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穿越之替嫁妻(穿越重生)——夜雨寄灯

时间:2020-11-04 10:24:24  作者:夜雨寄灯
  复杂的官场游戏,在他看来真是越来越有意思。
  文羽穆道:“我就说你是个白切黑,唯恐天下不乱。”
  薛亦厚颜道:“还是沐沐了解我。”
  ……
  半年后。
  刚翻过年,依旧是夜长昼短。
  一个浓雾的清晨,天蒙蒙亮起,雾气将散未散时,一声尖叫打破了清晨的平静。
  西市街上的景亭馆天字二号客房里,一个人影倒在那里,另一旁,是一个靠着椅子昏迷的人,他的手边,掉着一块用五彩丝线绑着的玉坠,还有几个破碎的酒坛。
  小二最先发现的不对,他本是路过,却听到屋内传来一声什么东西摔碎的声音。
  他忙去询问,却无人应答,他怕出事,又敲了一会门,最后才一咬牙,撞开了门。
  门内的一切都令人震惊,那个倒在地上死了的人,是工部尚书任梦山。而那个昏迷的人,是五城兵马司统领温长宁。
  就是这两个平日里没什么来往的人,竟然在一间客栈房间里,其中一个死了,  而且是被勒死的。
  凶器,就是掉在温长宁手边的那条坠着玉的五彩丝带。
  此事一出,朝堂犹如凉水里倒入了一勺滚油,立即沸腾喧嚣了起来。
  有人说此案尚有疑点,温长宁实在没有动机去杀工部尚书,他们往日无怨,近日无仇。
  有人认为,任梦山和他死在一处,脖子上的勒痕和那玉佩上的丝带十分吻合,他身上又满是酒气,或许是他们一起喝酒,起了口角,冲动杀人也未可知。
  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后者,实在是证据太确凿——那玉佩上还刻着长宁二字呢。任梦山脖子上的伤,温长宁手掌心的痕迹,统统都对得上,严丝合缝的。
  朝堂上争得起劲,无罪方证据薄弱,难免气力不足,被有罪方打的满头是包,若不是有皇帝撑着,早就毫无还击之力。
  大部分官员见势不对,都保持了沉默,即便心里觉得温长宁有罪,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跳的最高的那一拨官员,则是由户部尚书龚文桢领头的,他们早看温如晦一系人马不顺眼,此时便要趁势狠狠咬下一块肉来。
  工部也站到了他们这边。
  皇帝坚持要查案,可案子查了五天,一点头绪都没有,温长宁就一直被扣在大理寺的监牢里。
  皇帝不得不令五城兵马司副统领暂时替代他的位置。
  大理寺的人也愁啊,皇上的眼神都快把他们活剐了,可是这案子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死的又是二品大员,他们也不敢随意找人顶罪。
  这查来查去,就是想不到有什么办法可以洗脱温长宁的嫌疑。
  朝堂上高呼定罪的声音越来越大,就连民间都开始议论纷纷,认为皇帝有心包庇。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请愿声甚至开始在读书人中流传。
  眼看着事情愈演愈烈,温老在朝堂上纵横半辈子,此时却仿佛老了十岁一般,鬓发都白了一半。
  皇帝也是焦头烂额,他顶着极大的压力,可大理寺那群废物竟然什么头绪都没有,非说就是温长宁杀的人。
  这怎么可能?!
  皇帝气的摔了折子,“一个个都说我包庇,说我任人唯亲,可是他是什么样人我最了解,他绝不会去醉酒杀人!”
  “他可是温长宁!”
  他们打小一起长大,温长宁从来都是最好的,醉酒杀人,太可笑了,这是要把他打成什么暴徒吗?
  “他们就是想要朕屈服,朕绝不会!”
  距离案发十日后,朝堂上的对峙之势已然如同水火,龚文桢咄咄逼人,气的皇帝恨不得一刀剁了他,将他在心里的小本本上划拉了无数次。
  在民间,皇帝的声誉也开始下滑,百姓们不懂谁好谁不好,他们只知道一个世家公子杀了人,就因为是皇上的竹马,皇帝就要包庇他。
  虽然谁都知道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是一句笑话,可如此血淋淋的摆在眼前,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不止百姓不接受,官员们也不接受,死的可是工部尚书,二品大员啊!
  如果温长宁连杀了一个尚书大人都能脱罪,那他们岂不是也要担心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哪天就被他给摘了?
  越来越多的沉默派也加入了对峙的行列,除了温老的死忠嫡系,无人再敢为温长宁说话了。
  皇帝整宿的睡不着觉,熬得双目赤红,状若疯狂。
  “朕告诉你们,朕就是包庇了又如何,大理寺的废物,通通都给朕滚蛋!朕要重新召集擅长断案之人!”
  “朕就不信,这案子就查不清楚!”
  “皇上息怒,皇上三思。”底下官员跪了一地。
  皇帝大怒,将桌案上的奏折甩到地上,七零八落的撒了一地,“一个个的嘴上说着息怒,三思,实际上就是在逼朕!”
  “臣不敢。”龚文桢低着头,嘴角压抑不住的勾起,继续疯,继续闹,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有多‘昏庸’,多‘暴躁’。
  温如晦看出皇帝的处境,不禁老泪纵横。
  这是连环计啊,他的儿子,被人拿来做了饵,诱的却是皇上这条鱼。
  他知道不能再让事态继续发展下去了,可是想到儿子,他又不能果断地做出决定。
  难,太难了……
  为官数十载,多少危机算计,他没怕过,可是没想到有朝一日屠刀竟会落到自己儿子的头上。
  薛亦也听到了许多风声,每日担忧的不行,只可惜他虽然升为了从五品的侍读学士,但在这京城还是太微不足道了。
  他甚至没有上朝的资格,只能从同僚的闲话中得知一二朝堂风声。
  老师那里,他去问过几次,他们老两口都承受着摧心之痛,他也不敢过多打扰,只好和文羽穆商量,请他没事便过去做些好吃的,好歹为他们调理一下身体。
  这一日,终于轮到他进宫轮值。
  他辗转找到皇上身边的方德海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事态竟然已经如此严重了。
  他心一横,跑去求见皇上。
  皇帝还在上朝,与一群臣子简直势同水火,要不是还有温老一系的人马压着,恐怕早就闹了起来。
  现在也不过是一根绷紧的弦,就看谁先断。
  皇帝除非真的想做一个暴君,血溅朝堂,否则一时半会还真拿这些官员束手无策。
  他救灾殿外求见,被侍卫拦了下来,方德海愁眉苦脸的道:“薛大人呐,您就消停点吧,若您也折了,这可怎么办啊。”
  薛亦拉着他急急地道:“方总管,你帮我进去求见皇上,就说我薛亦自告奋勇,想要去查案。”
  方德海听了,一咬牙,说:“那咋家就替您跑一趟。”
  他上了年纪后,就不再担任传唱太监,只是负责伺候皇帝的日常起居,不过威望更深,从后殿入前殿,一路上一点阻碍也无。
  他一路小跑急奔,在皇帝耳边耳语几句。
  皇帝精神一振,高声道:“宣薛亦进来。”
  侍卫得了旨,便放了行。
  薛亦走进来,躬身行礼,“见过陛下。”
  “快起。”皇帝激动地道:“你说你愿去查案,你可有把握?”
  薛亦道:“臣定当竭尽全力。”
  龚文桢慢条斯理的站出来,拱了拱手,“皇上,薛学士和温长宁乃是同门师兄弟,属亲近之人,理当避嫌,怎能让他去查案?”
  皇帝怒摔了一支笔在他头上,“给朕闭嘴!”
  薛亦道:“皇上息怒。”
  他转向龚文桢,“龚大人,诸位大人,我愿意在此以人格起誓,绝不会徇私包庇。”
  “我知道诸位不信我,这样吧,今日各位都在这里,不妨做个见证,案子查清后,诸位可就案子的任意细节对我发问,有一处对不上或有问题,便治我一个办事不利之罪,我绝无二话,立即辞官回家。”
  他将话说到这份上,再咄咄逼人就显得他们很不讲理一般
  龚文桢眼睛一眯,“不知薛大人需要多长时间,你若是查个一年半载的,那还查个什么劲,届时什么线索都没了,还不是由着你说。”
  薛亦看向他,行了一礼,“不知大人有何见教?”
  他神色凌厉,虽然很客气,却令龚文桢感觉极不舒服。
  “呵。见教不敢当,这案子大理寺查了十天,既然薛大人觉得自己笔大理寺的官员都厉害,那不若便以五日为约定好了。”
  薛亦看向皇帝,“臣没有意见,一切听皇上的安排。”
  龚文桢也看向皇帝,说:“若皇上觉得不够,再添几日也使得。”
  皇帝充耳不闻,只看向薛亦,他知道薛亦一向聪明,不免抱有很大期待,便道:“那便暂时以五日为期,朕擢升你为大理寺少卿,专司此案,命刑部和大理寺无条件配合你。”
  “臣谢皇上隆恩。”
  薛亦领了命,便退下了,皇帝也宣布下朝。
  龚文桢袖着手,阴冷的盯着薛亦的背影。
  大理寺少卿,呵,一下子就从从五品升到了从四品。
  倒要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命当这个官。
 
 
第五十章 
  薛亦回到家中, 才跟文羽穆说了这件事,他拉着他的手,有些歉疚, “我知道本该先同你商量的,但是当时局势已经很紧张, 而我进宫的机会也不多,师兄也不可能带我进去了……”
  他絮絮叨叨的,手掌紧紧捏着他的, 掌心沁出一点冷汗。
  文羽穆耐心的听完,笑道:“别紧张,不就是查案。”
  薛亦说:“其实我本来是不紧张的,想着大不了辞官,可是后来又想到师兄的生死荣辱可能就挂在我身上了, 我又难免紧张了起来。”
  文羽穆:“放心吧, 你那样聪明,肯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我粗通一些仵作和侦查之术,也能帮你的忙。”
  薛亦露出一个很可爱的笑容,赧然道:“我就是知道你会这些。”
  所以才底气很足。
  或许他聪明是足够的,但在专业方面, 又怎么敢说自己比大理寺的人强呢?还不是因为对沐沐有信心。
  文羽穆道:“说来, 师兄也在大理寺的监牢里待了十日有余了, 还好皇上给了你特权, 我们刚好可以进去探视一番。”
  “是啊。”
  他们转去大理寺监牢,温长宁独处一个大的牢房,里面有桌有椅,布置整洁,虽然粗陋但是已是极高规格的条件了。
  温长宁穿着素色的便服, 在有限的环境中依然将自己打理的得体,只是难掩眉目中的憔悴。
  “师弟,你们怎么来了?”他坐直了身体,问道。
  薛亦道:“师兄,我向皇上求了特许来接手调查你的案子,所以才得以来看看你。”
  “皇上升我为大理石少卿,全权处理你的案子,命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全力配合。一会儿我还要去取卷宗,先来看看你,见你无事我便放心了。”
  温长宁叹道:“想不到连你都牵扯了进来。”
  文羽穆道:“师兄,说这些已是无用,你出了事,我们岂能坐视不理?当务之急,还是跟我们说说这个案子的细节。”
  虽然他是个嫁人的花印,但是温长宁并不会因此看轻他,只不过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他是个温雅清柔的性子,冷不丁听到他冷静而略带强势的问话,有些不适应。
  他愣了一下,薛亦赞同的点头,“是啊,师兄,先和我们说说案子吧,你的情况,我们出去后会转告给老师他们的。”
  温长宁回神,苦笑道:“好。”
  “其实我在牢中也一直在反复思量,那天,任大人突然神秘的邀请我,说有要事同我相商,叫我务必赴约。”
  “当时我未曾注意太多,后来细细回想,才想起他那天神色焦虑,还有些隐藏极深的恐惧,似乎有什么很严重的事情在困扰着他。”
  “我当时并未想到这些,因为我同皇上的关系好,很多官员犯了错都会想着来找我说说好话,让我帮他们求求情。”
  “我以为任大人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才秘密邀请我。这种事我一般是不会参与的,但任大人说的诚恳,再加上他是工部尚书,二品大员,我怎么也要卖几分面子,才想着去一趟也罢,左右我只是听一听,其他的不能保证。”
  “现在想来,那件困扰着他的事情,或许真的极为严重。”
  薛亦颔首,“其实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死的偏偏是工部尚书,而不是户部尚书,礼部尚书之类。”
  “这件事中,其实师兄和任大人都是受害者,只是因为任大人已经死了,而师兄你还活着,身份又那么贵重特殊,所以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师兄,你可有跟大理寺的办案官员讲过你的猜测?”他问。
  温长宁点头,“我说过了,只是唐大人似乎认为任大人已经死了,他死前有什么事也都已经不重要了,还是查出真凶更重要一些。”
  “他就如你所说,视线一直集中在我身上,所做的调查,也都是围绕着我。”
  “他一开始还想证明我的清白,后来,似乎已经放弃了,觉得我就是凶手,反而想查出我和任大人有什么私怨,将我的罪名钉死。”
  薛亦道:“他一开始定是怕皇上生气,后来发现皇上逐渐压不住朝堂和民间的热议,才起了这样的心思。”
  去计较他是怎么想的也是无用,温长宁道:“我知道的就这些了。”
  文羽穆此时才道:“师兄再讲讲案发当日的经过吧。”
  温长宁点点头,继续说道:“那日,我出门去赴约,为了不引人注目,特意换了身简单的衣服。客房是任大人定的,他说那里很安全,店老板是他的老相识了。”
  “酒席也是他置办的,对了,他还说是你店里的美人泪呢。我喝了几杯酒,还未谈到正事,突然觉得一阵头晕目眩,接着便不省人事。”
  “等我醒来,任大人已经被勒死了,而我的手上,有和他脖子上一模一样的勒痕,就是我玉佩上的丝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