇了摇头,“我忘了。”自四岁离开楚地,她再没回过家。
  江舟笑道:“那正好,我也没见过,以后我们一起去看。”
  少女笑颜如花,白皙的脸在浅淡秋阳里泛着粉霞。
  商仪心中一暖,轻轻点了下头,“恩。”
  前生王朝覆灭,她争得帝位,收复国土,坐拥万里江山如画。
  大盛风景极美。
  东侧碧海粼粼,沙滩如碎金;南边有仙山,棕榈叶翠绿如油,海尽头两块巨石耸立,名“天涯”、“海角”;极西戈壁黄沙,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大雁变换队形从深蓝的天空飞过;北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白雪铺满大地,纯白的雪精在雪中跳舞。
  那曾是她的江山,但她从未亲眼见过。
  这千山万水,如画天下,终于有人与她一起去看。
  江舟发问:“对了云舒,那片大泽叫什么呀?”
  商仪还未开口,身后传来一道温和的声音,“是云梦泽。”
  她们从千秋跳下,转头望去,一个面目慈祥的老婆婆提着竹篮站在树下,笑容满面。
  宋青云蹬蹬跑过去:“阿婆!”
 
第25章 畸形之人
  江舟听宋青云说过,阿婆是这里的管事,也是负责孩子们衣食起居的人。
  自从十年前那件事后,春城慈幼坊分为两间,东郊这间只收纳那件事中的遗孤。
  阿婆笑着说:“哎,这不是青云嘛,一眨眼就长这么大啦。”
  其他三人也走到跟前,乖乖喊了婆婆。
  阿婆把碎花蓝布揭开,香喷喷的小酥饼摆在竹篮里,“来,刚做好的。”
  她带几人坐在院中的石桌上,藤萝花架上青藤还泛着绿意,斑斑点点的阳光从缝隙里漏下。
  江舟咬了口酥饼,奶香与甜味在嘴中炸开,皮酥而薄,红豆沙馅甜而不腻,豆沙中包裹着一颗大大的咸蛋黄,咬下去时滋溜冒出红油。
  “唔……”
  这也太好吃了吧!
  她用肘顶顶商仪,示意她快点吃一个,别被人抢没了。
  阿婆看着她们,含笑双目慈祥和蔼,“别急,还有很多。”
  宋青云捧着蛋黄酥,“我记得,阿婆做的东西做好吃了!比仙人眠还香。”
  阿婆笑道:“粗鄙的东西,哪里比得上那里,所幸你们不嫌弃。”
  江舟:“阿婆,我们要干些什么呀?”
  阿婆微笑:“吃完了你们就走吧,我会跟学宫说,让他们把你们分数加上。”
  几人面面相觑,没有猜到这种发展。
  宋青云保证:“阿婆你别担心,这些都是我朋友,和从前那些人不一样。”说起来,她猛地想起自己也和“那些人”一样,抛弃了这里,连忙解释原因:“那时候我不是故意要走,我爹非要搬家,我拦不住。”
  阿婆眼神黯淡,徐徐说:“我知道,只是我们这里,不再要人来帮忙了。”
  她站起来,瘦小的身影挺拔笔直,“你们看,柴已经劈好,衣服也洗净,什么东西都做好了,别看老婆子年迈,还是干得了一些活计的。”
  宋青云急忙说:“可是我们可以帮你,提水洗衣、这些我们都能做的!”
  阿婆道:“青云,你是个好孩子,你来这里的事情,和你爹说了吗?”
  宋青云哑口无言。
  阿婆幽幽叹了口气。
  江舟道:“婆婆,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瞒住宋叔不就成了。”
  慈幼坊在东郊,十年过去,邻里街坊大多都搬走,也不会再有人来“监视”宋青云。
  阿婆摇头,依旧不答应。
  宋青云苦苦哀求,急得眼圈泛红,“让我留在这里吧,我还没把青团送来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