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监司大人,我可以!(古代架空)——江甯

时间:2020-11-06 09:43:57  作者:江甯
  “蓝用以为除掉公子,李瑜地位稳固,他便也高枕无忧了。却不知李瑜连亲兄都敢杀,又岂会留着一个握着他大把柄的人在。蓝用不甘被利用,被追杀临死之际找上了我,将所有事据实相告,我才知道高高在上的帝王才是杀死父亲的真凶。可我又能如何呢?”
  卫儒捋了把脸,人前威严的镇国侯在这一刻忽然像没了爪牙的猛虎,他悔,他恨,他不平。却不敢悔,不能恨,更不能将不满写在脸上。若为齐王讨公道,报父仇,起兵造反。凭卫家,韩家,褚家三家之兵马,足以撼动天下。
  “……但那不是你父亲希望看到的。”卫老太君当年就是这样告诉卫儒的:“天下乱了太多年了,百姓盼着安定也盼了太多年了。你忘了那遍地饿殍,苍夷满目了么,还经得起再乱一次么!况且蓝用已死,死无对证。如今满朝文武又对李瑜十分满意,你若兴兵,便是逆贼!”
  所以卫儒只能继续当他的镇国侯。
  “你说这是不是报应呢。李瑜为皇位设计杀害兄长,李瑜的儿子们也为了那个位子自相残杀……”
  卫昭看着父亲,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在父亲沉稳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满目疮痍的心。
  “其实公子失踪,朝中不是没有人怀疑过李瑜。但李瑜对待齐王旧部礼遇有加,从不打压。齐王唯一的女儿福荣公主也很受李瑜疼爱,一生富贵。我卫家,韩家,鲁家无一不手握重兵,李瑜却从未动过收回兵权的意思。至少表面上没有露出分毫。也或者说,他在利用我们这些武将震慑旧贵族。”
  “但从李淮登基后,他却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卫家。”卫儒轻笑一声:“当年蓝用找上侯府,若有心去查并非查不到痕迹,李瑜也许早就动了灭卫家的心思,只是还来不及动手,他的儿子们就迫不及待的要取而代之了。李淮一向多疑,他又娶了淑宁,如果淑宁诞下皇子,有我卫家支持,皇子地位稳固,李淮的位子可就悬了。”
  “他能做弑父杀兄之事,自然也担心他的儿子会做同样的事。所以他不会让淑宁再有孕,甚至目标明确的除掉卫家以绝后患。”
  卫儒取下落雕弓,将弓弦拉满,然后突然放开手,空弦在半空中迸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无论他如何做,为父只要你记着:镇国侯府,镇国家,安天下。”
  ————
  不知不觉中,天已暗了下去。
  李淮狠狠的攥着荷包,幽兰草被捏的粉碎。药性没有失效,那么皇后的孩子是谁的!他面容狰狞,恨不得立刻冲到永宁宫去质问那个女人:为什么要背叛他!
  殿外风声大作,檐角悬挂的宫铃叮当作响,黑夜寂寂。
  皇城大街上响起急促的马蹄声,风在街口打着旋儿,卷着浓重的血腥气。
  “——八百里急报,济州段水路被填,渭南三州拥兵自立!”
  李淮怒火攻心,咳出一口血来,鲜血喷溅在绣着兰草的荷包上晕染开……
 
 
第二卷 完。 
 
 
第101章 
  凤溪姜氏在楚时乃东南首富,但族中子弟却一向奉行节俭。为了不使诺大家业被后世不肖子孙挥霍殆尽,姜氏第一任族长立下规矩:族中子弟成年后,公中每月只发放例银二两。但族中各产业会提供就业机会,勤者多得。
  后一任族长继任后又行补充:不限制族中子弟发展,若子弟有外出谋生者,族中一并发放份银作为起步资金。
  也因此,姜氏历经百年,祖业非但没有被挥霍,反而愈发欣欣向荣,产业遍布东南各地,并逐渐向北方蔓延。族中子弟擅经商者如过江之鲫,姜氏枝繁叶茂,以商人之家跻身贵族行列,足见姜氏之盛。
  姜氏富可敌国,行事却沉稳低调,东南官场敬姜氏族风,少有盘剥欺压者。然自楚未帝起,国力渐衰,贪官污吏横行,姜氏不得不收缩产业以避锋芒。
  楚未帝南逃至南郡,荀皇后贪姜氏之财,强硬赐婚姜氏族长嫡女姜苑与荀氏嫡长子荀渊。姜族长恐祖宗基业毁于一旦,赐婚懿旨一下,便着手将族中产业分出,令子弟自行离族,向北谋生。
  姜氏发展百年并非不经世事,然每次都能从祸乱中走出来,所仰仗的就是家族的良好风气以及族中子弟的团结。但楚国日薄西山,荀皇后狠辣,楚未帝骄奢淫逸,后面还有梁王虎视眈眈。若保姜氏基业,最好能择一方势力依附,然不论楚帝还是梁王皆非乱世雄主,姜氏一族不愿就此俯首,只能分族以保火种。
  后楚覆灭,梁王侵占碎雪关自立南梁,凤溪姜氏被洗劫一空,然所得钱财不过十之一二,南梁王大怒之下,血洗姜氏全族……
  每每思及此,姜氏都如同被针刺了心口,说不出的疼。
  “身为嫡支子女,没能替家族分忧解难,这么多年又过的糊里糊涂,一心只想找回自己的儿子。姑姑是个不肖之人。”
  姜敏之忙安慰道:“姑姑千万别这么说,若非为了家族,姑姑岂会被嫁到南郡荀氏去。姑姑在荀氏那几年努力替家族周旋,如果不是这样,祖父又哪有时间安排族中之事。”
  姜易叹道:“只是可惜我们终究辜负了七叔公心意,没能让姜氏恢复从前的鼎盛。”
  姜氏轻轻拍了拍他的头,柔声道:“那些年楚国遍地战火,盗匪四起,在外跑商的子弟日子都不好过,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族人飘零,尽管父亲将产业分出,在当时的条件下也不过勉强糊口罢了。”
  姜氏一族的核心产业是丝绸和茶叶。在东南有大片的田地山地种植桑树和茶树,姜氏的茶园在当时不知有多少人垂涎。姜氏覆灭后,核心产业也跟着消亡了。只有在外站稳脚跟的族人们日子还算好过。
  姜敏之是嫡支仅存的男丁,姜氏被灭时他随几个族兄在外闯荡,手下经营两个茶园,这些年也渐渐在涪州有了立足之地。奈何涪陵堰决堤,茶园被毁,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我和易堂兄侥幸活下来,便跟着流民一路向盛京走,承蒙小霍掌柜赏识,我兄弟两个不至于没了活路。谁想到柳暗花明,竟有幸找到了姑姑。”
  姜氏握着两兄弟的手,目光坚定道:“都会好起来的。父亲高瞻远瞩,不会让姜氏就此沉寂的。”
  姜敏之与姜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希冀和欣喜。
  姜易趁势说道:“苑姑姑,族人们分散各地,其实都希望能够重聚起来。若他们知道嫡支姑奶奶还在,一定会十分高兴的。”
  虽然旁支中有两支发展不错的,但比起当年的凤溪姜氏,不过凤毛麟角。由此下去,几十年后谁还会记得凤溪姜氏。
  “好。凤溪姜氏不能断送在我们手里。”姜氏沉静的看着姜易:“你常走南闯北,与族中子弟联系颇多,姑姑拜托你寻访族人,就说凤溪姜氏的姑奶奶回来了。有愿归族者,我们欢迎之至。有不愿归族者,我们亦不强求。”
  姜易狠狠点头,骄傲的拍了拍胸脯:“苑姑姑放心,包在我身上了。”
  姜敏之就一脸羡慕的看着他:“我也想去。”
  霍宝儿决定随霍玉娘和宁致远回祁县祭祖,宁致远的腿伤养了几个月已渐渐好转。如今已是春日,天气渐暖,便想尽快启程。宁致远此时不愿出仕,但对读书却极为喜爱。霍宝儿拢了拢账目,发现过去半年的收入还算可观,便打算再开一个分号。
  祁县距黎阳不远,秦芜说若在祁县开书馆,她可去信给秦氏本家替书馆张罗些藏书。卫昭不是很懂做生意,但太华街的书馆门庭若市,虽然收入还及不上蜜饯铺子的一半,却深得读书人喜爱。所以只略一思索便同意了,毕竟剿灭吴氏兄弟后,他也是财大气粗的。
  霍宝儿回祁县,还要将分号开起来,来回没有小半年是回不来的。因此盛京太华街的铺子便交给姜敏之打理。
  “……小姜掌柜,可要好好干哦。”姜易一脸老成的拍拍他。
  姜敏之抖了下肩膀,甩开他的手,傲娇的哼了一声。
  立春之后,乍暖还寒。宁致远离京这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金水河岸柳树抽了条,吐出点点新绿,极富生机。
  “渭南独立,皇上震怒,自去年秋天起便就地征召民夫疏通渭水河道,工程巨大。冬日干冷,又冻死了不少人。如今民夫被抽调,春耕之时土地无人打理,豪强趁机兼并土地,百姓流离失所,更有甚者落草为寇。渭南那边正乱着,你们走水路到通州北上岸,免得遇上流寇,然后再转陆路,先到黎阳秦氏本家拜访,再回祁县。”
  卫昭又给霍宝儿配了五个护卫,连同带走的几个伙计,一行共有十三人。曹英认得通州威远镖局的镖头,正巧有趟镖要走,也算顺路。便拜托镖局的人,届时叫霍宝儿的车队跟在镖局后头走,安全上更有保障。
  霍宝儿眼圈红了红,哽着声音道:“宝儿不在少爷身边伺候,少爷可要好好的吃饭睡觉。宝儿会很快回来的。”
  卫昭用扇柄敲了敲他的脑袋,笑着说:“你我主仆多年,如今难得有回乡的机会,也不用急着回来。”
  霍宝儿急急道:“少爷是不是不要宝儿了!”
  卫昭摇头失笑:“我家霍大掌柜有做生意的天赋,少爷我高兴都来不及,哪会不要宝儿。”
  霍宝儿吸了吸鼻子,狠狠点头:“少爷放心,宝儿一定会把少爷的生意做大做好的,让少爷天天坐在床上数银票,数到手抽筋那种。”
  卫昭大笑起来,拍拍霍宝儿肩膀:“时候不早了,快走吧。”
  船渐行渐远,直到变成一个小黑点,淹没在水天相接处,慢慢淡出视野,卫昭方才收回视线。
  他弯腰将倚在他腿上裹得像个球似的卫远抱起来颠了颠:“远儿也要长大了,三叔快抱不动了。”
  卫远搂着卫昭的脖子,凑上前在他脸上啵的亲了一口,笑眯眯道:“等远儿长大了可以抱着三叔啊!”
  卫昭想一想那个画面,忽然就抖了抖。
  冯贵妃于去年冬天诞下一位小皇子,只是怀孕期间曾受过惊吓,胎像一直不好,小皇子早产,身体孱弱。李淮心疼小皇子,几乎夜夜都宿在琼华宫。进贡宫中的珍贵药材也全部紧着小皇子用。
  宫里当差的惯会见风使舵,冯贵妃受宠不是一天两天了,此次又替皇家诞下皇子,风头更盛。便是卫皇后背靠镇国侯府,也免不了受些闲气。
  屏儿气呼呼的跟扇儿抱怨:“琼华宫那位打从出生就身子骨不好,这两日病得厉害,原也只当是春日湿冷,受了寒。可谁知琼华宫的王嬷嬷跟着厉公公在御膳房盘查,我不过是给娘娘取膳食,却被那王嬷嬷好一通盘问。好歹我也是永宁宫大宫女,她倒是谁的面子都不瞧,反倒是故意刁难一般。你瞧,这汤羹都凉了,再回锅热热味道就变了,哪能给娘娘吃。”
  屏儿越想越气,气的眼睛都红了。
  扇儿也皱紧了眉头,忍不住骂道:“不过是粗鄙商户的奴才,倒也作威作福到咱们头上了。”
  屏儿发泄完了也就过去了,她小心扯了扯扇儿的衣袖:“咱们也就私底下抱怨抱怨,扇儿姐姐可别声张出去。若叫旁人知道,又要说咱们娘娘没有容人之量了。”
  扇儿讥笑一声:“咱们娘娘要是没有容人之量,还会让宫妃们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算了,这事儿咱们就此打住,也莫去招惹娘娘。”
  她合上食盒,撇了撇嘴道:“也幸好咱们家世子夫人常来宫里探望娘娘,三公子淘腾了不少珍稀药材,滋补之物,隔三差五就托世子夫人带进宫来。宫里那些东西旁人眼皮子浅当是好的,咱们娘娘还真看不上。”
  屏儿也挺了挺胸脯:“可不正是如此。”说完又噘了噘嘴:“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扇儿好笑的捏了捏她鼓起的脸颊:“她再能折腾也只是个贵妃罢了。”
  说话间,忽听殿外一阵喧哗。扇儿蹙蹙眉,喝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小宫女们战战兢兢道:“不知怎么了,内廷司的人围了永宁宫。”
  扇儿脸色一变,才要去问便见小莫子脸色灰白,脚步匆匆的从外头进来。他低声对扇儿屏儿说:“琼华宫那位小皇子殁了。”
 
 
第102章 
  冯贵妃紧紧的抱住小皇子,眼泪汹涌。
  “皇上,皇儿他死的冤啊!”
  李淮素来宠爱冯贵妃,对小皇子自然也疼宠有加。尤其是小皇子身体弱,连哭声都像猫叫一样虚弱,不免就多了几分怜惜。虽是早产,但太医也说过只要好好调养也会安然长大,只不过身体照常人会弱一些罢了。没想到才两月,小皇子就夭折了。
  殿外跪了一地的宫女内监,还有太医院几名医术超群的太医都在殿外候着。据陈太医判断,小皇子是中了毒。这毒毒性不强,极易忽略。但小皇子根基太差,又在病中,稍有差池就会丧命。
  李淮大怒,命太医院将琼华宫上下查了个遍,倒真叫太医找到了毒源。是冯贵妃孕期受惊时皇后赏下来的蜀锦。李淮恼恨之下命内廷司围了永宁宫。
  冯贵妃道:“冯嬷嬷说娘娘送的蜀锦质地软绵,可用它给皇儿做几件贴身小衣穿。”
  她忽然惊道:“皇儿从出生起就一直穿着蜀锦做的衣裳,怪不得皇儿一直体弱……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
  冯贵妃掩面而泣,声音悲彻。又指责太医:“皇儿病了这么久,你们竟一直没有发现问题,害死了我的皇儿,还不快说是受何人指使!”
  陈太医忍不住道:“回皇上,小皇子中毒时日并不长。虽然在蜀锦上发现了同样的毒,却不能就此认定是蜀锦的问题。”
  “不是蜀锦还是什么?御膳房,内务府,凡是小皇子可能接触到的东西全部一查到底,可除了蜀锦之外,什么都查不到!你告诉朕,还有什么!”
  陈太医硬着头皮道:“不止接触到的东西,还有人。小皇子所用之物都经过何人之手,这些人都有下毒的嫌疑……”
  “住口!”李淮眯起眼盯着陈太医:“你在替皇后开脱?”
  陈太医脸色一青,忙跪趴在地:“臣不敢,臣只是陈述事实。”
  冯嬷嬷却脸色大变,她悄悄扯了扯冯贵妃,朝她使了个眼色。冯贵妃一心扑在死去的小皇子身上,平日做事便不经大脑,这会儿更是一团浆糊。只想找出凶手,替皇儿讨回公道。因此对冯嬷嬷的暗示全然不觉,冯嬷嬷忍不住想要跳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