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刺客列传之萤光(刺客列传同人)——云镜

时间:2021-01-29 09:39:45  作者:云镜
  只怕不一样啊。
  仲堃仪不好打击自家王上,耐不住他这么盯着自己瞧,没多久便松了口,允诺近黄昏时就带他去。
  “骑马不比练剑简单,须得循序渐进。今日臣失礼与王上共乘一骑,待王上习惯了马背,再独自骑行。”
  “好!”
  仲堃仪去前院安排夜间巡视王城之事,不到半柱□□夫,近侍就来请,说王上已在行宫门外等着了。
  大臣们纷纷叹息,说王上此前玩耍嬉戏的机会根本没有,此番立都衡安城又多在病中,不久之后还要忙于迁回旧都,想歇口气都难得。今日不忙,以后再说。如此这般说着将仲堃仪推出去随王伴驾了。
  趁此也偷个懒,吹吹风,喝喝茶,不负好时光嘛!
  仲堃仪无奈,只好牵着自己的坐骑出门。行宫门外,孟章一袭绿衣罩深绿纱衣,背着手缓缓踱步,听闻马蹄声回头一笑,比那阳光还耀眼。
  “怎的没有侍卫随行?”
  仲堃仪转身要回去叫人,被孟章眼疾手快拉住。
  “不必了,”孟章笑道,“反正不去很远的地方。”
  “是。王上请上马。”
  孟章站在骏马左侧,面颊泛红,看着仲堃仪,欲言又止。
  仲堃仪顿时明白过来,上前牵过他左手放在马鞍上,扶着他的腰让他踩马镫。孟章微微躲闪,颤抖着声音叫了句“仲卿”。
  仲堃仪笑道:“臣失礼,竟不知王上怕痒。”
  孟章不服气地反驳:“难道仲卿不怕?”
  仲堃仪抬头凝视坐在马背上,冲他调皮一笑的少年,心中微颤,暗自叹息——这一刻起,是怕了,怕心痒啊……
  作者有话要说:
  #假如#
  各国和好了,天权王、天璇王、天枢王各自携带家属前往参加遖宿王的生日宴,结果为了座位安排差点儿打起来。
  遖宿王:不如这样好了,有过前任的请靠前坐。
  于是慕容离和陵光被安排在了遖宿王左右。
  (遖宿王:我真是个机智的boy!两大美人左拥右抱哈哈哈哈!)
  遖宿王:对了,个头矮的也尽量排在前面,不会被挡住嘛。
  于是孟章也被请到了遖宿王身边。
  (遖宿王:小美人也成功get!耶耶耶!)
  遖宿王:死者为大,请天玑王亡灵上座。
  于是蹇宾的亡魂也坐在了遖宿王的身侧。
  (遖宿王:人生赢家有没有!!!)
  仲堃仪:如此排位不甚合理呀!
  执明/公孙钤/齐之侃:对!
  仲堃仪:不如有伴儿的坐一桌,没伴儿的坐一桌?
  于是慕容离、陵光、孟章和蹇宾都走了。
  遖宿王:……………欺负单身狗是不是有点儿太过分了啊…………
 
 
第11章 情不知所起(下)
  翻身上马,将孟章环腰揽住,仲堃仪催马缓缓前行。途径衡安城北市大街,只见商铺林立,人来如潮,甚是热闹。
  因之前张布了公文,严禁市集大街纵马狂奔,是以二人就这般一路悠闲,穿行而过。经过一家米铺,店掌柜带了几个徒弟仁义施粥,排队的人很多,都是衣衫破旧,拖家带口,似长途跋涉而来。
  孟章皱起了眉头:“天枢尚有如此之多的饥民吗?”
  仲堃仪摇头道:“他们原是天玑百姓。遖宿败退后,原天玑之地□□,流民涌入天枢。户部已为他们入籍,也算是天枢人了。王上不必忧心。春夏无旱无涝,秋收会很好,断不会饿着他们的。衡安城无人的院落也安排给了这些人,过几日城南荒田开垦出来,招他们种田种菜,他们也好拿了工钱换过冬之物。”
  “只怕这并非长久之计。”
  “臣已遣人与天璇商家洽谈,天璇人婚嫁需大量良木,而我天枢山林所栽树木最适合用来做家具,到时候就安排这些人上山伐木,辛劳两三载,换几亩田几间房还是绰绰有余的。”
  孟章这才放下心。他向来体恤民意,凡有不懂不解之处必问仲堃仪,确信已处置妥善才罢休。市集上的小玩意儿,他喜欢的会多看几眼,并不甚在意,只经过一个卖风筝的摊子时,他连连回头,目光恋恋不舍。
  仲堃仪勒马返回,翻身下去,问做风筝的老伯要了一只雄鹰形状,尚未完工的风筝,提笔蘸画料,寥寥数笔,雪白的绢布上多了条盘旋而上的青龙。付过银子,仲堃仪转身将风筝递给孟章。
  孟章看了不由得一笑,道:“仲卿该为雄鹰添上羽翼才是,怎么画上了一条青龙?”
  仲堃仪笑道:“羽翼在臣心中。”
  上了马,渐渐离开人群,眼见城北门到了,仲堃仪轻声道:“王上是青龙,臣愿为雄鹰,护佑吾王,扶摇直上九万里,此生……不离不弃。”
  孟章猛然回头,看向仲堃仪侧脸,既是感动,又是羞赧万分。他轻轻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仲堃仪心意。
  这厢,仲堃仪久久望着他露出的一段白皙后颈,闻着他身上散出来的皂角清香,极力压下心头翻滚的“咬一口试试”的诡异欲望。
  万万不可冒犯王上。仲堃仪再三告诫自己。他虽年幼,却是高高在上不可欺辱的。
  出了城门,策马疾驰,奔出十多里。一路上,君臣二人都想起了逃离天枢旧都的那次共骑一匹马的经历,各自感叹,不曾开口。
  他们来到一处地势平缓的山谷。瞧见山谷里青草摇曳,百花缤纷,野果灌木丛生,宛若人间仙境,孟章忍不住叹了句“人间风景难觅处,唯有此处堪称奇”。
  “确实极美。只因土质不适合种田,才无人在此居住。然放牧十分合适。臣已与衡安城守军议定,以后此地便用来放牧军马。”
  “仲卿可真会大煞风景。”
  “那臣就不多说了,免得扰了王上雅兴。山谷深处有溪流,清澈甘甜,臣带王上去看看。”
  “嗯!”
  马蹄翻飞,一路青绿闪过,微风拂动二人发丝衣袖,绿衣少年在黄衫青年的怀中爽朗大笑,留下一路的笑声。他们与这绝美景色融为一体,恍如在画卷之中的一对神仙眷侣。
  不多时,小溪到了。那小溪不过是半丈宽,溪边长满了低矮灌木,灌木上挂着红色果子,不时有灰羽褐羽的鸟儿蹿出来,扑棱棱飞远了。溪边有几处露出了石头,石头上生了一层青苔,间或有几株洁白的小花儿绽放,蜂飞蝶舞,还有一只灰兔蹦蹦跳跳地自这丛灌木蹿进了另一丛。
  孟章看得专注,不时笑出声来。
  仲堃仪便跟着微笑。
  骏马不停,跃过小溪,往更深处飞奔。远方群山连绵,山谷狭长蜿蜒,看不到隐没在云雾里的路径。仲堃仪给孟章讲起了天枢与天玑国境的分界在何处,两国使者曾为皮毛之地如何唇枪舌剑,为一山一河如何刀兵相向,距离不过数里的地方风俗如何迥异,孟章听得入迷,连已经在山谷深处绕了一圈都不曾发觉。
  停在溪边,仲堃仪扶着孟章下了马,稳坐在马背上,示范了坐姿,仔仔细细地讲述了骑马时需留意的地方,尤其是如何护着自己不跌下马去。他怕孟章没记住,先是缓缓骑行了一段,返回来绕着孟章一圈又一圈地飞奔。
  被圈在当中的孟章抱着风筝,一脸艳羡渴盼。
  仲堃仪只好认栽,停下来,下了马,从孟章怀中拿过风筝,笑问:“王上要试一试吗?”
  孟章面露惊喜,连连点头。从仲堃仪手中接过缰绳,牢牢握住,轻踢马腹,走了几步,回头看看。仲堃仪正抱着风筝注视着他,嘴角含笑。孟章只觉心胸开阔,大胆不少,催马轻驰,绿衣翻动,渐渐融入了青绿草地之中。没过多久,他返回来,本想停在仲堃仪面前,勒马却晚了些许,硬是往前冲了几丈。骏马扬蹄长嘶,他立即抱着马鞍才未被甩下来。
  下了马,孟章脚步不稳,险些跌倒。仲堃仪跑到他身边扶着,帮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孟章从未如此放纵过,兴奋得满头细汗。仲堃仪抬袖替他擦了,目光却落在被他自己咬得鲜红的双唇上停留了片刻。
  孟章的问话打断了仲堃仪的旖旎思绪。
  “仲卿,本王骑术可还行?”
  “王上天资聪颖,微臣佩服。”
  “你啊,也会说这些奉承话——其实本王幼时曾学过,不过所骑都是小马驹,跟这等千里骏马脚力不能相提并论。”孟章叹道。他松了缰绳,放任骏马在溪边饮水。
  仲堃仪笑了笑,从马鞍下抽出一件大氅,抖开来,披在孟章身上,系好带子,道:“山中湿凉,王上别再冻着了。”
  孟章嫌它累赘,却见那件大氅十分眼熟,就没有拒绝。
  仲堃仪在一旁拆开风筝引线,边放飞风筝边往上坡走。山风风势不大,风筝摇摇晃晃,许久才慢慢升起。
  孟章仰头,目不转睛地看。
  仲堃仪把引线递到他手指上。于是君臣二人齐齐往上坡走,风筝越飞越高,引线绷紧,仲堃仪怕细线勒伤孟章手指,便将他拥入怀中,捏着引线的上端。
  绿衣少年在他怀中如此契合,仲堃仪不舍得放他离开。
  风筝越来越小,远远看起来如在山巅。两人手中引线已到尽头,索性坐在草地上,尽情欣赏纸鹰招来数只真鹰盘旋不止的奇景。
  上坡向阳,午后的阳光笼罩着他们,晒得人犯懒发困。
  孟章便靠着仲堃仪的胸膛,闭上了眼睛。等仲堃仪收回风筝,他已陷入了熟睡中。到底还是病初愈,易累易困。
  将大氅收拢些,歪了歪胳膊让他倒在臂弯里,另一只手举着风筝,挡去耀眼的光线。仲堃仪望着他略显青涩的面容,想着天枢迁回旧都之事,瓦解世家大族权力之事,富国强民之事,防备天权与天璇之事……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日光偏移,原先所在之地变得阴凉,山风也强劲许多。
  仲堃仪把孟章轻声唤醒,谁料孟章睁开眼,瞧见他,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仲堃仪心里瞬间凉透。
  “本王方才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仲卿……”
  那病恹恹坐在床上,捂着心口,满目愁容的少年浮现在仲堃仪的脑海中。
  不,不要这么说……那已是过去了。忘了吧,忘了昔日的仲堃仪……那个仲堃仪,不知道王上是多么美好的人……
  孟章的下一句话,把仲堃仪从慌张和恐惧中拖了出来。
  “梦见本王尚且年幼,仲卿是本王的兄长,教本王习字、练武、骑马,陪本王玩耍……仲卿若真是本王的兄长,那本王拥有的一切,都会拱手相让……如此,如此再不怕被人欺负,天枢也不至于沦落到此等境地了……”
  仲堃仪顿时觉得有熊熊烈火在心里燃起。
  他笑着将孟章拉起,牵着他的手往溪边走去。骏马正在溪边甩尾走动,溪水倒映着晚霞,草地与灌木都蒙上了一层金黄,美得让人疑心梦境犹在。
  “臣庆幸,此生不是王上的兄长。”
  “为何?”
  “王上很好,天枢有王上已足够。臣有王上,亦足够……”
 
 
第12章 立嗣
  七月一日,天璇王陵光寿辰。他于早朝下旨:天璇境内,贫困之地免秋税,富裕之地税减两成,当夜宴请群臣,可携家眷同乐。
  于是到了晚上,王宫花园里热闹非凡,丝竹弦乐,美酒佳肴,觥筹交错,幼童奔走嬉戏。陵光坐在首位,看着群臣言笑晏晏,不觉心情舒畅许多。
  老丞相向陵光敬了酒,瞧他目光在自己周围徘徊,笑问道:“王上可是在寻公孙钤?”
  陵光张了张嘴,笑笑不说话。
  丞相道:“他去为王上准备贺礼了。”
  陵光皱眉:“本王什么都不缺。”
  “总归是一番心意。”丞相捋须,叹气,“臣从前觉得,公孙委实迂腐了些。怕有违朝廷律例,连老夫的寿礼也只送了幅字画了事。想不到,他竟为王上如此费心。据说,十日前就着手筹备了。”
  “他要送本王什么?”陵光好奇,忍不住问道,随后又笑着摇头,“罢了,本王等着便是。”
  话音刚落,就瞧见了那张日益熟悉的面容。公孙钤换了件浅蓝色的窄袖劲装,提着长剑,行动之间尽显利落潇洒,风度翩翩,引得不少大臣上前围着问话。
  隔了老远,陵光也能听到他们在寒暄些什么。
  这个说:“公孙副相今日这装扮,当真是英姿不俗,引人瞩目啊!”
  那个说:“能文能武,副相大人这等男儿,不知哪家有幸能招得为婿。”
  又有人说:“副相闲来无事,可去下官家里坐坐。下官府中有翠竹百株,算是一景……”
  还有人说:“敢问公孙副相年岁几何?可曾婚配?”
  公孙钤微笑应对,很快脱身,向陵光走来,目光落在陵光脸上,瞧他正盯着自己,颇有些不自在。
  陵光神思恍惚,忆起昔日的寿辰宴会上,众位大臣也是这般围着裘振追问,裘振无动于衷的表情。事后陵光心中烦闷,隐晦询问,裘振却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道“婚姻大事全凭父亲做主”。也正因为他这句话,陵光压下了心头的那点儿念想,从不曾流露出一丝一毫,直到裘振自尽临终之际才彻底爆发。
  可惜裘振去得太快,竟至死也不知。
  “臣公孙钤,见过王上。”
  陵光醒过神,公孙钤正跪在他面前的空地上。
  公孙钤单膝跪地,抱拳行了一礼,道:“恭祝吾王福寿安康,愿天璇海晏河清,永世太平。”
  陵光抬手示意他起身,笑道:“爱卿有心了。”
  公孙钤起了身,退至宴饮之地的正中央,横剑至胸前,道:“臣少年时曾与人习剑舞,幸而如今不曾生疏,今日为王上舞剑作为贺礼,还请王上莫怪臣失仪。”
  言罢,随乐师击鼓,挥剑舞动。他身形修长,舒展手脚之时说不出的好看。那剑舞和着鼓声,刚柔并济,看得众人目不转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