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穿成替身后我跑路了[穿书]——瑜眠

时间:2020-10-21 09:41:21  作者:瑜眠
  却见孟冠玉的微博只有短短几行:“想立才先立德,德才兼备是艺术家的终极修行。首要的就是对艺术虔诚,当艺术成为一生的追求时,你就不会将其当做垫脚石。”
  这段话看似云里雾里,但联想到罗闻闻此前的发言,以及风头正劲的俞想,却让人不得不多想。
  评论区有人问道:【孟老师怎么看俞想这件事啊?你觉得他画的好吗?配得上现在的热度吗?】
  上千条评论孟冠玉权当没看见,却唯独只挑这一条出来回应。
  【画技尚需潜心精进,功过自有他人评说。】
  这一句话,直接将俞想送上了风口浪尖。
  【哈哈哈栽了吧,孟冠玉这种不问世事的人都出来diss他了,俞想这次估计真的要翻车了。】
  【孟冠玉本人?他不是拒绝一切社交软件吗?为什么突然出来了。】
  【还能为什么?看不惯某些人瞎蹦跶呗,孟冠玉目前是中国画坛顶尖的画家吧,俞想这回是真的打脸认栽了。】
  【你们就这么相信权威吗?孟冠玉是大佬不假,但我就喜欢俞想的画,觉得他画的也好,不行吗?】
  【不相信权威难不成要相信你?别闭眼吹了,你家主子就是画的差,有眼睛都能看出来,跟孟冠玉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俞想关掉微博界面,打开网页去搜索了一下孟冠玉的画。
  孟冠玉的作品很多,他号称天才少年,十岁就开过个人画展。这十几年间,他画展开过几十次,海内外都有他不少的足迹。
  去年,他受聘于海外知名的艺术高校担任客座教授,这更加将他的声望推向了高潮。
  有这些光鲜的履历,外加他英俊的外貌和传说的豪门身家,这让他俨然成为了画坛的明星。
  不过,俞想将他的作品浏览了一遍,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感慨:
  “就这?”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好多想说的话,在这和大家闲聊两句吧。
  今天这篇文上夹子,这是我写到现在数据最好的一本,很是惊喜,同样也很是惶恐。
  看到很多很多的新面孔,收到了非常非常多的评论,甚至完全回复不过来,但每条评论我都有认真地看。
  这篇文到现在能收获这么多的读者,是我没想到的,感觉有点才不配位。但不管怎样,我一定会好好写完的,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爱你们!
 
 
第29章 三幅画
  在俞想看来,孟冠玉能有目前的成就,绝不仅仅是作品本身的功劳。而要说孟冠玉不清楚这点,俞想是不相信的。
  既然这样,他还能大言不惭地指责自己,俞想觉得这人还真是脸皮挺厚。
  当晚,宫修筠回家后,俞想十分刻意地在他面前提起。
  “你听说了吧?”俞想问道,“你的老情人在网上批评我了。”
  俞想的语气不像是生气,反而带上了一丝调侃的意味,这让宫修筠甚至有些懵。
  “听说了。”他答道。
  俞想认真观察着宫修筠的神情,发现他也不是全然无动于衷。他的眼里出现了一闪而过的愧疚,这个愧疚非常短,短到俞想甚至以为自己看错了。但下一秒,宫修筠就用言语告诉他,他没有看错。
  “他这个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嘴上不饶人,还爱逞强,你……”
  “打住!”宫修筠说第一个字,俞想都知道了他后面要说什么。
  他比了个暂停的手势:“我对你的老情人是什么性格毫无兴趣,我只是想让你知道,这件事是从他开始的,如果后面我也做出什么反应,你不能觉得是我单方面在引战就行。”
  “你要做什么?”宫修筠的眉头骤然蹙起。
  俞想不禁冷笑了一声:“怎么?什么都还没做就心疼了?放心,我只是自保而已,不会让他身败名裂、名誉扫地、万劫不复。”
  俞想每说一个词,宫修筠的脸色就黑上一分。
  但俞想不仅不害怕,反而从中体会到了几分快乐来。
  从上次的“坦白”后,他和宫修筠的关系已经彻底打破了最后一层伪装和谐的面纱。
  他不再小心翼翼地假装乖巧,宫修筠也不再故作岁月静好地掩盖他们的关系。
  而俞想发现,这样竟然还挺不错的。
  他每天怼天怼地,宫修筠竟然都忍了下来,没有被激怒,从而直接将他赶出去,反而对他的容忍度到了一个更高的阈值。
  这就方便了俞想在宫修筠的阈值里疯狂蹦迪。
  原本孟冠玉这个名字是宫修筠绝对的禁忌,但俞想却毫不在意,一天能提起个几遍,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
  第一次从俞想口中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宫修筠的助理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而见宫修筠却没有因此生气时,他又是一个心脏骤停。
  不过,尽管如此,这还是宫修筠第一次在俞想面前“评价”孟冠玉。
  俞想不知道这样隐晦地内涵自己一下,能对他有什么好处。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绝不会因为孟冠玉的身份地位就默默吞下这口气。
  *
  所有看戏的网友都在等待着俞想的回复。
  一个小时、三个小时、一晚上、两天……
  三天过去了,俞想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这是怕了吧?怂了吧?知道自己理亏,所以当缩头乌龟了吧?】
  【他能觉得自己理亏,他谁没怼过,可从来没见他理亏过。要我看,说不定是在酝酿着反击。】
  【上面的疯了吧?他能反击孟冠玉?下辈子吧。】
  网友们迟迟没能等来俞想对孟冠玉的回应,却先等来了一则其他的消息。
  绘画的论坛中,一则帖子突然出现:【今天去了一个画展,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楼主配了一张图片,是一张介绍牌的图片,只见最上面赫然写着,“《桨声灯影》 俞想”。
  【这个俞想,是那个俞想吧?我看作者出生年份是能对上的。】
  很快,帖子就有了很多人回复。
  【他都能上画展了?这肯定是什么野鸡画展吧,楼主把他的作品放出来,让我们笑笑。】
  【惊了,这段时间他不会是找人蹭展去了吧?现在狠多画家不都是各处蹭展,然后就吹嘘自己参展过多少次。】
  【不过,要我说,这个画展能因为名气接受垃圾作品参展,也是个没什么骨气的。楼主不如说出来,让我们排排雷。】
  帖子因为不断回复,始终被顶在首页,很快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进来。
  【额……如果我没瞎的话,这个介绍牌应该是左鸿祯画展的介绍牌,这个字体和设计应该不会认错。】
  【……】
  【???】
  【上面的开什么玩笑,不认识也别乱说啊,左鸿祯的画展,怎么可能展出俞想的画,这要是真的,我当场把键盘吃下去你信不信。】
  【左鸿祯可是当代国内画坛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吧,而且他十几年前就开始只上本科生课程,不带硕博了,俞想怎么可能会认识他。】
  【是啊,而且左鸿祯脾气又怪,那么多人想尽一切办法却连他的指点都得不到,现在你跟我说,俞想的画在他的展览上展出?这要是真的,别说是键盘,屎我都能吃下去。】
  就在大家在帖子里吵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楼主突然出现,回复了最开始说是左鸿祯画展的那楼。
  【你没瞎,就是左鸿祯的画展。】
  紧接着,他又放出了和刚刚的介绍牌一样的其他牌子,只是上面的作者都是左鸿祯而已。
  【卧槽?这tm居然是真的?!】
  【不可能!我不相信左鸿祯这样的大佬也堕落了!他这算不算晚节不保,究竟是也想蹭人气,还是这个俞想的后台真的这么大啊。】
  【你们就没想过,左鸿祯让俞想参展的原因,是他画的好呢?】
  【怎么可能?】
  【不对劲,谁拍了俞想的参展作品,快发来看看。】
  很快,楼主甩了三张图出来,是左鸿祯的画展上,俞想的参展作品。
  【这是俞想画的?我不相信!】
  【楼主你确定你没弄错,你是不是看错了落款啊。】
  【统一回复,这三幅作品《桨声灯影》、《窗边》、《乡土》,落款都是俞想,也是左鸿祯这次画展上唯一参展的其他画家。】
  楼主发出这段话后,帖子里竟然沉寂了许久没有人回复,俞想的三幅画结结实实地将所有人镇住了。
  他的三幅画风格各异。
  第一幅《桨声灯影》画的并不是这个世界中的景色,而是原世界中的秦淮河。
  俞想在读过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后,当即去了南京,就为了看文中描绘的景色。
  但上辈子,他还没来得及画出见到的景色,就不巧来了这个世界。而当他构思作品时,这幅画面却突然出现在了脑海中。
  于是,他用画笔重现了文中的描绘。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1]
  画这幅画时,俞想完全没有实物可以参照,甚至连照片都没有。但他就凭借着对画面的想象,以及记忆中秦淮河的样子,画出了这幅画。
  画面上的水波似要荡漾出画面,游船在水波中穿梭,游船上的歌声仿佛就响在耳侧。
  第二幅《窗边》是一副人体写生。
  一位身材丰满的妙龄少女斜倚在床边,透过窗子望向远处,她留给画面一个侧脸,鼻尖微微上翘,长长的睫毛耷下。
  她的身材不是当下流行的骨感,但在俞想的笔下,那些在现实中看似多余的肉,都变成了美丽的样子,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仿佛她的每一寸都该是这么长的。
  而最后一幅《乡土》,是一幅大幅作品,高约一米五,宽超过三米。
  因为时间紧张,俞想原本没想创作如此大幅的作品。而且他来到这个世界后没有来采风过,也没打算创作乡土类型作品。
  但在左鸿祯的鼓励下,俞想还是创作了这幅作品。
  这副画的背景是龙脊梯田,画面的远处是绵延的梯田,近处是在劳作的农民。
  整幅画采用了微俯瞰视角,精细程度之高,就宛如航拍一样。
  虽然是大幅画面,但俞想没有一点敷衍,远处映出天色的山峦,近处油绿的庄稼,田间劳作的农民。
  画面中的一切都真实得让人像是置身其中,仿佛穿梭在梯田里,走过了一片片的水稻田和茶叶田。
  这三幅画是俞想没日没夜完成的,每一副都倾注了他无尽的心血。
  这些是他穿越过来后最用心的一件事,其他所有的作品都要排在这几幅作品后面。
  因为这不仅是俞想自己的作品,这也是左鸿祯的作品。
  这几幅画要在左鸿祯的画展上展出,而他的身份是左鸿祯的徒弟。他可以忍受其他人对他的辱骂,但他无法忍受的是给左鸿祯带来一点点的抹黑。
  即便展览前,左鸿祯已经给了他足够的肯定,但他还是会心里没底。
  而现在看起来,看观众的反馈,他好像没有辜负左鸿祯的栽培。
  为了俞想的这三幅画,现在帖子里已经翻天了。
  俞想看着他们对自己的画从各种角度进行着各种品评。渐渐,夸奖的声音压过了无脑喷的黑子,而舆论的走向也回归了理性讨论。
  俞想关掉了帖子,回到了孟冠玉的微博下面。
  孟冠玉的微博下面,已然是一片腥风血雨。
  作者有话要说:  [1]摘录自朱自清《掌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第30章 画展
  左鸿祯是国内画坛当之无愧的泰斗,他的这次画展已经准备了五年。开展第一天,自然吸引了无数人,他们不惜排上几小时的队,也要在第一时间参观。
  这些人里有专业的鉴赏家、记者、评论员、艺术爱好者、老师、美院的学生等等。
  他们顺着展览的路线前行,不可避免地看到了俞想的作品,又不约而同地纷纷驻足。
  俞想戴着一顶鸭舌帽,将自己隐藏在观众人群中,听着大家的议论。
  “这位俞想,此前没听说过,但看年纪,再看这个功底,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没错,看看这个人体,这没个十几年的功底,我是不相信的。”
  “这个用色,感觉有点剑走偏锋的意味,不像是左鸿祯一脉相承的,但偏偏怎么看怎么舒服。”
  “还有这个细节的处理,细腻又不刻板。什么是灵气,这就是啊!”
  “但这么年轻,却偏偏走了现实主义的路线,画的好归好,却注定无法推陈出新。”
  “现实主义怎么了?只需你们搞后现代的牛逼,不许现实主义出青年才俊?”
  听着大家对自己的评价,俞想由衷地露出了笑容。
  不仅是因为听到了很多夸奖,更是因为他喜欢这种艺术氛围,喜欢艺术观点的碰撞。
  在这里,他既能听到他的技巧被从专业角度细分拆解,又能听到不懂技巧的人真情实感的表露。
  同网上的骂声不同,在这里,即便是负面的评价也让他觉得舒服,会引发他的思考和进步的愿望。
  “徒弟!你怎么在这躲着?”
  俞想正享受着这种感觉,就听见左鸿祯的呼唤声穿透人群传来。
  听到喊声的瞬间,四周的视线同时集中在他身上。俞想自欺欺人地压了压帽檐,却完全无济于事。
  “本尊就在这?!大家快来看,活的俞想!”
  “嚯!左老,这是您新收的学生吗?前途无量啊!”
  左鸿祯难得穿上了一身中山装,他笑着走过来,指向俞想:“他可不是我的学生。”
  在大家表情凝固的时候,左鸿祯又笑了起来:“他是我徒弟,关门弟子!”
  “哈哈哈,这样啊。那恭喜左老,收了个这么好的徒弟。”
  俞想本想趁乱溜走,却被左鸿祯敏锐地发现:“你去哪?快过来,我给你介绍介绍。”
  于是,接下来的一小时,俞想就被按着认识了各种人。大家看在左鸿祯的面子上,对他很是客气。但他在认人上的记忆力有限,一圈介绍下来,也才记住了十个不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