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还需缴纳各类的税。
其时来看,有田就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就有庸。
其中租乃田租,每年需纳粟二石;调是户调,需交纳绢两丈、绵三两或布两丈五尺、麻三斤;庸是力役,每年服役二十天,倘若官府不需服役,需每日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
此乃朝廷奉行之租庸调制。
虞玓在头一天下田后,回来后腰酸背痛,就连手掌都直接磨出了血泡。
要知虞玓在守孝的三年时期,这双手却也是时常长满茧子,可这样的一双手在下田后不到一日,压根抵不过这镰刀与收割的压力。
王朗在吃晚饭后取了药膏来给虞玓按摩,使了大劲揉开他肩膀胳膊的酸痛后,还笑着说道:“当年我头回下地,回来直接在床板上睡着了。第二天起来浑身动不得,阿耶拿了药膏给我揉,疼得我和杀猪叫般,可没虞郎这么镇定。”
虞玓其实酸疼得满头大汗,只小脸毫无表情,偏头看着王朗说道:“是我瘦弱了些。”
王朗爽朗笑着:“头一回都是如此,郎君的毅力已经超过我的预料了。”本来还想着第一天或许虞玓就坚持不住了,谁曾想回来后都没听到他闷哼半句。
王朗给虞玓揉开各处的酸痛后,就把药膏搁置在床头,欲要给虞玓的掌心上药。
虞玓婉拒了他的好意,这还是能自己做到的。
在浑浑噩噩的一夜后,次日清晨虞玓还是大清早跟着王朗起来了。
说出口的话向来简单,可做出的事迹却能亲眼看到。
原本王朗还保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没想到虞玓真的连续几日都跟着他起早贪黑,这收拾着的时候,交谈出来的话就比往时还要多。
虞玓这些时日的小脸都比往常还要黝黑,弯腰的时候带出泥土,看着那些灰不溜秋的小豆子,“今年的收成如何?”
王朗把着锄头说道:“算是不错,至少比去岁好些。就是今年有点旱。”
对于他们这些庄稼汉来说,最难的不过是如何凭据天时地利来耕种,倘若当年风调雨顺,那皆大欢喜。可要是水多了还是旱了,就需要求神拜佛了。
虞玓把□□的带着泥泞的小豆归拢到一处,然后将就着喝完了放在田头上的水,“若是肥料好些,可能改变?”
昨日王朗刚教了他如何施肥的法子。
王朗点头,却是摇头:“可以,但这施肥再好,若是日头暴晒或者雨水太多,也是没法子。”他皱着眉,帮着小郎君擦了擦眉头的灰黑,然后说道:“要是窄乡的话,分到的田地分明不够,却还是要交一样的赋税,那才是倒霉些。”
王朗说话做事看得出还是有些学问,据他所说年少的时候家父曾经读过书,他虽然没什么天赋,但是阿耶还是教过不少。
“宽与窄是何意?”虞玓蹙眉。
王朗比划着说道:“譬如这石城县算是偏僻的,人比那些繁华的州县少了许多,这里的田地也足够按着成男百亩的规矩分,叫做宽乡。那些人口众多又极其繁华的地盘,有时候分不到足够的田地,我们叫他做窄乡。”不论宽窄田亩数,到了征收的时候收的税却是一同的。
“这不大合理。”虞玓认真思索了片刻,平静地说道。
眼下虽石城县米价稍贵,可放眼各地依旧是谷贱绢贵,一匹绢可得粟十余石,两匹绢少说得粟二十余石,记入其他户税纳钱,一年约莫二十五石。
丰年北方一亩约一石,南方则不止,可南北需要交纳的税收却丝毫不减。因为朝廷律法收租调庸,从来只看人丁不看其授田多少。
如今口分田一共二十亩,其实纳税后也只余下粟十余石。好在还有二十亩永业田上有桑蚕等栽种,每亩饲蚕三箔,少说一年能得五六匹布帛,再加上榆枣树鸡鸭鹅的养殖,在交了虞家的租金外,勉强够王朗一家过活。
王朗哂笑了一下,“我们这些小民也不懂,哪里会去想那么多。”这农家出生,依仗的还是田地里头这点东西,旁的当是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注。
虞玓若有所思,弯腰跟着王朗继续忙活。
虞玓在田里待了七天,直到帮着王朗把所有余下的答收成都收完了后,这才重新回到了县城。
回到县城里的虞玓可比他前些日子要狼狈许多,那张面无表情的小脸黑了不少,并且两只原本被白霜将养得差不离的掌心重新恢复粗糙,还有些凹凸不平的擦伤还没恢复,碰到水就极疼。
白霜拉着郎君去换衣裳清洗,再仔仔细细给各处的伤口都上了药。
说是各处,便是连脚底都磨破了。
白霜出去拿东西的间隙,虞玓小郎君被她强迫着要坐在胡椅上不许动弹。他稍微活动着指尖和手掌,那丝丝的痛感刺激着虞玓的思绪,而他还在想着要如何把落下来的七百张大字给补回来。
可不能被白霜知道了。
有一光滑亮丽的皮毛蹭到了柜顶,庞大的身躯占据了柜子顶端所有的位置,带着白点的漆黑蓬松尾巴搭在顶边,时而轻巧地拍了拍,猫脑袋只露出一个边边,像是在悄无声息地关注着虞玓。
“大山公子。”虞玓轻轻叫道。
大山公子不理会他。
虞玓顿了顿,旋即低头。
大猫的蓬松大尾巴拍打的频率高了不少。
虞玓抿着嘴,欲要站起身来,恰好白霜走了进来,看到虞玓的动作顿时叫出声来,“郎君莫要动弹。”然后抢了几步走过去,把虞玓重新按下来后,取着一双新的柔软鞋子说道:“好在前些天比照着郎君往日的鞋子做了柔软的鞋底,这些天还是注意着些。”
等白霜姐姐总算满意,把虞玓塞回去被窝休息后,才不太放心一步三回头离开了。
白霜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口后,虞玓小郎君瞬间就掀开了被褥,踮着脚走到了方才大山公子在的地方。虽然现在从下面往上看不到大猫的踪迹,但是虞玓知道大猫还待在上面。
隐隐有种……闹别扭的感觉?
虞玓轻轻叫了几声,但是大猫没有冒头。
看来是真的生气了。
虞玓站在屋里沉默了半晌,不再去骚扰大猫,而是偷偷去书房取了笔墨纸砚过来。
半下午的日头还能看到空气中漂浮着的尘埃,虞玓微眯着眼思忖着此前的所见所闻,这些时日里思忖的杂乱思绪开始渐渐成型。
宽窄乡,土地,肥料,天时,征收,劳作,工具……此中出现的种种皆是农田事的中心,可总有些是值得、也应当大书特书的内容。虞玓慢吞吞研磨着墨条,掺了一点点水后慢慢磨出来的墨香有些熟悉,那是以往阿娘阿耶就用惯了的,库房那里还剩着好些。
虞玓喜欢这墨香的味道。
就好像掺杂着文字本身独特的美丽。
他在停下动作后,弯腰在书桌上铺开一张白纸,提笔而就。
无需思考。
因为他已经在心里思考了许久,久到当他落笔的时候,再不需要其他的润色。
如泼墨而成。
日暮转为夜色深沉,残月爬上树梢,墙头跨过的枝丫幽幽掉了片顽强弥留的枯叶,打着旋儿落在石板路上。屋舍内,虞小郎君的剪影落在窗纱上,如同一片茫茫朦胧的画卷。
时有如“筒车”之流的农具,亦有辛勤劳作的农民百姓,虽夏日旱情,可雨势骤下,终稍稍挽回局面。劳作数月之艰苦,奈何在王朗这等农夫口中,纳税补租后余下的钱财,却不足弥补岁末生活,还需做工补足家用?
虞玓微微停笔,而柜子顶上的大山公子不知何时已经盘踞在了虞玓的身后,那窄小的架子窝着一大窝漆黑油滑的皮毛,幽绿猫瞳却紧紧盯着虞小郎君正在书写的篇章。
入神时,那蓬松柔软的大尾巴自然垂落,搭在架子边上。
“……通州实有计丁给田、犹有不足之困,以丁口纳税,实有缺漏。曾魏、齐、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儿旷土多,故均田制存。
“若唐承平日久,丁口滋重,宙无闲田,不复给授,久之,易使均田为空文……赋税故农为政本,两汉举力田之勤;财用聚人,九市列惟金之利……”①
落笔不断,一书未知日夜。
等虞玓写完的时候,桌案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放着点亮的油灯,两盘糕点与热腾腾的茶盏正放在他的左手边。窗台半开,留着些许地方淋撒着狡黠的月光,那两盆独得白霜宠爱的素色小花只余下最后一朵,在月色下摇曳着,许是风动。
“吱呀——”
门后悄悄探出来一个圆润扎着辫子的小脑袋。
正是那日虞玓带回来的女童,她与其哥哥现在都算是在虞宅帮忙,包吃包住。少年清楚所说的做事其实也就是些普通的杂事,根本来说是他们占便宜了。对虞玓更是忠心耿耿,近日里连带着那女孩,这虞宅总算有了些人气。
“三花,进来。”
三花是女童的名字,是他哥哥给起的,少年自己则叫阿牛。都是些朴素的农家名。
三花举着盘切好摆盘的果子进来,她费力地递给虞玓,然后带着奶气高高兴兴地说道:“白霜姐姐说,郎君要多吃些。”在虞宅呆了些时日,三花腼腆的性格好多了,说起话来也利索。
虞玓把果盘放在桌面上,“你们吃过了吗?”
三花点了点小脑袋,身上穿着淡红色的崭新衣裳,显得整个小人精气神很足。
虞玓摸了摸她的脑袋,就让她出去玩了。
三花恋恋不舍地往外走,一边走小脑袋一边还往回望,就好像在看什么奇特的东西。
奇特的东西……虞玓就像是心有所感般回过头看了一眼。
庞大的身躯挡住了他的视线,漆黑大猫正悠哉悠哉地躺在身后那窄小架子上,溢出来的蓬松皮毛让人忍不住伸手的冲动,看起来极其柔软好摸。
猫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悄然潜入了虞玓的背后。
这种突如其来的柔软感觉让虞玓平静的眼波中一瞬间泛起了波澜。
大山公子慢条斯理地舔着毛,丝毫没有在意虞玓看向他的眼神。
虞玓想了想。
他还是在闹脾气。
可大猫为什么会闹脾气呢?
片刻后,虞玓恍然大悟,慢吞吞走到大猫的面前半蹲下来,从下往上看着大猫,还正好能够看到大猫垂落下来的带着白点的尾巴。
“对不起。”
虞玓这么一走就是七天,因行事匆忙了些,只和大猫讲了要出门去,却忘了讲到底需要花费几日。
“以后我出门,定会告知你。”
虞玓偏头低低说道:
“我错了。”
他连续三句,认错的态度可谓是非常诚恳。
虞玓的再三道歉后,那庞大阴影矜贵地斜睨了眼虞玓,慢吞吞地把蓬松柔软的大尾巴递到了虞玓的手里,倨傲的姿态带着凛冽的凶性,却被那些油滑松软的毛发所柔和了。
这便算是和解了。
翌日。
一无所知的虞玓身后尾随着一只潜行的大猫。
李承乾晨起在虞小郎君离开后,慢悠悠悄咪咪跟在后头去的。这一回他没打算现身让虞玓知道,这对李承乾来说,是一次突发奇想。
也或许别有用意。
然做猫时,他多数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比如昨个儿与虞玓生气,本就只是一瞬间一闪而过的微弱情绪。可出现在猫的身体中,那便是轩然大波,难以控制。
活生生让他发了一次本不会出现的脾气。
以猫的潜行能耐,寻常的人压根就没发现梁顶那黑压压的一片。他冷静地趴俯在横梁上,垂落的尾巴摇晃了两下,又卷在了身侧。
虞玓的身量小,却是坐在最后头。夫子还未来,生徒们都在各自温习。
经学博士与陈助教进来时,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后头的虞玓,瞧着那他那黑了些的小脸,老夫子笑着与陈助教说了些什么后,这才慢悠悠走到台前去。
经学博士开始上课了。
虞玓在下头弯了弯手指,那些还未愈合的疤痕泛着嫩红。
上了课后,便是博士开始一个一个叫上去检查功课,针对性教学的时间了。
往常这个时候,大多是先由年长的郎君开始,但是这一回老夫子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幽幽把虞玓给点了上去,“历经七日,功课可曾完成了?”
县学的假期向来苛刻,虽说经学博士给了虞玓自由假期的时间,可他确实没想到虞玓会一去七日不复返。待这虞小郎君再回来后,原本光滑白皙的脸蛋黑了些,连带着手掌的伤痕也在上前时被经学博士看在眼里。
他心里忍不住点了点头,不论如何,虞玓确实是做足了功夫。
虞玓声音平静:“已经完成。”
他双手递上了策文,经学博士翻了翻那厚厚的一沓,挑眉看了眼虞玓,慢悠悠说道:“先下去吧。”
而后被点上去的人,多是被陈寿路所指点,而经学博士则是悠哉悠哉地捡着虞玓的策文在读,那津津有味的模样让底下的那群生徒也看不出究竟是好还是坏。
虞玓一走就是七日,这般的事情如何能不感兴趣呢?在外头瞧来一个两个都人模狗样的生徒们,其实在同窗中也多是肆意八卦着的。
待陈助教把背诵磕巴的刘思远训了一顿后,经学博士正巧清了清喉咙,“虞玓,你且上来。”正在底下读书的虞玓闻言,便把书签夹在页面里,继而起身往台上走去。
经学博士眯着眼,视线依旧停留在文章上头,“下完田后,感觉如何?”
“苦。”虞玓敛眉。
经学博士呵呵笑起来,把厚厚的一沓纸张放下来,稍显浑浊的眼眸这才看着虞玓,“这些都是你所思所想?”
“是。”
虞玓回答得言简意赅。
经学博士捋着胡子,感慨地说道:“这通篇击中的痛脚,怕是能让某些人暴怒连连,无以为继啊。”虞玓其思路渗透之远,确实超乎了经学博士打一开始的念头。
虞玓这篇策文从实际入手,先是书写农业之根本重要,再谈及农民日常艰苦劳作,此处一看不咸不淡,但笔锋一转,却开始详谈起了租庸调制之弊端,远望制度之未来,提出以田亩数而非人丁摊税;并着其后洋洋洒洒农商相结合的阐述,其思绪文路之老道,若非经学博士肯定虞玓身边再无这般厉害的人物,他实在是不能相信这是一个未经世事、年仅十三的孩子所能写出来的。
25/180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