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三国同人)——帝休

时间:2020-11-28 10:18:05  作者:帝休
  这会前来报名的学生越来越多, 场面哄吵异常, 无数大人正在安慰自家孩子莫要害怕。
  这父子三人倒好,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赛一个的镇定, 还反过来安慰他们的父亲。
  心性不错。
  老人家便提高了声音唤道:“三位, 三位。”
  诸葛珪听得对方的声音:“老先生可是在唤在下?”
  老人颔首:“正是。”
  诸葛珪便带着儿子们走到老人身边, 行了一礼:“老先生可是一同报考学院的长辈?您有要事吩咐吗。”
  “并无要事,”老者微笑道, “看你们想要报考儒经学院,想要问你们几个问题。”
  这老人正是水镜先生。
  自来到儒经书院,水镜先生的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爽。
  暂且不提不用再起早贪黑耕地种田, 可以每夜与郑玄谈经论道。就说这书院的茶水与膳食吧, 他这辈子还真没吃过这么美味的!
  什么红烧羊肉啦, 糖醋鱼啦,冬瓜炒蛋啦……明明就是一模一样的食材,居然除了蒸煮脍炙,还能做出这么多花样!
  好吃的司马徽根本停不下来,非但整个人气色好了不少,一起住员工宅院的家人都跟着胖了好几斤!
  人舒服了,也跟着得干点事了。今日学院招生,司马徽自然也要来参加面试。
  他就搬着个小木凳坐在人群外,一手捧着白瓷杯,偶尔浅啜一口温茶,慈眉善目的模样令无数人以为也是来参加考试的学子家长。
  暗中观察好一会儿,才挑中这家人。
  诸葛珪恭敬道:“您请。”
  司马徽道:“你的大儿子年龄还好些,小儿子未免太小了吧?你把这么小的孩子送来读书,是因为知道这儒经学院是当朝国师糜荏的老师所开,想要借此与他搭上关系吗?”
  这话说的实在太不过刁钻,普通人若是听了怕得觉得被侮辱,怒骂司马徽“你这老匹夫,说的什么混账话”!
  但诸葛珪只是愣了一下,而后微笑道:“并非如此,老先生。”
  “在下并不期望他们都当大官,只是希望他们能从书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他道,“世人都知郑玄先生与水镜先生的文采,钦佩他们的为人,在下亦是如此。若是想要避嫌就放弃这难得的机会,岂非就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司马徽点点头,问了诸葛瑾几个问题,全都对答如流。
  对着诸葛亮,司马徽问道:“若是你被录取了,你的兄长却没有呢?”
  诸葛亮瞧着水镜先生,歪了歪自己的小脑袋。
  虽然觉得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但他还是答道:“那亮便留下来读书,等兄长明年再考进来便是。”
  司马徽摇头:“哎呀,你还这么小,不怕被人欺负吗?要知道这蒙学里头可有好几个十岁以上的学子啊。”
  “老先生多虑,”诸葛亮用乌黑明亮的眼睛看着他,脆生生道,“书院既然招收六岁以上的孩子,一定有规章制度保证这些。大家都是来读书的,经过学校删选才能入学,有人故意欺负同学的话,岂不是说学校的考核和没有一个样呢?”
  司马徽闻言,颔首微笑。
  诸葛亮瞧见他的笑容,鼓了鼓腮帮子道:“其实您是书院里的老师吧?”
  司马徽愣了一下。
  他抬首见诸葛珪面上也怔了一下,方知这是这孩子自己的想法,施施然捋了把胡子:“如何见得?”
  诸葛亮稚嫩的声音响起来:“亮觉得,怎会有人打算把孩子送来,却不好好看学校的规章制度呢?”
  再联想到这人开口考校他们,身份也就呼之欲出。
  这下轮到司马徽哑然失笑。
  “啊呀,被你们识破啦,”司马徽笑眯眯的,“两位不必再参加下午的考试了,跟着老夫进去入学吧。”
  诸葛珪愣了一下。他与诸葛瑾对视一眼,眼中很快有了喜悦之色,忙躬身行了一礼:“多谢先生!”
  跟着司马徽进入书院后,十三岁的诸葛瑾与六岁的诸葛亮登记入学。一个进了蒙学,另一个进了中学。
  儒经学院与普通学院有一点差别,分为蒙学、中学,大学三个等级。蒙学主要是启蒙,里头的学生大多不识字,抑或刚识字。中学则需要学过今文经书,有一定的积累。
  至于大学,目前还没有开。需要等一年后从中学中挑选,单独升上去。
  五日之后,书院结束本次招生。蒙学录取一百十五名学子,中学录取一百四十七人,其中诸葛亮是整个书院最小的学生。
  因为学校还在扩建中,目前设置三十人左右为一个班、十人一个寝室。应诸葛瑾要求,他与弟弟诸葛亮被安排在同一个寝室。
  至于同寝室的其他人……
  诸葛瑾看着床铺上贴着的“赵云”与“郭嘉”等名字,思索着这些人的性格与应对之法。
  ……
  开学一周之后,诸葛瑾基本了解整个书院的情况,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书院。
  除去衣食有专人照料,诸葛亮兄弟最喜欢的是书院里那个巨大的图书馆。一排排三层高的书架,里头满满当当的都是昂贵的纸质书籍。据说这是由当今国师糜荏捐赠的,里头主要是当今流行的经文,也还有郑玄、司马徽注释的古文经书。
  所有第一次看到这个图书馆的学子全部被震惊了,甚至不敢下手抚摸那些书籍!
  不过现在大多淡定了,遵循图书馆的借书规则借阅这些书籍。
  ……
  书院开学半个月后,糜荏收到了全部新入学的学子档案。
  他与荀彧粗略观看后,从中拿出几份:崔琰,诸葛瑾,诸葛亮……
  这几人的档案全部被做过标记,显然是郑玄与司马徽很看好他们,觉得可以重点培养。
  不过将来能养成怎样,还不好说。
  糜荏看罢这些档案:“书院老师依旧有些少,还是要多寻些大儒隐士才好。”
  荀彧道:“子苏可有人选?”
  糜荏思索道:“避难江南的蔡邕,荆州襄阳的庞德公,黄承彦几人,都可以试试。”
  荀彧:“可要我前往拜访?”
  “不必,”糜荏捏捏他的手指,“昭先曾跟随蔡邕学习一段时间的琴艺,由他去比较好。庞德公与黄承彦,似乎与水镜先生交好,晚些问问他是否愿意写信推荐。”
  隐士的脾气大多古怪,由熟人引荐才是比较好的办法。贸然前去,还不知会如何刁难文若。
  更何况。
  “凉州与幽州,还不知是什么光景。”
  刘宏已采纳他的建议招安韩遂。凉州军虽然兵强马壮,但韩遂本是被逼反,性格上也没有成大事的气度与才能,他一定会选择投降。
  至于乌桓,与北匈奴一起都是心腹大患。刘宏令八校尉之首的蹇硕领兵,似乎有些过于乐观。
  荀彧沉吟片刻:“或许再过不久,主公又要出征幽州。”
  他说着这话,并不知道蹇硕正在长乐宫与董太后密谋争储。
  刘宏命蹇硕领兵前往幽州平叛,但他这个人虽然表面上人高马大,趾高气昂,实则根本不敢前往幽州与乌桓相抗。
  他没有读过兵书,也没有带过兵打过仗,首先不认为自己能打胜仗;其次更害怕糜荏趁着他不在京中时揽权,往他背后捅刀。
  想到赵忠、夏恽等人的惨死,想到张让的下场,他心有余悸。
  于是便在董太后面前,将如今朝中大部分朝臣支持立刘辩的局面,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
  蹇硕脸上满是不忿:“立储之声越发频繁,陛下曾私底下与微臣说过想要立协公子为储君。可他至今没有下达旨意,想来是顾忌那何家,还有与何家关系密切的糜荏。”
  “何进与糜荏如今在朝中只手遮天,太后您想想,若当真立了刘辩为储君,皇后何氏与何家必当更加不可一世。届时协公子如何在朝中立足,这后宫中又哪里还有太后您的位置?”
  董太后迟疑道:“我们为何不联合糜国师,与何进抗衡?”
  “哎呀太后,”蹇硕摇头,满面无奈,“您这有所不知啊!”
  “一则陛下如今设立西园八校尉,令微臣夺了他执金吾的部分权利;二则当年十常侍得罪那姓糜的,说他的秋稻是杂草,全靠何进替他伸了冤,他才能有当今的国师之位。”
  “恩怨相抵,您觉得他会弃何进,转而帮助我们吗?”
  董太后皱了眉头:“……将军说的也是。”
  可怜她的协儿,难道就要这样认命吗?
  蹇硕见董太后上钩,狞笑道:“微臣倒有一计,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董太后闻之一振:“将军请说。”
  从长乐宫出来,蹇硕又马不停蹄地面见天子,祈求天子收回令他出征的命令。
  他进言刘宏道:“陛下,您设置西园八校尉的目的,本就是督查京中安危。如今袁绍、鲍鸿、曹操已被您派往凉州,又将末将派往幽州,那谁来守护您呢?”
  刘宏这会病的昏昏沉沉的,停顿了很久才问:“……你若是不去,朕又叫谁去?”
  蹇硕的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陛下,您可以令糜国师前往啊。”
  “糜国师有对付休屠各胡的经验,想来一定能轻易取胜。届时,末将在京中为糜国师调度粮草与军需,一定将这仗赢得顺利!”
  他说着,忐忑地望着刘宏,屏息凝神等待对方回答。
  “……这样啊,”刘宏有气无力道,“也可以。”
  蹇硕埋头不让刘宏看清自己面上的表情:“那末将这就差人拟旨。”
  好一会,刘宏才若有若无地道了声:“去吧。”
  退出大殿后,蹇硕抬首遥望天际。
  他面上的恭敬全部敛去,满面都是狰狞与狠戾。
  糜荏啊糜荏。
  你一定想不到,有朝一日我会成为你的军需官吧?
  如今你为鱼肉,我为刀俎。这一仗,我不仅要你输,更要你的命!
 
 
第七十二章 
  糜荏收到这个消息时, 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蹇硕不敢出征,转而求刘宏令他出征,自己则作为他的军需官。这显然就是准备克扣他的粮草与装备, 打算往他背后捅刀呢。
  就算他马上领兵屯田, 想要这批粮食成熟也是四个月后的事。而在这期间, 他们想要出征就需要向百姓征集粮草。
  如今是春二月,百姓去年秋稻收成是不错, 却大多被用来抵扣朝廷先前赊给他们的农具, 家中也没什么余粮。除非不管百姓死活, 否则也征收不到多少粮食。
  不仅如此, 蹇硕还以凉州兵急、而他去年在阳曲击败休屠各胡部族时只用了三万兵马为由,将朝廷打算派遣的十万兵马削减成三万,就这么打算让他出征了。
  五营校尉全部急了。
  他们原是卢植麾下,自黄巾军一战卢植被捕入京洛后,渐渐开始以糜荏为首。去年平定并州叛乱, 他们也跟着糜荏一同出征。
  虽然战功不及黄忠等人, 但五人也得了应得的赏赐, 暂且没有背离之心。
  他们前来寻找糜荏, 询问如何是好。
  糜荏瞧着他们忧虑的表情, 自然也看得出这一战兵马未行,军心已乱。
  他便亲自入宫去寻刘宏。
  今日天气不错, 刘宏正坐在软椅上晒太阳。
  最近一段时间, 他的脸上渐渐失去血色, 整个人都笼罩着一股晦暗的气息。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位天底下最尊贵的人恐怕已时日无多。
  听见是糜荏求见, 刘宏强撑着身子道:“……快, 叫爱卿过来。”
  待瞧见那道清俊洒然的身影由远而近, 他便咧着嘴笑了。笑容撑起脸上薄薄的皮肉,看着令人心惊肉跳。
  他的眼中刚有了一点笑意,便见糜荏行了一个大礼,俯身沉声道:“陛下,微臣是来向您认罪的。”
  听得这话刘宏惊了,费力道:“爱卿,何罪之有?”
  糜荏依然俯身道:“陛下,您要臣领兵三万前往幽州平定战乱,此战微臣必败,臣觉得与其到时候让您失望,不如现在先来您这里领罚。”
  刘宏乍然听得这话,惊地岔了气,虚弱地咳嗽起来。
  听说他入宫面圣,忙跟过来的蹇硕先发制人:“好啊,糜国师你明知陛下身子不大利爽,竟还敢这般刺激陛下,这是居心何在?!”
  刘宏挥开替他抚着胸口的内侍,勉强道:“……糜爱卿,你,你说!”
  “陛下,臣与休屠各胡打过仗,深知他们那儿骑兵的骁勇善战。当时微臣以奇阵抵抗休屠各胡,乌桓自然也会知道。他们既然敢来,一定是研究出了克制的阵型。”
  “若是如此,您要臣领三万兵马与之对抗,无异于螳臂当车。”糜荏道,“除非是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转世,否则谁也不能有此神威。”
  “微臣现在来您这里领罚,总好过届时害死那三万士兵。”
  “何必狡辩这么多,”蹇硕冷笑道,“糜国师是自认打不过乌桓吗?”
  糜荏连看都没有看他:“是,臣领三万兵马绝对打不过骁勇善战的乌桓。”
  “蹇将军既然有想法,不如就取走臣的帅印,还请蹇将军引三万兵马出征,好叫臣大开眼界?”
  蹇硕气急,又无话可说:“……你!”
  出征不可能出征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辩论又骂不过糜荏,只能先忍气吞声,等这人走了再慢慢收拾他!
  打定主意,蹇硕缓和了面色:“国师误会末将了。”
  “末将只是觉得征兵十万太慢,才建议您先领兵三万前往幽州。至于剩下的七万兵马,咱们可以慢慢征集。”
  糜荏闻言冷笑。
  “陛下,因为蹇校尉这一份误传的旨意,如今军中兵马动荡,军心浮动,此战先行不利。”蹇硕既然给他递杆子,他顺着往上爬便是,“是以臣认为,想要稳定军心需要先召集十万兵马,凑齐粮草,再谈出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