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底在哪儿,这才是接下来诱捕计划的关键。不过在此之前,必须先确定他当真不在才行。
由于敌方是从西南方向东北方追逐而来,而东面有山脉阻隔,翻山越岭速度太慢,而西面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临津江支流挡住了去路,大部队只能沿着山脉向正北方快速撤离。唯一幸运的是,这条南北走向的临津江支流在后勤兵营驻扎的平原地带的南面拐了个打弯,变为了由西向东的走向,并一直穿过东面的山脉,彻底拦住了由南向北的去路。这意味着那支倭军追击的骑兵队必须要渡河,才能继续往北。而河面上的桥梁已经被拆毁了,浮桥也没有,河水虽然不深,但也能没过马肚,这条河上的冰面被后勤营部每日穿凿,虽然仍有部分冻结,但绝不能承受骑兵部队直接奔跑而过。因而他们必然要泅渡过河,这样一来速度减慢,就会给后勤兵营撤退争取更多的时间。
后勤兵营还派出了一百人的战斗队伍,在河对岸对泅渡的敌人进行阻击,阻碍他们前进追击。
后方呐喊喧嚣之声迭起,前方逃离的大部队却无暇回顾。有马匹的人拼命策动马匹奔跑,无马匹的步兵则没了命地迈着双腿追在马后。道路略显泥泞,走起来并不顺畅,孟家人的马车速度不快不慢,位处队伍的中段。赶车的罗道长神情淡然自若,看上去似乎完全不着急。但马车内部孟家人全都眉头紧锁、双拳紧握,在不断的摇晃颠簸之中彼此搀扶,显出紧张的神色来。
此时,斜刺里竟然有一匹飞马疾驰而来,并追上了正往北全速撤离的后勤兵营。来者身着明军军服盔甲,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把他当成了传令兵。而他却迅速辨认出了孟家人所在的马车,并立刻奔上去与他们并行。
“孟二郎?赵主事?我是王诩!”来者高喊。
车帘掀开,孟子修欣喜地探出面孔,前线郭大友和孟旷终于派人来了。
“我长话短说,我跟着那倭军队伍跑了一夜,也观察了一整夜,张允修应当不在其中,那些都是倭国武士,剃发戴盔,满嘴鸟语,一看就不是明国人。我之前收到了飞鹰传信,郭头和十三爷在路上了,应当很快会与咱们会和。”王诩在弄清楚张允修不在其中之后,就抢在倭军骑兵之前率先从另一侧的山崖之上绕道赶来,虽然避免了涉水之苦,但因绕了远路,导致时间上与后续倭军骑兵并未拉开太大的段差,他这一路赶来,也是十分吃紧,片刻不得歇息,大寒的天,他坐下马匹已然跑得浑身大汗淋漓。
“好!我明白,辛苦!”孟子修回道。
他随即放下车帘,对车里的家人们道:“做好准备,再跑个半盏茶时间,就要到埋伏的地方了,一切就看等会儿的情况,大家听我指令,按预定计划行事。”
就在队伍撤离的前方,东侧的山脉向西侧蔓延开来,阻碍了前进的道路,而向北的道路恰好要穿山谷而过,山峦使得前方的道路形成了上坡道,两侧的峰峦则将山道夹在其中,成了一个打埋伏的绝佳地点。这里是原定计划好的诱捕地点,早在两日前,李如松就派了自己的亲兵部队来此埋伏,摸清地形,等待诱捕时机。而后勤兵营的主将李陌也在忠实地执行着李如松派给他的任务——一旦遇袭,立刻帅军向北撤退,引敌军入埋伏地,伏击抓捕。
而如今这个时刻终于来了。
第231章 碧蹄馆(五)
位处先头的后勤营官兵已经奋力奔跑上了坡道,探身进入了前方的夹谷山道之内。后方的倭军部队仍然在穷追不舍,已有一半人泅水渡河而来。后勤兵营进入的夹道约莫有二里长,中央向东弯曲,使得身处夹道之内的人会出现视线死角。位于中部的孟家人的马车,在整个部队冲进夹谷没多久,也进入了夹谷之中。奔驰在马车侧方的王诩向上仰望,两侧峰峦山坡之上,尽是一片黑白交加的颜色,积雪与干枯的树木形成了极为单调的景象,看上去就像是一片死地。
王诩心里在默数,他知道在两侧的山坡之上,埋伏着部队。那应当是李如松事先早就准备好的亲兵部队,会在后勤营全部撤出峡谷,敌人追进来后立刻展开攻击。而整个大部队以当前的速度跑过峡谷,大约需要半盏茶的时间。
就在大部队的尾巴也全部进入峡谷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突然发生,山谷口突然发生轰然巨响,整个夹谷之内地动山摇,夹谷口上方的山石树木全部被炸开,向下方砸落,将整个夹谷口瞬间封住。
刚跑进夹谷的后勤兵营猝不及防,在猛烈的震动之中,人仰马翻。后方部队更是被碎石、山木砸中,顿时伤亡惨重。
“不好!是敌军在埋伏!”为首的李陌大惊失色,显然此前李如松安排的埋伏部队已经被敌人干掉并取代了。而他把相当一部分战斗部队留在了峡谷之外的河边抵御后面泅渡河水的倭军追兵,眼下这一部分战斗部队想要回援已然是不可能了。
他目眦欲裂,高喊:“冲!全体加速冲出去!”
顾不得后方部队的情况,前方的部队全部丢下辎重,或急打马匹或撒开双腿就往峡谷北面的出口狂奔。位于队伍中段的孟家马车也同步开始狂奔,前方驾车的罗道长面上终于露出了凝肃的神色。而驰马在侧的王诩,恰好和掀开车帘往外看的孟子修目光对上,他听到孟子修对他喊道:
“一会儿你什么也别管,紧跟着我们的马车跑,知道吗?”
王诩心中一紧,察觉到孟子修等人好像早就对这样的状况有所应对,于是立刻点头。孟子修放下车帘,对车里面的孟家人比了三根手指,道:
“第三套丙计划,立刻执行!”
一边说着,他一面拍了一下前面驾车的罗道长的肩膀一下,道:“丙计划!”
罗道长立刻点头,抬起右臂,拉动手腕内侧的机关,藏于他袖筒之中的袖箭顿时向天空发射而出,而且是连射三箭,在天空中炸出了三团黄色的烟雾。
看到烟雾箭发射,疾驰在马车另一侧的赵子央眉目间似乎染了一层恸意,他紧抿双唇,最后扭头看了一眼家人们,喊了一句:
“到时候一定再见!”
看着家人们从车窗中纷纷探出头来望向他,赵子央逼迫自己弯起唇角,扬起一个有些勉强的笑容,然后转过头去面向前方,狠狠抽打马鞭,马儿加速,立刻向前驰去,远离了马车。
与此同时,山坡上方的进攻劈头盖脸袭来,箭矢、枪弹和滚石滚木,从山坡之上倾泄而下,砸向快速疾驰中的队伍。还有一门原本是李如松安排给埋伏部队的大炮,如今也被敌军占用,不断地轰击着夹谷中可怜的后勤兵营。惨叫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所有人如堕地狱,眼见着身旁战友被穿刺、或被砸成了肉沫,血肉横飞的场面让人肝胆俱寒。呼天抢地的惨叫声在山谷中连绵不绝地响起,与疾驰的马蹄声和雷霆一般的炮火轰鸣声交汇成惨烈的乐章。
前方驾车的罗道长被碎石划破了脸,仍然冒着巨大的危险奋力驾车。王诩差一点被流矢集中,马匹已然中箭了,险象环生。而孟家人因为有马车车厢的保护,尚算安全,但马车也已然遭到了创伤破坏,中了好几枪,打出了几个危险的窟窿。如若再不闯出这绝境,那就算这马车铜墙铁壁,也无法抵御敌人的攻击。
好在二里路并不算长,队伍奔驰了这么久,总算看到了向东的拐弯处,而就在队伍拐过弯来时,他们绝望地发现前方已然有敌军部队设下的路障。除了满地的铁蒺藜之外,还有拒马桩堵在前方,拒马桩的另一头,还有一支倭军骑兵部队正严阵以待。峡谷尽头就在目前,然而想要出去却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眼前的这一切就像是一场噩梦,让领队的李陌不禁仰天长叹,他今日当命丧于此。
“冲啊!不冲绝对会死,冲了还有一线生机!”就在李陌陷入绝望时,他身后,赵子央已经策马而来,高声疾呼道。
仿佛被鼓舞了,李陌心想道理确实如此,不论如何他是个军人,宁愿战死,也绝不愿做敌人俘虏。尤其不愿被倭军俘虏,这帮倭寇贼心旺盛,竟妄图吞噬大明,就算是死了,也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一声悲愤的怒吼从李陌喉头呼嚎而出,犹如吹响的黄昏号角。他提举军刀,率领先头冲锋的十来名骑兵,向着铁蒺藜和拒马桩迎头撞上去。
惨烈的血花从先头部队开始绽放,马匹的嘶鸣尖啸充斥在整个山谷之中,先头的马被铁蒺藜扎穿了蹄子,无法奔跑,摔倒在地,将其上的骑兵摔下。这些马匹和骑兵成了后来者的垫脚石,被后续的战友踩踏着,彻底成了地上的肉糜。带头冲锋的李陌,在身边三四个亲兵的奋勇掩护之下,勉勉强强冲过了铁蒺藜地带,来到了拒马桩前,止住了马匹。
先前一批铁蒺藜就在这样惨烈的状况下被清楚干净,他指挥后续的骑兵开始冲撞拒马桩。三层的拒马桩彼此之间用铁索串起,两头用铁钎狠狠扎入山坡之中。但饶是如此,在马匹强大的冲击力之下,拒马桩中央当真被撞开了一条通道。
然而先头的骑兵部队已经尽数牺牲,依旧未能冲破前方的防御。后续的步兵部队正拥挤在两架运送辎重的四轮大车后方,推着大车向前撞。这大车本是马与驴拉的,但马与驴全卸了,就靠人力往前推。步兵们喊着号子,奋力地往前推,两侧山坡之上的伏击仍然不间断,不停地有士兵被击中倒下,后续的人便立刻顶上。
也许是强烈的求生意念在驱使着这些士兵奋勇向前,不放弃一丝一毫逃生的机会,也绝不向敌军求饶妥协。守在拒马桩后的倭军都有些慌了神,一时间失去了从容的态度,纷纷端起枪来向着前冲的步兵团散点射击。
枪弹打在大车车前加装的铁板之上,这大车成了所有步兵的盾牌。他们奋勇怒吼着向前推进,速度没有丝毫阻滞。有的人脚掌都被扎穿了,还在咬牙坚持,仿佛无知无觉一般,踏过了一地的尸山血海。
“雅美咯!扣桑大!扣桑得口喽萨努!”前方的倭军骑兵长官高声喊着什么,但没有人理会他。多半是劝降的话语,这代表着倭军被明军这不要命的架势吓唬住了。这反倒像是给明军打了鸡血一般,所有人更加疯狂地前冲。
四周惨烈的景象,将车厢中的孟暧、白玉吟和穗儿吓得面色苍白如纸,而看到前方明军那样搏命,看到无数人的生命顷刻间消散,前仆后继地死去,三个女子此时已然泪如泉涌。这是一种她们此前从未体会过的情绪,悲痛还在其次,那眼泪却是因为胸膛之中翻滚奔涌的强烈热流激发出来的,愤懑与怒意,再加上一种激昂慨然的情绪,使得她们泪流满面。不仅仅是她们,就连孟子修、罗道长,乃至于王诩都被战场上的气氛所感染,泪水盈眶。
而就在前方的倭军向不断往前冲击的步兵团射击时,战况再次陡然发生变化。那些倭军骑兵的背后,也就是夹谷出口处,突然又有一大批骑兵队伍现身,并冲击入谷口之中。他们并不深入,堵在谷口,向着倭军二话不说展开箭矢和炮火的猛烈攻击。
倭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猝然不防,顿时十数人中枪、中箭落下马来,马匹也被击倒,场面一片混乱。
那倭军骑兵将领抢过一面盾牌来,一面拼命抵挡躲闪箭矢和流弹,一面扯着嗓子喊话,组织自己人防御突袭。同时他观察到谷口那些突然而来的敌人,都剃了头,梳着古怪的辫子,那分明就是女真人!
女真人为什么会出现在朝鲜王京附近?倭军大吃一惊。
等不及他们想通这件事,被后方包抄的倭军就在猛烈的攻势下,伤亡得七七八八。气急败坏的倭军骑兵将领夺过身边已然倒地死亡的旗手背后插着的令旗,拼了命地向着山坡之上挥舞,两侧山坡之上却毫无回应。这时倭军骑兵将领才察觉到山坡之上的攻击不知不觉停止了。
他心知山坡上自己的人可能遭遇了后手伏击,当下不敢再恋战逗留,立刻率领着三五残兵,向谷口之外冲去。
情势逆转,眼下突围的人成了倭军自己。那倭军骑兵将领带着人往前冲,完全是靠着身上的铠甲硬抗前方打来的箭矢,结果很快中箭倒下,倭军骑兵一个也没能突围出去,被凄惨全歼于谷口。
而此时,后方的步兵团在付出高昂的伤亡代价后,终于用破破烂烂的四轮大车撞开了三层拒马桩,后续积压时久的部队立刻在李陌的带领下向谷口冲去。前方的女真人虽然帮助他们杀死了埋伏的倭军,可他们依旧来者不善,李陌并不认为这些人是友军。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女真人并没有向明军攻击,反倒高速组织起马队,让开了谷口,率先在前方策马跑动起来。后方的后勤营残部人员稀稀拉拉地跑出峡谷后,李陌不管那帮来意不明的女真人,拨转马头往西侧驰去,西侧就是临津江,江对岸就是明军大部队,他们必须撤离到江对岸去,才有一线生机。
但那一大队,约莫一百多人的女真人队伍又阴魂不散地追了上来,并穿插进入了后勤营的队伍内部。
李陌无奈之下,只能再度下令抵抗。奈何只剩下残兵败将的后勤营士兵们此时几乎耗尽了体力,哪里还能抵抗驰骋塞外的女真人?女真人很快将整个后勤营残部的队伍截成了三段。他们裹挟着中间那一段的一驾马车,调转马头,继续向北疾驰。那马车之上的人在刀剑和箭矢的胁迫之下,无力抵抗,只能随着前后左右包夹的女真人骑兵队伍被裹挟着往北,脱离开了后勤营残部。
而这驾马车,正是孟家人所在的马车!王诩被挤了开来,没能守住马车。眼见着孟家马车被劫走,顾不上自己性命安危的王诩,一咬牙,策马追了上去。
第232章 碧蹄馆(六)……
这一百多人的女真人骑兵部队到底是怎么回事?王诩策马追在他们身后,只觉得自己如堕迷雾之中,有一种诡异浮上心头。
若说女真人出现在朝鲜王京附近,倒也不是不可能。但眼下是倭寇侵略朝鲜的局面,女真人躲还来不及,怎么会横插一杠?就算他们想要南下掳掠一番,这朝鲜生灵涂炭,但凡有一点碎米余粮,都被倭军给侵占了,他女真能劫掠到什么?如果与倭军起了冲突,那可是要引火烧身的。
除非……这帮女真人早就和倭军沆瀣一气了,就连倭国人都知道万兽百卉图的存在了。然后这帮女真人今日又在背后捅了倭国人的刀子,显然这是张允修的毒计,他就是要利用倭国人抓捕李穗儿。
该死……罗千户和郭头他们不是都做了万全的准备了吗?怎么还是着了对方的道。是这张允修脑子太聪明了,还是咱们的人太笨了不如人?王诩心里骂骂咧咧,却也无法,只能策马紧追其后。他也不敢追得太紧,免得遭到前方女真人回头攻击,他眼下就一个人,实在是寡不敌众,只能以保存自身为优先要务。
不过奇怪的是,这帮女真人显然发现了王诩跟在他们后面,却并不回头攻击他,难道他们不怕王诩探明了他们的藏匿地点,报信让人来围堵他们吗?王诩的飞鹰一直在头顶的高空中跟着他,只要他吹哨子,飞鹰传信也就只是片刻的光景。
178/185 首页 上一页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