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念批评他:“还笑?时间多就琢磨下怎么改,不是要考国美吗?”
林蝉见他找自己说话,哪怕语气稍微严厉,却一点儿没有受批评的羞愧,笑得更藏不住:“没有呀,我改主意了,想考北京。”
池念微微一愣:“啊?”
“当你的学弟啊。”
可别人选择不关他的事,池念保持着怔忪的表情点点头。
“还有,池老师,你一点都不适合装凶。”
林蝉飞快说完,不给池念反应的机会,飞快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他重新拿了只铅笔,随便削了几下,在池念改完的草稿上继续画起来。
下过雨,白天放晴时连叶子都绿得几乎透明。教室一面不临街,外面是高低起伏的老楼,积水的通道中不时传来当地中年人爽朗大声的问候。
蝉鸣已经听不见了,池念握着那支笔,回过神时,手掌一侧被戳出了个铅色的点。
他不是木头,林蝉的示好也没有要隐藏的意思。刚才那种触碰与之前的奶茶,还有在他面前找存在感的举动,有个答案即将脱口而出。
池念却只有郁闷。
之前池念以为林蝉喜欢了某个画室的老师,其实这种事也不算太奇怪。
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说出来,少年时代朦胧的好感很珍贵,做老师的,知情后顶多不当回事了,不至于无情到非要戳破窗户纸泼冷水。
等落到这种事自己身上时,池念就没那么能释怀了。且不说他对林蝉没有任何超过老师学生关系的感情,于他,林蝉就是个十七岁小屁孩,自我中心,不知天高地厚,哪怕奚山从没出现过,池念也绝不是会因为这点好感就晕头的人。
艺考时间还长,有时候会一直持续到来年三月。他不肯林蝉陷太深,还是早点找个机会掐灭小火苗,免得夜长梦多,越拖越不好拒绝。
池念站起身,若无其事地走了两步,把铅笔放进林蝉的笔袋里。
“哎?”他抬起头。
池念:“还给你,不拿学生一针一线。“
林蝉显而易见的失落,“哦”了声,没好气地把笔袋拉链拉得严严实实。池念看他反应,心想,要不还是找个时间跟陶姿聊聊这事吧?
可之后的课很快就不画速写了,涂相意来上色彩课。池念因为色感好,本科又念的设计相关,涂相意上课时,他总是在旁边辅助。
毕竟距离池念艺考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他大学期间少用水粉和丙烯,这会儿捡起来,最开始有点不顺手。等适应了,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帮同学改画,找陶姿谈林蝉的问题逐渐被抛诸脑后。
周一周二过得兵荒马乱,但周三也迅速到了。
轮休,池念却没能睡到自然醒。奚山前一天夜里记得他们的约定,提醒过他,池念当然不会忘,答应之后才想起他们没约时间。
等“几点啊”的消息发过去,奚山的回复却迟迟没有,可能已经睡了。
池念紧张了一夜,生怕奚山太早回复消息而自己睡成了猪,第二天早早地就醒来,然后在床上捧着手机刷微信群消息。一行一行的字机械掠过,他没看入眼,只借着这个刻在肌肉记忆里的动作,发呆。
不知道今天是晴是雨,池念偏过头,有气无力地扫过窗户的缝隙。
这个单身公寓没有他对奚山描述中的那么好,坐北朝南不强求,但卧室西晒,夏天会很难受。房东勉强还算好说话,不准养宠物,其他都能沟通。
可沟通有没有成效,那就另算。
等过完今年攒了点钱,还是换个舒服点的一室一厅吧,不然哪天朋友来家里玩,看见这么个小狗窝,还是不太方便。
池念想着,在手机屏幕上继续瞎点。
“叮咚”,消息跳出来时,池念因为紧张过度,手机直接砸了脸。
他揉着鼻梁忍住眼睛酸涩,在充满生理泪水的模糊视野中看见了“勇敢的狗狗”发:“吃了午饭吧,早上要办点事。”
午饭……池念偏过头,现在还不到10点,他顿时想再睡个回笼觉。
只是没来得及说知道了,奚山的头像后又弹出条消息:
“发个定位,一会儿接你。”
池念瞌睡全醒了。
第29章 阑珊处
早两年,池念还没和家里闹僵的时候,是从来不会有“今天穿什么”之类的纠结的。
尽管父亲坚持男孩子要穷养,但总抵不过刀子嘴豆腐心,生活费从来没断过。老妈在这一点上就更登峰造极了,池念小时候,刚好父母的事业在关键阶段,老妈又是个女强人,陪伴少了,多少会有点愧疚,于是加倍在物质上弥补。
家里条件好,池念身边又都是诸如卓霈安之流花钱大手大脚的玩伴,生长在首都,圈子尽管不是最上层的,也好过不少同龄人了。
限量球鞋、五六位数的手表与各种联名款,只要喜欢的,又不是太过分的价格,池念基本都能第一时间拿到。
离家出走时热血上头,仗着小几十万的私房钱没带多少行李,等现在囊中羞涩,池念生活所迫,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省钱和精打细算。来重庆之后,他总共也没去过几次商场——有次还是陶姿强迫他去——淘宝上随便买了几件夏天的T恤衬衫,将就着穿。
本来想着过一个月有了工资,手头也宽裕了,再去添置点衣物,所以这时池念打开衣柜,看着一打69包邮的基础款,有一丝窘迫。
要“认真收拾自己”的念头顿时打水漂。
“也不是真的约会。”他这么想着,默念随遇而安,就这样吧。
反正他在荒漠里最惨最落魄的样子,奚山都看过了。
今天有点热,他最后选的米色衬衫配工装短裤。池念在狭窄的房间来回走了好几趟,始终没法平静,索性早早地出了门。
租的房子在一片比较旧的住宅区,但街道干净不吵。周围很多90年代诸多单位的宿舍楼,上下班能见到不少熟面孔,很有安全感。
经过一条长而缓的坡道,池念去路边的小面店要了碗面条,当做早餐和午餐。
在这儿吃饭的当地人占大多数,来过几次后,老板就眼熟了这个北京小青年。见池念来,他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打招呼,送了豆浆。
池念更喜欢吃不带汤的小面,淋红油辣子,加豌豆杂酱后拌一拌。面馆生意奇好,很多时候他只能拿个凳子坐在外间马路牙子上吃,之前还在伏天,一碗面之后微微有了汗意,但不让人难受,反而挺爽快的。
一碗面吃得差不多,池念又在面馆坐了会儿。
奚山准时,刚过十二点半,掐着吃完饭的节点给池念发了消息:“我快到了,你收拾好就下楼来。”
已经在楼下的池念莫名地心跳加快,他抬眼,从狭窄的店铺门脸往外看。
“我出来吃面了,你在哪儿?”
“对街公交站。”奚山回的是语音。
池念倏地站起身,顾不上和老板说再见就跑出了店铺,踩进一地阳光碎片里。
早晨的风还有点儿入秋的冷,这时太阳出来了,树与房子被透明的金色笼罩,像为整个城市都加上了一层玻璃罩子,街景完美得近乎虚幻。
香樟树次第排开,池念站在树荫下等红绿灯。
对面站台的公交开走了,停车位上,一辆黑色丰田的驾驶座车窗缓缓地降下来,穿一件黑T恤的奚山看见了他,小幅度地挥了挥手。
红灯倒数结束在这一瞬间,池念连忙小跑过去。
“这也是你的车?”他系安全带,饶有兴致地打趣,“奚哥,真有钱。”
奚山笑笑,拐出停车位,导航里冰冷的女声提示“在下一个红绿灯路口左拐上坡”。他对池念说:“住的地方够偏的。”
“还好吧?”池念对着后视镜按平后脑勺翘起的一撮呆毛,“当时找租房的时候光盯着交通方便的,我对住也没那么挑剔。之前不是跟你说还住过老城区的小旅店吗,那地方,床板掀起来我都怀疑有耗子。”
“那你还住?”池念夸张地哀嚎:“我穷啊——”
奚山:“从那以后就百毒不侵了?由奢入俭易,是个人物。”
关于家庭情况,池念没有提过,但奚山猜中他从前养尊处优也不是什么难事,闻言嘿嘿一笑:“没有,我觉得我已经过得够舒服了。”
听起来很好满足的小朋友,奚山从后视镜里扫了他一眼,像在分辨池念这话到底是说着客套还是发自内心。
“……虽然卓霈安说我最近挺惨的,但也只惨了一个多月。”池念低头玩着衣角,小心地把埋在深处的感激挖出来一点,给奚山听,“现在都在走上正轨,我还挺庆幸自己没一蹶不振。不过,还是多亏遇到你,在西北。”
西北方的太阳,池念说完,突兀地这么想。
好像有点儿意思……
一语成谶了吗?
奚山没从他的表情语言里捕捉到任何油嘴滑舌,对池念的认知又多了个“脾气好得有点不真实”的标签。他很少和单纯至此的人打交道,突然交了池念这样的朋友,仍难以避免地用成年人的复杂眼光审视对方。
然后发现小朋友就是很单纯,很可爱,也很真挚。
池念说,“多亏遇到你”,那不是在和他客套,更没有别的暗示。
“还好。”奚山收回越飘越远的思绪,“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我也不希望看见自己经过的路段出了什么事的新闻。”
不过才过去了半个夏天,提起这事,池念的疙瘩已经完全没有。他“噗嗤”笑了:“你好烦啊,你之前说的‘相遇概率百分之一百’,怎么这样!”
“所以我们有点缘分啊。”奚山笃定地说。
不知道是说给池念,还是说给自己听。
和一个人遇见是偶然,想要认识是他的选择。后来有了另外的途径使得他们暂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是不是说明他们有缘分?
那么,或许他可以稍微往前走一步,别怕掉下悬崖。
奚山其实很信命,所以总爱患得患失。
奚山的店离池念住的地方有点远,他们开车,池念一路看风景变幻,不时发出“重庆果然是8D城市”的感慨。中途遇到立交桥有点堵,抵达时已经过了将近五十分钟。
江北的商业圈,光是找停车的地方又耽搁许久。
“早知道应该坐轻轨的。”奚山随口嘀咕,他把车钥匙放好,挎着一个运动腰包带池念往前,“还得走几步。”
池念以为奚山的书店会位置偏僻一些,会比较独特,但没想到开在全重庆流量最大的商圈之一。他跟着奚山迷茫地走,地下通道穿了好几个,即便工作日也摩肩接踵的地方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
时代天街四楼,临街一面,池念先看见了夺人眼球的一片蓝色。
书吧的门脸很小,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供顾客进入,蓝色的灯与帘子像青金石提炼后抹开的,明黄色对比鲜明地勾出书吧的名字:
阑珊。
是灯火阑珊处的意思吗?那开在商场周围,有点闹中取静的味道了。
书吧对面有星巴克,隔一个中庭就是电影院与一些餐厅,定位在懒人消磨无聊时光,走进来坐一坐拍拍照,就能耗尽整个下午或者晚上。
外面看着小,走过一段同样蓝得摄人心魂的通道后豁然开朗。一股幽幽的檀香味宣告这里别有洞天,并不刺鼻,就轻轻地萦绕着,先叫人沉浸在了书的氛围中。接着是金属质感的隔断,挂着几个形状奇特的艺术品。
见池念盯着他们看,奚山解释:“祝以明当年的毕业设计,放在家里长灰,我就找他借来放在这儿,提升一下逼格。”
“这样啊……”池念隐约想起这个名字是他学姐的原相亲对象,“他也是学设计的?”
“好像是,我分不清。”
隔断之后才算正式进入了书吧,和外间统一的色调,但稍微柔和,没那么强的攻击性,反而有让气氛安静的效果。
点餐台和制作饮品的开放式厨房藏在角落里,菜单低调地排在桌面最上,而一般会挂价目表的地方挂了几张照片,拍的是重庆的街景与夜景。后期处理痕迹明显,大场景无一例外地有亮色在画面黄金比例处点缀,迷离又艳丽;至于一些小的街角,即将开败的绣球花曝光过度,色调泛黄,带着复古味浓郁的颗粒感。
池念戳一戳奚山的胳膊:“那是你拍的吧?”
奚山承认了,问他:“专业人士觉得怎么样?”
“漂亮,有点重庆森林的风格。”
“我特别喜欢王家卫。”他说完,长腿一勾坐在了点餐台前的高脚凳上,趴在桌面和里面的人打招呼,“小陈,今天生意怎么样?”
池念这时才注意到里面坐了个矮小的女生,扎了两个细长的麻花辫,长相很是清冷。她抬起头,有双猫一样灵动敏感的眼睛。
“还可以啊。”姓陈的女生说一口软糯的普通话,“祝哥说等会儿他找的推广就来了。”
奚山一愣:“我不是说不用吗?”
小陈无奈地耸肩:“他觉得这样对店里好。”
“那算了。”奚山揉揉太阳穴,“做两杯……喝咖啡还是果汁?”转向池念得到果汁的答案后,奚山又说,“做两杯草莓的那个……那个什么。”
“草莓薄荷气泡水。”小陈纠正,听见数量后探头看奚山背后的人,笑了,“这是你从哪里搞来的小可爱?”
“梦里。”奚山说。
第30章 草莓味气泡水
“阑珊”还在试营业阶段,顾客不多。
店里,高大书架占据整三面墙,此外还有些小书柜错落放置,随意借阅,看中也可以购买。另一边,供人休息聊天的卡座都用不同的植物和装饰物做隔断,坐下来时很难观察到周围几桌的情况,做到了互不打扰。
装修得挺有味道,浅蓝与白像天空又像海洋,木质的桌椅,墙边的草垫座位,以及各种枯萎了的插花与木质摆件都保持着统一风格。
21/51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