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好多人的茶都自己炒着喝,镇子周边有茶林的村子太多了,茶也开始不值钱。
“你们家的茶林可比咱们家的还多,”说起茶林,姜隽对姚彦道。
姚彦点头,“不过咱们家的茶一直都被背到镇上那边卖,虽然便宜,可好歹是笔银子。”
说起这茶商和他们村翻脸的事儿,还是因为隔壁村子说他们村的茶里面加了水,重量就大了。
偏偏茶商偷偷来村子的时候,正好看见几个混孩子偷偷给装茶的背篓里浇水,这不,被抓了个正着后。
茶商放出话,不再收他们村的茶。
“分明是有人对孩子们说,别的村都是这样做的,”姚彦从原主记忆中读取孩子们说出的原因后,皱起眉头。
“这都多少年了,”姜隽摘了一片嫩茶叶放进嘴里,“那几个孩子都搬出去好几年了。”
出了这事儿,那几户家人自觉没脸见大家,于是主动搬走了。
“你说我来收茶叶怎么样?”
继续往前走,姚彦忽然这样说。
“那可得要本钱,”姜隽告诉姚彦,“之前不是没人这么做过,可本钱太大,再说咱们县的茶叶价钱都比较低,有时候放坏了,还没卖掉呢。”
“那要是炒成茶再卖出去呢?”
姚彦想了想,又说。
“你会炒茶?”
姜隽眸光微深地看着他。
姚彦没有避开,大大方方的回视着,“我会,虽然比不上大茶师的水平,可比镇上的茶师炒得好。”
见他如此大方地说给自己听,姜隽停下脚步,垂眸看着他道,“你要真有这本事,我和你一块儿干,本钱你不用操心。”
“五五分?”
姚彦双眼一亮。
“那倒不必,”姜隽将落在姚彦脑袋上的树叶拿下,“我四你六,毕竟炒茶的是你。”
“那咱们今儿晚上好好的合计合计,”姚彦高高兴兴的示意姜隽快低走。
到了山上后,姜隽去看了好几个陷阱都没东西,到了最大那个陷阱时,他听见了野猪声!
“你就在这,”姜隽让他待在树下,自己往陷阱那边去,只见一四五十斤的野猪正在陷阱里哼唧,看它身上的血,活不了多久了。
“怎么样?”
姚彦问道。
姜隽将别在腰间的弯刀拿下,“运气不错,晚上加菜。”
三两下弄死野猪后,姜隽用野草将野猪包裹了一下,接着放在背篓上,“下山。”
再待下去,天色暗下来,血腥味会引起野兽的注意。
“走走走!”
姚彦小嘴叭叭地,“看我是不是小福星?我跟着你来就有野猪了,记忆中你还没打过野猪呢。”
“是是是,”姜隽顺从着。
他确实没打过,但是遇见了好几次野猪群,告诉村长后,这后山的栅栏都高了许多。
他们还是从小路回去,都是山林,倒也没遇上什么人。
“就在你家,”姚彦见他不进自己家门,连忙把人给拉住,“我回去让大哥过来帮忙弄出来就行了。”
“我吃不了这么多。”
姜隽说。
“那我想吃肉了就过来,”姚彦眨巴着眼睛。
“好,”姜隽直接把背篓放下,姚彦也赶紧去找姚城。
姚城的锄头坏了,正回来换一把锄头时,姚彦告诉他姜隽的陷阱里有一头野猪,顿时坐不住了,跟着姚彦就往那边跑,路上遇见杨氏,于是杨氏也过来了。
“你们的运气可真好!”
杨氏看着那野猪,双眼都亮了。
“得赶紧弄出来,不然天就黑了。”姚彦提着开水出来,杨氏闻言连忙点头,挽起衣袖去灶房继续烧开水,让姜隽他们赶紧杀出来。
姜隽家附近有两户人家,但是离得有低远,不过听见这边的热闹后,都十分好奇,直到姜隽去找姚父过来吃饭时,叫上了他们,他们才知道姜隽和姚彦打了头野猪。
这野猪的肉感比不上家猪,但是这好歹是肉啊!
加上姜隽又大方,桌子上就没素菜。
大家伙儿吃得满嘴油,等姚彦他们离开时,姜隽拿了十斤给他们,杨氏不要他的,“你熏成腊肉,冬天的时候吃。”
“现在这么热,熏了也留不到冬天,会长虫的,”姜隽不顾杨氏和姚父的拒绝,直接放进背篓里,让姚城背回去。
姚城背上,“我可不会客气。”
姚彦闻言一笑。
杨氏瞪了姚城一眼,姜隽看向打哈欠的姚彦,“不是说要聊聊茶林的事儿吗?你干脆住我家算了。”
“什么茶林?”
姚父不解道。
姜隽说就是他和姚彦对茶林的一低想法。
姚父一听茶林的事儿,就不想再问了。
不只是他,就是村里好多人,都觉得那是一根刺。
当年好多人都买了荒地,就是没有的,也租了十几二十年下来,如今倒好,把茶树拔了,也不舍得,可又不好卖,又费时摘,很不好受。
于是姚彦就这么留下了。
姚城把肉背回家后,姚父和杨氏赶着夜,把肉全做成了油肉。
而这边的姚彦刚洗了澡,穿着姜隽的干净衣服,一脸困意地爬上床,姜隽看了眼对方的小脚丫,清咳一声。
上前给对方盖上薄被单,“你困得这么厉害,我们还能聊吗?”
“不聊了不聊了,”姚彦是真困,他眼睛都睁不开了,“明儿再聊好不好?”
“好。”
姜隽坐在床边看着姚彦睡着也没有离开。
最后他干脆躺在姚彦身旁,当姚彦察觉到旁边人和热笼一样后,立马嫌弃地滚向了贴墙的位置。
姜隽:……
清晨,鸡鸣声让姚彦缓缓睁开眼,他侧头看向身旁,没有见到姜隽,姚彦坐起身,缓了一会儿后,才走出房门。
灶房里,姜隽正在熬粥,即便他穿着粗衣,可却身形修长而高大,怎么看都不像是农家汉子。
“醒了啊?”
想起昨夜对方嫌弃自己的模样,姜隽扯了扯嘴角,“早上吃圆豆粥。”
“那我就等着吃了,”姚彦说完,便去打水洗漱。
看着对方欢快的背影,姜隽总有种他们是新婚夫妇的感觉。
可很快,姜隽便甩了甩头。
饭菜刚上桌,姚城便背着背篓来了,“我娘把肉做成了油肉,你家有井,晚上镇在井中,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收好,放在阴凉地儿,能吃到冬天。”
闻言,姜隽皱起眉头。
姚彦见此冲他道,“不是我们客气,是我娘念着你也不容易。”
“我知道,”姜隽垂着眼,“就是觉得你们对我太客气了。”
毫不客气给自己拿了碗上桌吃早饭的姚城,闻言笑道,“那我们给你十斤肉,你要吗?”
“……要。”
看了眼姚彦,姜隽回着。
“行了,”姚城不理会他,“咱们家也没完全不留,你剩下那几斤肉晒干了,能放秋后,别忘记了。”
野猪本就不大,除去内脏和骨头,再加上昨晚上大伙儿吃的,姜隽给了姚家大头,他自己就留了四五斤。
也难怪杨氏觉得不妥。
吃过饭后,姚彦和姚城收拾灶房。
姜隽将肉挂在院子里晒,家里有肉,今儿是不会出门的。
这年头,偷肉的可不少。
姚城离开后,姜隽和姚彦开始说起茶林的事儿。
“本钱至少二十两,”姜隽伸出两根手指。
姚彦盯着他,“你有多少?”
“二十五两,”姜隽抿了抿唇,“舅舅那边还欠我二两,一共二十七两。”
不穷吧?
“你真有钱,”姚彦一脸羡慕,接着有低羞涩的伸出自己的手指头,“我藏了那么多年,也才二两银子。”
姜隽闻言一脸骄傲,“看看你这穷样子,也就哥不嫌弃你了。”
姚彦:……你这样会失去我的好吗?
=====
作者有话要说:
=====
种田文野猪是标配,我彦彦还没吃到嘴过。
第147章 恶毒继弟爱种田
见姚彦脸色不是很好的某人, 总算意识到自己似乎说错话了,他清咳一声,伸出手揽住姚彦的肩膀, 轻声道,“你虽然现在穷了些,可咱们马上就要赚银子了,到时候你还怕钱袋装不满吗?”
“我从没想过钱袋装不满, ”姚彦斜眼看着对方搭在自己身上的手, 哼了一声,“我是担心自己钱袋子不够大, 装不了那么多。”
这话说得, 还没开始做生意呢, 就感觉赚翻了。
姜隽看着姚彦白嫩的小脸蛋儿,想着果然年纪小,想法就是和他不一样。
现在不是采茶的季节, 但是茶林却可以打理起来了, 从姜隽家回去后,姚彦干完该干的活儿,便去茶林那边清理杂草, 砍掉茶林周边过于高大的竹子。
让阳光能够将茶林笼罩。
这竹子他也没浪费,直接拖回家,和姚城一起编背篓和簸箕,他手巧,又会搞花样儿, 姚父将背篓和簸箕拿到镇上卖,背篓十文钱一个,簸箕五文钱一个, 满载而去,空手而归。
“想不到还挺受人喜欢,”姚彦其实并没有想着拿去卖,但是姚城说他编出来的好,正好姚父要去镇上,就一并拿去了。
“咱们老二手艺好,有眼光的人可不就喜欢?”
姚父笑眯眯地拿出银钱,“背篓有五个,簸箕有十个,一共、一共……”
姚父卡了壳,他知道单个怎么卖,但是混在一起多少钱,得算上好一会儿。
“背篓十文钱一个,一共五个,所以是五十文,”姚彦顺口便说出来了,原主本就比较机灵,送去启蒙的时候算数上还不错,但是静不下心,比姚城多上了一年学堂,就不再去了。
“簸箕五文钱一个,一共十个,也是五十文,所以一共一百文。”
姚彦将姚父的手推了回去,“我身上有些私房钱,用不着这些,您拿着买旱烟抽。”
姚父一脸感动,却还是坚持将钱给姚彦,“都这么大小伙了,就没个心仪的?”
他低声对姚彦说,“买点东西过去,也讨人喜欢。”
“咳咳,”姚彦见姚城也看过来,立马摆手,“我暂时不考虑这个,我和姜三哥一门心思都在茶林上呢。”
说到茶林,姚父便追问起他们到底要怎么做。
“姜三哥手里有些本钱,想收咱们村的茶,然后我来炒,”姚彦用力地拍着胸口,对着姚父二人疑惑的眼神道,“我会炒茶的,你们别不信!”
杨氏从外进门,听到这话抿了抿唇,“你会炒茶?那茶也就咱们家里吃可以。”
“那明年开春的时候,爹娘和大哥就喝喝我炒出来的茶后,再瞧瞧我和姜三哥这生意能不能继续做,”姚彦一脸自信道。
杨氏与姚父对视一眼,并没有说丧气话。
毕竟这生意里的大头是姜隽,姚彦炒茶过不了就再找人试试,就算是对他们的生意不好看,但姚父他们都会劝姜隽,而不是钱不出,只出力的姚彦。
姚彦倒是美滋滋的和姚城说起采茶的事儿。
“咱们家的茶林得修一修,等明年采茶的时候,那茶才好。”
姚城点头,“那就修。”
有了姚城的支持,姚彦跑茶跑得更欢了。
这日,姚彦刚到茶林,正忙着呢,一妇人从山上下来,见他在这埋头苦干后,扬声道,“姚二郎!你不忙你家别的活儿,咋天天往这茶林跑呢?”
“刘三婶儿,这也是咱们家的活儿嘛,”姚彦微微抬头,看了眼妇人后回道。
刘三婶儿却道,“你可别是为了偷懒来这的吧?”
姚彦也不恼,毕竟躲在茶林假装忙活的事儿,原主也不是没做过,“刘三婶儿可不能这么说。”
他指着被整理得十分好看的茶林冲对方道,“瞧瞧这片山头,就咱们家的茶林最受看吧?我们兄弟为了锄杂草,修茶枝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刘三婶儿也就是口头话,倒也没钻牛角尖,只见她顺着姚彦的话夸赞了几句后,转头就问起姚城的事儿。
“你哥和李家那事儿真算了?”
“算了,”姚彦双手握住锄头棍,看过去,“咋,刘三婶儿想给我哥那啥?”
刘三婶儿倒也大方,闻言爽快道,“还真有一合适的姑娘,不过这事儿和你也说不上,我找个空和你娘说去。”
“那敢情好,”姚彦点头,“我爹娘正操心我哥那事儿呢,不过刘三婶儿可得给我哥好好找一个,别和那谁……”
说了半截话,姚彦自打嘴巴,一副说错话的样子,赶忙埋头继续干活儿。
而听了半截话的刘三婶儿心思却活了,看来传言没错,那李家一定是做了啥事儿,把姚家给弄气了,这才毁了亲事。
俗话说,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姚李两家的事儿很快便被传得沸沸扬扬,李家那边不出声,别人打听什么,他们只会叹气,就是不说话,让人把事儿都往姚家这边想。
这可把姚家人气坏了,特别是知道这内情的人,于是当有人往姚家打听时,姚家就一句话。
“问李家人去。”
李家人怎么敢说话,他们可是被姚家和他们村长再三叮嘱过,而他们的闭口不谈,以及李招娣被送到陈家的消息很快便被人知道了。
144/173 首页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