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隆基宣布的一月之期为限,各个教派可以说是手段迭出。
李隆基看着频繁出现的一些教派名,呵呵冷笑。
宣布“破立令”后,莫名其妙就迎来了朝廷打压的明教:喵喵喵?
虽然说他们明教发展是迅速了一点,但是朝廷对付他们,怎么一点征兆都没有的?!
他们是哪里惹到朝廷了啊?!
唐家堡·逆斩堂:深藏功与名。
逆斩堂作为一个专门为唐家堡做那些“高端活计”的地方,对这种业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唐无易在这当中,就只是整理了一些明教与当地官府或者当地势力——一般都是郡望、士族,本身就对官府有影响力,就算是节度使也不能忽视他们的意见——有矛盾的地方,然后将消息发回给了门主唐傲天。
门主那为了唐门再度辉煌而充满奇思妙想的脑袋瓜里,究竟想出了哪些坏主意,就不是唐无易能管的了。
至于唐门的人在陇右节度使张忠亮下令灭灭明教的气焰之后、乞病休之前,都安排他出了多少次“意外”,又是怎么把锅安排到明教头上的,唐无易是真的不清楚。
更何况,唐无易做的事情,和他普普通通的小酒馆老板观易观连山有什么关系?
总的来说,唐无易做的事情很简单,只是从细枝末节收集了一点信息,让上层的人看到明教的“横行霸道”之后,再给明教扣上一些锅而已。
皇帝不可能永远地将明教放任下去,也就是说,不管唐傲天有没有针对明教,最终明教还是要遭此一劫,只不过现在他们人为将这一劫提前了而已。
但是,正因为现在本世界要保存实力,防备异世界的袭击,因此就算皇帝要对明教动手,结果也已经温和了太多。
要是没有其他威胁的话,明教最终,只能走向破灭,再难以在大唐境内存在下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皇帝下令破灭令上的所有教派都要解散,不从者,由天策执行,悉数囚入天牢,或者赶出大唐。
各个门派都默认了不能爆发太惨烈的争斗,同样的,如果有哪个门派惹了众怒,虽然不会像平常时期一样,甚至有道统覆灭的危机,但是,会遭到全武林乃至于朝廷有志一同的排斥,各个势力都排挤他们的情况下,这个队伍,就难带了。
明教再怎么样也是未来本世界与异世界一战的巨大助力,因此遏制了他们成长的势头,将他们遍及天下的势力范围缩小到一定区域后,唐无易就不再管这边的事情了。
他们家那位在替唐门排除江湖上的异己这件事上,蹦跶得特别厉害,感觉像是要皮断腿的堡主,会不会有痛打落水喵的做法,唐无易也不知道,但是,在他回去之后,去往异世界之前,有时间还是会劝劝他的。
唉,说到底,堡主这么努力地想要唐家堡恢复到老门主唐简时代的辉煌,也都是老门主这爹给他的刺激太大了。
说起来,就算是为了去异世界探索,但是一点自己的消息都没向家里透露,老门主神人是神人,但实在不是个好爹啊。
从小被祖母带大,听到的都是父亲的光辉事迹的门主,到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执念,唐无易真的是可以理解的。
嗯,说起来,要是去了异界,唐无易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地找一找老门主。
门主之职他可以不当,但是这爹该怎么当,儿子该怎么教,这个责任,老门主还是要承担起来的!
第六十五章 黄巾
明教的势力大范围萎缩, 甚至都退到了关外。
陇右道乃是大唐边陲之地,明教原本在这里有一定的势力,但是全数被驱赶到了关外,最起码, 在陇右道的治所鄯州这块地方, 明教弟子是轻易不能现身的。
明教弟子遗憾地将势力缩于安西都护府乃至于西域之地后, 原先在这里发展的弟子, 最遗憾的,就是不能再轻易地品尝到观家酒馆里的美酒了。
后来,听说这家酒馆的老板因为仇人已死于江湖争斗, 便转让了酒馆返乡了, 这更是让尝过这家店里美酒的明教弟子扼腕。
唐无易重新返回唐家堡后不久, 便被唐傲天秘密带往了一处秘境, 至于他在回来之前, “任务”的执行以及闭关的频率, 都由唐傲天以及唐门四老、老太太这几位高层来安排。
就像唐门里头也只有寥寥数人知晓唐无易的下落一样, 其他门派的弟子, 虽然同样来到了这个秘境,但都做过了特殊伪装。
这个世界毕竟已经混进了异世界的人, 将他们的信息宣扬出去并不安全。
而且如果让他们这几个门派的精英熟识起来, 那个陌生的异世界, 谁也不知道, 是否有什么能力, 是能窥探人的记忆的。
因此, 经过商议之后,众门派都默认,他们这些精英弟子通过隐秘的渠道交流, 定期更换信号或者传讯方式,在合作的同时,保持隐秘。
大唐主世界的人对异世界的探索并不充分,九天的人只和他们说了寥寥数语,便准备开始跨界传送了。
为了防止被异世界的天道发现,他们身上所穿的都是特制的、隐藏灵力波动的衣裳。
携带了一些金银、道袍作为行礼之后,他们便开始了世界传送。
落地之后,唐无易周边空无一人,所处之地,乃是一片荒野。
现在的情况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他现在虽然不必担心被人发现自己是突兀出现的“异人”,却也陷入了一个困境。
怎么确定自己身处的世界,到底是个怎样的环境呢?
在最初的世界的时候,他也大概知道这种异世穿越类的小说,里面的类型可多了,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朝代或者架空时代的都已经很好了,最可怕的是完全陌生的世界背景。
东方玄幻画风,给你转到西方奇幻去,就问你怕不怕。
月上中天,清冷月光带给了他熟悉感,唐无易顺着自己的直觉,挑选方向开始行走。
走了不多远,地平线的尽头处便有小屋出现,是正常的东方式建筑。
这等偏僻地方,夜晚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在外头活动,唐无易隐藏了身形之后,便准备去探查一番。
可是等到他走到近前了,才发现,已经没有探查的必要了。
这处屋子,乃至于屋子所处的村落,都已经荒废了。
这个村落里生活着的,都是普通的农人,通过对他们服饰的分析,唐无易判断,这并非是东方历史上的唐宋明等时代,因为这些农人所着的衣物,和他在这几个时代所见过的,都还是有区别的。
他将整个村落都搜索了一番,从一户看起来比较殷实有家底的人家里,找出了被藏起来的简牍若干。
根据上面的字迹分析,应当是隶书没有错。
也就是说,目前所处的时代,约莫是秦汉时期,也就是隶书被创造出以及大规模运用的时代,误差上下可达几百年。
虽然是由熟悉的字体写就的东西,但是竹简上记载的并非是诸子百家的经典,也不是之乎者也,而是武道修炼法。
这个世界的灵气强盛不比大唐世界弱,毕竟两个世界相遇,引动的是两个世界的灵气潮汐。
灵气强盛,有武道修炼法也不奇怪。
唐无易品读了一下他找到的简牍,上面的修炼内容换算到大唐世界,也就是锻体境的部分。
以一个村落只有这么点东西来看,就算这个村子只是偏远地方的个例,也能说明,这个世界,并非是全民都修习武道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唐有诸多门派收徒,朝廷本身也有天策军、苍云军等,知晓基础锻体法的散修更是不计其数,习武的基数应当是要胜过这个世界的。
就是不知道,从高端武力值上来说,会怎么样。
主世界灵气复苏之后,各个门派、老牌郡望世家相当于各地的诸侯,再加上大唐本身乃是万国来朝的□□上邦,服装方面,和这个时期区别很大。
每个门派的门派弟子服饰,都像是要从各个细节方面凸显本门派的特色一样,和大唐寻常武人所穿的衣物,都有很大的区别。
而大唐寻常武人所穿的便服,光是圆领这一点,就和这个时期的衣服有很大的不一样了。
唐无易怕自己穿着门派服饰出去,被人当成妖精抓起来。
老门主最喜欢的弟子服样式,他觉得就已经很符合唐门弟子的身份了,后面为了紧跟江湖时尚潮流,设计出的弟子服都是什么鬼!
为什么都这么喜欢看男弟子露胸呢?!
当然,现在的情形不容得唐无易多抱怨,而是想好,怎么将自己的身份在这个世界合理化来得重要。
这个目前已经空无一人的小村子,为唐无易提供了所处时代的线索,能够让他更有针对性的做出布置,那他就不能浪费了这次机会。
将自己伪装成锻体境修为的乡下小子后,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唐无易就动身了,他继续随着感觉,随意选了一个方向走。
作为天定欧皇,他的运气可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世界,即使是在这个和主世界敌对的世界,他的运气依然无往而不利。
很快,他就遇上了一队头上裹着黄巾的大汉。
不知这些人是否天生就如此壮实,一个个膀大腰圆,气血旺盛。
见着唐无意,他们大喜过望,然后,表面的伪装身份,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唐某人,就被提溜到了黄巾大营之中。
既然都出现了黄巾军,那么现在到底是什么时代,也就昭然若揭了。
说实话,以黄巾军身份开局,对唐无易这种在本世界没有户口的黑户来说,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黄巾军的顶头大佬大贤良师张角,他可能真的可以和这个世界的天道沟通。
唐无易要是在黄巾军里出了头,那他就得注意,不能引起大贤良师的注意。
其实在黄巾军败亡之后,归属于曹操等未来大佬的麾下,趁机收集这个世界的高级情报,或者像其他的黄巾军残部一样,自立门户,挖这个世界的墙角,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张角活蹦乱跳,发动黄巾起义已经一年了,也还没有像历史上一样病死。
所以目前的阶段,唐无易的动作还得小一些。
不过在黄巾军中,收集这个世界一些基础的武道情报信息非常的方便。
时值东汉末年,宦官专政,在位汉帝贪鄙,百姓民不聊生。
而这个世界,从周天子时代传承下来的修炼之道,其精妙之处,全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黄巾起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得到那么多民众的支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加入黄巾军,便有机会得传高深武道。
这可都是大贤良师所得的《太平经》上所记载的武道,或者借由这些武道所推演出来的武功,不管怎么说,也比寻常百姓能接触到的那些东西要来得好。
根据唐无易所知晓的消息,这个世界的境界划分简单粗暴,分别为武徒、武者、武师、武宗、武王、武皇、武帝、武尊、武圣,至于后面还有没有什么境界,那就不是他们都知道的了。
武徒对应锻体境,武者对应气海境,破入先天便是武师,武宗便是宗师,武王乃大宗师,后续境界依次类推。
大贤良师张角,如今便是武帝境界的大能,而黄巾军势如破竹,也和大贤良师即将进阶武尊这个消息有很大的关系。
当今天下明面上的武帝,包括汉帝与大贤良师在内,也就只有4人,不足一掌之数。
而且,汉庭那里的两位高手,都不是武帝圆满境界,唯一的武帝圆满境界的汉帝,还是接受了赤霄剑、传国玉玺所承载的汉帝位格的修为之后才达到的。
一旦汉帝失位,那他就会变成一个彻底的战五渣。
所以也怨不得黄巾军扩张的速度越来越快,毕竟人往高处走,对于在这个乱世走投无路的底层人民来说,加入黄巾军可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知晓了这个世界的情报之后,唐无易在思考,他应该干些什么。
如果按照史册发展的话,那很简单,只要回到他们大唐原本的世界,翻翻史书就知道要防备哪些人了。
但是一个真实发展的世界绝不会那么简单。
就像主世界从始皇帝时代发展到这个时代,中间发生的种种,与他在第一世的时候所知晓的历史信息里有多少的不同一样,如果是回到主世界,让主世界的人抱着史册来当攻略,那一定会将主世界坑得很惨的。
那么先在这个世界发展一段时间,就非常重要了。
第六十六章 顶替
唐无易的运气是真的好。
黄巾军裹挟的不只是家境贫寒的百姓, 连一些没落士族或者庶族地主也都被他们绑上了战车。
与出身普通的百姓不一样,即便是没落士族或者是庶族寒门,他们也都拥有比通行在外的大路货更加高深的功法。
他们和当世各地的望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些是门生故旧, 有些是庶孽旁支, 纵然没有那些望族嫡系的资源好, 功法可能也不够完整, 可他们的根基远比一般人牢固,前路更加坦荡。
但是,任你是名门公子还是没落贵族, 入了黄巾军, 想要再出来, 可就难了。
若是真心实意想在黄巾军里出头, 或者好歹出了力, 展现了武力, 那也就罢了, 不想“从逆”, 要为朝廷保留有用之身的,一般都被排挤得很惨, 被刻意派去参与送死的任务, 也是很正常的事。
唐无易的室友, 就是这么一个倒霉蛋。
如今黄巾军也算势大, 再加上是高武世界, 就连寻常小兵, 也需要空间练武,营帐之内,都别有洞天。
唐无易稍微展露了一小点的实力, 因为是从零基础开始修炼的太平道的武功,出身又低,身份清白,值得信任,有资格发展成太平道的中坚,便被提拔做了一个什长。
太平道的黄巾军,军制以“方”为单位,共设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一个“方”的最高统帅被称为“渠帅”。
“渠帅”以下,太平道内也有专门称谓,特意有别于汉室。
但是平民百姓加入后,除了“渠帅”的称呼是固定专属的外,其他的称呼,常是和汉军的军制混称的。
什长、队长、屯长、军侯、校尉等,用到的次数相当频繁。
做了什长,手下也管着一些人,住宿待遇便有所提高,便由大通铺换到了双人宿舍中去。
唐无易的另一个舍友,姓贾名源。
别误会,他这舍友是独生子,没有一个叫贾演的兄弟,自然也不可能日后得封荣国公,子孙后代里也不会出些衔玉而生、还泪而亡的痴情儿女。
43/101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