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刑侦:禁地玫瑰(推理悬疑)——二狮

时间:2021-01-16 10:11:10  作者:二狮
  邵麟见人态度不佳,以为对方不满自己一个外人插嘴,便沉默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那……既然船那边都没问题,”夏熠又问,“这尸体的事儿,你们接下来打算如何?”
  “全国失踪儿童数据库里,也没能匹配上的父母,最近盐泉除了徐云绯,其它丢失的小孩也已经都寻回了。”负责案件的警察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哪来的。接下来如何,听听罗老怎么说吧,他对这种案子比较有经验。”
  像这种线索极其有限的案子,有时候战线会拉得很长,但核心驱动力是那些发誓要替死者沉冤昭雪的报案人。然而,这案子里死去的孩子,就连父母都找不到,倘若警方做完了最基础的摸排,又没有线索发现,案子恐怕就要搁在档案室里积灰了。
  一想到这里,邵麟与夏熠心底都很不是滋味。
  周五晚上回家吃饭,邵麟忍不住又问了点大石滩的事。
  邵海峰敏锐地觉察:“你们想调查这案子?”
  别说邵麟了,于情于理夏熠都不适合插手这案子。要是忙乎了半天没有结果,别人嫌你多管闲事,要是碰巧破了案,盐泉的面子上也不好看,左右吃力不讨好。
  “你们来推进了‘回家’系统,就已经是帮了大忙。”邵海峰给人夹了一筷子菜,宽慰道,“上面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就早些回去吧。这世界上的冤案是无穷无尽的,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就是了。倘若遇到的每一件事都要抗在肩上,多累。”
  邵麟笑笑,没再反驳。
  吃完饭,夏熠只觉得邵麟脸色还是不太好看,趁着边上没人,把他的手塞进自己的口袋里搓了搓:“还想案子呢?”
  “我又仔细想了想,还是不对。”邵麟低声分析道,“那个把海神花放入死者行李箱的人,一定与东南亚那一带有某种联系——这是一种内疚、惶恐、祈福的行为——如果不是深受那样的地域文化影响,定然不会做这种可能会暴露自己身份的事情。”
  “而且,”邵麟嘟起嘴,这话他不方便当着外人说,但心里堵得慌,“我觉得盐泉这边查得也敷衍。”
  “我也觉得。”夏熠心中一动,“反正咱们还有一个周末,要不亲自去大石滩看看?”
  邵麟点头,又忍不住叹息:“可惜了,原本以为盐泉警方比咱们更接地气,一定能查到更多线索。”
  “这话说的,我就不爱听了。”夏熠板起脸,“咱们局里都知道,就没有你熠哥接不上的地气。”
  邵麟忍不住笑出了声:“好。”
  ……
  从两人的住所前往大石滩,要过跨海大桥,大约四十分钟左右的车程。虽说盐泉市中心发展日新月异,大厦拔地而起,高架与桥梁像有生命力般地向外生长,但那阵风似乎没有吹到大石滩上——这里依然是个彻彻底底的小渔村。
  大石滩镇上的平房大多不会超过三层,建筑以水蓝、米黄、白色调为主,墙面在经年的风吹日晒中显得破败不堪。
  住这片的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艘小渔船,有五颜六色的新漆,也有久经沙场、修了又补的木头船,船舷紧挨着船舷,在石滩边排了长长一列。再远一点的地方,“T”字木板桥出去,泊着二三十艘型号更大一点的渔船,大约能有两个人的高度。
  那日多云,海水阴沉沉的有点发黑。寒风呼啸,海鸟凄声叫着划过灰色天幕,浪花拍岸,木桩子上坐着一个扎头巾的女人,亮橙色的手套动作熟练,剖开鱼肚子,掏出一把内脏。“啪”的一声,杂鱼被她丢进了脚下铺着碎冰的塑料鱼筐。沿海的鱼市上四处可见打理海鲜的女人,但男人大多嘴里叼着烟,低头补着渔网,偶尔向两人投去警惕的眼神。
  这就到了整个大石滩上最热闹的“鱼市一条街”了。当地警察说得不错,大石滩只是一个小港,从最左边走到最右边,仅需十几分钟,压根就没有国际远航大渔船。
  两人压着石子路走了一个来回,邵麟提议:“还是应该找当地人聊了聊。”
  夏熠神神秘秘地压低了声音,凑在他耳朵边上:“你知道怎么挑选阿姨么?”
  邵麟:“……?”
  “你看,这条街上这么多阿姨,咱们要选摆摊地段最好,鱼筐里鱼剩得最少的。这种阿姨多半在乡亲里人缘比较好,认识的人多,听到的事也多……”说着夏熠给邵麟了一个眼神,就径自走了过去。
  大妈抬起头,见夏熠正看着她,顿时操起不标准的普通话招呼着:“小伙子,新鲜的海货勒,早上刚刚捞起来的!”
  夏熠仔细地看了看摊子,笑得一脸自来熟:“姐,您这还有鲅鱼吗?”
  “鲅鱼来晚啦,”大妈黝黑的脸上皱纹纵横,咧开一嘴白牙,“鲅鱼最俏。刚捞上来,一早就抢光了,我摊子里也就剩下这些,你瞅瞅要什么。”
  夏熠拿手肘捅了捅邵麟:“我一条也叫不上名字,你想吃什么?”
  邵麟瞄了一眼,剩下的鱼大多歪瓜裂枣,不是品相不好,就是味腥多刺。
  大妈抖开一枚塑料袋,笑呵呵的:“小伙子第一次来吧,以前好像没见过。”
  “是啊。”夏熠微微一笑,“姐姐这个记性好,客人脸都能记住。”
  大妈见这么好看的一枚小帅哥喊自己“姐姐”,顿时开心得心花怒放,话格外多了起来:“什么好记性,上咱们这儿来买鱼的,除了中介商,就是那些住附近的大妈大爷,来来去去的都认识。干咱们这行的,基本也没啥年轻人,年轻人不是上了远航船,就是去大城市享福咯!”
  夏熠嘴甜,又随便哄了几句,就从大妈嘴里了解了大石滩渔村的大概生态。邵麟迅速提取了几个信息点——
  第一,大石滩本身是一个非常传统闭塞的渔村,常住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来个生面孔都够大妈们嚼上半天舌根,所以确实没有什么外籍人士。
  第二,海边那些小船,就是大妈这种,均是近海捕捞的当地渔民。鱼捞上来一部分卖给当地的居民,更大一部分会被中介商收购走,也就是那些停在港口的中型船——盐泉市公安排查的,恰恰也是这些。
  中介商自然都是内地注册的公司,他们既不捕鱼,也不出海,只是大箱大箱地收购鲜鱼,再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内地其它分销商。自然而然,这些渔船里不可能有远洋的航船。
  整体来说,大石滩这里确实不是一个远航航线点,甚至都不是一个补给站。
  “姐,”夏熠蹲在摊位边上,一脸很好奇的模样,“您说的这个远航船,咱们这里能不能看到呀?我好想看码头的大渔船!”
  “你们年轻的小伙子就都喜欢大船,但大渔船,在咱们这里是看不到的嘞,”大妈伸手一指,指向不远处电线杆上贴着的粉色传单,“喏——远航船一直都在我们这里招工的,你想看,不如去问问那边。”
  夏熠一下子来了精神:“好啊!”
  为了感谢大妈,邵麟挑了五斤杂鱼,并多加了十块,嘱咐大妈去骨打成肉泥。大妈接过钱,眉开眼笑地跑去了马路对面找机器:“这孩子,一看就是吃鱼的行家。”
  夏熠不解地挠挠头:“这挑鱼还有讲究,为什么要打成泥啊?”
  邵麟在海风里微微勾起嘴角,温声说道:“回去加点蛋清、盐、胡椒和淀粉,给你做好吃的鱼滑。”
  夏熠眼睛“唰”的就亮了。
  两人包好鱼肉,就直奔那张“远航渔船诚聘水手”的招聘广告。渔船去的是公海,一去短则1-2个月,长的一整年都有。广告里开的工资不菲,年薪最高竟然能有大几十万,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信息了,甚至就连个手机号都没留,只是说具体咨询“水手酒吧”的老钱。
  这个“水手酒吧”并不难找。
  因为整个大石滩上,就这么一个酒吧。
  做成海盗船形状的木板上,用LED灯寥寥草草描出“水手酒吧”四个狗爬字,下边则堆了几个积灰的装饰酒桶……但也正是这么一个邋遢的小酒吧,汇聚了大石滩夜晚全部的活力。
  这里有廉价的啤酒,廉价的女人,以及在海边讨生活的各种见闻。
  夏熠与邵麟一进门,所有目光就都落在了他们两人身上,有好奇,也有探究。夏熠也不怯那些目光,直接粗声粗气地大声说道:“我找老钱,问问远航渔船的事。”
  “来得好,来得正好呢!”小圆桌边上,一个大胡子的壮汉起身,向人招招手,“正要给我们的小兄弟们讲远航船的事呢!”
  夏熠瞄了一眼,只见桌边还坐着两个男人,和一个年轻人——看模样,估计是刚成年,精瘦精瘦的,撑死了不过二十。
  同时,老钱也上下打量了夏熠一眼,目光很快又落到了邵麟身上,眼底闪过一丝疑惑:“不过兄弟,您俩……这是要上船吗?”
  “嗐,”夏熠摆摆手,言语间特别真挚,“我这不是看到你们广告,说一年能赚个七八十万嘛?不瞒您说,我这城里倒卖点小商品,一年到头了也就那么点钱,我就是看中了这收入,眼馋,想来探探路。”
  老钱频频点头:“您这人高马大的,我瞅着是能上船的主。但这位小兄弟……”他看着邵麟,皱起眉头:“咱们上船赚得是不少,但我先丑话讲在前头,这赚的可都是辛苦钱。我看这位白白净净的,怕是……”
  “这我好哥们儿。”夏熠打断,“他特操心我,就是不放心我上船,怕我被骗了,所以也想来一块儿来听听。”
  “原来如此!”老钱一听,觉得这才对上了号,连忙笑呵呵地说道,“那就坐下一块儿听吧,这边这三位,也是来咨询远航船的事儿的。对了,二位怎么称呼?”
  “我姓陈,”夏熠笑了笑,一指邵麟,“这位姓夏。”
  邵麟:“……”怎么就被按头起名了呢。
  “好嘞,”老钱抬起酒杯敬了敬,“小陈,小夏!”
  几杯酒下肚,那水手红光满面,吹嘘起了自己纵横远洋的鱼工岁月,什么船体从风口浪尖自由落体,什么大浪冲进船舱差点一船人都交代在那里,那些沿途经过的国家,那些钓过的大鱼,满载而归一艘船就价值几千万,一回家就买了大房子……
  听得小男孩两眼发直,眼底全是对未来的梦想。
  “船上要说什么我最受不了呢,那就是没有女人。”老钱骂骂咧咧的,“当时我们去欧洲N国的那一年,我的妈耶,蛋都给孵成鸟了。所以,这个小弟弟,哥哥劝你,上船之前,一定要把你变成男人的那事儿给办了,上船之后还能有个念想。”
  桌边所有男人都笑了起来,就那个年轻的男孩子露出了一脸羞怯的笑容。
  “我就随便好奇一问啊,”夏熠食指敲在圆桌上,“感觉你们这种跟船出去,去公海,去别的国家,船上会遇到外国同事吗?”
  老钱想了想,说道:“有是有的,但得分船,看你跟了哪个公司。有的公司有,有的公司就没有。不过,说是外国人,大多还是非洲,东南亚的,西方人就少了……怎么,你还想交外国朋友啊?”
  “咱这出海,一图钱,二也图个长长见识,”夏熠笑了,“我这小县城里蹲着的,能认识外国人当然好了。老钱,你给我介绍介绍呗,这能遇到东南亚同事的,都哪些公司啊?”
 
 
第73章 哑巴
  老钱没有正面回答“什么公司”, 只是打了个哈哈:“兄弟,你提的这个要求倒是蛮特别。现在想这种,也实在是太远了。不瞒你说, 就连船长都得晕船,但这能不能克服晕船, 却是因人而异的。新人上船, 总得有个适应期吧,也不可能一上船就直接把你丢到公海、外国人堆里上去。那万一受不了想回来了, 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了不是?”
  夏熠连声称是。
  老钱又叭叭地介绍了一些远航捕鱼的流程。
  邵麟在脑子里迅速捋清了利害关系——
  有外籍船工的渔船都在公海的渔场上, 合同一签就是1-2年。这种海员工资最高,但平时没有什么机会上岸,提前离开还要支付违约金。捕捞船捞满了之后, 就会有冷藏运输船前往收购冰鲜,运输船大概1-2个月就会返航,水手工资只有前者的一半。
  至于老钱这边, 他带新人培训的地方,是一些“中转船”。它们介于岸边与公海之间, 是海上捕捞教学、船员轮转、海事物资的补给站。沿海有无数个老钱这样的人, 忽悠人上船后统一培训,有的学员受不了海上生活, 就补交3500“培训费”后及时下船,而那些顺利拿出海员证的,按照“哪里需要去哪里”的原则,由中介安排上不同的船只, 最后再从工资中扣除老钱的“培训费”。
  夏熠一直特别捧场地唱着红脸,但邵麟的态度就始终冷冷淡淡的:“这个培训考证也是要资质的吧, 请问你们这算什么公司呢?”
  “公司啊?”大胡子拍拍胸口,“什么蓝远集团啦,鲜康美啦,鱿金渔产,都有的。如果小陈兄弟对远海更感兴趣一点,又能接受一两年的合同,那咱们就跟蓝远。”
  老钱说的这几家公司,都是鱼产市场里有头有脸的,特别是这个“蓝远集团”,股票都上市了。老钱身旁那三个年轻人听了,眼睛都亮了,满脸大写着兴奋,就邵麟面色淡淡的,言语间很是不信:“哦?那如果我回去给蓝远集团打个电话,就能查到你们了?”
  “这个——”老钱语气一顿,“我们其实……也不是蓝远集团的哈,就是下面有合作的小公司哈。”
  邵麟显然对这答案不太满意,追着问道:“那你们的公司叫什么名字?”
  老钱挠了挠头,顿时没了方才吹牛时的利索,只是支支吾吾地说咱们也是正规公司,左右不会骗你钱就是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