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驸马她重生了(GL百合)——或许有一天

时间:2020-10-03 09:59:04  作者:或许有一天
 
 
第137章 坚定
  北地的事拖延不得,耽搁了两日,明达自己都觉得压力倍增。
  唐昭除了一开始的主动请缨,之后便再没提过这个话题,因为她知道如果别有选择,明达就一定不会选择自己,而如果别无选择,她劝与不劝也都没有差别。
  果不其然,明达找不到更好的选择,在小皇帝的劝说下终于还是妥协了。
  下定决心后,她回到公主府再见唐昭,目光便尤其的复杂。
  唐昭察觉到了,也猜到了明达目光变化的原因。她心叹自己果然还是等到了这个结果,而后主动上前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话要与我说?”
  明达抿着唇,始终不知该如何开口,许久过后才从脖子上摘下一枚玉符,抬手要给唐昭戴上。
  唐昭见此怔了下,有些犹豫,可最后到底还是没有拒绝——不必明达开口,青梅竹马长大的唐昭也认识这玉符。那是平安符,是明达从小戴到大,二十几年从未离身的。
  明达有千言万语,却都随着这枚玉符送了出去。
  唐昭读懂了,抬手抚摸着垂在胸前的玉符,轻声道:“我会平安回来的。”
  明达听到这句,不知为何鼻子就是一酸,接着就一把扑进了唐昭怀里:“对不起……”
  唐昭抬手便将明达抱了个满怀,又听出她开口时语气不对,隐隐好似带着哭腔。心下一软,她忙抱着人安抚,同时也失笑:“是我主动请缨,我也要为父报仇,哪里要你说什么对不起?!”说完顿了顿,又叹道:“此去北地,还要累得殿下挂心了。”
  明达闻言却是将她抱得更紧了,又将脸埋在她肩头,过了好一会儿才闷闷道:“你既然知道我挂心,就一定要记得回来。”微顿,又道:“我没办法再等你十年了。”
  唐昭郑重应了,两人又抱在一起相护取暖了一会儿,明达这才将安排与唐昭说了——直接让唐昭领兵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她年轻担不担得起这重任,就只信任方面,明达是知道她有才能,可旁人却只会以为她是靠着驸马的身份才能指手画脚。
  战场之上,机会瞬息万变,唐昭此去并没有多少时间能让手下将士了解她,双方也并没有机会慢慢建立信任。所以到最后明达还是采用了小皇帝的建议,一面派显国公领兵,一面又令唐昭监军。
  当然,明达这样安排也有自己的私心,毕竟监军比起主将总要安全得多。
  唐昭听罢沉吟片刻,除了觉得显国公年纪太大,忧心他身体不太适合领兵之外,倒也没觉得哪里不妥。毕竟显国公是老将了,他在战场是纵横捭阖的时候别说唐昭,就连她爹定国公也还不知在哪儿玩泥巴呢。
  北地的情况耽误不得,这回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明达传信回宫中,让小皇帝下了圣旨。紧接着就要立刻收拾行囊,准备启程了。
  在这忙碌不休的当口,明达亲自给唐昭收拾的行装。
  衣衫要带、银钱要带、趁手的武器、防身的药材,样样都要带!明达一边给唐昭收拾衣衫,一面看着衣柜中自己的那一半衣衫,一时间走了神。
  如果她能跟着唐昭一起去的话就好了,无论凶险还是平安,她都能陪着她一起了……
  看着明达收拾行装时又走了神,唐昭叹息一声,再次将人拥入了怀里——趁着还没走,她也多抱抱小媳妇吧,免得这一去再要回来,也不知是几月之后了。
  北地情况紧急,明达下了决定后便没多少时间在让人耽搁犹豫了。
  唐昭当日就收拾好了行装,赶去与显国公会面时,只见老国公不仅早收拾好了行装,甚至已经牵着马领着人,只等唐昭一到便能轻车简从赶赴战场了。
  多事之秋,先帝刚驾崩没几日,新帝登基又正是年少,难说京中能一直这般安稳下去。所以哪怕北地情况危急,京中的兵马也是一丝一毫都动用不得……换句话说,唐昭与显国公这次离京不会带走兵马,两人只各自带着些侍卫,赶路也会更快一些。
  当然,因着北地形势确实不好,明达也下令召集了一些兵马在路上。唐昭和显国公此番北上正可以一路走,一路接手这些兵马,等赶到北地也会形成一股援兵势力。
  这是后话,眼下见着显国公一把年纪,还明显在等自己的模样,唐昭忙冲对方行礼道:“小子唐昭,见过显国公。此番来迟,还劳国公久等了。”
  显国公如今已是年过古稀,虽然老将军老当益壮,到了这把年纪依旧精神矍铄,可看他须发皆白也是难掩老态。而这把年纪的老将显然没想到自己还有再上战场的一日,接到消息诧异之余,眼底霎时重燃了战意。他翻出了珍藏的铠甲,重拾起趁手的兵器,召集了赋闲的家将……
  直到满腔热血赶到城门口,老国公被冬日寒风迎面一吹才忽然冷静下来,想到了一件事——监军这东西,当将军的都不陌生,老国公可不喜欢这套在脖子上的锁链。
  因此未见唐昭,显国公对她已是生出几分忌惮与不喜。尤其想到她驸马的身份,更让人怀疑此番她是借着大长公主的势,趁机跑去北地捞取战功的。或者只是白占功劳都还算好的,老国公更怕这是个自大的草包,到时候跑去战场上胡乱的指手画脚。
  应该不会吧?大长公主的眼光没这么差吧?
  老国公等人的时候,满肚子嘀咕。等真见到唐昭发现她恭谨有礼,提着的心才算放下一半,然后不动声色的打量起对方来:“驸马多礼了,老夫也是刚到。”
  两人没寒暄几句,明达便露面了,她是乘马车跟着唐昭一起来送行的。
  显国公之前也算是赋闲在家养老了,可对于明达他却不陌生。见她出现忙行礼问安,心中却不免泛起了嘀咕,难不成大长公主是为了驸马特地来送行,要自己此去关照一二的?
  不怪显国公这般想,实在是之前那一番打量,唐昭恭谨是恭谨,有礼是有礼,可她看上去也太过年轻单薄了些——少年人浑身的书卷气,看上去倒不像个草包了,可她单薄的肩膀可不像能负担起盔甲的重量,更别提直面战场了。
  明达一眼就看穿了老国公的想法,倒也没有反驳什么,只是微带歉意的说道:“此番离京匆忙,加之先帝新丧实在不好大张旗鼓,便委屈国公出征无百官相送了。但本宫保证,待国公凯旋之日,陛下必定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相迎,以贺将军功勋。”
  显国公这般年纪了,自然看得出明达态度诚恳,因此不论之前有多少腹诽,这时候也都被他压了下去。老将军整肃了神色,郑重一礼道:“臣必不负殿下所托!”
  明达见状,同样郑重回了显国公一礼:“那一切就拜托将军了。”
  两人至此没有多言,一方翻身上马,一方原地相送。明达甚至没再与唐昭多说一句“珍重”,只依依不舍的瞧了她一眼,便目送着一行人低调的出了城,离京而去。
  明达站在城门口,挺直脊背为老将军送行,看上去一派威严气度。
  唯有藏在袖中拧紧在一起的手,才能泄露她些许情绪。
  渐渐地,离京之人彻底消失在了视线中,心中压抑的忧虑不舍骤然爆发。明达贝齿紧咬着下唇,忽然转过身,提起裙角就往城楼上跑去。
  守城的军士见状便要将人拦住,立刻就有两个侍卫挡在了军士前面,又出示了令牌。
  军士认出令牌忙退后两步,单膝跪下冲明达行礼。明达却全然顾不上这许多,脚步不停的跑上了城楼,等她扶着墙垛再往显国公一行人离开的方向看去,隐约也只能看见一队人马如蝼蚁一般渺小,却又飞快的消失在了地平线上。
  明达白色的衣裙被冷风吹得飘飞,指尖抠在了冰冷的城墙上,终于忍不住微微红了眼眶。不过她既没有落泪,也没有流露出更多脆弱,等到离开城楼时她甚至比往日更加坚定。
  北地的战场已经交付给了最信赖的人,明达如今也不是只会依靠旁人的小孩儿了,所以她也要奔赴她的战场,给心爱之人一个安稳的后方。
  只是阿庭哥哥,这一回你定要平安归来啊……
  作者有话要说:  显国公(腹诽):这人行不行啊,别是个草包吧,别是个小白脸吧,别是个拖后腿的吧?
  唐昭(……):老国公你这把年纪了,原来内心戏这么多的吗?!
  s:今天有点不舒服,晚点应该也有二更……吧。
  感谢在2020-07-20 23:33:46~2020-07-21 19:06: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土豆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8章 筹谋
  冬日赶路最是辛苦,尤其越往北走天气便越冷。
  大雪天别说骑一天马了,奔驰之间用不到一刻钟的功夫,迎面的寒风便能将人的裸露在外的肌肤全都吹得僵硬麻木。可战事紧急,并没有时间给唐昭他们乘坐马车慢慢赶赴北地的时间,所以自启程那日起,他们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寒风中的马背上度过的。
  而这一路走来,原本对唐昭诸多腹诽的显国公终于也对她有了改观——且不说唐昭这人有没有本事,至少她是能吃苦的,而且脾气也不差,这样的监军已经比他想的好要许多了。
  随后他们一路赶往北地,一路接手奉命聚集而来的军队,等唐昭一行人踏入北地时,身后已经汇聚有浩浩荡荡的五万大军。
  虽说各地的驻军良莠不齐,但经过显国公的整顿后,至少看着足够唬人。
  傍晚时分,眼看着又一场风雪将至,显国公便下令大军寻了避风处暂时扎营。这种时候没有谁是闲着的,安营扎寨的,生火做饭的,布置防御巡逻的,安排夜间守卫的……连唐昭也自己动手开始为自己晚些时候的住处忙碌起来。
  显国公不是头一次看见唐昭动手搭帐篷了,他溜达着过去,终于没忍住轻咳一声问道:“唐监军,老夫听闻你也是科举出身的文人,现在文人都会搭帐篷了吗?”
  唐昭闻言手上动作未停,熟练的将两根粗木棍绑在了一起,随口便答道:“那倒不是,我只是少时曾跟一位长辈学过些而已。”
  显国公听了顿时有些好奇:“你不好好读书,学这个做什么?”
  唐昭将绑好的木棍立了起来,又试探着戳了戳冻得硬邦邦的泥土地:“其实我若说来,老国公您可能不信,当初我本是要走武将路子的,读书才是顺带。”
  显国公果然不信,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诧异之色,目光又在唐昭身上转了一圈儿——虽说人不可貌相,但讲真,就唐昭这小身板还想做武将,那教导她的长辈脑子没毛病吧?
  大抵是同行这些日子熟悉了些,显国公这般想了,也就问了出来:“你那长辈怎么想的?”
  唐昭笑了笑,将这问题随意敷衍了过去,毕竟这话可不好答——前世她身为定国公世子,走武将路子是必然的,压根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定国公和显国公不同。显国公是开国时跟随太|祖打江山的老人,本就功高震主,后来武兴帝造反夺位就更对这些老臣不放心,因此显国公手中的兵权早几十年就没了。可定国公在武兴帝夺位时,便坚定不移跟在其身后,到后来不说鸡犬升天,至少是颇得信重,以至于掌兵权至今。
  同为武勋出身的国公府,定国公府有兵权可掌可继,自然需要个能领兵的世子。显国公府却不然,早失了兵权的他们,不得不另谋出路,因此世子已是弃武从文了。
  说到这一茬,就不得不提起宋洋了。他之所当了文官还能借着国公府的名头招摇撞骗,正是因为显国公府有了个从文的世子,旁人才不会觉得他早断了成为世子的可能,因而轻视于他。
  话题略扯远了些,眼下显国公与唐昭搭了几句话,却也有了谈话的兴致。
  他蹲在了唐昭身边,一边帮唐昭递工具,一边又问道:“那你当年跟着你那长辈,都学了些什么?来来来,咱们即将上战场并肩作战,所谓知彼知己,你也说说自己的本事。”
  唐昭闻言失笑,心说监军才不用上战场。不过与显国公的这番对话,也是她有意引导至此的,因此倒也从善如流,甚至大言不惭道:“兵法韬略,骑射武功,都有涉猎。”说完果真见显国公不信,便又道:“国公若是不信,大可以考考我。”
  显国公本觉得她说大话,可听了这话顿时来了精神:“那好,我便考考你。”
  之后两人一问一答,显国公的问题从简单到刁钻,唐昭竟也不紧不慢能答出个十之八|九来。剩下那一二分,都是未从军之人绝答不出来的。唐昭有根据定国公的教导试探着去答,结果不尽如人意,可饶是如此,也足够显国公觉得惊艳了。
  只听忙碌而安静的营地里,忽然传来显国公响亮的声音:“好好好,小子真是不错。”说完引来众人目光,他又一脸可惜道:“好端端的武将苗子,怎么就去考了科举,当了驸马呢?!”
  前一句唐昭还能理解,至于后一句——老国公,您真就不怕公主殿下听到风声找您算账吗?!
  有了那一日的考较,显国公对于唐昭彻底改观。等到再上路时,他便总抽空与唐昭搭话,或考较或点拨,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国公是带了个子侄在身边亲自教导。
  显国公年纪大了,却后继乏人,是真的很乐意指点后辈。
  唐昭瞧着,对方很有将自己培养成武将的意思,她自己倒是不置可否。不过能跟着长辈学些东西,总归不是坏事,于是两人相处得也十分融洽。
  直到某一日,大雪封了路,军队行军不成终于有了空闲,显国公便提着剑找上了唐昭。
  自然不是找茬,事实上显国公一直没忘记唐昭当初说的“兵法韬略,骑射武功”。前者动动嘴皮子,这段时间显国公考也考了教也教了,倒是后半句至今没有验证的机会——虽然显国公看着唐昭那小身板,总觉得她不堪一击,但万一是自己看走眼了呢?
  于是天不作美难得有了空闲,显国公甚至没去休息缓解行军的疲惫,反而迫不及待的找上了门,要亲自再考较唐昭一回:“小子,今日与老夫试试身手。”
  出征之时,唐昭身上也穿了轻甲,也佩了剑,闻言修长的手指在剑柄上轻扣了一下:“老国公相邀,那在下就得罪了。”
  显国公就喜欢她的干脆,两人也不管外面大雪未停,寻了个开阔处便交起手来。
  唐昭重生至今也有一年半了,身手恢复不到从前,但至少也捡回了七八分。而显国公虽是宿将,经验老到技巧凌厉,可他毕竟年过古稀,早不复巅峰时的厉害。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