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长公主当年钟情定国公世子,为他生下遗腹子不说,还足足守了十年,可见其痴情。如今好不容易又看中个郎君,却偏偏伤在了他的营中……
东羽将军想想都是头大,不敢等长公主腾出手来问责,就先一步细查起来。从那个射箭的新手开始,到当时在射场中的所有人,再到新手的上峰、伙伴、故交,乃至于他入营之后稍有接触的人,都被东羽将军提溜出来查了个遍。
凡事做过,总有痕迹,尤其是军营这种随时都有眼睛盯着的地方。
东羽将军对东羽营的控制力不低,这一点从东羽营的军纪严明就可以看出来,因此当他真的下了狠心去查,陆陆续续倒真查出了些东西。
于是在明达还没出手的时候,东羽营中便又遭遇了一番清洗,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唐旌运气不错,并没有被牵连其中,依旧做着他的校尉,并且为即将娶亲而沾沾自喜。但唐家得到这个消息后却实在高兴不起来,唐明东甚至气得摔了茶盏,头次有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四营之中并不好安插人手,经此一事除了剩下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唐旌,连个传消息的探子都没了。
等收拾好糟糕的情绪,唐明东才叫了唐旌来问:“当日长公主去东羽营巡视,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闹得动静那般大,还有那么多将领说撤就撤了,营中都没有反应吗?”
东羽营中怎么可能没有反应?说一句风声鹤唳都不为过!只不过唐旌自觉这事连累不到他这个小虾米,因而也不十分上心,闻言答道:“就跟外面传的一样,殿下在营中险些遇刺受伤,将军这才下令彻查,结果查着查着就成这样了。”
唐明东听着他语焉不详的说辞,只觉得脑门突突的疼,甚至有一种将底细冲着儿子和盘托出的冲动。不过冲动也只是冲动而已,唐明东也知道唐旌那性子藏不住话,否则早告诉他了。
深吸口气,唐明东敲着桌案说道:“再仔细说说。”
唐旌不太乐意,不过还是将他知道的事都说了一遍——长公主遇刺的事,东羽营对外已经封锁了消息,但对内倒是封锁不完的。唐旌当时不在场,可也将事情知道得七七八八,尤其是他那堂弟舍身救下长公主的事,更是带上了些桃色,在私下里传得沸沸扬扬。
说到这个唐旌就很不乐意了。他入东羽营小半年了,好不容易凭借着自身的优秀得了上峰的赏识才肯将女儿下嫁给他,结果唐昭扭头却跟长公主扯上了关系……
这堂弟就跟天生克他似的,自幼就抢了父亲关注不说,出仕娶妻还要处处压他一头。饶是唐旌经过这半年历练自觉长大了,这会儿也觉得心里又苦又酸的,完全不想提起唐昭。
然而唐明东要问的就是这个,他处心积虑还折损了这么多人手,要没个收获岂不是亏死?于是听完唐旌的叙述后,他又详细问起了当日细节。比如唐昭替长公主挡箭后,长公主是何反应?得知明达当时紧张甚至超过了震怒,他脸上这才露出一抹满意来。
唐旌后知后觉也意识到了什么,可是却更酸了:“父亲这意思,莫不是想让七郎尚公主?可父亲也别忘了,长公主对已故的宋世子也是情深义重。”
唐明东摆摆手,不以为意:“你都说已故了,一个死人还能妨碍什么?”
唐旌想说什么又懒得争辩,最后到底是什么也没说。至于唐昭那边他也没上赶着去关心,毕竟人受伤之后还留在公主府里养着,公主府的太医总比唐家能请来的大夫厉害。
只是唐旌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没过几日长公主竟真入宫请了皇帝下旨,为她与唐昭赐了婚……别说唐旌了,就连唐明东这个暗地里想要撮合两人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弄懵了,因为事情的发展实在太快速也太顺利。
顺利得唐明东心里都发虚,隐隐约约总觉得哪里不对?
“你也太着急了,也不怕把要上钩的鱼都吓跑了?!”唐昭面前摊开放着新鲜出炉的赐婚圣旨,有些无奈的看向对面神采飞扬的公主殿下。
明达与她隔案而坐,中间的案几上正放着那道赐婚圣旨。她一手托腮,手肘正压在摊开的圣旨上,也是浑不在意:“我觉得这样就够了,便是鱼儿要跑,打草惊蛇至少也能逮着几条蛇。”至于继续布局等下去,她却是不肯了,万一再伤着唐昭她便只有心疼后悔的份儿。
唐昭哪里看不出明达的心思?她抬手捂了捂受伤的肩膀,其实当日那一箭本就不是冲着两人小命来的,她肩上那点皮肉伤也不过是堪堪见血的地步,实在不必紧张。
然而明达却不这么想,一见她捂伤口脸色都变了,起身着急道:“怎么,伤口又疼了?”
唐昭摇摇头,无奈道:“我是想说,伤口已经快好了。”
明达一听就又坐了回去,没好气道:“哪有这么快好,我又不是没受过伤。”
说起受伤,明达在平梁那回遇刺受伤可比唐昭这严重多了,也养了许久,一直到回京前后才算是痊愈。只是伤口好是好了,却也留了疤,到现在明达还在用着宫廷秘药祛疤。不过现在唐昭也受伤了,明达不想她也留疤,于是用秘药的人就变成了两个。
半日前明达还亲手帮唐昭上过药,她伤势如何明达再清楚不过。只是再轻浅的伤,落在相爱之人的眼中,也是能放大十倍来心疼的。
被人放在心上,尤其是被心上人放在心上的感觉其实挺好。而且现在赐婚的圣旨都下了,自然也没有了缓一缓的余地,唐昭最后无奈道:“算了,我还是抽空回唐家一趟吧。”
明达皱眉,又伸手拉住她:“我不许。”
唐昭不语,只看着明达,眼中些许不赞同。
明达只好说道:“如今多事之秋,与其放你回唐家,不如随便他们猜去吧。如果唐家人真坐不住,自然会主动来寻你,你又何必现在回去与他们纠缠?”
讲真,唐昭其实一点也不想回去唐家——唐明东心思莫测,薛氏也有着两副面孔,不知内情的人如唐夫人和她那几位表姐妹又是内宅那一套斤斤计较。唐昭感觉每次回去都会被所有人针对,实在不是什么好的体验,更别提这次闹出这么大风浪了。
唐昭最终被明达说服了,暂时以养伤的名义待在公主府里,连休沐也没回去唐家。不过休沐日到了,休沐放假的可不止唐昭,在红枫书院读书的小宋臻也回来了。
长公主得了圣旨赐婚的事闹得不小,但书院本是读书的地方,不说与世隔绝也当是清静的。因此这几日宋臻在书院读书时,还没听说什么,倒是离开书院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有人在宋臻耳边说着闲话,无非就是长公主再嫁,他的身份也会尴尬起来。
小宋臻没什么表示,回到公主府却是直接去了明达寝殿寻她。
好巧不巧,小宋臻到时正撞见明达在跟唐昭撒娇——这也不是他头一次撞见这场面了,头一次撞见时他被惊得自己撞了门框,如今虽然看着依旧别扭,但到底也算镇定了。
行礼问安,小宋臻看着两人便开门见山道:“阿娘,我听说舅舅已经下圣旨赐婚了?”
明达刚才黏在唐昭身上的样子被小宋臻瞧见了,这会儿也有些不自在,她迅速坐直了身子摆出一副正经模样:“是,你舅舅三日前下的圣旨。”
小宋臻对上明达严肃的模样,又踟蹰了:“那,那……”
明达大概猜到他想说什么了,却不接话,只等着他自己开口。倒是唐昭对小孩儿更宽容些,见小宋臻那与明达相似的脸上满是为难,便温声说道:“这事与你不会有多少影响,咱们之前如何相处,今后也会如何相处,阿臻别担心。”
小宋臻听完偷偷呼出口气,心里也踏实了大半。
他也不是自私自利的人,一定要阿娘守着他过日子,否则年前他不会主动改口管唐昭叫“爹”。只是事到临头,小孩儿心里多少还是没底的——他被明达养得单纯,但该明白的世道险恶也是明白的,尤其“人心易变”这四个字包含了太多。
但好在圣旨下了,唐昭的态度并没有什么改变,宋臻暂时也就放下了心。
许是见唐昭先开口了,也许是宋臻的神色太过直白,之前还不打算开口的明达这会儿却是主动开口了:“阿臻,你在瞎担心什么?”
小宋臻闻言脸上一红,
忙认错道:“是我多虑了,阿娘你别生气。”
明达没有生气,摆摆手反而给出个承诺:“不管是谁在你耳边说了什么,我现在可以许诺你一件事。这辈子我只会有你一个儿子,不会再有别的子嗣。如此你可能安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宋臻(瞎感动):阿娘为我许下这般诺言,果然还是最爱我了!
多年之后,宋臻(掀桌):骗鬼呢,你们俩倒是生个孩子出来给我瞧瞧啊!
感谢在2020-07-02 07:52:51~2020-07-02 23:36: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gss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gss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1章 做戏
明达轻飘飘给出的承诺,在宋臻看来却是太重,他为此甚至有些诚惶诚恐,想要明达收回成命。但明达又哪里会与他纠缠,挥挥手便将人打发走了。
小宋臻离开时,心中还是满满的感动,决定今后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再听信。
等看着宋臻离开后,唐昭才转过身来,抬手轻轻捏了下明达的脸颊,无奈道:“你可真是……骗小孩儿好玩吗?也不怕他将来知道了,反过来埋怨你。”
明达扬扬下巴,一脸的不在意,甚至理直气壮的反问道:“我哪句话是假的吗?说没有孩子,就没有孩子,除非你有本事让我生。”说完直接手臂一张扑进了唐昭怀里,顺便趁着唐昭没反应偷了个吻,眼眸亮晶晶的样子似乎想再做些什么。
大白天的,唐昭自然没肯,不过被明达这一闹也再没有了严肃的气氛。
又过了几日,圣旨赐婚这阵风波终于渐渐平息下来,唐昭肩上的伤口也恢复得不错。期间她只使人传了个消息回唐家,说是自己要留在公主府里养伤。唐家那边竟也格外沉得住气,除了送些药材过来,无论唐明东还是薛氏,都没有直接出面。
当然,唐家的药材再好也比不过公主府的,是以送来的那些药材也全都压了箱底。唐昭和明达几乎是眼不见心不烦,比起药材她们更想看看唐家之后的反应。
明达一面翻着东羽将军送过来的调查结果,一面对唐昭抱怨道:“皇兄还是讲究太多,我都说要将婚期定得近些了,他让司天监的人选来选去结果还是选到了半年后。要我说如果将婚期定在下个月,我就不信唐家人还能这般坐得住。”
唐昭挨着明达坐的,与她一同看手里的文书,闻言失笑摇头:“殿下你可真是……民间嫁女儿也没你这般着急的。若陛下真将婚期定在下个月,这般迫不及待,只怕得引不少人揣测了。”
明达侧过头看唐昭一眼,身子一歪压在了她身上:“那也没什么不好。若旁人都以为我们兄妹闹翻了,那那些心怀叵测之辈就该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可惜这些人都没这么傻,说不定到最后也只是偷偷说我些坏话,说我年纪大了恨嫁什么的。”
唐昭微微抬手揽住了明达,闻言有些好笑,不过这个话题也是就此打住了。她又指了指明达手中的文书,转了话题说道:“说来咱们之前去东羽营那一趟也没白去,东羽将军自查之后还是清理出了不少人的。我听说其余三营得了消息,也开始自查,倒是省了咱们不少事。”
这倒是真的,想想幕后那些人得了这消息,只怕鼻子都能给气歪了。还有策划这场英雄救美“意外”的唐明东,这会儿也不知是不是把肠子都给毁青了。
唐昭养伤期间没怎么出门,也没怎么见外人,不过来探望的人倒也有。
得知赐婚的消息后来过一趟,看着数月不见的小伙伴啧啧称奇:“当初书院里也就你与宋臻走得近,我还以为是你与那小子投缘,没想到你竟是直接看上了人家阿娘。”说着他还摇摇头,一副看透了唐昭的模样:“我拿你当师兄,结果你却想给我当爹……”
唐昭听得好气又好笑,想想这么说竟也没毛病,最后到底没忍住笑了出来。如今她与其实也走得远了,是来探病的,玩笑几句,关心几句,也就差不多离开了。
比来得晚些的是连静瑶,她倒不是来探病的,而是来辞行的:“京城的繁华热闹我们都看过了,我和映秋还是打算回平梁去,这里也不适合我们。”
唐昭也有些日子没见着连静瑶了,实在是回京之后事务繁忙。不过她倒是知道,连静瑶连带着连家寨一伙人明达都没有亏待,回京之后不仅实现了当初的许诺,甚至也愿意真正的招安这些人,将他们收编入军中,连静瑶按理还能有个不大不小的武职。
可惜连家寨的人山贼出身,自由散漫惯了,包括连静瑶在内似乎都不怎么适应这种约束。于是连静瑶不仅和王映秋商量了,也与手下兄弟们商量了一番,最终推拒了这难得的前程。
连静瑶对唐昭也没什么隐瞒,直言说道:“平梁是我与映秋的故乡,我们还是习惯在那里。等孝期过后我就换身男装娶了她,到时候与她弹琴听雨,种花品茶,日子也是快活的。”
是挺快活,唐昭听了都有些向往,只是没料到连静瑶竟也这般风雅。
不过想想当初,她陪着连静瑶确实在平梁城里听过一曲琴音,唐昭便有些羡慕道:“既然你决定了,那我除了祝福倒也没什么好说的。”想了想又问:“贺礼要提前给你吗?”
两人心知肚明,她们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之前不过是阴差阳错才有了一番焦急。别说连静瑶要带着人回平梁了,就算她们这一伙人都留在京中,唐昭与她也会如与一般渐行渐远。而如今连静瑶决定离开,唐昭今后更不可能去平梁寻她,贺礼什么的,当真是要提前送了。
连静瑶也没推拒,高高兴兴应承下了,最后才关心了两句唐昭的伤势。但看对方精神抖擞的模样,想也知道不必自己担心,于是没有久留就离开了。
事后与明达说起连静瑶的事,唐昭语气中还是带着羡慕的。
明达就不觉得有什么好羡慕的了,她一针见血般说道:“你要羡慕这样的日子,咱们将来也能如此。不过有一点连静瑶就比不上咱们了,王映秋守孝得守三年呢,她要将人娶回家至少也得等三年。这样一想,咱们半年后的婚期倒也不是那么远了。”
66/116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