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宋奉安对他的一份嘱托,一份期许。
不要畏惧惨烈牺牲,不要担忧时局动荡,带着他和他最初的一捧诚赤热血,如劲草一般的走下去。
沈是睁开空洞麻木的双眼,他用尽全力挤出一句,“谥号……谥号……是何……”
那声音近乎是割着他的喉咙出来的。
柳长泽说:“定,新安定公。”
沈是闻言怔仲,半响他闭眼凄烈一笑,沉痛念出,“德操纯固曰定,仁能一众曰定,安民大虑曰定,克绥邦家曰定……”
柳长泽见他模样痴狂,便全然忘了要教训他的分寸,反而不自知的温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阁老也算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
沈是身形一晃,是啊,奉安,你流芳百世了,你也成为了那史书上的一页纸,几笔字,一簇翩然而逝的浪花……
永远也寻不见了。
沈是落下两行清泪,然后直直的向床外倾倒,昏迷过去。
柳长泽抱住了他。
那襟口的泪渍润湿他的衣袖,他抱了很久也没有松手,趁着四下无人,他面无表情的轻抚了几下沈是的后颈和背脊。
好像没人知道,便不存在一样。
阿良煎好药进房的时候,侯爷已经不再屋里了,沈大人平静的躺在床榻上,被子盖得整齐,不似早前那般不安难眠的状态。
阿良轻拍了沈是的肩膀,唤道:“大人醒醒,该喝药了。”
沈是睁开酸涩的眼睛,他艰难的眨了几下,干涸成一团一团的睫毛相互拧巴,他的手不由自主的在胸口摸索了两下,有一个圆罐儿和一封书信。
他痛的无声吸气,坐了起来,沉默的端过阿良手中的药一口仰尽。
他说:“有巾帕吗?”
阿良会意端来了洗漱铜盆。
沈是在水中看了会自己的倒影,然后猛掬起一捧清水往脸上泼,他想问自己醒了吗?
“阿良,孟洋案如何定审?”
“抄家灭门。”
“何日行刑?”
“后日午时。”
“大人你的病……”
沈是已推门远去,不见踪迹。
而别院有两人正看着沈是单薄的背影,顺和说:“要拦吗?”
柳长泽摆手,“盯好他。”
沈是一出侯府,便吹了一声哨,一只白隼落在他的肩头。
“怎么是你?”沈是不解。
那只白隼一听他声音立马可怜兮兮的往他脖子上蹭,仿佛受了莫大的委屈。
沈是没见过这只战斗力十足的隼,出现过这幅奄奄的死样子,他将白隼移到了手上问:“你也病了么?”
那白隼圆鼓鼓的眼睛蓄上了泪,然后脚一伸,扑街一样的躺在他手心。
沈是忙往回走,要送它回侯府看看。
只见空中一只小小的黄隼飞了过来,那白隼一瞧,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冲着沈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甩翅膀。
好像在说,你怎么回事!你背着我有别的鸟了!
沈是却说:“见你这般精神抖擞,我便安心了。你先回府吧,我今日还有要事,下次来沈府,我再喂你尝些酒。”
他将手高高扬起,抖了两下,那白隼却没有动,而是愤怒的瞪了他一眼,居然想拿酒收买它!把它当什么鸟了!
然后凶横的飞到小黄隼身上猛地啄一大口,吓得小黄隼四处乱窜。
“不可!”沈是厉声道。
那白隼气冲冲的嘶吼两声,趾高气扬的甩着翅膀跑了。
爹不疼,娘不爱,我是一只没人要的可怜小白鸟。
而真正可怜的小黄隼躲在树叶后面不敢出来,它想起了幼年时候被这只白鸟支配的恐惧,他还记得这只白鸟身边老是跟着一个人,每次见它都会透露出恨不得吃了它似的危险目光。
沈是只好踮起脚去抓那条树枝儿,牵着它一节一节的压低身躯,露出最上面的一大片叶盖,以及栖息在上方的小黄隼。
沈是伸出手将他温柔的取下,轻声说:“去帮我找个黄隼暗卫来,我要面圣。”
沈是和承明帝联系上,是在东南角着火的那日,他上报完皇子麟儿的学习进度后,便和承明帝独处一室。
承明帝问他:“太傅未完成的礼部裁减之策,为何在你手中?”
沈是犹豫了会,说,因为自己是太傅后嗣。
承明帝将信将疑,承明帝问了几个太傅的习性,他都一一答了上来。
但他是谁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承明帝开始信任他。
上元节过后,他上奏了一个事情,彻底获得了承明帝的信任,甚至将从未示人黄隼,以及一队黄隼暗卫给了他。
承明帝赞他,有太傅遗风。
但他拒绝了。
他说自己是柳长泽的幕僚。
承明帝还是将黄隼给了他,说愿意等先生思量。
他这个门生对贤才,那是不惜三顾茅庐的恳切,但很可惜,他只是为了社稷才将此事禀明,并不想涉及太多权柄之争。
账本为何不能到柳长泽手里,因为账本里有一个人,手握重兵,逼急了可以谋反。
这个人是兵部尚书付镇中。
他在琉璃台上偷听到的那句“前年之事”解开了他的迷惑,为何他接触孟洋便有人要杀他,敢杀四品官的人,没错了。
他想起那人曾经说的一句,“你就是那个,三个月让崇明改头换面的状元?真是英雄出少年……老常你还记得我前年派兵去镇压过一次,好了不过一个月又乱了,那种地方竟也能安贫乐道起来,沈少卿大才啊……”
分明带了兵去,怎么会发现不了私盐。
是发现不了,还是将私盐赠人了?
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何付镇中会认识孟洋,直到听说了“尚书之争”的那一战。
国库有多空虚,他是最清楚不过的,若是将拨款倾斜萧将军,那么几万的精兵,付镇中别说打仗了,甚至不可能养得活这些兵。
听说孟洋躲虞书远结亲的那年去了趟塞外。
听说孟洋小时候被一个人救过。
种种事情,串成了一条线,串成了一个报恩的故事。
沈是想,若是他是付镇中,也会这般做的。
仗要打,可那几万出生入死的付家军怎么办,只要能让这些兵活下去,别说和走私商贩为伍,就算是杀人劫舍,他也会做。
其实胜仗了,功大于过,这些事情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但偏偏遇上了那场乌龙,付镇中的一切都名不符实。
付镇中做贼心亏,不敢说,怕来之不易的勋功,就这样没了。
而后的事情,便更错了。
他出身行伍,是仗义耿直的人,见崇明地处偏远,又有盐矿,自然少不了报恩的心思。
这恩一报,便被有心人盯上了。
但此事牵扯太广,沈是不想让他的小侯爷碰,一不小心便是误国罪人。
小侯爷做的已经太多了,匡扶社稷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是圣上的,是臣工的,是百姓的,若要有人当先,合该是他才对。
而且柳长泽不能碰。
他不知道为什么,拔除外戚对柳长泽来说近乎心结了。
可能是柳家逼死了他的心上人吧。
沈是瞎想。
若让柳长泽知道此事,按他的性格,才不会顾及兵部死活,外戚灭了就行。
至于谋逆,那就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萧家军、禁卫军、边关十二营,难道还弄不过一个外姓的野党。
但付镇中是个厉害的将军,熟知京畿布防,若是战火燃起,不知要死多少无辜的百姓。
所以他去联盟柳家,麻痹付镇中的心神,让他以为账本一事已平,是柳家为了捧柳弥上位所做的牺牲,是柳家为了拉拢他所做的投名状。
可他费尽心力的瞒下了柳长泽,却害了宋奉安。
黄隼走后不久,便有暗卫来带他进宫,穿过九曲十八绕的园林,穿过数百座水榭楼台,沈是的步伐越来越缓慢。
“大人为何不走了?”
沈是恍惚的抬头,看着上方牌匾宋奉安写的几个大字——明理堂。
这是宋奉安往日筳讲的地方……
第104章 不记得
沈是拢了下袖,将腰背挺如岁寒劲松,郑重其事的向里走去。
此时,承明帝正坐在往日学子席的首位,手里翻看着一本《礼记》,见沈是来了缓缓抬头,他说:“朕曾有两位恩师,一位英年早逝,一位惨遭横祸。先生们分明清贞不挠,方廉自持,一生为社稷鞠躬尽瘁,为生民请命立心,为何沦落至如此下场……是朕的失德吗?”
沈是叩拜在地,“大齐国泰民安,百废俱兴,若圣上失德,又怎会有如此盛世光景。何况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阁老之死有救内阁学士之德,有匡社稷安定之功,彪炳千古,重于泰山,圣上若要惜哀,臣唯恐阁老九泉之灵也不得安息了……”
承明帝站了起来,打量了他两眼,语气不明的问,“你好像不难过。”
这很特别,举国哀悼,但凡你是文人,不哭上个三天三夜,都要被人骂不尊师守道,失了礼节。
沈是说:“逝者已逝,而生者只能禀存精神,不负所托。”
“这句话当年太傅逝世时,阁老也曾说过……”承明帝目光深远。
沈是心如石坠,沉重难言。
承明帝又说:“朕曾对你非常失望。”
“那日你在金銮殿上为了维护侯爷名节,不惜自毁前程,将朕与你商议的家国大事置若不顾,朕派人问你想好没,你说无能为力。”
“沈少卿,你当大齐无人了吗?”
“朕翌日称病,除却暂压皇子之师的纷争外,着实有另寻良才之意。但阁老来了,他竟为你以乌纱作保,说让我信你,说世间若还有人比他更在意大齐安定,那一定是你。”
沈是的指甲嵌入肉里。
承明帝扶起沈是说:“朕希望沈少卿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要辜负了阁老的重望。”
沈是抿唇,目光坚毅,他忽然步至洗笔缸处,伸出食指沾水,在案上写了一个“萧”字。
承明帝变了脸色。
沈是说:“臣有一计。”
夏日闷热,沈是口若悬河,以水为阵,布局四方,承明帝有疑惑不解处,凑的近了些,一滴汗落在他手背上。
“圣上以为如何?”
承明帝将手背至腰后,定声说了声,“善。”
沈是继续说着,他说的很慢,但是字字清晰,简单明了,思虑周全。承明帝看着那案上稍纵即逝的水字,伸手覆那一点与先师笔风一致的水迹上,冰冰凉凉的,在盛夏里,让人有些依恋。
“你确实很像先生。”
沈是愣住。
承明帝扯开话题说:“如今账本已烧,你说的这些都成了虚设。”
“并未。”
承明帝挑眉。
沈是从怀中取出一封休书递上,“此乃孟洋休书,还请圣上下旨正名。”
承明帝冷哼,“沈少卿,若是满门抄斩可以用一纸休书解决,你不以为我大齐律法太儿戏了吗!何况孟洋害死了当朝首辅,不受凌迟酷刑,已是仁慈之举!”
“圣上,账本是假的。”
承明帝眯眸。
沈是说:“而今真账本只有虞书远能寻到,圣上要教阁老白白牺牲了吗?”
承明帝思索片刻,从腰间取下了一个玉哨,他说:“少卿之意,我已明了,日后黄隼暗卫便由你驱使。愿来日风清气正,祸乱尽除,为官者百志立身,为民者躬耕自乐,是以海清河晏,政通人和。”
沈是接过,正声道:“臣自当为大齐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沈是和圣上表忠后,便匆匆往阁老府赶去,虞书远交了账本应在阁老府寻庇护,而今阁老方死,无论是谁定也不敢直接上府抓人。
再则所有人都以为账本已毁,谁还有这个闲情去刁难一个弱女子。
他忘了有一人知晓。
沈是行至半途,撞上一个高大的身影,这一撞有些晕,他的烧还没有完全退去,便身形晃荡了两步。
那人箍住了他的腰。
沈是定睛看去,是柳长泽。
而他此时,最不愿见的就是柳长泽。
若不是这人嫁祸他入狱,若不是这人将他禁足,若不是……
其实沈是最怪自己,归根结底是他唤虞书远去寻宋奉安的,为何没算到孟洋会不顾虞书远安危,摆他一道。
所以无法面对柳长泽。
他没办法面对害死故人的愧疚,害怕柳长泽的那句句诛心之问……
他向后退了两步,垂首语气疏离说:“冲撞侯爷了,还望候爷莫怪。”
“抬头。”柳长泽不悦的命令道。
沈是闻言抬头,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没了往日的亮度,漠然的看着他。
柳长泽火一下就窜上来了,他伙同别人算计自己的账还没算,却摆出一副谁欠了他几万两的样子,真是岂有此理!
“你入宫三个时辰谈了什么?”
沈是说:“侯爷已弃我,又何必问我。”
“你不说,我便不知,你是为虞书远去求情的吗?”
“与侯爷无关。”
柳长泽目光一凌,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俯下身,贴着他耳边说,“那不知虞书远的下落,与我还有没有关。”
沈是怒瞪了他一眼,却见他转身就要离去。
沈是连忙追上,抓住柳长泽的袖口,却被嫌恶的甩开。
76/119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