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太平长安(古代架空)——盐盐yany

时间:2021-01-04 11:02:25  作者:盐盐yany
  小天子一头扑倒在桌案上,长长吁了口气,眼底下两个黑眼圈隐隐欲现。
  他竟然不知道当一个皇帝每天需要处理那么多政务,皇叔以前究竟是怎么处理完这些事情还有闲情教训他的?
  李释问:“这么累为什么不交给柳珵他们去做?”
  小天子抬起一副小脑袋正儿八经道:“在其位,谋其政,朕既然要当这个皇帝,以后这些事情总是要自己做的,怎么能一直假手于人?”
  苏岑拱手笑道:“陛下圣明。”
  “好吧,”小天子怏怏地垂下头,“其实是柳相一直让朕立辅政大臣,可是朕当时觉得一时新鲜就没放权,后来再想放就拉不下面子了。”
  苏岑轻声笑了笑,只听李释道:“这些人是你的臣子,你每个月给他们发俸禄不是让他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更不是养虎为患,让他们有朝一日骑到你头上来。如何用人,如何恩威并施、上下一效,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你办事而不存二心,这都是你要学的的东西。你这样把所有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却让他们在家里把酒赏月,还让他们抓着把柄拿捏你,就是为君者的表率了?”
  小天子扁扁嘴,顿时一腔委屈,自己劳心劳力这一个多月只为了保住皇叔的摄政王位,结果人回来一句表扬都没有,先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虽说说的不假,但也确实伤自尊,更何况还是当着苏岑的面。
  苏岑看着小天子一副有苦无从诉说的样子,心里不由好笑,李释对待旁人向来都是一字千金,这教训人的本事只怕是都用在小天子身上了。他知道李释对小天子寄予厚望,然而这么小的孩子还不懂这些用心良苦,难免有些揠苗助长了。只能稍事安慰:“陛下第一次亲政,却能秉持本心明察秋毫,不被人利用,已经做的很好的。王爷也是心疼陛下这么些天日理万机的辛苦,并非是真的生气了。”
  小天子转头怯生生地看着李释,见人总算点了点头,这才心情稍稍开朗起来。
  苏岑详细秉明了徐州之行发生的事,听的小天子眼睛都不带眨的,听到徐州水灾竟然是人祸而非天灾,不由感叹:“天灾无情,人心却更为险恶,暗门置数万百姓的性命于不顾,实在是罪大恶极。”
  “还有那个宋凡,竟然是暗门的人,宋毅竟然还帮着他就藏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其心可诛。”小天子皱了皱眉,“可是宋家毕竟有丹书铁券,难不成就放任他们不管了?”
  “丹书铁券不宥谋逆之罪,”李释坐着道,“他勾结暗门,已经超出了丹书铁券的庇佑范围,谁也保不了他。”
  苏岑心中稍安,如此总算能还陆家庄一个交代,还陈老一个交代。
  说起陈老,小天子不由心中戚然,他尚未出世之前陈光禄便已经蜇守孤村,遂不曾见过苏岑口中这位大周刑律第一人,但从苏岑的字里行间不难听出对这位前辈的崇拜敬仰之情,在听说了陈老事迹之后更是唏嘘不已,遂道等到开朝之后再对陈老另加追谥。
  “斯者已逝,生者如斯,”李释看着苏岑道,“陈老最后能遇到你,也算走的安心。”
  “我何德何能。”苏岑微微低头,想起之前的陈老让他背诵的《大周律》,只觉得肩头沉重,一时压的他有些喘不上气来。
  这边苏岑事已毕,已经可以走了,因为中秋之夜有祭月礼,李释还得留下来主持祭祀,两人只能对视一眼,见李释轻轻点头后苏岑才告退离开。
  而苏宅里,正值中秋佳节,阿福正在厨房里捣糍粑。
  阿福是地地道道的苏州人,自小生在苏家长在苏家,跟着苏家的厨子会做不少南方小吃。
  蒸熟的糯米用石臼舂打,又佐以新鲜的桂花汁,几经捶打不仅将糯米的劲道捶打出来,更是将月桂的清香尽数发散,最后撒上花生芝麻,拿红糖汁一浇,柔韧鲜滑,清香可口。
  曲伶儿就趴在窗框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这案板上的糍粑长了腿跑了,实在忍不住了就拿指头在那圆滚滚的白胖子身上戳一戳,嘬嘬手指头,回味无穷。
  阿福皱着眉头指责曲伶儿:“你别戳了,让二少爷知道了又该嫌弃了。”
  “那这样,咱们打个商量,”曲伶儿指着留下手指印的几个糍粑,“这几个反正苏哥哥也不会吃了,你给我装起来,我带走好不好?”
  阿福翻了个白眼,“你还能再不要脸一点吗?”
  一边说着却还是给曲伶儿找了个食盒一一装好了,他听说了曲伶儿在徐州代替二少爷下虎眺崖救人的事,口头虽然不说,但心里感激,别说是几个糍粑,就是曲伶儿这会儿要他赔一条命他也是愿意的。
  苏岑回来时正碰上曲伶儿往外走,手里捧一束金菊冲他挥挥手:“苏哥哥回来了,晚上不用等我吃饭了。”
  苏岑嗔道:“刚回来就不消停。”
  途径厨房看着案板上白滚滚的糍粑拿手戳一戳,嘬一口,心头一动,冲阿福道:“这几个给我找个食盒装起来。”
  阿福:“……”
  临了又挑上一坛应季的桂花酿,冲阿福挥挥手:“晚上不用等我吃饭了。”
  阿福:“……”你俩是商量好的吗?
  于是便有苏宅二人齐齐出现在兴庆宫门口,面面相觑一番,又齐齐把视线放到了对方的食盒上。
  一样的款式,一样的东西,甚至连摆放的方式数量都是一模一样。
  曲伶儿悻悻道:“苏哥哥,你来看王爷啊?”
  苏岑暗道自己怎么就沦落到和曲伶儿一般见识了,偏开几步佯作不相识,“你找你的,我找我的,就当咱俩没见过。”
  曲伶儿也正有此意,独一无二的东西那叫心意,两件一样的那就是随意了。抬腿便跑:“我看到东市新上了桂花酿,我再去给祁哥哥买两坛!”
  苏岑:“……”
  进了兴庆宫,李释尚还没回来,苏岑绕着龙池走了一圈,眼看着秋菊开的正好,佐酒也不失为一种雅兴,遂又采上几束,捎带着一起来到湖心亭里。菊香幽幽,酒韵袅袅,到时候对酒当歌,湖心赏月,再一起吃着红糖糍粑,岂不乐哉。
  于是,苏宅的二人守着着一样的红糖糍粑、桂花酿和菊花,等着两个从宫里回来的人。
  守了一夜,两个人却一个也没回来。
  第二日一早,苏岑才知道竟是昨夜的祭月礼上出了事故。
  崔皓在祭礼期间,把一个老翰林给打了。
 
 
第169章 翰林
  消息还是从号称“京城琐事无所不知”的郑旸那里听来的。
  郑旸供职翰林院,被打的那个刚好就是他的直隶上司,一个正儿八经从永隆年间就一直待在翰林院的老翰林。
  翰林学士,说起来本身无秩品,却掌管着诏拟内制、参与机要等重要实权,后来更是与礼部一起统协科考事宜,在天下文人仕子眼里是顶清要又尊贵的职务。
  而登科的仕子之所以挤破了头想进翰林院,更是因为这里不失为一块跳板。
  科举,入翰林,拜官入相,一条龙下来,是最正统的升迁方式,但凡是家里有些条件背景的,都以能把自家孩子送进翰林院为傲。当朝的大多数尚书、侍郎乃至左相温修皆是翰林出身,而像柳珵、崔皓这样的寒门子弟便只能另辟蹊径。柳珵是正赶上时局动荡,得到楚太后一手提携才有今日成就,其他人没有这份际遇,要想入相,只怕是难上加难。所以英国公费尽心力把郑旸弄进翰林院也不无道理,毕竟谁不愿意自己儿子顺风顺水一路高升,那些坎坎坷坷的弯路能不走就不要走了。
  而咱们这位挨打的孙翰林,从永隆十二年赐进士出身后就待在翰林院,要论资历,翰林院里没人比的过他,可一晃这么些年过去了,依旧只是个翰林。
  这么些年来目送同僚们一个个从这翰林院里出去,封侯入相,风头无两,这升迁的迹象却一点也没落到他头上,这就好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占着鸡窝不下蛋,占着这么好的资源几十年来却没提升一星半点,追根究底,只因为一点,这人的嘴巴太臭了。
  据郑旸说,上至皇亲国戚,下至翰林院里洒扫的奴仆,就没有没被他骂过的,所以刚有一点升迁的迹象就被自己骂没了,这人不待在御史台,而是在翰林院,当真是屈才了。
  而且这人可能是因为屡次升迁名单里都没有他,满腔抱负无从施展,还患上了嗜酒的毛病。别人喝一点酒可以作千古文章,他喝一点酒可以骂三天三夜。
  而这次挨打,就跟他这点破毛病不无关系。
  他竟然在祭月礼上骂了柳珵。
  祭日于山,祭月于坎,每年祭月礼上需得击鼓奏乐,祭月迎寒,还得撰写青词大声诵读之后焚烧祭天,以求人间诉求上达天听。而当朝青词撰写的最好的,就数右相柳珵了。
  而孙翰林就是在柳珵诵读青词之时骂了两句,偏偏就被柳珵的铁杆追随者崔皓听见了,崔皓二话没说,一拳上去,孙翰林嘴里当即就漏了风。
  苏岑问:“他到底骂什么了?”
  “那谁知道?”郑旸撇撇嘴,“他也不能在祭月礼上明目张胆地放声大骂啊,也就是自己碎碎骂两句,好巧不巧,他身边是崔皓,哪怕是柳珵本人呢,估计都没这么大反应。”
  苏岑凝眉思忖了片刻,又问:“后来呢?事情怎么处理的?”
  “还能怎么处理,”郑旸摊了摊手,“小舅舅大手一挥,两个人都下了狱,好好的祭月礼被搅得一团糟,祭月不像年尾祭礼,今天不行了就再换一天,毕竟这月亮挂在天上,一月就圆这么一回,折腾了半夜功亏一篑,小舅舅能不生气吗?”
  苏岑点点头,难怪昨夜人一晚上都没回来。他空等了一夜,临近天明,却是自己又跑了回来,还告诉兴庆宫的下人,就说自己没来过。李释回来一夜未眠必定身心俱疲,他不想到头来还得为了他这点小事分神。但事情不弄清楚心里终究有个坎,这才一大早就过来堵郑旸,想从这里了解个大概。
  如今听到事情无伤大雅才心头稍安,又闲扯了几句,想起两个人都没吃饭,又把给李释准备的糍粑拿出来两个人分食了。
  “崔皓有柳珵给他撑腰应该是没什么大碍,可怜我们那位孙翰林,这京城只怕是待不下去喽。”郑旸边吃着糍粑边与苏岑闲聊,不一会儿就偏了主题:“哎你家这糍粑做的真不错,改天让我家厨娘到你府上学学艺去。”
  辞别了郑旸,苏岑才赶去大理寺点卯,张君得知苏岑竟在千里之外的陆家庄遇见了自己的老师,而人却永远留在那里再也回不来了。一时之间伤情有之,感慨有之,拉着苏岑说了一上午的话。
  “我早该想到的,老师他肯定是要回去的,”张君揉着圆滚滚的肚子一脸哀伤,“想当年我们第一次进村时,只有我和老师两个人,本意是借着查陆小六的死因来调查暗门,没想到他们竟然明目张胆到当着我们的面杀人。一条条人命,就那么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没了。我当时吓得不行,老师估计也无计可施了,他最擅长的就是化律为剑惩奸除恶,可在一个完全脱离了律法控制的地方,他的毕生所学所求,都显得那么无济于事。”
  “后来,当时村子里的村长名叫陆逊,是他找来了村子里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趁着天黑把我们送出村去,几乎是以他们自己为盾用一双双血手把我们推了出去。”
  张君重重叹了口气,“那是我这辈子都不愿再回去的地方,可对老师而言,那里是一块阴霾,他身为大周律法的化身,不允许大周疆土上有这么一块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所以他必须去抹掉这片阴霾。”
  苏岑黯然神伤,这世上总有一群人,逆着人流而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血肉之躯冲破桎梏与枷锁,以换取后来人走的顺遂。
  “你跟他很像,”张君突然抬起头来盯着苏岑道,“我有没有说过你跟他很像?尤其是执着在案子里的时候,简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苏岑刚要谦辞一番,只见张君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眼里泪花荡漾:“我能叫你一声老师吗?”
  苏岑:“……”
  等到苏岑傍晚下衙的时候,崔皓和孙翰林的事情已经闹得满城皆知了。同时关于两人的判决结果也已经出来了。
  孙翰林终于不用再在翰林院待着了,被一举贬谪出京,去地方当县令了。
  而崔皓仅仅是罚了两个月的俸便再无牵连。
  果然就如郑旸预料的那样,在这虎穴龙潭的京城当官,有没有背景,高下立现。
  孙翰林走的当日,城门外只有两个人前来相送。一个是郑旸,可能是顾念那一点共事情谊,也可能是相处时间短,没被骂的狠,这才有勇气过来。
  而这另一个,孙翰林眯眼打量了半晌,长身玉立,面容清皎,这谪仙般的人物……自己好像并不认识啊?
  而且这人似乎也并不是来送行的,就跟在郑旸身后,一句话也不说,若不是身形气度实在出尘,他都要以为这是郑旸带的随从了。
  眼看着要走了,孙翰林实在没憋住,盯着这青年人皱了皱眉:“这位是?”
  郑旸刚待作答,却见苏岑冲人一拱手:“在下苏岑。”
  孙翰林稍稍吃了一惊:“你就是那个新科状元,破了好几个大案子那个?”
  说起来当初他还骂过这人沽名钓誉、自命清高呢,没想到正主原来长这样。
  苏岑谦逊一笑,“正是不才在下。”
  孙翰林心里疑惑更甚,苏岑如今是陛下宁王眼前的红人,与他并无半点交集,就算知道了自己曾经骂过他,那也不至于屈尊纡贵过来落井下石吧?
  苏岑像是知道孙翰林心头所惑,冲人一笑道:“在下听说了孙大人在祭月礼上不畏强权,怒斥柳相,对孙大人景仰的很,特来一览风貌。”
  孙翰林心下了然,宁王和柳珵是死对头,他骂了柳珵,反过来看就是帮了宁王,所以宁王才派个人过来对他稍加安抚,现在的贬谪不过是逢场作戏,日后说不定还能再起复回京,自己反倒是因祸得福了。
  孙翰林刚待谦让一番,只听苏岑接着道:“孙大人骂柳相没有真才实学,文章弄虚作假,想必是知道一些内情吧?”
  孙翰林面色一白:“你……你怎么知道?”
  说起来他骂柳珵的事也不过就是小声嘀咕了几句,不凑巧刚好被身边的崔皓听见了。可看崔皓那么护着柳珵,定然不会把自己骂柳珵的话往外宣扬,那这个人又是怎么知道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