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重生]剧院之王(穿越重生)——向家小十

时间:2021-02-16 17:11:07  作者:向家小十
  他谦虚地说:“不敢当您夸奖,只是混口饭吃?”
  ——我根本没夸你!
  米尔森先生一边在心里想,一边流露出的表情更复杂了。
  正常来说,这种员工私底下搞兼职撞上老板的场合,紧张无措的该是员工才对。
  可偏偏阿尔表现得极为坦然,仿佛下班做做兼职完全是最最普通的常规性操作。
  于是,这难题就抛给了米尔森先生,反而让他不知所措起来,甚至升起一种“不小心误入陌生领域,还不慎窥探到员工私生活”的窘迫感。
  这么一来,向来作风老派的先生就被难住了。
  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听阿尔说了一句混口饭吃,下意识地就是一愣,继而,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句格外突兀的话:“混口饭吃?结果……混成了老大?”
  “先生,我也没想过啊!”
  阿尔做出一个无奈的表情,还叫了几声屈:“不瞒您说,这一切都非我本心。我一开始只是想通过倒卖戏票,赚出一点儿辛苦钱来贴补家用,您不知道,我家的情况实在是……”
  然后,他把“父亲早死,母亲怀着孕,弟弟妹妹要养”的那一串话又给拿出来说了一遍。
  米尔森先生听后,心中不免也是怜悯、同情。
  等说完这些,阿尔很是自然地叹了一口气。
  接着,他又开始半真半假、轻描淡写地继续说下去:“贫民区像我这样的孩子太多了,我既然赚了钱,自然也想拉大家一把。于是,找了些与我同病相怜的孩子来帮忙,之后,还有好心人看我们可怜,从旁慷慨解囊地资助一二,才没让我们这些孩子吃了亏。等后来,我们做事认真、守规矩,又不胡乱哄抬物价,诚信待人,慢慢的,也就发展壮大成这样了。”
  米尔森先生从未接触过类似事情,一时间不由听入了神。
  “这么说,你也是很不容易了。”他不禁感叹。
  阿尔立刻一脸“是啊,我确实太不容易了”的感慨表情。
  并且,他还在一旁连连点头:“每次下班过来卖票,我都要忙到半夜十二点呢!真的是……唉,一分一角都是赚得辛苦钱。”
  米尔森先生不禁流露出理解的目光。
  阿尔寻思着,这应该算是过关了吧?
  但没想到的是,米尔森先生在感慨万分后,居然很是体谅地说了这样一番话:“阿尔啊,既然你在这上面付出如此多的心血,又与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作创业,我……惭愧地说,你这边收益只怕早早高过我给你开的周薪了。要不……”
  他好心好意地给出了一个极体贴的建议:”要不,你干脆辞了我那边的勤杂工工作,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到这项事业上吧。这样一来,哪怕晚上又要熬到十二点,可你白天也能有时间休息、休息了。”
  “什么?”阿尔惊得差点儿跳起来。
  他抬起头,像只傻兔子一般呆呆地望着米尔森先生,绿眼睛睁得大大,不敢置信地问:“您要开除我?!”
  ————————
  “那让他开除好啦!一周才十块,怪没意思的!”卢克满不在乎的说。
  他叼着烟,痞气十足地指了指桌上散乱摆放的钞票,那是大家今晚刚交上来的会员费,因为三十块一份,这个月又卖出去不少,钱交上来后,这么堆在桌上,真是小山一般庞大了。
  “你真是见了鬼了,现在口气这么大!”阿尔很不爱听这话。
  他一脸愤愤,义正言辞地指责:“这世道,难道人与人的感情都要开始拿钱的多少来衡量了吗?米尔森先生在我最难的时候雇佣了我,现在我有钱了,就可以说不干就不干了?再说,一周十块很少吗?十块钱可够买不少面包了。”
  卢克不禁笑起来,眼光一时很是温柔,却又似乎觉得这事好玩:“你说得对。”
  他假装附和了一句,可随后故意做出一副夸张的喜悦表情:“一周十块,天老爷啊,真是一笔舍不得失去的巨款啊!”
  屋子里的其他人全都大笑起来。
  有一个鼻子上穿鼻环的黑发瘦小子,刚好站在旁边,正低头拿一块抹布擦着一把雪亮亮的小刀,听到这么一番对话,不禁边笑边拍了拍卢克的胳膊。
  “你们也太过分了,这是对老大的态度吗?”
  之前把米尔森先生带到阿尔面前的那个罪魁祸首,戴报童帽的小票贩,机灵地摆出一个狗腿子样,站出来开始仗义执言:“老大在乎的是那十块钱吗?老大在乎的是失去那十块钱!”
  大家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爆出了更大声的笑。
  阿尔气乐了,用手挨个儿指着他们:“好啊,我真是把你们全喂饱了,吃饱喝足,现在都敢随便开我玩笑了!我是连十块都小气的人吗?是不是我在你们眼里,已经成了为了省钱,忍饥挨饿要去马棚偷吃荞麦的老吝啬鬼了?”
  “你别生气啊,阿尔。”一名个子非常高,还壮得像头熊一样的男孩开口说。
  他笨拙地似乎想伸手拍拍阿尔的头,可又担心他不高兴,手伸到半截收了回来,语气很局促地问:“要不,我帮你把贝斯特打一顿吧。”
  贝斯特,也就是那名戴报童帽的小票贩立刻怪叫一声:“凭什么啊!”
  他气鼓鼓地做了个鬼脸过去:“老大才不会打我,你这个听不懂人话的黑熊!”
  “好啦,好啦,我没生气。”
  知道这两人性格上有些不对付,怕他们真打起来,阿尔忙又调解了几句,但也没放在心上。
  只能说人招太多后,就这点儿最麻烦。
  整天一堆人乱糟糟的,闲着无聊就互相打趣、找乐子。
  但目前,能在这间充当临时办公室的屋子里站着的人,基本上都是人品过关,能力出众,值得交往的好兄弟,称得上是票贩集团的主力成员了。
  所以,虽然打打闹闹,可阿尔也觉得还好。
  又过了一会儿,大家随便说笑一番后,就各自散去。
  他们明天还要继续忙碌地走街串巷,一来是推销生意,二来,也要及时为那些乐意花钱的大爷们提供所谓的优质会员服务,所以,也不敢熬得太晚,纷纷赶回家去休息了。。
  “我真搞不懂你了,阿尔。”
  等人都走光了,卢克才重新开口。
  “别扯什么恩情一类的玩意儿糊弄我,报恩也不是这么报的。”
  他把烟头按熄在桌子上,神色困惑:“你为什么非要去上那个班?那个什么见鬼的米尔森先生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吗?”
  “好处没有,但有些事着实做起来有趣,一时很难同你说清。”
  “可我想不出,当勤杂工能多有趣。”
  “我又不会永远当勤杂工。”
  “我知道了,你心里定是又鼓捣什么来钱的鬼主意了?”
  “这回真没有。”
  阿尔难得地说了句真话:“其实这么说吧,我是真爱这行当。”
  听了这话,卢克不禁后退几步,将他从头到脚,那么细细地打量了一遍,吹了一声口哨,调侃道:“哟,你也想登台唱大戏吗?”
  阿尔有点儿烦他的语气了:“你管那么多做什么?难道我还不能有个喜好吗?”
  卢克见他脸色不好了,忙知趣地把接下来准备好的数十句玩笑话又统统地咽了回去,只顺着他:“好好好,你总有自己的那一套。”
  ——————————
  要被老板炒鱿鱼了,偏偏身边的好朋友们全都(喜闻乐见)说风凉话。
  等回到家里,西尔维夫人也只会唠唠叨叨说一些谁家丈夫偷偷出去找女人鬼混,菜市场某某又丧良心地涨价等等一类无聊透顶的话,完全不具备任何可参考性。
  阿尔只能独自闷闷不乐一整夜。
  在外人看来,他的票贩事业蒸蒸日上,勤杂工的工作丢了也就丢了,实在不值一提。
  但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坚持从事某个行业长达十数年后,通常会出现两种可能。
  一种是无边的厌倦和烦躁,急切地想要脱离;一种是深深的热爱,把它打碎,让它融于自身骨血,彻底合为一体。
  毫无疑问,阿尔属于后者。
  在上辈子,他后来重塑的自信,他艰难取得的荣耀,他彻底被满足的虚荣,统统都来自戏剧!
  所以,尽管勤杂工的工资很少,但他依然不想离开这个无比熟悉和习惯的环境。
  当然,也许离开还可以找别的门路入行,但像米尔森先生这样正派的人,和爱丽丝小姐那么好心善良的人其实很少见,更何况,年龄限制,别人也不见得愿意雇佣一个童工,给自己找麻烦。
  于是,在第二天上班的时候,阿尔快步走到米尔森先生的办公室:“先生,我想和您再解释下关于昨晚……”
  “你来得正好啊,阿尔。”
  米尔森先生一见他就高兴地招呼说:“我正想找你。”
  “先生,我虽然做了点儿副业,但我……”
  “是啊,你副业做得真不错。我还特地打听了一下,并不是所有票贩都像你这么赚钱的。”
  “只是运气而已,先生,我想说……”
  “怎么能是运气呢?你倒卖戏票的时候,回回都能挑到观众喜欢的剧,这就证明你眼光一等一得精准呢。”
  “先生,我想说……”
  “别你想说了,阿尔!我看得出,你是个顶顶好的懂事孩子,但一周十块对现在的你来说已经不合适了。”
  “先生!”阿尔眼含热泪。
  这一刻,他都打算赌咒发誓地表明心意了。
  但米尔森先生却自顾自地说:“昨晚上承你不弃,一口回绝了我的建议。想来实在是惭愧,惭愧啊!没想到我今年如此落魄,却还有你和爱丽丝愿意继续忠心耿耿地追随于我。既然如此,我也不能辜负你的一番心意,假如你真不愿意离开我的话……阿尔,你要不要换一个活儿?“
  “上帝作证,我绝不离开……什么?”阿尔愣住了。
  他傻乎乎地追问:“您说什么?您不开除我啦?您说给我换个活儿是什么意思?”
  米尔森先生微笑着说:“对啊,我给你换个活儿,别当勤杂工了,帮我审稿吧。”
  他目光中满是期待和信任:“我一周给你开三十块,你也别藏着掖着,将自己那份好眼光大大方方地拿出来,好好给我挑出个能叫好也叫座的本子,等到下一个演出季,咱们一起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第17章 爱丽丝:男人真不是好东西啊!
  审稿。
  对于米尔森先生来说,是一个逼不得已的选择。
  在这个教育普及度并不高,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也有限的年代,绝大多数戏剧制片商并不相信世界上会有什么被埋没的天才剧作家。
  在他们看来,但凡有点儿才华的剧作家,哪怕是暂时还没有什么真正的作品登上大舞台,可最起码,不拘题材,也得有那么几篇已经在报纸、杂志被正式刊登的文稿,来证明自身的水平,否则,那就是老鼠爬秤杆,不过是自称自大罢了。
  基于这种想法,戏剧制作商们在寻找应对每年几个演出季的剧本时,都更倾向于重金礼聘知名剧作家,为自己进行一番量身打造,而不是选择在那些便宜,但良莠不齐,或者说普遍水平低劣的投稿中挑挑拣拣。
  但这次情况不一样。
  曾经是米尔森先生手中摇钱树的《卖花女孩》在这一年演出季惨淡收场,亏损了快四万元。
  好在他手底下还有几部类似《哈姆雷特》、《亨利四世》一类的传统剧,正不温不火地赚着不算多的钱,使得他还能缓慢、艰难地回血,不至于立刻破产。
  但这事伤筋动骨。
  账面上一时资金周转不灵,不免就有了每天拆东墙补西墙的窘迫日常。
  这样一来,重金礼聘知名剧作家就不现实了。
  毕竟,哪怕勉强从账上抽出一笔钱,去成功买到一个好剧本。
  可接下来,还要考虑怎么把这个好剧本制作出来……
  问题来了。
  如果钱都花在了买剧本上,制作费用又该从哪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米尔森先生难免有捉襟见肘之感。
  本来由于《卖花女孩》惨败的事情,他自觉元气大伤,很受打击,短时间内其实并不想再折腾什么,甚至有意在避让下一个演出季,只假装不存在,老老实实地休养生息,等彻底缓过这段时间,再重新振作,去好好排一部剧出来……
  想法是很好的。
  但这就好像年年都是受人瞩目的领舞者,今年突然成了看台乏人问津的观众一样,毫无参与感,还满心不甘。
  于是,这才有了他和朋友一起相约,主动去挨个儿观看近期上演的,所有颇受剧评家好评的剧目,潜意识里未尝不是想借此找些灵感,以备东山再起。
  然后,机缘巧合之下……
  他撞上了阿尔。
  在不懂行的人看来,阿尔的赚钱经历平平无奇,不过是买进卖出的小把戏。
  但事实上,“幸运的阿尔”早就名声远扬。
  要知道,很多资深票贩子都没办法像他那样总能买到热门票,再高价卖出。
  多数票贩的生活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比如,米尔森先生那部《卖花女孩》曾坑惨不少人,高价买来、囤积的票,结果到了最后,全卖不出去,变废纸。
  只有阿尔是真的买一笔赚一笔。
  这要是彩票,恐怕早有人来调查他是不是有什么内部消息了。
  但戏剧这玩意儿……
  正常来说,一部剧到底能不能火?
  不到最后一刻,是连内部人员都不敢轻易断言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