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锦衣泪(GL百合)——书自清

时间:2021-01-03 09:06:03  作者:书自清
  “小西将军,我的这几位刺探情报的同袍,已经掌握了你后勤补给的情况,与此同时,也掌握了你军目前所有的军事部署。我想你大概不相信,认为我是在虚张声势,没关系,咱们大可赌一赌,看谁赌得起。”
  小西行长强压怒意,冷声道:“我知道,你们进了书库,看到了我们的舆图。你不必对我施压,回答我的问题。”
  “不着急,我们慢慢谈。”郭大友却依旧我行我素,始终要让谈判的走势把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如今,你的情报头子没了,情报网瘫痪,再难获知我明军部署。你孤军深入,独守在这平壤城中,一万多人,一万多张嘴要吃饭,总计粮草最多也只够吃一个月,一个月后就是生死线,你后方补给线建立不起来,若我军前来包围你,你就是被活活困在城中的炮灰。而你的东北方向咸镜道内,加藤清正与你有罅隙,并不会来驰援,你与黑田的联军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退回大同江以东,与你军其余部队汇合,寻找补给充足的地方休整。
  与其等到我军来打平壤,将军为何不先行撤出平壤城?一来将军可说这是战略性的撤退,避免真正意义上的败北。二来,还能将被迫撤退这口黑锅扣到加藤清正不来驰援的头上,使其在你方太阁殿下的心中矮上一头。三来,将军集中有生力量,才能图谋日后的反攻。不过,将军,我毕竟是明人,我得站在我朝的立场上说事,我如此设身处地为你着想,你也得有所回报。否则你不愿撤出平壤,又执意不与我们合作,我只能让我大军前来围打。另外,我们掌握了你军目前的部署,这份珍贵的情报,我们可以做个交换。我们可以把我们从书库抄来的那份舆图交还给你,你去联络位于江原道的岛津义弘,让他将其军中一名唤汪道明的我朝叛徒交过来,如若不交,就向太阁告发岛津家三男岛津岁久意图谋反之阴谋。岛津岁久就在我们手上,他在我东南沿海秘密活动,采购军火,可是证据确凿之事。到时候,我们用岛津岁久换汪道明,将军就算完成任务了。”
  郭大友这里玩了个心眼,因为穗儿并未抄下舆图,只是记在了脑子里,但按照常理推断,相信小西不会认为有人可以单凭记忆记下舆图,交出抄写的舆图,这笔交易便可在表面上成立。但实际上,明朝人仍然掌握了倭军的部署。
  不过小西如果足够谨慎,恐怕也不能轻易相信明朝人交出了抄写的舆图,倭军的部署就不会泄露了。就看这位将军如何权衡了,他能选择的余地不多,郭大友还是很有把握的。
  小西面上神色风云变化,时而阴沉,时而愤怒,时而困惑,时而又陷入沉思,直到郭大友叙述完,翻译完毕,他沉思良久。突然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笔记手书谈判记录的那位朝鲜书记官,说道:
  “让他不要记了!把刚才明朝人说的话都销毁!”
  这朝鲜书记官名唤李炳元,年纪其实不大,看上去也就二十来岁,面容端正,在朝鲜人中也算是一表人才,一身书生气。他方才见到自家年幼的小女儿被明朝人抱进来后,就一直心神不宁,如今突然被小西行长指着说了什么,更是懵怔。边上的翻译官用朝鲜语转述了小西的意思,李炳元还是愣着不动弹,似是头脑一下陷入了空白。一名倭军将官不耐烦,走上前骂了一句,并狠狠往他腰身侧面踹了一脚,踹得李炳元一下跌下了座椅。愤怒无比的他扭头怒视踹他的倭军将官,那倭军将官骂骂咧咧拔出刀来恐吓他,李炳元紧抿双唇,只能低下头慢慢爬起来,缩在了议事厅的角落里,忍气吞声。而他方才做的记录被那倭军将官送到了小西手边,小西没动,一旁识得汉字的宗义智亲自拿过记录册,翻了两下,将方才他记录下的两页纸撕毁,丢入了火盆。
  看到父亲被打,穗儿怀中的小姑娘泫然欲泣,穗儿忙捂住她小嘴,低声哄她:“莫哭莫哭,你阿爹没事。”孩子可能是知道自己不能哭出来,故而死死地忍住了。穗儿心中很是心疼,却也无可奈何。
  小西开始对郭大友说话:“你的要求,无非是两点,一是倭军撤出平壤城,二是要我促成用岛津岁久交换汪道明的事,我理解的没错吧。”
  郭大友点头。
  小西继续道:“第一点,撤出平壤,可以,但时间由我来定。第二点,交换人质,可以,但我必须知道你们为什么要这个叛徒,他是否关乎什么关键的情报?”
  小西行长不可谓不蛮横,在自己大量把柄都握在明朝人手中的情况下,依旧在谈判之中加诸各种各样无理的限制条件,仿佛他还能有多大的优势一般。郭大友冷笑,道:
  “小西将军,是否是我还没把当前的情势与你梳理清楚,你是否还需要再听一遍?”
  小西行长却突然将刀指向郭大友道:“你以为你能威胁我?我不怕你们明军,你们要么接受我的条件,要么就打,老子奉陪到底。还有你别忘了,你现在身处我大军包围之中,我随时可以要了你们的命,你们再能打,万人大军包围之下你们能打得过吗?这里没你狂傲的余地,在我小西行长面前,你先给我跪着说话。”
  小西行长的强硬态度,虽然在郭大友的预料之中,但仍然不禁让他感到头疼。看来这个倭国将领确实有很强的对抗意志,不知道是真蠢还是硬撑,总之他似乎不吃硬的这一套。有道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不过这种战场外交礼节,对陷入绝境的倭军来说,如果把他们逼急了,也难保他们不会发疯反扑,那身在敌营之中的自己等人确实就陷入了危险之中了。何况交换到汪道明之后还并非是他们任务的终点,利用汪道明诱捕张允修才是。他们还需要利用平壤城做口袋,若是惹毛了倭军,被迫要逃出平壤,那计划就要全面更改了。
  不过眼下看来,恐怕事情可能必须得发展到这一步了,不管怎么样,先得把汪道明握在手里。
  郭大友决定做出让步:
  “哈哈哈,将军说笑。我郭大友这双膝盖,这辈子跪天跪地跪君王跪父母,其他人面前一律不会打弯。既然将军愿意撤出平壤,并交换人质,那是再好不过。谈判,不就是互相让步,达成一致意见嘛。我同意将军的要求,撤出平壤的时间可以由你来决定。至于我们要交换汪道明的理由,这其实很简单,此人曾是我锦衣卫南衙镇抚使,知晓我们朝中许多重要机密,甚至是军事机密。”
  “哦?”小西行长一听就来了精神,原来这汪道明竟然还有这重身份,此等级别的叛徒,怎么就投靠了岛津家,若能到他麾下效力,岂不美哉?
  郭大友一看小西行长的神色,就知道他上钩了,那么他说出汪道明身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将军,这可是我们附送给你的一份礼,有此把柄,你当可随时与岛津氏做几笔划算生意了,我知道将军最想要的是地盘和人口,我才会说,岛津家的土地,将军有可能拿到手。”
  “呵呵……”小西行长笑了起来,随即半威胁地道,“不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你们明朝人在我的地盘上实在是不怎么懂礼数,挺好笑,还自称甚么□□上国、礼仪之邦。不过这笔买卖倒也有点诚意。就这么成交了,但我要声明一点,你也要搞清楚,这只是私下的买卖,上不了台面,不会有文书为证,也不能让我们各自上头的人知晓。所以,这些日子,就请诸位明朝使臣留在我这府衙内吧,老老实实待着,莫再给我惹半点事端,否则,我手下人的枪管可不会再留任何情面。”
  你的地盘?这分明是朝鲜人的国土。不懂礼数?若你们倭国人懂礼数,就不会去侵犯他人领土。寇匪终究是寇匪,满脑子强盗的想法,郭大友满心鄙夷,面上却仍旧笑眯眯的,不动声色。
  郭大友对小西行长的基本谈判战术,就是抓住倭军彼此之间分裂、各自为战的内部问题,加上小西行长急切想要保住军功的想法,初期的谈判目的已经达到,初次入平壤的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接下来第一梯队能在平壤城内做的事情不多了,就看外面接应的第二梯队能将这个艰巨的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了。
  这场谈判从十一月二十三日的深夜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二十四日的天亮时分,双方散会后,明朝使臣团被赶来增援的新一批倭军押送着回到了给他们安排居住的院子里,被严密软禁了起来。包括朝鲜书记官和翻译人员,全都被赶到了这个院子里不许出来。
  二十四日当夜,孟旷奉命在院子四周仔仔细细搜查了一遍,回来后,与郭大友、穗儿在屋内密谈。
  “不行,恐怕消息传不出去。我方才查了一圈,外面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密密麻麻布满了倭军,他们知道我们是搞情报的,擅长潜行,所以警惕性非常高,围墙四周甚至还拉了绳子拴上了警戒铃。这院子前门、后门两道出口,都有重兵把持,且每隔一个时辰换一次岗,进出院子给咱们送物资的人,不论是进去还是出来,都得搜身,而且只穿一条兜裆布。倭寇没打算给我们机会往外传情报,虽然让我们把武器带进来了,但我们现在也不能再与倭寇起冲突了。王诩的飞鹰没办法落下来,目前只能藏在平壤城外的山林里。”孟旷详细描述现在的情况。
  郭大友和穗儿陷入沉默,穗儿有些焦虑道:“这么一来,我们想要和第二梯队取得联系就很困难了。如若事态一直如此,我们还如何与第二梯队配合诱捕张允修?”
  郭大友却道:“小西行长在打坏主意,咱们不能轻易信他。他虽答应了我们撤出平壤,但时间要他来定,就说明他压根没打算撤。此外,他要知道汪道明身份和利害关系,说明他打算在交换人质之后,将汪道明收为己用,如此一来我们就成了多余之人,是他必须要除掉的对象。他就没打算放我们走,尤其是在咱们已经掌握倭军部署的情况下,等人质交换完成,小西取我等性命的时日恐怕就来了。现在让我们把武器带进来,恐怕只是起到一个安抚人心和麻痹我们的作用,到时候说不定就关门放火,把我们活活烧死在这里。我们必然是要和小西发生冲突的,也不用担心打草惊蛇了。”
  “那这么说,诱捕张允修的计划必须做出更改了,不能在平壤城中了?”孟旷问。
  郭大友点头道:“对,计划变更。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等汪道明到平壤后,我们就带着汪道明突围,离开平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外面的第二梯队取得联系,保住性命。至于诱捕张允修的计划,还可以再从长计议。我现在最怕的是,汪道明在来平壤的路上可能会出什么岔子。”
  孟旷道:“我在倭寇里面还有个内应,是个女人这,叫弥津安南。她已经答应与她在岛津军中的妹妹弥津安惠联系,协助护送汪道明来平壤。有她们姊妹俩,风险会降低不少。此外,我们到时候突围,兴许她也能有所帮助。”
  郭大友闻言不由十分欣喜,夸赞孟旷竟然能得到一个投诚的女忍者,穗儿却瞥了孟旷一眼,神色若有所思。
  当夜,养精蓄锐准备突围的命令就暗中传遍了队伍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沈惟敬和尹根寿。此外,那个名唤李炳元的朝鲜书记官和他的女儿李顺贞,众人也将他们纳入了保护的范围,打算带着他们一起逃出去。
  只是众人没有想到,这个李炳元竟会在随后的几日里,给众人惹了个措手不及的麻烦。
 
 
第214章 兵临城(一)……
  话分两头。
  十一月末,就在第一梯队被困平壤城中时,由巡堪所千户、神目罗洵亲率的第二梯队二十余人已经来到了平壤城的外围,暂时驻扎在平壤城的西北侧——普通江东与牡丹峰西的峡湾之中。就在距离他们不很远的七星门外,驻扎着倭军的骑兵部队,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骑兵力量,马匹基本都是从朝鲜抢来的,围绕着平壤城不断地巡逻,因而第二梯队为了不打草惊蛇,并不敢再往前进。为了隐蔽,他们藏匿在靠近牡丹峰山麓的林木掩映之中,驻扎的第一天,派上山打算登高眺望全局的锦衣卫发现了驻扎在山上的倭军,显然平壤城北侧有这样的高地,倭军是不可能傻到完全不派兵占领的。
  罗洵来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当初送第一梯队到平壤城的哨所探子询问情况,探子告诉罗洵,第一队入城后,他和他的几个兄弟分别盯守着平壤的几座城门,第一梯队入城三四日了,只见到倭军有往城内增兵,未曾见有人出来。第一梯队的传讯飞鹰飞出来了,现在由几个探子管着,他们曾多次试图将飞鹰送入城中,看看能不能带出消息来,但最后飞鹰都是无功而返。第一梯队可能是遭遇了什么不测,暂时陷在了城中,传不出消息来。
  这情况无异于重石压顶,让整个第二梯队深感不安。也不过就过了半日,就有人提出更改计划,怀疑第一梯队已经在城中全军覆没。然而罗洵却很坚定,半点不曾动摇。他找到了黎老三、竹妍以及不久前刚与他们汇合在一处的阿都沁三人,希望三人能够给他提供帮助。
  “眼下我希望有人可以混入平壤城中,搞清楚城中发生了什么,联系上郭八、十三还有沈惟敬等人。三位请帮我,我手底下人虽乔装潜入的功夫不弱,但到底语言有障碍,我等之中,只有三位在语言上有优势。”罗洵十分诚恳地请求道。
  黎老三和竹妍终于找到了失踪的阿都沁,显然已经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因而罗洵不知他们对此次行动还有多少参与的积极性,故而有些忐忑。不过他还是低估了黎老三等人回收万兽百卉图,抓捕张允修的决心。都走到这一步了,牺牲如此之多,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憋着一股气把这件事做成,只听黎老三道:
  “罗千户太客气了,您不来请,我们也会主动请缨。要混入那城中不难,我与竹妍就能给你办到,阿都沁身上伤还没好全,就不参与了。眼下平壤城中有一部分被倭军抓起的朝鲜百姓,壮年男子为苦力,妇孺为人质,一部分貌美有才艺的女人很有可能会被倭军强作为军妓,有机会接触到倭军最核心的将领。我和竹妍先找机会扮作倭军入城,再让竹妍扮作军妓,想来要找到第一队的人不是问题。”
  罗洵闻言不禁大喜,拱手作揖,拜道:“如此,一切就万万仰仗黎兄了。”
  黎老三笑了笑,面上狰狞的刀疤看上去似是柔和了不少,道:“你手下的这一批锦衣卫,是两百年来未见过的好儿郎,很可惜,我没赶上好时候。以前我以为锦衣卫中能有螣刀七孟裔那样的存在,就已然是稀罕事了,好在我这老兄弟死后,他的衣钵有人传承,甚至能影响到不少人。除却当下事,我已无遗憾,若我不幸捐躯,烦请罗千户回去后禀报太后,就说李浒……这一生鞠躬尽瘁,不敢忘太后嘱托,还请太后多多保重,鹤寿延年,看护并督促圣上守好大明江山。”
  罗洵闻言,内心震动,片刻后又是拱手一揖,这一次却是静默难言。他也想轻飘飘说一句“出征在即,莫要言此不吉之语”,但想到此番入城,又是风险重重,尤其是如若第一梯队当真陷落于城中,他们要出来就更困难了。如此一想,就很难再说出半个字来。就连一旁的竹妍,年轻的面庞上也起了肃穆,她也深知此行之艰难,她的义父已有了死志,她自己也不禁多了一丝觉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