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关键是,继任的这位张锡麟天师,乃是张继宗的嫡长子,继承天师道统,执位天师乃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但是这位继位的天师他才十二岁啊!
过了年才十三岁,还是个小少年,正在读他太爷爷所着的《三教同途论》以及《金丹辨惑论》和《浴梧诗集》。
看到这位“天师”之后,来人也傻眼了!
他以为继任的天师起码也得是个成年人了,结果是个十三岁的小少年,这能干什么啊?
高高兴兴的来,垂头丧气的走了。
尽管张家给了不少的程仪,都高兴不起来。
回到京城之后,也不知道京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好么,皇家各种不顺利,政局动荡不安,每天在菜市口都有人被砍头。
等到三年过后,这位少年天师要进京请封的时候,突然又病倒了,先是出水痘,然后是天花,再然后还受伤了,一拖就是五年多,一直到雍正登基成为皇帝。
京中张家子弟传回消息,请天师进京,张氏一族才知道京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败家子偷盗的东西,他们知道是什么,但是没想到啊,他倒霉的将外面的那层帛金给扯掉了!
帛金是一个汉语词语,最早指的是葬礼上送的礼金。
源于以前人们生活不富裕,亲友家里发丧,出席丧礼的都会送些数目为单的钱,帮补一下亲友办丧事支出,除了是对死去的人聊表心意,也实实际际地帮助一下在生的人。
这笔放在白信封入面的钱是为“帛金”。
“帛”是丝织品的总称,丝织品在古时是贵重物,“财帛”之意就泛指金钱。
在汉朝的时候,以物易物的时候多,花“钱”的时候少,而且那个时候,自家妇人们织就的丝帛也可以当钱花。
而在古代,谁家有丧事要办的话,拿一匹白色的丝帛去,也可以当做送的是钱来看待。
所以那四方轮回妖骨罐的外面,最初是缠着一圈金色的帛金,以示天师对大妖的尊重。
你虽然死了,但是我依然记得你。
就是这个意思。
那个时代,金色的帛金,可是很值钱的,且里头还掺了金丝绣线,这东西只有皇帝许可之后,才能使用。
但是一千多年了啊!
就算是用金丝织就的帛金,到了现在也是黯然失色了的,当时那败家子拿走的时候,就没细看,一门心思赶路,回到家里又恰逢过年,就开始忙了起来,也没太细看那宝贝。
古代人过节就真的是过很久,从小年开始就过节了,一直到二月二,啃完猪头肉才算完。
可是康熙皇帝是三月十八的生日啊,按照古代的规矩,从三月十五开始就正式过万寿节了。
皇帝的生日就叫“万寿节”,皇后的生日叫“千秋节”。
过完年可就开始准备了,忙忙乎乎了近一个月才忙活完,这个时候就开始有臣子往宫里头送东西了。
要是同一天送的话,估计排队的人很多,多耽误事儿啊?
所以提前就有人往宫里头送礼了,何况不只是满朝的文武百官,还有远道而来的属国,尤其是草原部落多如繁星,他们也来凑热闹,就算是一天接待三十个部落吧,那礼物也需要清点,这都要时间!
礼物少的还好说,礼物多了的,一天只能接待十个部落。
所以大家都是提前去送礼,免得给宫中的人增加工作压力,那张氏败家子就是提前送礼的人,他将东西拿出来,外面的黄了吧唧的都扯开丢掉,又用清水冲洗陶罐,发现这陶罐果然神奇异常,那上面的封口都是金色的!
还有汉篆在上面。
字形大气,优美。
他就没给去掉,但是外围的帛金,的确是给弄走了,将东西装在一个红木匣子里,就兴冲冲的送去了宫里。
幸亏他是当天就送走的,不然他当天就得完蛋。
东西送走之后,他没事人一样的继续过日子,万寿节那一日,也的确是热闹,加上他送去的东西,也的确是得了万岁爷的青睐,破格叫他到跟前来,说了几句话,可把他给高兴坏了。
可是这股子兴奋劲儿还没过几日,就没了!
原因是他送去的东西,是让万岁爷看了喜欢,尤其是上面的那个“封”字,用的金墨啊!
彼时金墨已经绝迹。
康熙爷爱写字,也爱这上面的字,就让人将封给起了下来,这才看到这个罐子竟然也是两面都没口子的那种。
当时那张氏败家子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封酒罐,里头封着从汉朝到现在的美酒。
估计都成酒膏了吧?
这么一说,康熙皇帝更高兴了,还赏了他两坛字的御酒惠泉白。
结果就在当天晚上,畅春园里就狂风大作,三月飞雪,奇怪的是,离京城也不是很远,京城里一片宁静的夜。
就畅春园里风雪不断,还有一股子臭臭的味道。
刚开始没人在意,后来就不行了,别的地方都春光正好,花房里的花更是一夜都枯萎了!
有宫女还说看到一个巨大的黑影盘在华表柱上,还有两个红彤彤的不知道是灯笼还是……眼睛?
说起来都吓人!
畅春园里一黑天,没事的小宫女小太监都不敢出门。
再也没有了往日人间第一园的气氛。
康熙爷晚年几乎都是在畅春园里居住,这个畅春园可是他老人家一生的心血,怎么能容忍风景如此好的畅春园,变成鬼魅之地?
所以又召了钦天监监正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结构这个人就觉得是有妖魅在闹事儿,本来是要做法驱邪的,结果他才摆了个法坛的功夫,人就抽搐了。
口吐白沫,倒地不起,不一会儿,就被人抬出了畅春园,到家的时候,还喘气呢,可是连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能有半刻钟的功夫,人就没了!
为何记载的如此详细呢?
因为当时有另外忠于家族的张家子弟在京城,跟他比邻而居。
接到家族的传信之后,就一直偷偷的监视这位同族兼上司,所有的言行举止都没有逃过张氏一族的法眼。
钦天监死了监正,还有少监呢,结果少监也死了!
再换一个少监和监正,也死了!
一口气换了三个,每一个都是以死亡为终点。
加上康熙爷的儿子们蠢蠢欲动,这就让康熙爷心力憔悴,幸好这个时候,一个佛教之中黄教大师,一个名叫章嘉唿图克图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的老喇嘛来京了,他是康熙四十五年受封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的蒙古地区喇嘛教格鲁派最大转世活佛。
五十二年的时候,康熙帝命其掌管西藏以东格鲁派。
这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大师,很是神秘的一位黄教僧侣。
第273章 丢掉的烫芋
他一来,康熙爷可算是看到了曙光,接了这位活佛大喇嘛进了畅春园,这位大喇嘛的确是有一手,他一进来就说万岁爷这是被妖魅所困,畅春园整个地方都被这妖魅给侵蚀了。
那康熙爷当然要问该怎么解决此事?
章嘉唿图克图·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告诉康熙爷:第一,找到那东西的栖身之所;第二,如果不能驱除,那就只能来软的了,供奉吧!
康熙爷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岂能供奉妖魅?当然决定先来硬的,服软?他这辈子就没服过软!
所以活佛大喇嘛在畅春园就住下了,而康熙爷则是请活佛大喇嘛出手,将此事给了结。
结果这位活佛大喇嘛,章嘉唿图克图·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估计是当活佛久了,人也有些轻狂,竟然真的接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他在整个畅春园里来去自如,哪儿都能进,找了快一个月,他将目标锁定在库房。
康熙爷的库房有多大?
要找一个东西有多难?
他从出事的那天开始算,最后一次寿礼入库的日期。
从中扒拉出上上一任钦天监张监正的礼物,看一眼就觉得是它了!
然后让人升座,他单独在一处小型的庙宇里居住,那是一个黄教喇嘛庙,专门接待像是他这样的活佛大喇嘛的地方。
对着那东西念经,结果……可想而知,这黄教的活佛大喇嘛低估了这个东西的威力,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至于是什么代价?上面没说,但是随后不到半年,这位活佛就转世了。
这种喇嘛教派的形成,还是在佛教传入之后的一千年,怎么可能搞得过这妖魂?
而且因为妖魂马上就要散了,不甘心啊!
作的更厉害了!
只是两年的光景,活佛大喇嘛就后悔了。
可是他不管不行啊,不管皇帝怎么办?
只能硬挺了!
可他也只是挺了不到半年就倒下了。
等到这位活佛大喇嘛,章嘉唿图克图·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坐化之后,根据他的遗言,众人在甘肃凉州找到了他的转世灵童,即章嘉唿图克图二世罗赖毕多尔吉。
彼时他才出生,已经被选中做了灵童。
活佛大喇嘛都扛不住,康熙爷吓坏了!
派人去请龙虎山的天师,结果回来人说那天师太小了,根本不能当个大人用。
又派人到处找大师过来看,结果人没少死,什么事情都不管用啊!
不过有人说,这里是皇帝栖居之地,有龙气护佑,想那妖魅不敢随便作乱,只是当时已经是康熙末年了,朝堂上的官员们站队,皇子阿哥们的夺嫡,皇太子两立两废,比唱大戏还热闹!
折腾了快十年,整个京城都闹腾的不得安宁,最后硬生生的将康熙爷也给折腾没了。
再说章嘉唿图克图二世罗赖毕多尔吉,他八岁的时候,就奉诏驻北京旃檀寺,又移驻嵩祝寺,但是这位灵童不简单啊,一入京就跟当时的雍亲王认识了,等到雍正登基称帝,他也成了一个小少年,与同时入京朝贺的张天师同岁。
少年人意气重,都是“大师”,都是各个宗教里的领袖之人,都是皇帝请来解决问题的贵宾。
本来雍正爷也是信佛的,他第一个见的也是佛门中人,加上他本身也对黄教很虔诚,这见的人,自然是章嘉唿图克图二世罗赖毕多尔吉这位昔日的“忘年交”旧友了。
不过章嘉唿图克图二世罗赖毕多尔吉不愧是章嘉唿图克图·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的转世,俩人虽然从未蒙面却有着一样的思维方式,他给雍正爷的建议,很符合雍正爷的想法。
第一就是不能大张旗鼓,只能悄悄地进行。
第二就是需要一个黄教喇嘛庙。
第三就是将其供奉在喇嘛庙里。
第四就是由他或者其他来京的活佛大喇嘛们在庙里诵经祈福!
黄庙是寺院的一种,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和尚,黄庙住喇嘛。
而“黄庙”的“黄”并不是泥土的黄色,而是金碧辉煌的金黄色。
这个要求,雍正帝当然可以达到,甚至不用惊动任何人,因为给章嘉唿图克图二世罗赖毕多尔吉准备的黄庙,就符合这种要求。
别看这是在畅春园里头,但是那黄庙可是大清皇帝留宿活佛或者班禅、达赖的地方,整个庙宇依山坡而筑,别看是个黄庙,却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
尤其是金顶红墙的高大主殿,非常雄伟、深厚、壮观。
远处眺望,楼台醒目,殿堂叠耸,庄严肃穆,非常壮美。
就因为是黄庙,内里装饰用的都是贴金、铂金,甚至是金沙、金粉、金漆。
那可是真正的“金碧辉煌”!
过去可不像现在,有各种涂料,那个时候用的都是真金白银!
皇帝有钱啊!
此事就这么解决了。
最终,少年天师也只是做了一个事情,他请雍正帝重新写了一个“封”字,以天师道的手段封好了罐子口。
因为章嘉唿图克图二世罗赖毕多尔吉将此事料理的很好,又没有惊动什么人,更没有传出什么不好的话,这让雍正爷很是满意,所以在雍正十二年的时候,他就受封了大国师之位,同年入藏从达赖七世习梵典,从班禅五世受大戒,次年回京。
更因为受到雍正爷的重视,后来干隆爷登基之后,他就被留在京中,干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雍正爷这个皇阿玛的传统,授予他管理京师寺庙喇嘛札萨克达喇嘛印。
干隆十四年的时候,他还纂修《钦定同文韵统》八卷。
干隆二十三至三十八年,监修《满汉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八十八卷。
而且早在干隆十六年,干隆帝赐他振兴黄教大慈大国师印。
混的可谓是风生水起,荣华富贵的过了一辈子。
而那位小天师同样清清静静的过了一辈子。
后来的事情就更有趣了,干隆帝跟他的祖父康熙帝一样,爱住在风景优美的园子里,所以才有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再后来,大清朝气数尽了,八国联军进了京城,直奔漂亮的圆明园,有个倒霉蛋儿,就找到了这陶罐。
以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但是上面的记载却没有完,小夏秘书又翻了一页,上面竟然是近代天师的笔迹,上面写的还很风趣!
原来天师道的张家人一直都知道那细陶罐的去向,只是上面写道:因妖魂即将消融,无处发散,如若未曾丢失,势必送去黄泉地府,但已经丢失……那就不管了。
小天师他们瞪大了眼睛,啥叫“那就不管了”啊?
后来还有记载,上面的语气明显轻快了很多,应该是一个年轻的天师留下来的,说他曾经问过自己的父亲,为什么知道是那些洋鬼子带走了东西,不去追回来?
全部追回来是不可能的,天师不是逆天的存在。
但是追回一个还是能做到的,然后他就被父亲打了一个爆栗子在头上,告诉他说:“那玩意儿本身就是个祸害,也就在镇宫里能安然无恙,一旦出世,势必引起天下大乱,你看看记载,自从康熙爷开始,就没消停,后来雍正爷为什么登记十二年就完蛋了?还不是因为那东西当年作的太狠,连龙气都要镇压不住了,结果它跟龙气同归于尽了,所以雍正爷才英年早逝,虽然干隆爷活的时间长,但是要没有祖宗给重新封口,你试试?尽管如此,这玩意儿也消耗了不少国运,就像是临死前最后的疯狂,让大清朝跟着它一起完蛋了,现在洋鬼子来了,能把这个祸害带走,咱们不烧香放炮就不错了,还追回来?不许追!日后就当没这回事!”
198/212 首页 上一页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