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太平长安(古代架空)——盐盐yany

时间:2021-01-04 11:02:25  作者:盐盐yany
  “王爷知道我要来?”苏岑微微一愣,本以为是他赶巧了,再一想李释确实不喜欢吃这些甜腻腻的东西,倒是他偏食甜口。
  苏岑尝了一口,银耳清脆,汤汁甜糯,温度也正合适。苏岑不消几口把汤喝完了,微微眯着眼睛,一脸餍足之色。
  “知道那是哪儿吗?”李释指着不远处一座城池问。
  苏岑极目看了一会儿,奈何天色阴暗,实在看不清城楼上的几个大字,仅凭这么两扇城门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摇了摇头。
  李释道:“宿州。”
  苏岑眉梢一挑:“就是那个‘不似白云乡外冷,此去淮南第一州’的宿州?”
  李释点点头。
  苏岑眯眼看着远处黑漆漆的城门,不由笑了,“这地方我来过。”
  遥想了会儿当时的情形,苏岑笑里不禁带了上几分无奈,“不过算不上什么好经历。”
  李释看着远处,漫不经心道:“说说。”
  苏岑不知道这人是真的想听,还是只是想听他说话,但他想把自己的过去都说予他听,好的,不好的,光辉的,落魄的。
  苏岑认真看着眼前人,好整以暇道:“我跟你说过我有一年外出游历过一番吧。”
  李释点头,苏岑接着道:“我就是在那时候来过宿州。”
  “不过我那时候时气不济,半路上被偷了钱袋子,又跟友人走散了,无处落脚,只能栖居在城外破庙里。”
  苏岑苦笑了一下,“屋漏偏逢连阴雨,那破庙是有主的,有伙乞丐常年在那里落脚,不过他们大概看我可怜,倒是给我留了块地方,只是那块地方瓦不全,赶上下雨天会漏雨。”
  “那年宿州下了一整个月的雨。”
  李释轻声笑了笑。
  苏岑叹了口气,“淋了两天雨我就病了,烧的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但我总得吃饭,总得拿药,好在纸笔都是随身带着的,我就画了几幅画,拿到城里市集上去卖。”
  李释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只怕画卖的也不顺利吧?”
  “也不能说不顺利,甚至是有几分走运的,毕竟我那画也是得过当朝第一画手胡清晏的认可的,”苏岑微微抬着下巴,脸上带着几分傲然神色,“我摊子刚支起来就有人要买我的画,出价十两银子。”
  李释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价格。
  苏大人如今是新科状元,洛阳纸贵一字千金,但在当时作为一个无名无姓的后生,十两银子确实不少了。
  “但我没卖。”苏岑道。
  李释问:“为什么不卖?”
  苏岑冲人笑了笑,“我当时画的是一副墨竹图,一是苦于没有颜料,二正是以墨色深浅绘竹驾雪凌霜之势,窥一貌而知根骨。但买我画的那个人嫌弃我的画单调,竟然让我在墨竹下面给他再画一只锦鸡!”
  李释听罢哈哈大笑,墨竹配锦鸡,倒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你看,你都笑了,”苏岑略委屈地瞪人一眼,“我要是给他画了,画上署了我的名,我这辈子都不用出门见人了。”
  “我并不是笑你,”李释摇了摇头,有些话事后说起来好笑,但放在当时想一想却知道并不容易,“人在屋檐下,你需要那笔银子。”
  “在我看来有些东西比银子重要,银子没了可以再赚,但骨气丟了就是丢了。”苏岑兀自说着,眸光再夜色里尤显清亮,“后来又来了一个人,也要买那幅画,只给十文钱,但不需要我再做改动,我就卖了。”
  “十两不卖,十文却卖了。”李释笑了,“你这笔帐算的倒好。”
  “这还不算,之前出十两银子的那人恼羞成怒,掀了我的摊子,还折了我一支宣城紫毫,到最后我手里就只剩了那十文钱了。”
  “十文钱,”苏岑一一数着,“花了四文买了两个包子,一文要了一碗热粥,剩下的钱也不够买药了,索性又拿了四文给了当初匀我一块地方的乞丐,还剩一文――”
  苏岑从身上取了个钱袋子下来,把里面的碎银子尽数倒出来后,从中拎出了一个铜板来,“在这。”
  “我把它随身放着,提醒自己莫要失了本心。”
  苏岑把那一个铜板放到李释掌心,“千金难买我乐意,我愿意十文钱把画卖给懂我的人,也不愿趋炎附势去赚那十两银子。说来也怪,可能是物极必反,我倒霉到头了运势反倒好转起来,喝了一碗热粥睡了个好觉之后,醒来就在一家客栈里,我那友人也找到我了。又过了两日偷我钱袋子的那个毛贼也找到了,银钱少了一点但找回来了大半,也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就有一点,事后我想再见见买我画的那个人,我总觉得他是故意为之,想试探我的心性,只可惜我当时都快烧糊涂了,有些事情记不真切了,甚至连那人长什么样子也忘了。”
  “既然想不起来了便是无缘,”李释拿着那枚铜板摩挲了片刻,递还给了苏岑。
  祁林从远处过来,回禀道船已整装完毕,请示李释是否开船。
  李释点点头,便见祁林冲下面挥了挥手,船拔锚扬帆,缓缓动了起来。
  苏岑收了铜板一抬头,正好有什么缓缓坠落在鼻尖上,抬手抹了抹,只摸到了一点湿润。
  “下雪了。”苏岑抬头看着漆黑一片的夜色,有些灯光打到的地方能隐约看见簌簌而降的银尘。
  漫漫细雪从天而降,盖住了两岸草木,沉寂在涛涛江水里,打着旋落在船头那人的发梢上,肩头上。
  李释望着视线尽头茫茫一片的江面,不知过来多久才轻声道:“长安的雪也不知下了多厚了。”
 
 
第86章 祭天
  官船于冬月中旬抵达洛阳,一行人停船上岸,小天子虽不便亲自出京来接,却还是专程派了礼部的仪仗队来接皇叔回京,一路上旌旗飘扬,队伍铺设了好几里。
  洛阳到长安还得一天的行程,李释上了岸后一歇未歇,于是洛阳官员筹备了半月之久的周山行宫宁亲王看都没看一眼,直接就上了礼部的马车。
  一起跟着上车的还有一半大少年,看着不过十一二岁,却穿了一身黑衣玄裳,面容稚嫩,行为却一板一眼,冷冰冰的一张脸看着像祁林的私生子,让人说不出来的违和感。
  等李释安顿好了落座下来,冲那少年点了点头,那少年开口便道:“长安城内收受过盐商贿赂的官员共有二十八个,安插在各府中的眼线都已经拿到了罪证,其中以吏部尚书李琼和侍郎孙扬为首,所以这次狗急跳墙的也是他们。他们集合百官上了一份联名奏章,弹劾您违背祖制暴力废除榷盐令,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惑乱朝纲,扬言您不走他们便辞官返乡,小天子这才急急召您回京,恐怕也是实在没办法了。”
  百官集体辞官,届时朝政必然会陷入一片混乱,政令下放却没人干活,下层民意也上达不了天听。往小了说是要重换一朝臣,重新选拔、磨合、熟悉政务,往大处说就是动摇社稷根基,若是处理不当引起了民沸民怨,甚至可能颠覆江山。
  “哼,垂死挣扎,”李释冷冷一笑,看着却像不甚在意,接着问:“柳珵呢?他没牵涉其中?”
  少年人道:“柳相这次倒是没跟着瞎起哄,还帮着安抚群臣,看样子行贿的事他并不知情。”
  “他倒是会做生意,”李释手上的扳指轻轻敲着窗柩,“那些人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走,到时就会说因为柳珵的苦苦规劝这才留下来,坏人反正都让我做了,他动动嘴皮子赚足了人情又得了圣眷,说不定在官盐里还能再分一杯羹,何乐而不为?”
  少年人点点头,接着道:“还有就是……”
  话没说完,却着意瞥了苏岑一眼。
  苏岑一抬头,与那少年目光正对上,一瞬明白了这话里的意思。
  且不说他擅自离京,无故缺席朝会,单是他把薛直等人拉下水就得罪了不少人,扬州一案他又是主审,有些人不敢拿宁亲王下刀,要对付他还是绰绰有余的。
  李释皱了皱眉,看着苏岑道:“子煦受点委屈,事后会给你找补回来的。”
  苏岑点点头,他倒是不怕受委屈,本来还担心这京中风起云涌,有人拿他做文章来威胁李释,如今倒是松了一口气。
  李释问还有事吗?
  少年人摇了摇头。
  李释轻轻靠在锦衾靠背上,“那就告诉他们准备收网吧,李琼先不动,我留着还有用,其他人的罪证我要明日早朝之前文武百官手里都有一份。”
  少年人领命,从窗口而出,眨眼间就没了踪影。
  苏岑看着落下的窗帷欲言又止,李释直接道:“想问什么?”
  苏岑扯了扯嘴角,“……这孩子功夫不错啊。”
  言外之意却是你堂堂一个亲王竟然连个孩子都不放过!
  “孩子?”李释笑了,“这孩子可比你大。”
  苏岑:“?”
  李释笑道:“我没记错的话他比祁林还要大两岁,只是小时候生了场病,不长个子了,不过脑筋还不错,我在京中的暗线都是他来布置的,这幅模样糊弄那些个不长眼一糊弄一个准。”
  苏岑:“……”
  得,他就是那不长眼的。
  迎宁王的仪仗队一夜未歇,赶在城门将开之前来到了明德门下。再给城门郎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将宁王的车架拦在城门外,于是当日明德门要比往日早开了半个时辰,天光尚未敞亮之前宁王回京的消息已传遍了整座长安城。
  苏岑在长乐坊下车先回了家,阿福果然按照吩咐把家门前收拾的井井有条,门前积雪都清理干净了,路上也全无泥泞,甚至还堆了个雪人,全然看不出主人不在家的样子。
  就是要比曲伶儿那家伙靠谱多了,昨日下了船眨眼的功夫人又不知道哪里去了。
  苏岑推开门刚进院子,就见那不靠谱的人坐在亭廊上抱着半个肘子对着他啃,还不忘冲他打个招呼:“苏哥哥早啊,你们也太慢了,我昨夜就已经回来了,还在门口给你堆了个雪人,喜欢吗?”
  苏岑:“……”
  李释回兴庆宫后换了一身朝服,又马不停蹄地赶去看戏……不,上朝,到了朝堂上宁亲王往椅子上一坐,就眯起眼睛静静看着下面一帮人轮番上阵,唱着一出出狗咬狗的好戏。
  一群拿了贿赂的贪官背水一战,却拉着他们一帮没犯事儿的当垫背,换了谁心里都不好受。所以今日一早满朝文武拿着从四面八方来的消息,恨不得拿唾沫星子把那些个拉他们下水的直接淹死,群臣激愤,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翻了出来。
  这些人只怕早就忘了,几日前他们在朝堂上义愤填膺的对象还是这位端坐在堂上的宁亲王,如今一个个恨不得抱紧宁亲王的大腿以示自己是为奸人蒙蔽,绝无不敬之意。
  这些人个个吵的面红脖子粗,但要说这堂上脸色最难看的还当数柳珵和李琼。
  柳珵不难理解,本来群臣弹劾李释,眼看着大厦将倾,他来力挽狂澜,既打击了李释,又收拢了人心,一石二鸟岂不乐哉。结果李释一来就给他搅了局,人心没捞着,还眼睁睁看着这些人去给李释当了狗腿子。
  柳珵甩着一张脸好像什么人撅了他祖坟,李琼则像是见到了祖坟里的祖宗,面色一片惨白。
  今天早晨收到那份名单他心里就已经凉了,里面把收受贿赂的官员名单写了个详细,后面还坠着日期及赃款数额,只是这份名单里单单少了他。他当然不会心存侥幸这是有人碰巧漏了他,原因只能是他还有别的用处,而下场只会比所有人都惨。
  第二日李琼就上了告老还乡的折子,只是还没到一日折子就被李释打了回来,上书几个大字:卿乃国之栋梁,当留朝佐政。
  他如今命都不保了还佐哪门子的政?只是上书一封就被打回来一封,最后没辙了,既然还不了乡,那便称病不上朝了,只要能不面对李释怎么都好。
  对此宁亲王甚为体谅,当即差人送上了燕窝人参给李琼补身体。
  结果当天晚上尚书大人在自家府上竟遭了暗杀,他颇为得宠的一个小妾送上的一碗安神汤,若不是汤洒了些让狗舔了,如今两腿一蹬埋在后院里的就该是他了。
  第二日一早天还没亮,兴庆宫门前就站了位稀客,李释刚更衣出来便被李琼抱住了大腿,尚书大人不复往日神采,冲着李释涕泪横流,“王爷救我,有人要杀我,王爷您一定要救救我!”
  李释不慌不忙地把人扶起来,“李大人是朝廷命官,官居三品,谁敢杀你?”
  “我的小妾……我的小妾她要杀我,一定是有人把她埋伏在我身边的……还有我家厨娘,我家丫鬟,她们都可能要杀我,”李琼语无伦次地开始胡言乱语,“一定是他们派来的……他们以为我投奔了你,供出了名单,要杀我灭口!”
  李释眼神一眯:“他们是谁?”
  “他们……”李琼一愣,整个人明显瑟缩了一下,四下打量了一圈之后才哆哆嗦嗦地小声道:“我若是说了,王爷能否救我?”
  李释提唇一笑,“那就要看李大人有没有让我救的价值了。”
  吏部位于六部之首,李琼又是尚书,掌天下文官的任免、升降、考核,只要买通了李琼,暗门再想往大周官场里安排自己的人就易如反掌,想当初薛直等人,便是李琼一手提拔起来的。
  如今扬州一案受贿的官员皆受了牵连,罢官的罢官,降职的降职,只有李琼非但什么事都没有,还得了宁王李释的几番照料,由不得别人不多想。
  暗门虽未必相信李琼真的投奔了李释,但活人终归没有一个死人来的安心。
  只是他们也没想到,在李琼家安插眼线的并不只有他们一方,一经交手之后,反倒把李琼推到了李释面前。
  李琼不愧干了这么些年的吏部尚书,保命的东西都记在脑子里,当即默背了一份暗门安插在大周官场里的官员名单给了李释,上至朝中大吏,下至八品县丞,无一遗漏。
  李释拿到名单瞥了一眼,目光变得冰寒彻骨,李琼生怕这人翻脸不认人,急急追问:“王爷,那我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