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了。”闻韬答得干脆,“扬州奢靡而失之质朴,京都恢弘而失之灵动。”说罢,对着唐无衣微笑道,“依我看,还是洛阳最好。”
唐无衣知道闻韬是变着法儿地夸他,原本就咧着的嘴角几乎扬到了耳根。此时已近五月,初夏时节,清风和暖,朱雀大街上的姑娘媳妇们都换上了半袖的夏装,披着轻薄的纱衫,三两成群地走过,香粉扑鼻,笑语晏晏,对着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唐无衣和闻韬指指点点,掩袖轻笑。
“韬韬,她们都在看你。”唐无衣调笑道。
闻韬微微有些脸红,闷闷道:“谁知道她们看的是不是唐阁主。”
唐无衣看着他微微窘迫的样子爽朗大笑,双腿一夹让马儿走近几步,附在闻韬耳边道:“她们哪有你好看。”说罢马鞭一挥,疾驰而去。
过了一刻钟,二人已到了荣古轩。此处坐落在皇城附近的醴泉坊内,周围都是高门大户,荣古轩不过是一进小小的院落,颇不起眼。唐无衣和闻韬将马拴在石桩上,刚进门就差点迎面撞上一人。
“哟,唐兄,闻道长,别来无恙啊!”正是在扬州见过的崔岱,他穿着名贵的夹缬印染的锦袍,摇着折扇,已挂上了青、赤、黄、白、黑五彩丝线扎成的端午时兴的长命缕,一派富贵公子气象。
唐无衣笑着拱拱手道:“你小子不在宫里陪着齐王,怎么跑来这里了?”
崔岱摆摆手道:“前不久搜罗了几幅画作,拿来这里装裱的。”顿了顿低声道,“齐王说非要做成手卷的,八成是要送给哪个娘子。咦,你们难道也是来装裱的?”
“正是,来之前听说只此一家可以做手卷装裱,还以为是家大店,不想竟这么隐蔽。”唐无衣答道。
“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崔岱得意洋洋道,“这荣古轩的老板是个奇人,独创了这手卷装裱法却从不露面,也不扩张门面,客人只收固定的几个,是以这荣古轩出来的手卷在京都可是有价无市。你们又是通了谁的门路寻来的?”
“哦,竟有这些曲折?”唐无衣暗暗惊异,“我们是替蒲先生来取画的。”
“那就难怪了,蒲先生乃殿试榜眼,这面子自然是要给的。”崔岱一脸恍然。
三人寒暄了一阵,崔岱忽然想起一事道道:“唐兄,难道你来一次京都,明日神策军中有一场蹴鞠要打,齐王和裘简都要来,你们要不要也来一试身手?”
“裘简?他几时也跟着你们瞎闹了?”唐无衣奇道。裘简从圣上做魏王开始就一直在其麾下,原来是朱雀军的右郎将,后来神策军重编之后升了神策中郎将,治军甚严。而蹴鞠,一向是京都皇族世家子弟之间玩乐的游戏,每年天气转暖,到寒食节前后,这些子弟们便成群出游,在宽阔的场地上置两个球门,分列两队争相竞技,一时间画球轻蹴壶中地,彩索高飞掌上轻。唐无衣实在是想不出裘简怎么会玩起了蹴鞠。
“哎,唐兄,你许久不来京都,可不就落伍了吗?最近几个月,裘简一直以蹴鞠练军呢,又不枯燥,又能练其身法,圣上都夸了几次。怎么样,一起来吧?”
唐无衣本想拒绝,但耐不住崔岱一再邀约,只好应了明日午时见,几人又寒暄了一阵,崔岱先行告辞。唐无衣领着闻韬进了荣古轩,自有一个执事前来接应,看过了二人的凭证便带着二人往里走。二人穿过小院来到后堂,已有一个掌柜模样的中年人在等着,旁边站着一个伙计,低眉顺眼。
掌柜向二人作了一揖道:“蒲先生的画已装裱好了,二位是现在就取走吗?”
“自然。”唐无衣道。
掌柜身边的伙计从里间取出一幅卷轴,以锦布包好,交给唐无衣,起身时望了唐无衣和闻韬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唐无衣刚想离开,闻韬忽然道:“慢着。”
掌柜和伙计都不由得看向闻韬,见这个眉眼如画的少年朗声道:“还是展开看一看,不是信不过贵店的手艺,只是我们不住在京都,来一趟也不容易。”
掌柜不徐不急道:“悉听尊便。”
闻韬便净了手,用帕子将手擦干净,在桌案上慢慢展开手卷。不出所料,蒲先生送来装裱的是他今年画得最得意的一幅二月兰,因手卷较长,蒲先生画了远近两丛。近处的一丛颜色丰富,深浅交错,远处的一丛以侧锋渲染,肆意烂漫,两只红嘴玉鸟展翅其间,栩栩如生。
“此幅果然更佳。”唐无衣评论道,“蒲先生每年画的都不尽同,今年的布局更大气了些。”
闻韬后退了几步看着画道:“装裱似乎过长了一些,若是手卷短一些更佳。”他对掌柜道,“这长度是蒲先生指定的吗?”
掌柜答:“正是,蒲先生说引首留长一些,他日后翻起还可以题词。”
“原来如此。”闻韬点了点头,心道蒲先生每年画一幅二月兰,日后可能会翻阅比较,增添评注,因此才让荣古轩将手卷装裱得长一些。当下查阅无误,又将画卷收好,置于锦布之中。掌柜的伙计将二人送至门口,初夏的阳光直射下来,那伙计的面皮细而白,如邢窑的白瓷,闪着温润的光泽。
第112章 5.4西市
走出荣古轩,天色尚早,唐无衣道:“既然要耽搁一日,不如今日带你去西市逛一逛?”
京都的西市,一向是商贾云集,歌舞升平,所谓四方奇珍,皆所积集,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闻韬踌躇了一下道:“如果人多的话还是算了。”
唐无衣知道闻韬长在昆仑,喜静不喜闹,遇到人多的地方就喜欢绕道走,但京都的西市岂可轻易错过?唐无衣挑了挑眉道:“不去也行,就是错过了庾家粽子,萧家馄饨,蟹黄毕罗……”
“我去我去!”唐无衣还没数完,闻韬那边已经馋虫大动,扯了扯唐无衣的袖子跃跃欲试。
唐无衣哈哈一笑道:“端午将近,我先带你去吃庾家粽子吧。小时候有段时间什么都不爱吃,有次蒲先生从京都回来给我带了庾家粽子,一口气吃了好几个,那之后,但凡蒲先生来京都,总会特意来一趟西市。”
闻韬心道蒲先生那样清冷的人,竟会为了唐无衣一次次去喧闹的西市,只是为了给他买几个粽子,心中也着实动容。西市紧邻着着醴泉坊,二人还没进到西市,已听到一阵阵喧嚣。刚过了午时,西市刚开市不久,人群从四面八方涌入,有商贩,有波斯商贾,有达官贵人,有歌舞伎,一时间摩肩接踵。唐无衣知道闻韬不喜与人触碰,用半个身子护住他,带着他抄近路到了庾家粽子铺。因开市不久,人还不多,二人坐定,唐无衣问伙计:“蜜淋凉粽可有了?”
“有了有了,公子来的正是时候,每年快到端午蜜淋凉粽就上了,公子要几个?”
“热粽和凉粽都来几个,另外再包几个凉粽带走,蜜汁另装起来。”唐无衣吩咐道。
“好咧。”伙计笑呵呵地忙碌去了。
唐无衣对闻韬道:“我去去就来,再给你买几样好吃的。”
闻韬知道唐无衣不愿他到处奔波,满含感激地望着唐无衣。唐无衣是见不得这种眼神的,大庭广众之下忍不住生出轻狎之意,只好笑着把眼睛瞟向别处,压一压涌上的情绪。
不一会儿,凉粽先上了。这是庾家粽子铺的特色,将煮好的粽子用冰水镇了,粽子白莹如玉,淋上金黄的蜂蜜,沁人心脾,香甜可口。闻韬等得心焦,实在没忍住偷偷吃了一个,不料不吃还好,一吃就停不下来,待到唐无衣回来的时候凉粽已经被闻韬解决光了,他不好意思地看了唐无衣一眼道:“要不,再要几个凉粽?”
唐无衣哈哈一笑:“不用了,不是还有热粽吗?热粽也别有风味,被誉为香粳白玉团。”说罢,又把买来的几样吃食拿出来,一样是冷胡突鲙,炖得鲜鲜的鱼片汤,另一样是蟹黄毕罗,将蟹黄油和蟹肉裹上面粉烤制而成,是岭南一带的特产。闻韬看得眼睛都直了,奈何肚中已有几个粽子垫着,有些后继乏力。唐无衣叫了两碗凉茶道:“先缓一缓,不急。”
二人在喧闹的西市吃得气定神闲,直到把面前的东西一扫而光,闻韬觉得已经吃到了喉咙口,多一口都塞不下去了,才吐了口气道:“实在吃不下了,不过这里的东西也太好吃了。”
“若是你喜欢,我们常来就是了。”唐无衣轻笑道,“起来走一走吧。”
唐无衣结了帐,拿着带走的几个凉粽,和闻韬在西市走起来。
“那个,是给蒲先生的吗?”闻韬指着唐无衣手中的凉粽道。
唐无衣点点头:“蒲先生爱吃甜食,庾家粽子的蜜汁他是很喜欢的,再说,快到端午了,也算是应时。”
二人一路走着已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西市的店铺更加热火朝天起来,许多店铺为了招揽客户,便请了歌舞伎在门口载歌载舞,也有戏班子当街卖艺。二人闲的无事便走走停停,驻足欣赏。忽见一片空地上架着一块白布,白布后几个手艺人正在准备着皮影戏。唐无衣抚掌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日难得有皮影戏,不如我们坐下看看?”
闻韬欣然接受。大周民风开放,尤爱诗词歌舞,评弹戏曲。皮影戏原本出自民间,后来也渐渐得了大周贵族子弟的亲睐,在京都和洛阳都风靡一时。此时天色已暗,白布后的烛光亮了起来,围观的人纷纷止了喧闹,盯着幕布看起来。
白布上先是出现了一个高贵的皇子模样的人影,沉声道:“我乃子虚国大皇子,未来君王是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侵他国之土,终非正统。”
“大哥此言差矣!”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影出现在白布之后,“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我子虚国周围皆是夷狄,若不施以君威,扫荡其不服之人,何以使万邦来朝,教化众生?”
那大皇子朗声道:“教化教化,宜缓不宜急,以仁政化之,百年之后,自当缓缓臣服。”
“大哥,西戎入侵,大事不妙!待臣弟戍边去也!”画面一转,那白布后面的将军一阵乒乒乓乓的武戏,打得西戎丢盔弃甲。
唐无衣和闻韬看得出神,闻韬评道:“这个戏倒从未见过,不像出自民间。”
唐无衣却缓缓皱了眉:“韬韬,你还记得我们在洛阳的时候听过的童谣吗?”
“啊!”闻韬轻呼一声,当时他们在洛阳听到小儿念着‘大郎临天下,二郎守城郭,三郎设计间二兄,一朝成相宰,’似乎就在影射当今天子之事。如今这皮影戏中的大皇子正对应着童谣中的大郎,那个叫大皇子“大哥”的将军正是童谣中守城郭的二郎。唐无衣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二人继续看戏。
果然,不久之后白布后面出现了第三个皇子,只听他低声道:“如今大哥二哥君臣和睦,不方便我行事也。有了,待我寻一个美娇娘,不怕他们不反目,哈哈哈哈。”那三皇子于是带着一个美貌娘子走到大皇子面前道:“此乃西戎的公主,若是与我子虚国联姻,可保西戎安稳。”
大皇子点头道:“三弟此言有理,联姻远胜兵事,我便娶了这西戎公主。”
白布一暗,那三皇子又走到二皇子面前道:“西戎求和,特送了公主来和亲,西戎王仰慕二哥用兵神勇,特将公主嫁与二哥。”
那二皇子亦欣然笑纳。然一家女作两家配,那子虚国的大皇子与二皇子果然误会深种,兵戎相见,大皇子落得个兵败被杀的下场,二皇子登基,三皇子变成了辅政的当朝宰相。
唐无衣看到最后已是双拳紧握,闻韬赶紧道:“唐岳,不可冲动。”
“究竟是何人拿此事来影射本朝?”唐无衣厉声道。
“唐岳,这皮影戏真假难辨,尤其是西戎公主同时许给两个皇子是不可能的,此事恐怕另有深意。”
唐无衣闻言才稍稍镇静下来,思索片刻道:“我们去后面问问。”
第113章 5.5蹴鞠
唐无衣和闻韬悄悄走到白布后面,此刻皮影戏还未演完,正在结尾的高潮处,一时鼓声大作,观众不时击掌赞叹。闻韬在暗中看得仔细,这皮影戏班子也就四个人,班主三十多岁,三个皇子的皮影几乎都是他在控制,只有一个青年在旁边间或帮衬着。再就是一个娘子控制着女性角色的皮影和配音,角落里还有一个老头负责道具。
等到这一场戏结束,众人散开之时,唐无衣和闻韬走近那个班主道:“此戏真是新鲜,不知叫什么名字?”
那班主见是两个气度不凡的公子,赶紧点头哈腰道:“是最近刚排的一出戏,叫《双龙夺珠》。”说罢摸了摸嘴唇道,“在公子面前献丑了。”
唐无衣问:“此戏是你们自己编的吗?”
“哪里哪里,我们这种粗人怎么编得出来?”那班主赧然道。他介绍自己叫赵二,因识得几个字,就组了皮影戏班子,取名□□喜班。他们是从陈州过来的,因为皮影做得生动,演的皮影戏又多,已在京都小有名气。为了推陈出新,不断上演新的戏,这赵二一直在各处网罗戏本,《双龙夺珠》就是他最近搜罗到的一个好本子。
“这戏本可否让我们一观?”闻韬问道。
赵二挠挠头,习惯性地摸了摸嘴唇道:“公子要看自然可以看,不过……不过这本子是我们春喜班先开始排的,能不能不要泄露给别的班子。”
唐无衣笑道:“赵班主请放心,我们就在此处翻翻。”
赵二遂欣然把戏本给他们。大周一朝,文人除了正统的诗赋外也常常作些传奇、话本等自娱,有些传到了坊间就被排成了歌舞戏或皮影戏。二人接过这本佚名的《双龙夺珠》,只见其文辞华美而不失正统,三位皇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大皇子心怀仁爱,二皇子一代枭雄,三皇子工于心计,二人一时看得出神,阅毕心中已经暗暗叹服。唐无衣问道:“赵班主,这戏本你是从何处寻得?”
赵二道:“是我常去的几家书肆中的一家,就在崇化坊中,那老板知道我常去搜罗戏本,跟我说最近进了一批,这一本《双龙夺珠》写得尤其好,我粗识得几个字,一看果然佳,就排了来。两位公子,这本子是有什么问题吗?”
闻韬见那戏本上并没有署名,摇了摇头道:“无事,见这戏精彩,随便问问。”一边拿出几个铜板做赏钱。
49/64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