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晨昏GL——若花辞树

时间:2020-12-30 09:02:44  作者:若花辞树
  皇帝看着他们,眼中渐渐地像是淬了毒汁,他猛地望向明苏,冷笑着道:“重审旧案的诏书下了,禅位的诏书吾儿何时要,朕也好做个准备。”
  明苏与他的目光对上,分毫不惧,与他的暴怒却无能为力不同,她一开口却是胜券在握的淡然:“准备不准备并无不同,儿臣要时,自然会来取。”
  这话说得大逆不道,却无一人敢指出来。
  明苏命一名翰林上前,当殿拟下重审旧案的诏书,而后当着皇帝的面加盖玉玺。
  有了这诏令,又有明苏敦促,以中书令为主审官,尚书令、御史大夫为副主审,六部尚书旁听,很快便开始着手搜集证据证人,翻出当年的记档,从提审当年的主审开始审理。
  但众人皆知,不论是什么结果,不论这案子怎么翻,郑家都已一人不存了,郑氏一门已然绝了后。
  明苏没有等郑宓来给她送晚膳,她自己去了仁明殿,她想阿宓今日怕是没心思为她下厨,亲自烹饪晚膳了。她得去陪着她。
  可她一到了仁明殿,便得宫人与她禀道:“娘娘正在膳房中。”
  明苏意外,又觉安心,还十分高兴,她走了过去,到了仁明殿的那座小膳房,郑宓正在灶前忙碌,她正将菜肴自锅中盛出,仔细地装点,使菜肴瞧起来美味可口。
  明苏站在门边看着,她想唤一声阿宓,可四下全是宫人,正迟疑着,郑宓似是察觉她在,回过头,看到她,唤了声:“明苏……”
  作者有话要说:我的头保住了。
 
 
第六十三章 
  虽已听过郑宓唤她名字好几回了, 可明苏还是听不厌,这平平凡凡的二字,自郑宓的口中说出, 便格外好听。
  明苏弯了弯唇, 走过去, 往那盘中一瞧,是道花炊鹌子,她爱吃的。
  明苏嗅着这香气, 方觉腹中空空,饿得厉害, 她欲先尝尝, 可四下皆是宫人, 在膳房中用食,叫人瞧见, 怪不雅的, 便忍耐了。
  眼睛却仍是不住地往那一道道佳肴上瞟, 口中问道:“还有多久摆膳?”
  “还有一道三脆羹。”郑宓说道。
  三脆羹,是道素羹, 滋味鲜美爽口,空腹食一盏,既可暖胃,又能打开食欲,明苏自小便喜欢。
  郑宓全是照着她的口味烹制的晚膳。明苏既高兴, 又饿得更厉害了。
  “我给你打下手。”明苏说着, 四下地张望,看何处能帮得上忙。
  “你们都退下吧。”郑宓忽然道。
  四下侍立的宫人们皆行了一礼:“是……”一齐退下了。
  膳房中顿时便剩了二人,明苏大惊, 她虽说了打下手,但她是晓得自己于厨艺上的本事的。
  故而只是想做些递铲子、递盘子的小事,可阿宓令宫人全退下了,明苏顿觉肩上的担子一下重了。
  “是否该先热锅子?我去烧火。”明苏极为警醒地猜测接下去要做的事,力求自己瞧起来十分机灵,十分能任事。
  郑宓无奈地拉住明苏的袖子:“不忙……”
  明苏哦了一声,还是很警惕地站得直直的,一副随时准备被差遣的模样。
  郑宓拉着她的衣袖轻轻摇了一下,温声道:“放松些。”
  明苏点了头,身姿松懈了少许。郑宓取了一双竹箸,夹了一块小小的鹌子肉,喂到明苏口边。
  鹌子肉色泽鲜亮,香气扑鼻,使人食指大动。明苏看着郑宓,一时没敢动。
  “吃啊,不是饿了吗?”郑宓笑道。
  明苏这才朝前探了探身,张口吃下。酥软的鹌子肉,几乎是入口即化,肉汁在舌头上炸开,野味的鲜香,叫人回味无穷。
  “好吃吗?”郑宓问道。
  明苏连连点头,眼中迸放着光芒。郑宓不由一笑,又接连夹了余下几道菜肴喂她,将她喂得有三分饱了,方搁下竹箸,温声道:“等一等,待菜肴齐了,再坐下好好用膳。”
  明苏自无二话,见郑宓取过食材,她便想帮忙。
  但明苏什么都会,会读书,会驾车,甚至还会与人说价,却偏偏于厨艺上毫无天赋。
  “少许葱花。”郑宓盯着锅中,吩咐道。
  食材皆是一早便洗好,明苏忙答应了,取过几根小葱,拿了刀开始切,没几下,便切伤了手指。郑宓余光一直留意着她,见她伤了手,连忙过来。
  “我没事。”明苏一边说,一边将手在衣裳上随意的抹了一下,红色的外袍,擦了血也不明显。可手指上的血刚擦了,很快便又渗了出来。
  帮了倒忙了。明苏暗自恼怒,还要再擦,手便被郑宓捉住,将她的手指含入了口中。
  手被切伤时明苏没有出声。而此时,她却倒吸了口冷气,身子僵住了。
  郑宓的眼眸微微垂着,捧着她的手,一点也不嫌弃,明苏呆看着她,感觉到软软的舌尖抵在她的伤口上,轻轻地滑过,湿热柔软。
  她是真的喜欢我。明苏想,可这念头并未使她欢喜,心似是被扎了一下,密密麻麻的痛意伴着心动,让她的心都痉挛了。
  血被止住了。郑宓要带着她去包扎。明苏却舍不得灶上的三脆羹,道:“羹要煮好了。”这是阿宓专为她煮的,若是煮坏了多可惜。
  郑宓无奈道:“有宫人在,不妨事的。”
  明苏这才随她去了。
  到了殿中,命人取了纱布来,替她将伤口包扎起来。
  明苏一直盯着郑宓瞧,她发觉自上而下地看过去,阿宓的气质格外温婉,带着些许柔弱。
  可她并非柔弱的女子。明苏明白,阿宓只是待她才是这般。
  伤口包扎好了。郑宓看了看明苏,似是有话要说,想了想,还是先领她先去用膳了。
  晚膳自然是好的,明苏仍旧如昨日那般,胃口极好,大半的菜肴都入了她的腹中,将她的肚子填得饱饱的。
  晚膳后,二人便在后头园中散步。因宫人跟着,不好说话,郑宓便将人都屏退了,明苏自提了盏宫人,二人缓缓地走着。
  “你似是一点也不急。”明苏说道。
  她说的是翻案的事。郑宓笑道:“大局已定,没什么急的。我只等最后的诏书下了,告慰祖父的在天之灵。”
  不错,大局已定,这是人尽皆知的事。
  “起初,我还想通过拉拢妃嫔,与前朝接触,试探着参与朝政,谁知才起了个头,大事便已定下了。”
  郑宓回想这一年来的事,不由莞尔,“半分忙都未帮上,全部都靠你。”
  明苏摇头,表现得十分谦逊,但能得郑宓肯定,她隐隐间十分高兴。
  这园子她们年少常来玩的,可相逢后却是头一回这般并肩而行。
  园中的景致没什么变化,全是记忆中的模样。秋风起,枝叶摇曳,些微凉意拂面。初秋时节,最是舒适。
  明苏想着,待再过上一月,便该是吃螃蟹的季节了,她记得有一年重阳,父皇赐了一篓螃蟹下来,母后见她喜欢,都给了她,她与阿宓就在这园子里,就着菊花酒,将一只只螃蟹都蒸来吃了,一次吃得太多,以致那一年里,阿宓再未碰过第二回螃蟹,连螃蟹的气味都闻不得,还被她取笑了一回娇气。
  明苏面上不禁有了笑意。
  “殿下……”耳边皇后的声音传来。
  明苏回头,皇后就在她的身边,奇怪的是,阿宓如今已变了个模样,与从前并无相似之处了,可明苏看到她,还是将她的样子与年少时的模样重合了起来,毫无不适之处。
  “你是否仍在怨我在客舍时将病中的你丢下?”郑宓问道。
  明苏的笑意渐渐地消了下去,她望着郑宓,郑宓眼底有些紧张,明苏轻轻地摇了摇头:“不是丢下。”
  她的神色认真起来,带着点她年少时常有的固执,道:“你只是离开了一小会儿。”
  郑宓有些意外,随即笑了笑,顺着她道:“是,我只是离开了一会儿,现下回来了。”
  明苏点点头,便要往前走,衣袖却被扯住了,她疑惑地回头,却见郑宓望着她,望了她好一会儿,直至明苏被看得不自在了,她方道:“方才在膳房,你那般紧张,可是害怕帮不上忙?”
  明苏下意识地想否认,可她又知没有用,阿宓都看出来了。她想解释些什么,可似乎都很无力。
  “你害怕我还是会把你丢下。”郑宓道。
  明苏低下了头。
  “我们不是在逃亡了,明苏,你不必再事事皆会,也不必担心我觉得你无用,不要你。”郑宓柔声道。
  手指上还缠着纱布,但已感觉不到疼了。明苏摇了下头,却不知该说什么。
  郑宓早就发现,明苏不爱说话了,有些沉闷,她心中分明是装了事。
  郑宓试探道:“你近日郁郁寡欢,可是想起旧日之事,仍是对我所做之事,难以释怀?”
  明苏这回没有再沉默,她拉住郑宓的手,道:“不是……”
  她从未当真恨过阿宓,得知她死讯后,更是连那一丝的怨气都没了。
  “那是为何?”郑宓又问。
  明苏看着她,她想开口,可开了口又不知如何言说。
  郑宓也不催促,只要明苏肯张口,她可以等,然而过了许久,明苏缓缓地低下了头。
  她还是不愿说。
  郑宓突然有些无力,她没忍住,说了一句:“你从前什么事都不会瞒我的。”
 
 
第六十四章 
  郑宓这话像是埋怨, 埋怨明苏待她不贴心不信任了。明苏顿时慌了。
  忙道:“我不是……不是瞒着你,我只是……只是……”
  她支吾着, 如玉般的面容在宫灯下着急慌张, 可任凭她如何努力, 话语却仍是说不出来。
  她的神色踟蹰为难。郑宓看出来了,她是真的不想说,或是不想与她说。
  说不失落是假的, 可郑宓也没办法,她不愿再逼明苏。
  这句含怨带嗔的「你从前什么事都不会瞒我的」大抵是她最大限度的逼迫了。
  “不想说,便算了。”郑宓说道, 她唇畔还带着些微的笑意, 宽容地容许了明苏保留她的心事。
  明苏自是松了口气,可难免又觉对不住郑宓, 正如她所言, 她们从前是无话不说的。
  她想, 阿宓会不会生气,多少会对她失望吧。刚放下的心又提起来, 明苏小心翼翼地看着郑宓,想说什么,却始终开不了口。
  西风起了,枝叶簌簌,凉意自颈间灌入, 衣衫稍显单薄。
  郑宓抬手, 替明苏理了理衣领,她的手纤细柔软,带着细微香气, 明苏不免紧张,由着郑宓为了整理衣衫,不敢动弹。
  将领口紧了紧,又抹平她衣袖处的一丝褶皱,郑宓收回了手,道了一句:“回去吧。”
  二人便往回走,园子不大,她们走得也不远,不多时便回到了殿中。
  殿中宫人已沏了茶,等她们回来。云桑笑着上前接过明苏手中的宫灯,口道:“娘娘、殿下,快来歇歇吧。”
  郑宓嗅着殿中的茶香,笑道:“是前几日新贡上来的白露茶,统共只有三斤,本宫命人送了一半去垂拱殿,余下的,便令后宫分了,公主可尝过了?”
  明苏摇了头:“儿臣未曾留意。”她说罢,又觉阿宓好意送来她品尝的茶,她却连留意都不曾,未免太辜负了,忙解释:“近些日子忙着,并未在衣食上留心。下回娘娘再有赐,儿臣必好生领受。”
  她解释得很紧张,唯恐郑宓生气,但这不过是小事而已,远不必如此郑重的,一旁的宫人掩唇而笑,笑她过于紧张了。
  明苏看到了,有些讪讪的,却还是对郑宓说了句:“娘娘别生气。”
  她就是很能使人心软,郑宓见她这样,将她拉到身边坐下,又命宫人全退下了,方耐心地柔声安慰道:“只是小事,我怎会生气?”
  说罢,见盏中的茶已半凉,茶香都散了,又亲自斟了盏新的,奉到明苏面前:“只是觉得这茶滋味雅淡,兴许会合你的意,想让你尝尝罢了。”
  明苏点头,接过了茶盏,却不饮,还是看着她,看她是否真的不生气,看了半晌,确定她是真的不生气,她方尝了尝盏中的白露茶,细细地品了滋味,道:“不错,确实合我心意。”
  又接着饮了两口,而后将茶盏搁回了桌上,双手一开始像是不知该怎么放,过了一会儿,又把茶盏端了回来。
  她很拘束,且始终悬着心,不时地便看郑宓一眼,留意她的神色,唯恐她突然生气。
  郑宓自是都瞧在眼里。若单单只是未留意她命人送去的茶,明苏是不至于如此忐忑不安的,说到底还是方才园子里的那句话。
  “是我不好。”郑宓说道。
  明苏一惊,脊背挺直了,坐姿也端正了,愣愣地望向她,口中却已自发地为她辩解:“你没有不好。”
  郑宓摇了摇头:“我不该拿你我的从前做比,也不该逼问你的心事。”
  她停顿了片刻,似是不知该如何诉说,过了好一会儿,方缓慢地道,“怪我总忘记你我分离的五年里,你是一日一日地过下来的,而非我这般只是合了下眼,便到了五年后。
  故而你在我心中,还是六年前,放下公主之位,带着我四处逃亡的那个十四岁的小明苏。
  忽略了你年已二十,早不是事事示人的岁数了。你有心事,是理所应当的,不告诉我也无妨,不必愧疚,也不必觉得对不住我。”
  这宫中谁人没有几件不能与旁人说道的事,深埋心底也是寻常,郑宓先前之所以发问,也只是因明苏闷闷不乐罢了,若非她许久未曾开怀,她也不会追问。
  郑宓这般说,明苏却一点都不觉高兴,阿宓追问。
  她为难,可她眼下愿意体谅,不再问了,明苏却觉不被重视了。
  “可我们从前确实是无事隐瞒的,你事事都与我说,我也无事不能同你言说。”
  “是,可如今已不同了。”郑宓平静道。
  怎么不同了?明苏想问,却又想到有事隐瞒的是她,心头便是一梗,她转开了视线,不再看郑宓,而是望着桌上那盏烛灯,看得眼睛都有些疼了,仍旧未曾移开目光。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