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 唐简与唐无易二人的天资孰强孰弱, 现在都已经没有人能下定论了。
出关以后, 被所有能感应出他修为的人用看待珍惜动物的眼神洗礼了一遍之后,唐无易就不想出门了。
按理说, 作为嫡系子弟, 先天之后, 总也得意思意思出几个任务。
唐门有自己的商会, 作为本道土皇帝, 光是贸易就能赚得盆丰钵满, 唐门子弟的历练任务,有时候甚至都不是去刺杀,而是护送本门的贸易商队。
当然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护送任务与押送任务。
虽然以刺客的身份出名,但是唐门接的任务类型可不仅仅是局限于刺杀这一种,毕竟,只要钱到位了,那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唐无易也不例外,只不过他都是一次性做满几个任务,剩下的时间在闭关,掌门想拉他壮丁都没办法。
然后他就被请去门主那里喝茶了。
他刚刚突破,根据修为越高,要出的任务越少的规则来看,门主唐傲天这一回应该不是要交待给他什么“生意”。
但是为自家门派出力的某些任务,就说不准了。
然而这一去,听到任务的时候,唐无易竟然还有些不可置信。
为了大唐世界的天下苍生着想,各个门派的大佬经过商议,九天在幕后居中调度后,大家决定,先安排一批人,到那个和大唐离得越来越近的世界去探探路。
对面的世界,人生地不熟的,想要探听到足够的消息,再有能力把消息传回来,那么送过去的,一定得是门派里的精英弟子,甚至于,是最优秀的弟子。
根据之前九天提供的消息,异世界的人来到本界,本世界的天道会产生异象示警,那么本世界的人去往异界的时候,也不能不把这种情况考虑进去。
修为越高,天道示警异象会越强,也就是说,派去异世界的人,修为一定不能过高。
但是太低了,去了异世界修为却在那个世界的底层,那也是不行的。
低则先天,高则通天,去往异世界的弟子,修为被限定在了这个程度。
作为唐家堡里最有天赋的天才,是否要将他作为唐门推举的人选,其实在唐家堡内部是有争议的。
这件事若是成功了,日后本世界在世界融合中获得了胜利,那唐无易一定受益无穷,但若是失败了,被视为能够带领唐家再起昌盛的新一代领头羊,就要葬身异世了。
于是唐傲天将唐无易唤来,让他自己做选择。
就算唐傲天是门主,如果由他做出最终判定的话,总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心存不满的,不如让当事人做出决定好了。
对于去往异世潜伏以拯救世界这样的任务,唐无易丝毫没有拒绝的理由啊!
世界穿梭他可熟了!
这项业务能有谁比他还精通吗?
而且主世界的各个门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想在主世界找个合适的对手,还要注意留手,不能将人重伤或者害死。
打起来束手束脚的,有什么意思?
去了另一个世界就不一样了,那个世界的世界等级和主世界是差不多的,这也就是说,唐无易完全能在那个世界找到称心如意的对手,只要手脚处理得干净,谁能找出他来?
虽然他能够穿梭时空,其他世界也有人供他练手,但是因为世界等级不同,每个世界的修为壁垒他是一眼就能看见的,在那些世界,他总有种一开场就天下无敌,出手就是欺负小孩子的错觉。
而且低武、中武世界,出彩的就那么几个人,都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世界宠儿的角色,一般人品也都甚好。
唐无易又不是什么丧心病狂的家伙,也不可能为了个对手就去找人的麻烦。
但是,去了异世界,那就不一样了。
即便那个世界的生灵也是人族,但是世界不同,两个世界的争斗无可避免,唐无易的每一次出手,都是在给对面的异世界放血,也是在为本世界清除一个可能的敌人,乃是彼之仇寇我之英雄。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唐无易都觉得去异世界探索对他来说是个很有意义的任务。
于是他坚定地向唐傲天表达了“要去”的意向,连唐傲天给他的三天的考虑时间都不要了。
唐傲天对唐无易的回答不置可否。
还是这个老话,唐无易是唐家这一代最出彩的天才,他要是半途夭折,那对唐家堡来说,损失可就大了。
但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他要是在异世界真的混出了名堂,唐家堡再现辉煌的日子就不远了。
唐无易既然已经自己做出了决定,那么唐傲天就不会再说什么了。
当然,为了让大家安心,也为了证明他自己不是只会埋头练武,唐无易还要去做一件事。
看着明教、五仙两个门派二选一的潜伏任务,唐无易真的是要拜倒在掌门神奇的脑回路之下。
去异世界潜伏和去本土其他门派潜伏是一样的难度吗?
掌门我看你是在难为我!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前任门主唐简在位之时,唐家堡乃是江湖之中独占鳌头的门派,现今虽然依旧强势,但是门主唐傲天却对其父在位时期的唐门盛况念念不忘。
于是乎,与唐门近在咫尺、于卧榻之侧安睡的五仙教,以及在江湖上势力愈发庞大的明教,就成了唐傲天的眼中钉肉中刺。
现在大唐主世界与异世界即将碰撞,各个门派之间有什么仇怨,也被先行调停了。
若是没有这个意外,说不定唐门已经在唐傲天的带领下和明教干上了。
不过,说是调停,唐傲天心里显然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这不,美其名曰是锻炼,看看唐无易的成色,但是追根究底,唐傲天给唐无易布置的“考验”,就是在对有可能对唐门造成威胁的门派下手,不管怎么样,削弱别人就完事儿了。
五仙教那里,目前当家做主的是女教主,外来的男人去了那里,只是路过或者有事相求也就罢了,反正待不了多久,不会出什么意外。
但是长时间待在那块地方,不是被漂亮的阿妹看上眼,就是被当成别有用心的探子。
要知道,因为是女子掌教,外面颇有些势力对五仙教虎视眈眈,内部也不甚太平。
没有个过得去的借口,不能在那里长时间潜伏,甭想混出个名堂。
唐门原先在那里也布置了一些人手,但是这个阶段,想要在五仙教里快速混上高位,女子总是比男子要有优势的。
与之相比,混入明教倒要方便一些。
明教如今的势力扩张迅速,再加上创教之人乃是自西域远道而来,在本土招收了不少弟子。
只要唐无易伪装的身份身家清白,那么加入明教的难度就绝对不高。
说白了,和已经存在了无数年的老势力相比,新出现的势力正处于上升时期,更加需要人手,同样的,在此期间,年轻人和有资质的人,出头的几率也会高出许多。
各个门派选出的去往异世界的弟子,将会在一年之后统一集中,所以唐傲天说是让唐无易想办法潜伏在明教弄点情报来,也没有限定时间,但是无论是他还是唐无易,都知道,给唐无易的时间就那么多。
要是时间长,唐无易在明教混个长老当都行,现在的话,就得看他能使出怎样的手段混进明教,打听到足够的消息,又不会因为自己的消失惹人生疑了。
这可着实是个技术活。
虽然是去潜伏,但这其实算是唐傲天给出的私人任务,财力物力,该借用的时候唐无易是一点都不会客气的。
唐无易此去西域,便让唐傲天给他伪造了一个身份,姓观名易字连山,观易是他在最初的现代世界时的名字,连山是他在另一个世界也使用过的名字,假身份的名字对他来说都是曾经使用过的真名,那么在名字方面因为反应不及时而露馅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
身份便设定为一个普通的江湖游侠,在中原得罪了人,不敢回乡,便去了西域,小有身家。
其实接下任务之后,唐无易就明白唐傲天的想法了。
明教势大,而唐家堡在唐简之后,不复武林龙头老大的地位,唐傲天自然心生不悦,想要打压这股新生势力。
那么,也就是说,找到明教的把柄,这个教派可能会惹出众怒的点就够了。
而明教现在威凌天下,真要说他们没在崛起过程中留下点黑历史,真的是鬼都不信。
即使没有,江湖各大门派,真的愿意再见到有个门派过来和他们分一杯羹吗?
以明教现在烈火烹油般鼎盛的景象来看,犯众怒,惹得别人群起而攻之,只是早晚的事而已。
当然,现如今武林同道都要防备异世界的来敌,明教被抓到把柄之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还是大出血之后势力缩减。
想要拼个鱼死网破,无论是武林各大门派还是九天,都不会让这件事发生的。
第六十四章 陇右
“观兄弟, 还是你这里的酒喝起来够劲!”
“是啊,自从连山兄开了这个酒馆以后,每天不来喝几回,我心里就不痛快!”
“诸位兄弟谬赞了。”
被称为观兄弟、连山兄的酒馆老板, 笑眯眯地回道。
可是看他的神情, 也认为自己的酒是顶好的。
毕竟, 他酿酒用的可都是之前的那个世界, 西域各国的王室进献给西方魔教的御酒秘方啊。
能入玉罗刹眼被好好收藏起来的佳酿的配方,再用主世界的各色良品酿造出来,能让好酒的人倾心, 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此地乃是大唐陇右道治所鄯州, 可以说是大唐的边陲之地, 毗邻吐蕃, 再往外, 便是安西都护府, 当年的明教创始人, 便是通过安西都护府, 经陇右道而入大唐的。
明教如今势大,主要势力集中在中原之地, 但是创始人毕竟是西域人, 为了接引从波斯等地来投的同伴, 他们在边陲之地也有人手安排着。
玉门关正处于陇右道, 因此, 陇右道治所鄯州, 便分布着不少的明教弟子。
唐无易伪装一番之后,便去往了鄯州,而不是明教如今最为势大的京畿道。
毕竟以他的伪装身份来说, 乃是不得已而离乡远走,京城之地,机遇颇多,但也很有可能被卷入纷争之中。
京城之地,大族林立,所谓的一块砖砸下来,十个人里九个是官,可不是说笑的。
且大唐虽有科举,但所有的人才都还是以士族郡望输送为主,科举出身的人,背后没有个支持他的家族的——即使是庶族寒门,那也是有田有业的地主,可不是平民百姓——少之又少。
在京城,你永远不知道你不小心得罪的人,背后有怎样的势力。
故而犯了事的人,如果不是为了去达官显贵门下搏个出身,便好往边陲之地走,至不济,也要去些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开设了酒馆,又是江湖子弟,他很容易便和明教弟子搭上了话。
原本他还想着掌门交付的任务该如何解决,后来与明教弟子言语之间收到了许多信息,便不急了。
这所谓的潜伏,又不是必须要真正成为明教弟子,现如今,他好似明教“外围弟子”一般,消息也知晓得颇多,那就不要混进人家明教里头去了。
毕竟他不是真心的,欺骗别派弟子的感情,他做不到啊!
很有节操的唐某人,开了三个月的酒馆之后,就给唐家堡里的唐傲天传回了一封信。
现如今,因为异世界的威胁,各个江湖势力不能再轻易地开启大战,但是这并不是说其他的门派就要放任明教的发展了。
在异世界威胁讯号传出之前的那些年,明教为了崛起,可是把不少老牌门派的脸往地上踩啊!
就这么放任他们成为江湖第一门派,不只是唐门,其实其他门派都做不到啊!
大唐帝朝放任明教的行为,只是为了平衡江湖上的势力而已。
但是如果明教的势力过大,头一个不同意的,就是大唐皇帝自己了。
真当大唐的两大官方机构天策、苍云是吃素的?
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想要对付明教,不一定是要坑害对方,把他们捧得高高的,其实也能达成这个目的,当然,既然唐傲天非要他们扮演反派的话,那么在中间稍微地出那么一点力,也不是不可以。
开元六十一年的年底,将要放假的时候——大唐朝廷的春节假期,是按照元旦前后各三天的日子来放的,元旦当天百官要上朝给皇帝拜年,朝廷反倒不放假——皇帝收到了一个让他极不顺心的消息。
陇右道出了点问题。
当今皇帝开元帝李隆基,登基之后,为防突厥、吐蕃、契丹等部,于国内多处设立节度使,于今共计十位,陇右道所设的陇右节度使,便是为了防备吐蕃东进所设。
现任陇右节度使为张忠亮,并无什么亮眼业绩,但胜在忠厚老实。
因为节度使权力颇大,因此当年,皇帝与朝堂诸公,曾设立“不久任、不遥领、不兼任”的三大铁则,目前还算执行得好,各个节度使也都能称得上是皇帝信得过的心腹人才。
然而在皇帝心目中,一向忠厚,勤勤恳恳在陇右吃沙子的张忠亮,前不久还活蹦乱跳,现在却上书乞病休了。
李隆基:有这种不愿意好好干活的大臣,就很气。
等到他派去调查的人回来以后,他就更气了。
不过气的不是张忠亮,而是明教。
明教在如今的中原武林势力庞大,又因为是新崛起的门派,免不了要和原来的老门派干仗。
李隆基作为皇帝,当然看戏看得很欢,还时不时地捧明教两把,让他们更有动力。
但是,现在的明教,飘了。
张忠亮是怎么无意中招惹到明教的,李隆基一目十行看下去,心里大概也已经有数了。
张忠亮没问题,他勤勤恳恳为朝廷干活,努力平衡当地治安,那有问题的,就是势力大了以后就飘了的明教了。
如今的大唐世界,并非寻常,传讯自然也不需花费几天的时间,元旦百官大朝那天,李隆基就已经知道了大概的始末,在陇右受命的人花费的调查的时间反而更多一点。
元旦过后,假期结束后,李隆基就开始表现自己的态度了。
大唐帝朝的国教乃是道教,但是呢,作为一个万国来朝的□□上国,大唐里免不了有其他的教派。
为了规范一下这方面的信仰,李隆基宣布要颁布“破立令”,不受承认的教派就不能再传教了。
因为还是宣布期间,所以最终的名单还没有确定。
42/101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