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逃不了干活的命了,周六媳撇撇嘴拿乔道:“我还是个姑娘的时候,可都没曾下过地,娘您当时也保证了的,我爹也是看六丰是个童生,才把我许来的。”
见周奶奶马上要甩脸子,周六媳又服软道:“娘您先别着急生气,儿媳又不是像侄媳妇一样不干活。那地我确实不会种,这样吧,我忙家里琐事,让四嫂下地吧,容哥儿也十二了,还能跟着帮帮四嫂。”
周奶奶还是拉着脸,“你不是怕火?”她怕周六媳又起鬼点子。
“哎呀,那再怕总是要吃饭过日子的呀。真是邪了门了,咋这寂年侄儿刚把人迎进门,家里的倒霉事是一桩接着一桩了,唉,晦气啊……”周六媳就是一张嘴痒,“娘,那儿媳就不陪您了,我先忙去了。”
没啥见识,内心也不太坚定的周奶奶一听这话,心头直蹦跶,心里也开始对谢宁有了想法。
她哪有脑子去想,是周大丰主张的逮野猪?林锦腰疼,还不是她叫人产子的第三天就洗衣烧饭,落了病根?
……
说来也是闹笑了,老三家现在是谢宁去打饭,自从他去打饭开始,顿顿丰富,且份量足。
原来那周六媳贪吃,每次煮饭都多下一碗米,多烧一盘菜,周奶奶像训三房林锦、四房林桂花一样训她,她就撒泼说不烧饭了,她才不是那种吃孝顺亏的人,周奶奶竟是拿她毫无办法。
食物链,一物降一物。
周寂年加快了抄书的进度,他着急上镇买粗海盐,所以他计划五日内抄完这本《全庆诗》卷一。天一亮,他就起来抄书,一整天都坐在书桌前,谢宁也不敢扰他,端了饭菜去放在他书桌旁。
直到夜幕,点油灯都看不清了,周寂年才收笔。周寂年也是无奈,十八岁,他现如今秀才都还没考,他就是赋诗百首,他一个童生的身份,世人只道‘穷诗’,不会给上台面。
写话本倒是能挣银子,可是他一个右相,只理朝廷政事,这又岂是他现在的身份能发表的吗?
谢宁将他的辛苦看在眼里,怕他熬坏了眼睛,于是再一次上山采药,他悄悄带了粗麻绳和火折子。
壮着胆子进了黝黑的山洞,谢宁用火折子燃了根枯木棍拿着,推了一个大石块去洞口,用粗麻绳绑了石头,绳子另一头丢下去垂着。
然后先丢了背篓下去,再脱了衣服跳进水潭里,他要捉鱼。小时候听大人说过,有个瞎子吃了鱼眼睛,眼睛就不瞎了。
谢宁在水里来去自如,若不是捉了鱼虾要往巨石岸上扔,他都不需要冒出水面。
他在水里强取豪夺的,惹得鱼儿快速的扇着尾躲他,谢宁死追不罢休,被鱼群引到了一个引流口。
原来水潭洞里的水是从这个口流下来的,既然有引流口,水位又不曾涨过,想必有另一个水流出口。
谢宁捧着鱼往岸上去,把岸上的鱼拾进背篓里,以防他寻出口时,鱼儿蹦跶回水里了。
他再次跳进水潭里,挨着石壁潜水寻出处。失望的是,他并没有找到另一个出口,而且再往下水底太黑了,他看不见了。
谢宁只捉了五条大鱼,十几个虾,这些虾肚子肥肥,个顶个的大,满意的背着竹篓攀绳往上爬。
下山的回家的时候,鱼虾被他用草药埋在篓底,谢宁兴高采烈地赶回去献宝邀功。
周寂年再次放下毛笔,转动手腕,这几日他太过心急,今天手抖了好几次,险些写坏了字。
“寂年……”谢宁几乎用气声喊着推门进来,见他揉手腕,着急地也不压音量了,“你手又疼了?”
“有些酸,不疼。”周寂年否认。
谢宁卸了背篓,过去握着周寂年的手揉按。之前寂年说过,自己的手冰冰凉凉的,揉的他很舒服。
周寂年扭了扭脖子,放松骨头,听见地上背篓里有动静,惊问:“药材下面是什么?你又捉蛇了?”
谢宁马上把周寂年的手抛在脑后,去拖了背篓过来,又用气声道:“我去捉鱼啦。”
谢宁掀开草药,露出下面的粗麻绳和鱼虾,凑到周寂年跟前,以手挡在嘴边,大大的高兴,却小小声说话。
“你最近老按眼窝,我捉了鱼煮鱼眼给你吃。”
宁郎说话呵出的气息,就似他人一般,软软地,周寂年低头,视线把人紧紧盯着……
他起初是为了报宁郎上一世的救命之恩,所以从不嫌弃,无限包容。但是他没想到,却换来宁郎如此用心。成亲后,他才知道这人至纯至善,可爱,可,爱。
谢宁被人盯的有些害羞,不自在想要说些话缓解,“水潭洞里的鱼儿可好捉了,傻呆呆地。”
周寂年被眼前这如若涂脂的饱满唇瓣吸引了视线,这是他已经过门的夫郎……
“我还发现了水潭洞之所以有水……”谢宁被面前的人轻捏下巴,赶紧住了嘴,瞪大眼睛疑惑地看周寂年。
接着就他就被周寂年抬着下巴,在周寂年的脸凑近之前,疑惑地问:“寂年,你饿了吗?”
“嗯。”周寂年回的很快,他确实饿了,饿的下身疼。
“我去做鱼给你吃。”说完谢宁一甩脑袋挣脱下巴上的手,出了门。
周寂年深呼吸,谢宁的唇瓣饱满,说话更显肉嘟的,移开视线不敢再盯着人看。
谢宁去院子里摸了之前采的八月瓜,皮炸开了,还没露出里面的果肉,但是已经表明可以食用了。
“你先吃个八月瓜,我去给你蒸鱼。”谢宁提起竹篓,把鱼倒进有水的木桶里,抱起一条往灶房去了。
谢宁杀鱼去鳞,洗净,切了姜丝塞鱼肚里,待水开后,放鱼盘,加柴大火蒸。
待火小了不再添柴,开始切葱花。火熄的差不多了,撒上葱花淋上酱,端去小院子。
调味料少,却保留了鱼肉原有的鲜嫩香。
谢宁大大咧咧的蒸鱼开小灶,没躲着人,所以桶里剩下的四条鱼,全被周奶奶没收了,只给留了些虾子。
谢宁扁着嘴,气呼呼的,不过又一想,大不了煮熟了后他多夹一些就是。下午他们一家平分了一整条蒸鱼呢,他又开心了起来。
周寂年开始平静书写,内心则运筹帷幄,只待他爹爹能下床那天就计划分家。
谢宁在小院子里擦干净手,静步去推爹爹房间门,林锦正卧床发呆,听声儿用力抬头,“进来,怎的了?”
谢宁轻轻合门,去坐在爹爹床边,“我想蒸茄干,和寂年去镇上换钱。”
“是好事,可以。只是我这腰不中用,得苦了你了,宁郎。”林锦拍了拍儿夫郎的手背。
“唔,茄瓜要的多,我要怎么和奶奶开口啊?”谢宁伸出一根手指头搓被单。
“晚上吃完饭,你叫四叔母来一趟。”之前林桂花和他商议过,中秋节去祈恩寺卖小吃食。
想到中午吃的鱼肉,又忧心道:“你之前出事就因落水,怎么还下水捉鱼?莫再去了。”
伸手指向柜子道:“去拿钱,往后想吃肉,上猎户家换。鱼等寂年哪天去镇上,给你买回来。”
谢宁愣愣地看向抽柜,心口被爹爹的话捂得热热的。
不过,“不会了,我那次落水后,就会水了。别说大鱼了,那小虾子都是我手捉的!我去给爹煮虾吃。”
林锦笑,“好孩子,去吧。”
谢宁应声出了门,跑去在水桶面前蹲下来,里面的虾子还有活的,他突然想到,他可以捉了鱼虾去镇上换钱啊!
沾了墨水的毛笔尖轻轻地在砚台撇去余墨,笔尖突然抖了一下,周寂年放下笔,这两日太过激进,手已经控制不住了,得歇一歇了。
“寂年……”
又是这像小奶狗似的气声儿,周寂年握着手腕侧身,朝谢宁挑眉,示意他在听。
谢宁一靠近人面前,顺手就抓过周寂年的右手腕,用自己温凉却软乎乎地手去给人揉腕。
“你明日得闲吗?”
宁郎语气讨好,相处多日,周寂年早清楚了谢宁的脾性,“说。”
谢宁故作神秘,看了眼身后紧闭的房门,这才弯腰把头朝人家耳畔伸过去,又是那软糯糯地气声说:“我们去水潭洞捉鱼,运到镇上换钱。”
周寂年耳朵不受控的动了一下,微微侧目,视线又落在了小夫郎丰润的唇瓣上……
作者有话要说: 会分家的,等爹爹腰好了能下床就分!分完家搬到镇上后开始主线大剧情,我理顺了就双更。因为古文,边写边要查下资料,所以写得慢,哭泣……
……
感谢在2020-09-18 20:51:35~2020-09-19 20:32: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谧色夜如勾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谧色夜如勾 45瓶;娜娜 5瓶;沫|*雅轩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章
若是要捉鱼去镇上换钱,倒是能赚不少钱,这年头,是个肉就金贵。
倒是有条小河流绕着大井村,但是有鱼也都让家家户户的村民包了个圆,但是没人做卖鱼的营生,一人捞那么一小条,哪够卖啊。
谢宁见人久久不回应,知道周寂年素来惯着他,着急催道: “你不去,我自己去。”
周寂年这才摆正视线,“好。”
书也抄的差不多了,明天让手腕休息一天,去陪小夫郎捉鱼。
谢宁一时心满意足,松开手中揉着的手腕,转身就溜,去蒸馍饼,明天带上山当干粮。
周寂年一个没准备,手直接砸在自己大腿上,“嘶……”
甩着手,周寂年出了房门,在小院子里挥拳踢腿,放松久坐僵硬的身子。也是奇了,这冷不丁砸了下,手腕倒是舒服了许多。
谢宁跑去灶房,下午灶房就他一个人在。他看了看手,手掌细嫩平滑,手背还是有大面积的裂纹,他决定还是摊饼子吧,用筷子搅成糊好了。
周奶奶一听周六媳说孙夫郎又摸灶房里了,急的赶紧往灶间去。作孽哦,迎了个只长了张嘴的孙夫郎进门。
“晌午没吃饭还是晚饭不吃了?”周奶奶一进灶门,见谢宁已经搅了一盆面糊,气得不行。
“奶奶,我和寂年明天上山采药,这是明天的干粮。”谢宁也不急,乖乖解释。
周奶奶跺了下脚过去推搡了谢宁,“家里什么事都帮不上,净知道往山上跑!哪房像你进门享福来了?”
谢宁一下子就委屈上了,“我晌午才给家里捉了四条鱼。”
太坏了!刚收了他的好处,就来欺负他!有本事把他的嫁妆还他啊。
“你吃了家里多少饭?几条鱼你也拿出来说?”
谢宁站稳身子,他也聪明着呢,“那我明日不上山采药了,我把鱼拿去镇上卖了,给爹爹买药。”
周奶奶干瘪的嘴动了动,终是想不到话来犟了,“以后你进灶房都要先问过我!”
周奶奶死活不分家,在她的强势镇压下,受欺负的都是孝顺的三房四房。周大丰虽然会拿兄长架子,但是他还是下地干活的,周六丰仗着年纪小,又是读书人,油壶倒了都不会去扶,那把‘两耳不闻窗外事’发挥得是淋漓尽致。
不过两家有一点相似的,就是媳妇儿精明,仗着丈夫受宠,在家里真真是吃白饭。
没办法啊,大孙子和小儿子一起考的童生,周奶奶眼巴巴地指望着他俩高中,好让她能做个官奶奶。
至于刚考中童生的孙儿寂年,她撇了撇嘴,那肯定是考了九年的周六丰,和考了六年的周温书,先当上秀才爷啊。
一想到大孙儿温书,周奶奶就忧心老大家的,咋去镇上那么些天了,还不回来?
周寂年扛着锄头准备下地,给父亲分担农活,迎面见周奶奶又似怒火攻心又似忧心忡忡,他点头行礼,“奶奶。”
周奶奶看了他一眼,见他这身农民打扮,“不好好读书,又往地里跑!明年考不中,你就回来种地。”
周寂年一点儿都不生气,甚至舒展眉头,轻松地道:“哦。”
周奶奶噎气,急匆匆去小儿子周六丰屋里商量事去了。
因着奶奶火急火燎的,所以路过灶房,周寂年过去看了眼,谢宁正在烧火,脸上白白净净,应是烧惯了的。
“手不疼了?”谢宁蹲着,歪头从灶台一侧探出来问。
“不疼了,刚刚见着奶奶没?”
谢宁眨眨眼,“没啊。”
周寂年见谢宁一脸平静,只猜奶奶是因别的事生气,“嗯,我下田了。”
说完,他放心地走了。
反正寂年已经说了想要分家了,只是在攒银子,谢宁不愿说这些小事,徒劳让人着急,先挣钱最是要紧。
他倒面糊下锅炕面饼,想到以后进灶房不容易,去抱了虾子来,做虾酱糊在面饼上吃。
他将虾子去头剥壳,然后用菜刀剁成肉泥,撒盐倒酱浸味。
在起锅烧油,姜蒜爆出香味,再爆炒虾头后,倒少许水熬煮开,捞起虾头扔掉,倒虾肉泥、一勺糯米粉进去翻炒,熟了就成了虾肉酱了。
把灶房回复整洁,谢宁抱起饼和酱,第一时间送去给爹爹尝鲜。
林锦腰疼好多了,坐靠炕头纳鞋底。
谢宁撕了一角面饼,抹上虾酱递给过去,“爹爹尝尝,好吃。”
他倒是自信自夸,林锦一个人正躺的无聊,接过来边吃边夸赞:“是好吃。”
“是吧?到时候去镇上,我卖饼去。”谢宁最近一直在想搬去镇上住的话,要做个什么小买卖。
“这拿去镇上卖,饼都硬了。”林锦笑了,他以为儿夫郎是说从村里运到镇上卖。
谢宁低头啃饼,差点说漏嘴了,寂年还没和阿父爹爹说分家的事儿呢。
……
周寂年扛着锄头下了田,少不得被父亲多问了几句学业,知他胸有成竹后,才欣慰地说:“成家了,你也成熟了不少,你自己有把握就好。”
10/77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