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重生后,我对自己真香了/渡我(穿越重生)——江色暮

时间:2021-01-04 11:25:18  作者:江色暮
  秦子游不置可否。
  这番话,在日后,被人抄到姬卓面前。姬卓打眼一看,看出殷白伤愈,看出秦子游问殷白要了一样东西,再看出两人一同喝酒。姬卓不动声色,问:“再没有了吗?”
  面前跪着的护卫额头滚落一滴冷汗,说:“是,再没有了。”
  姬卓看他,只觉得此人经脉污浊。再记起秦子游,他更肯定自己先前的猜测。
  引气入体之后,姬卓以崭新视野,将上至刘兴、下至府城城墙上寻常小卒都看过一遍,最终得出结论:秦子游是其中骨脉最干净、通透的一个。
  姬卓缓缓说:“你的意思,是他们在讲完酒后,就再无话。可又相对坐了半个时辰,那名叫殷白的小卒终于离开秦亲卫的院子……”
  护卫艰难地:“是。”
  他原以为,自己讲话这样含糊不明,定要受到惩罚。然而出乎意料,姬卓显得很好说话,温和告知:“好,我知晓了。”
  这护卫离开姬卓院中,耀耀日光落在他身上,他才发觉,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第80章 岳父
  那护卫出了院子, 姬卓便不再能看到他的身影。
  虽至九月,可天气仍未转凉,暑气蒸人。屋内摆了冰盆, 姬卓视线在上面停留片刻,试着用灵气探出、触碰……却毫无作用。
  他轻轻叹了口气,记起《上清心法》有言,待丹田充盈,灵气溢满,便能以神识铺出, 用另一种眼光看这世界。思及此处,姬卓振奋许多, 撇下手中密报,再度开始修行。
  虽进展缓慢,但每一丝灵气进入经脉,都让姬卓欣喜。
  转眼天暮。
  有小厮来送饭。在门外喊了三声,姬卓不应。小厮踟蹰,左右一看, 发觉窗子打开, 便蹑手蹑脚, 欲去窗前看。
  可刚迈开步子,又听屋门打开。“吱呀”一声, 小厮回头, 见姬卓正站在门口。
  姬卓看起来从容, 温和, 说了句“辛苦”,又叮嘱,三刻之后,可来取食盒。小厮浑浑噩噩地走后,姬卓笑意收敛,闭上门,拿着食盒回案边。
  方才那一刻,他有些奇妙的、若超然于体外之感。能听到窗外鸟鸣、蝉声,也知晓屋内盆中冰块已经融化成水,唯独没有感受到自己。还是小厮接连叫了几声,姬卓才被拉回体内。
  他拿起筷子,在餐盒中略扫一眼。这个季节,膏蟹肥美,便有一道洗手蟹,另有五珍脍、烙润乳鸽等。姬卓尝过几口,心不在焉,没觉出太多滋味。他在思索:我方才所感,莫非就是秘籍中提到的《顿悟》?可惜被那不长眼的打断。
  这期间,又想到白日那护卫来报时,提及的秦子游与殷白之间的古怪。姬卓拿筷子的手停一停,因之若有所悟:看来修士之间,也有不同。
  他是秘境中人,到底想不到“是在八月底,郝林之战结束九个月有余之后,修士们终于能感知灵气”。所以思来想去后,姬卓把殷白身上的变化归于:此人终于伤愈。
  这实在是个误会。可惜姬卓身侧皆是凡人,他无人可去问询,便只能自己猜测、摸索,难免走些弯路。
  虽让小厮三刻后来,但姬卓只用两刻,就把餐盒放在屋外。之后,他闭眼,想要再找回方才的状态,可惜始终不得其法。又听到小厮前来、拿走餐盒的动静,姬卓更是厌烦。
  他只觉得凡人驽钝。
  再看刘兴时,虽仍记得要“韬光养晦”,可念及自己过往一年,都总要在刘兴身边小心讨好。虽不及阿谀奉承,但也的确要看刘兴心思。若无《上清心法》,姬卓兴许还要继续忍耐。可当下,他开始不耐。
  再说刘兴。
  攻占兰曲首府之后,仍有孙泽旧部流窜在外,试图营救。但大都不成气候,被刘兴镇压。
  自六月末至今,刘兴始终忙着巩固己方势力。乱世中,短短数年,郡守府中坐镇的人马换过数批。百姓已然麻木,只在刘兴宣布减免税收时,略觉欣喜。但接下来,刘兴发了征兵令,便有人坐在村前,抽着旱烟,长吁短叹,说这些“将军”、“大人”,都是一样黑心。而后四下看看,悄声问,某家的小郎从前被孙泽军队拉走,不知当下如何。若逃回来,可要惜命,万万别被“刘将军”再拉去。
  自古百姓多苦疾。
  虽有这些怨声,但总体而言,各样政令还是有条不紊地开始推行。
  同时,两个月中,因女婿“提点”,刘兴到底开始审视周身,想要找出“奸细”。
  这实则是姬卓的阳谋。刘兴并非有多信任女婿,但他更怕旁人要害自己。在刘兴想来,自己还对姬卓有提拔的恩义。再者说,看小夫妻的通信次数,也知道,娴娘与刘兴感情和睦。
  女婿女婿,女儿的丈夫,孙子的父亲,总是一家人。
  如此一来,春夏之交的数度兵败,都该有其他原因。在姬卓看,是孙泽运气不错,找到几个高明幕僚。可他想清理刘兴其他心腹已久,有了借口,自然要用。
  他不明说,但眼药上了不少。长此以往,刘兴到底多了几番思虑。而从孙泽府上捉到的那几个“幕僚”,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见到这些人后,刘兴信了女婿的说法,认为正是这几个在郝林之战时逃走、当下却又被孙泽尊称一声“先生”的人,与自己这边的几个当时挨了军棍,之后却被自己不计较、再提拔上来的白眼狼一起,里应外合。
  有了怀疑,自然处处都能找出纰漏。
  这些人被刘兴暗暗拿下、审问。他们多是修士,一同从外界进来,到这莫名其妙的地方,再被封住修为,与凡人无异。几个刑罚下来,刘兴更加笃信:这些人果然早早认识,且隐藏了什么秘密。
  他加大审讯力度。有修士支撑不住,高呼自己愿意从实招来。可要说修行一事,他们连芥子袋都不能打开,自然无法让刘兴相信。于是到最后,成了修士之间的内斗。他们相互指摘,也有人将矛头指向秦子游与姬卓。
  若单说秦子游,刘兴还要疑心。但他们扯上姬卓,刘兴瞬时想到自己“冤枉”女婿的那段时间。再过百天,女儿肚子里的“福星”就要出生。思及此处,刘兴愠怒,认为这些叛徒不怀好意,要让自己与女婿反目。
  于是刑罚力度更重,有人因之死去,被草草用草席裹住,扔去乱葬岗中。
  姬卓不费吹灰之力,借刘兴之手,铲除一批人。
  而刘兴看女婿整整一个夏日,都表现谦恭,大多时候在自己房中闭门不出,忍让、不出风头。他自然想不到,这是因为姬卓拿到心法,勤于修行,于是顺水推舟,让自己避开刘兴的疑心病。
  刘兴只是愈发觉得,女婿恐怕因自己过往的“误会”,而心灰意冷。
  这可不行。
  从郝林,至兰曲,姬卓种种谋略,都被刘兴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他不以自己占下区区两郡而满足,更要图谋东、南的大片山河。
  所以他主动写信回姑苏,欲将家眷接来。在刘兴看,自己是与女婿一同喝酒吃肉、共计天下,那自然轻松畅意。可女婿是读书人,或有些复杂心思,不妨让女儿来当解铃人。
  刘氏女怀胎六月,挺着肚子,自黔江搭船往东。一路操劳,终于赶在九月中旬,到达兰曲首府。
  刘氏女到港口那日,姬卓前去迎接。
  他看妻子下船。
  要入港前,刘氏女重新梳洗,上妆。因怀孕,她吩咐婢女,不必下手过重,只用浅浅上一层胭脂。婢女还想劝,刘氏女便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婢女们相互看看,叹气。在刘娴还是“大娘子”时,伺候的下人便知道,娘子虽性格娴静,却最有主意,旁人轻易不能说服。而今,成了“姬夫人”,在郝林那几个月,日日往兵营去。还是肚子大起来、实在不便之后,才减了去看练兵的次数。
  恐怕只有姑爷劝,她才会听。
  与刘娴一起来的,是她的母亲、刘兴正妻。她先下船,姬卓恭恭敬敬拱手,叫一声:“母亲。”
  刘夫人应一声,温和说:“这几个月,辛苦你。”
  姬卓只是笑,说:“父亲才是当真操劳,今日也在与人谈事。”
  再到刘氏女下船,姬卓扶住妻子,细细端详她。烈日炎炎,刘娴面上有薄汗,知道自己原先便不算貌美,当下又在孕中。搭船二十余日,更添一重憔悴,妆容也不能遮掩。既如此,不然直白告诉姬卓:为了你,我很不容易。
  姬卓叹道:“夫人一路辛苦,这便回府吧。”
  刘娴应一声:“是。”
  姬卓搀妻子上轿。
  他则骑在马上,行在轿边。回郡守府路上,刘娴撩开帘子。一面是透气,一面也是好奇看四周,想知道兰曲风土人情与郝林有何不同。最后,她的视线落在姬卓身上。
  姬卓察觉到妻子的目光。
  他侧头,对妻子笑一笑,温和说:“娴娘,你一路辛苦,待回府中,可要好好休息。”
  刘氏女眨一眨眼,看他,慢慢又落下帘子。
  她安静地、寂静地,想到:夫君似乎与从前不同。
  与刘兴家眷到来相比,区区一个亲卫的生辰,显得很不值一提。
  晚间,郡守府内摆宴。刘兴千杯不醉,笑着看手下诸人一一敬酒。没了“奸细”在,他清心畅意。一直喝到极晚,终于一挥手,宣布散席。
  诸人回自己院中。
  秦子游抱着剑,一样往住处走。和在郝林时一样,刘兴仍然让手下心腹先挑院子,但又有一处不同:过往两个月,他身边人折了七七八八,于是兰曲郡守府中,实则空空荡荡,少有人住。
  秦子游照旧选了最偏僻的院子。没有旁人在,他脚步一点点变急,像是迫不及待要赶回院中。
  但在某一刻,他忽而停下、回头——
  有人在往这边走。
  秦子游挑眉,思索片刻,身形一晃。须臾之后,姬卓前来,往前看,不见秦子游身影。
  姬卓还欲往前。
  便听一道清澈嗓音从自己头顶传来,是秦子游。他坐在树上,问姬卓:“你是来找我?”
 
 
第81章 又一年
  这嗓音实在突如其来。
  姬卓脚步一顿, 花了点功夫, 意识到:秦子游在自己头顶。
  他抬头看, 见那少年坐在树上,似笑非笑看自己。姬卓眼皮一跳,心想:他是何时上去的?
  神情却仍平和, 同样露出点笑, 说:“自然。”
  秦子游便从树上跳下, 轻巧落在地上, 问姬卓:“何事?嫂嫂初至兰曲,你却不陪她。”
  姬卓看他。
  与下午看妻子时不同,这一刻, 姬卓谨慎、小心,不让自己眼里露出太多审视意味。他已经知道, 秦子游修为大约远远高于自己……这是自然, 这少年有“师尊”领进门, 自己却只能对照一本心法摸索, 甚至不知有何处行差踏错。
  姬卓短暂地思索:方才, 秦子游在树上,那个眼神——
  实在怪异。
  可此刻, 少年看他。自郝林之战至今,已有整整十个月。秦子游又长高了些,脸颊线条也少了一分从前的柔软。但他的眼神, 在姬卓看来, 是仍然信任自己, 没有一丝防备。
  若说过去一年,姬卓对秦子游有何认知,排在第一的,一定是:此人毫无野心,不足为虑。最大的用处,不过助我找到仙师,问鼎仙途。
  所以在清理了刘兴身边的人时,姬卓始终绕过秦子游。刘兴偶尔问起,他也巧妙地替少年开脱。
  这个做法还带来了意外之喜。
  终究有人对刘兴说起,姬卓狼子野心,欲“清君侧”。刘兴听了,不以为意:女婿若真有那心思,秦子游怎么还宛然无事?
  反倒又让姬卓的政敌折了一个进去。
  此刻,姬卓温言道:“自然是要陪娴娘的,她如今身子重,好容易过来。”说着,记起自己从前与刘兴的打算。此番刘夫人来兰曲,身侧果然带了个豆蔻之年的小娘子。下午休息,刘氏女对丈夫提过一句,说那小娘子是自己表妹,父母亡故,从小由外婆收养。而今,又被母亲接到身边。
  秦子游挑眉。
  姬卓长话短说,“我若未记错,明日,便是子游你生辰。”
  秦子游眨一眨眼睛。
  他看起来十分意外,但听姬卓这样说,有动容,郑重地拱手:“是。”
  姬卓微微笑了下,从袖中取出一把短刀,递给秦子游:“这是我从孙泽私库中得来的,父亲都曾夸过。我对兵械仍不太懂,你是使剑,也不知拿上短刀,是否有用。但思来想去,比起那些字画、古董,还是这个,更适合你。”
  秦子游视线落在刀鞘上。
  这刀不过他小臂长,拉开鞘看,能见雪亮刀锋,在月色下淌出如水色泽。他心想,自己的确喜欢。这样的欢喜,展露在神情中。
  秦子游没有掩饰。
  他说:“多谢。”
  姬卓便说:“不必客气。”
  他洒脱,转身离开。期间,却又又一直留心,听背后动静。待转过长廊曲洞,姬卓知道,秦子游始终立在原地未走。他垂眼笑了笑,回到自己院中。
  刘氏女正在窗下看书。
  姬卓脚步一停。
  短短数月,他心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看刘氏女,姬卓心知此女聪慧,兼腹中有自己骨肉。甚至比较下来,刘娴骨脉已经算得上通透,不似刘兴那样污浊不堪。可姬卓仍然有些厌倦了,与仙途、长生相比,世俗皇权,似乎又不算什么。他曾经以此为目标,到现在,看到更高地方。
  刘氏女已经听到外面动静,放下书本,出门来迎。
  她叫一声:“夫君。”
  姬卓心思翻动,握住妻子的手。
  刘氏女看他,问:“夫君有何心事?”
  姬卓笑道:“并无。”
  刘氏女听着这个答案,眼神变换,最后,轻轻应一声,温柔说:“既如此,那便安歇吧。”
  夫妻二人回到屋内,吹熄蜡烛。
  时间往前推一刻。
  秦子游眼前姬卓走眼。他活动一下身子骨,听着掰手指时“咔咔”的声音,自言自语:“送我一把好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