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贵无比的皇帝陛下,带着人来到了京中的菜市之中。
顾元白亲自从菜市的路头问到了路尾,从一个鸡蛋的售价问到了一斤兔毛的售价。他的气质斐然,衣着即便再低调,在百姓之中也是鹤立鸡群。但顾元白语气温和,态度亲切,被他问话的百姓虽然拘谨,但并无多少害怕。
“公子,你若是买得多,我们这价位就会更便宜,”卖着自家鸡蛋的农户搓着手,小心翼翼道,“我家的鸡蛋又大又好,是最便宜的了。”
顾元白看了看,果然点了点头,“老伯,若我买得多了,还能再便宜多少?”
“一斤鸡蛋便算十二文铜钱。”农户老老实实道。
顾元白了然。
他一路走过来,将各物件的售价明白的大致清楚了。等到同户部尚书坐上回程的马车时,他感慨道:“外头的鸡蛋是十二文铜钱一斤,可这鸡蛋入了宫,就变成一百二十文钱一个了。”
户部尚书不敢说话。
“该说朕不愧是皇帝吗?就连这一模一样的鸡蛋,到了朕的饭桌上就成了金鸡下的蛋了,”顾元白打趣,“是朕配不上去吃这十二文钱一斤的鸡蛋。”
“圣上,”户部尚书头顶大汗淋漓,“内廷的账目,这……”
“汤大人,你瞧瞧这才过了多久,”顾元白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朕才清了内廷不到一年吧?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不到一年的功夫,就有人敢在朕眼皮底下钻空子了。”
户部尚书完全不知道该在此时说些什么,马车一晃一荡,他背后的汗已经隐隐浸透了衣服。
“太府寺,少府监。太府管着内廷的库储和出纳,现如今的太府卿和汤卿也是熟识,”顾元白悠悠道,“少府监从未出过什么事,太府寺的事情倒是一件接着一件。前些日子反腐刚过,前太府卿正好缝上丁忧,这便辞官回乡守孝去了。这新上任的太府卿莫约是不了解朕的脾性,他甫一上来老实了还未到两个月,这便把鸡蛋给变成了金鸡蛋了,你说,之后朕还能吃得起鸡蛋吗?”
户部尚书脑中神经紧绷,既为这一句“熟识”而胆战心惊,又恨太府卿这没脑子的贪财行为。
皇帝陛下的脾气,对贪污的态度和容忍,这个太府卿如今还不明白吗?
马车正好停下,顾元白拍了拍户部尚书的手臂,语重深长道:“朕听闻汤卿正为家中女儿相看亲事,这女儿家的亲事可是无比重要的事,汤卿要多看多思,万万不要随意就下了决定。”
户部尚书这才反应过来,圣上对他说这一番话的意思。
最近户部尚书确实在犹豫是否要同太府卿结成亲家,圣上如今单独对他说这样的一番话,恐怕就是在提前提醒他,莫要和太府卿有过多牵扯,这是圣上对他的爱护啊。
户部尚书心中一松,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俯身行了个大礼,“圣上今日所言臣字字记在心中,衔草难报皇恩,圣上对臣的爱护,臣真是万言难以言其一,只恨不得为圣上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顾元白点了点头,含笑安抚他两句之后,便让他下车了。
太府卿其实自从反腐之后一直老老实实,近期才开始有贪污意向,但他这手脚刚做,就被顾元白给发现了,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倒霉蛋。
京城中,顾元白一边忙着处置太府卿,一边忙着紧盯着棉衣事宜。
而在北疆。
十月中的时候,一路草行露宿的送粮军队终于与北疆士兵汇合了。
薛将军在大风中迎来了这一条长长的队伍,也迎来了被这条队伍护在中央的长得见不到尾的粮车。
这些粮车各个装得堆积如山,一个紧挨着一个,平旷荒凉的平原两侧,听到声响的难民从灾民居中走出,愣愣地看着这些粮食。
从他们面前经过的粮车打下一道道影子,这影子将他们罩在底下,都遮住了太阳,遮住了天上的云。
驻守在边关的士兵们眼睛眨也不眨看着这些粮食,薛将军脸上憔悴的神情在这一瞬间变得神采奕奕。
“看到了没有?看到了没有?”老将激动,“我就说!我就说圣上一定会送大批粮草前来!你们信不信?你们信不信!”
驻守在边关的这些士兵和被薛将军救助的这些灾民,已经吃了一旬的稀粥了。
薛将军到了北疆之后,就无所不用极其地去救济灾民,然而灾民太多,带来的粮食不够。在等待朝廷送粮的这一段时间,不知从哪里传起来的谣言,说是朝廷不愿意往北疆送粮。
被薛将军从京城带往北疆的士兵们对此说法不屑一顾,他们是被圣上养起来的兵,圣上对兵如何,他们最是清楚。但原本就驻守在北疆的士兵们慌了,他们经历过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即便这一年来朝廷运往边疆的粮食稳定,给他们换了盔甲和刀剑,但他们还是害怕,慌恐开始在他们之中传播,听闻此事的薛将军直接抓住了传播谣言的源头给斩了,才暂时将一部分的士兵们安稳住。
但这一部分的士兵心中还是担忧,随着时日的见长,他们甚至开始心中升起了绝望。
然后就在这种绝望之中,他们等来了朝廷送来的粮。
送粮来的大军已经走近了,但即使是走近了,那些粮食仍然看不到尾,好像就没有尽头一样。
驻守北疆从未离开的士兵愣愣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粮食……”
京城的士兵骄傲十足地道:“圣上爱护我们,当然会给我们运送多多的粮食。不就吃了十天的稀粥吗?我都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这么慌。”
士兵只顾着看粮食,来不及回他的话,眼睛都要转不过来了。
这么多的粮食,能有多少人一辈子能见过这么多的粮食?
反正常年驻守在边关的这些将士们,他们中没有几个人曾见过这么多的粮食。不知不觉间,这些从未见过如此多粮食的人被身边人一提醒,自己摸摸脸,才知道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竟然眼睛湿润了。
哭什么啊?
士兵们茫然。
他们只是看了一眼粮食,看不够,又多看了几眼而已,心里面还没琢磨过来味儿呢,怎么就对着这么多的粮食哭了?
他们正想着,就听到突然有呜咽痛哭声在两旁响起,愈来愈响亮。士兵们扭头一看,原来是被薛将军聚集在这一块的灾民们正三三两两的抱在一起痛哭。这些前些日子满脸写着麻木的灾民们,在看到这么些粮食之后好像突然有了宣泄的渠道,一个人哭得引起了一大片的哭声,止也止不住。
有粮食了啊,他们得救了。
第88章
这是因为饿怕了。
在蝗灾肆虐和饿殍遍地时,粮食是最硬的通行货,也是最让人心安的镇山石。薛将军见到灾民如此,见到北疆士兵如此,心中酸涩又难受。
两个月前,他带着兵粮一踏进灾区,抬头是遮天蔽日的蝗虫,低头是饿得瘦骨嶙峋的灾民尸体。何为地狱?不亲眼看上一眼,旁人想的再多,也想象不出来人间炼狱是何等的模样。
人饿极的时候是没有理智的,什么都可以吃,树、草,甚至地上脚下踩着的土,混着水也能硬吃下去,但这土,人吃多了就会死,等没有东西可吃之后,最后就是人吃人。
这等的惨状无法用言语文字去转述,薛将军写给圣上的折子之中,也只写了“饿殍遍地”这四个字。
蝗灾爆发最早最严重的地方,女人和孩子,瘦小的男人,他们不止是自己饿,他们还得时时恐慌自己会不会被别人吃掉,自己的妻子,自己幼小的只会哭泣的孩子会不会成为别人的口粮。
这样的场面哪怕是最有灵气的读书人也会愣住拿不起来笔,薛将军有心想将灾区严重的情况一一转述,可转述什么呢?处处严重,处处严重之后就没有能单独拿出去写的东西了。
八百里急报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的时候,薛将军还担心他写上去的文章是否无法将北部蝗灾的严重说清楚,会担忧朝廷是否会重视,是否会派来大量的米粮。
直到看到摆在面前的这些一眼看不尽的粮草时,他才彻底安下了心。
一个将军最感恩的事,就是在前线打仗时,后方的皇帝能信任他并用尽全力的支持,这很难,不止是说起来那么简单,但当今圣上就做到了。
老将很是激动,看到带头的薛远之后更是畅快大笑,“我儿,你来得慢了些!”
薛远的容颜一露,常年驻守在北疆的士兵就惊呼一声,“薛九遥!”
“薛九遥竟然回来了?!”
薛远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了薛将军一眼,嘴角一勾,“薛将军数月未见,倒是沧桑了不少。”
他翻身下了马,走到薛将军跟前行了礼,朗声道:“下官薛远,奉圣上之命将粮草送到,还请将军审查。”
薛将军笑容止不住,“好好好。”
他拍着薛远的肩膀,一时之间眼角也有些湿润,“圣上竟然派你来运送粮草,圣上这是看得起你啊。”
薛远咧嘴一笑,“这是当然。”
薛将军同几位将领拉着薛远说了几句话,随后就一同去检查了粮食数量。即便带队的人是薛远,薛将军也公私分明,等最后查完之后,他们也被这些粮食的总量给吓了一跳。
“这都能吃到年后了吧?”
这么多的粮食还有送粮食的数万大兵,薛将军琢磨着不简单,他正想将薛远叫来问问话,却被人告知,薛远已经带着众位将领前去清洗自己一番了。
薛将军眼睛一瞪,怒骂一声兔崽子,也不琢磨了,“把粮食卸车,万事不管,先让大家伙吃一顿饱饭!”
*
等薛远清洗完自己从房里出来后,就闻到了四处飘香的粮食味道。
他抹了把脸上的水,抬眼看着四处飘起来的白烟,慢条斯理在军中看了一圈。新来的兵听过薛远剿匪的名声,以往的兵知晓薛远驻守北疆的大名,他这出去一逛,军里不少人都知道薛九遥回来了。
薛远的名号对北疆士兵来说当真是响当当,里头不少人都曾跟着他出入战场过,偶尔薛远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还会恭敬地道一声:“少将军。”
在以往卢风掌权时期,薛远的功名都被薛将军压了下来,即便之后圣上掌权,因着薛将军的谨慎和担忧,对当今圣上的脾性也不曾了解,因此也没有为薛远表功。薛远在边关时自然没有位列将军之位,只是他以前桀骜,别人这样叫他,他也就光明正大、理所应当地应了。
现在听到这样熟悉的称呼,薛远却第一时间想起来了顾元白,突然有些庆幸顾元白不知道这事。
否则这小没良心的,定会怀疑他用心不良了。
薛远把自己曾经野心勃勃妄图登高位的想法故意忽略掉,悠悠闲闲地走到了薛将军的营帐当中。正好饭菜已上,薛将军停下与几位将领的商谈,让他坐下一同用膳。
饭桌之上,薛将军一颗忠君之情无处倾泻,只能不断地问薛远:“圣上如今如何?”
薛远一听这话,眉眼之中就染上了阴翳,“我一月有余未见过他,我怎么能知道。”
薛将军不知道他怎么心情突然变坏了,“那你走之前,圣上怎么样?”
“脸软得跟天上的云似的,”薛远筷子顿住了,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还是瘦,手上就剩骨头了。”
薛将军前半句没听懂:“什么叫脸软得跟天上的云似的?”
薛远没听到他的声音,他已经完全陷进去了,骨头都泛着酥人的痒,“他生辰时我也没在,以往他生个病,踩在温泉池边的白玉砖上都会浑身乏力,只能让人背着。我这一走,谁还能背着他?”
“也不一定,”他忽然渗人一笑,“老子去荆湖南待了一个月,回来还发现他变得气色更好了呢。”
“他身边这么多人,叫谁背不是背?”
薛将军听得糊里糊涂,云里来雾里去,“薛远,我在问你圣上的身体怎么样!”
薛远回过神,瞥了他一眼,不耐地压低剑眉,“好着呢,不用你关心。”
“我怎么能不关心!”薛将军勃然大怒,“圣上对我如此关心爱护,如此信任于你我,我怎么能无情无义,连圣上的龙体都不去关心?”
薛远:“有我关心着。”
薛将军一愣,怒意霎时间褪去,变得乐呵了起来,“好好好,我儿切莫要忘记这颗忠君之心,你我为人臣的,就得这样才对。”
薛远摸摸心口,勾唇一笑,眼中有沉沉笑意转瞬,“那这颗忠君之心跳得还挺快。”
*
这些时日,一直同边关将士们拉锯的游牧民族正是契丹八部之一,首领名为日连那①的一部。
薛远带着兵马粮草送到北疆的阵势很大,日连那派出去的哨骑看到此事之后就连忙赶回了部落,将大恒士兵又往边疆派了军粮的事情告诉了首领。
日连那听闻此事,布带中的牛肉干都不香了,他皱眉道:“大恒皇帝派来了多少人?”
哨骑凝重道:“足有上万!”
“嘶——”日连那倒吸一口冷气,追问道,“领兵的人你们可看见了是谁?”
“他们也有哨骑探路,我们不能过于接近,”哨骑道,“虽然没有看清是谁带的兵,但能瞧出领头的主将似乎是个年轻人。”
日连那松了口气,哈哈大笑,“怕不是大恒朝廷只剩下兵了,连个能用的将领都没了吧?哈哈哈哈,薛平那个老东西年纪大了,朝廷是不是以为派个年轻的人来了就行了?不用担心,像这样毛都没长齐的将领,来一个我日连那杀一个!杀到这群毛头小子见到我就被吓得屁滚尿流为止!”
围在一起的属下也跟着放声大笑。
笑完之后,想着哨骑所言的连绵不绝的粮食,日连那的脸上闪过贪婪,“我们的马匹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这么久以来,我们的战士都吃掉多少只牛羊的肉干了,你们还记得大恒女人的滋味和大恒粮食的滋味吗?”
属下们满脸凶悍,“首领,我们已经被薛平那个老东西打回来数次了,这次来了个年轻人,说不定还是从没上过战场从没和我们交过手的年轻人,从他这里突破,必定能给那个老东西一次重击!”
76/135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