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挤一挤就出来了,不用担心。”林虎子不在意地说。
第087章 一家四口
林夏至继续劝:“你们担心我累着,连厨房都不让我进,我也会担心你们累着,人都是肉做的,又不是铁打的,过度忙碌会落下病根。再说了,家里除了豆腐房需要人,家里的活也要有人做,咱们家地方这么大,每天都要打扫也很累人,阿么还要做刺绣,他的手不能变粗糙,买个下人回来帮忙做家务、做饭,帮阿么分担一些。”
林夏至这样一说,林虎子才发现家里确实事情不少,他说不过林夏至,也阻止不了林夏至买人的行动,只能自己闷着头继续去豆腐房做事。
中午吃过饭,林夏至和林承祖赶着牛车直奔县城的交易市场,找上熟人张大帮忙介绍好的驴子。
还是在买之前驴子的商家,另外挑选了两头健壮的成年母驴子。
买母驴是张大建议的,他知道林家买驴子回去是为了拉磨,如今林家已经有一头公驴子,买母驴子回去也可以拉石磨,还能和公驴子配种生下来小驴,以后如果还需要多的驴子就不用再买了。
等驴子的买卖手续办完后,林夏至才说他们今天还要买下人。
张大有些惊讶,他的眼神一向毒辣可以确定林家就是普通的庄稼户,这才没过多久,居然能够买得起下人了,他们做的是什么生意。
张大也没有好奇多问,他就是一个中人,赚点中介费用,问多了可不讨客人喜欢:“买下人最好就是去伢行,跟我来吧。”
买卖人口的地方和牲畜隔了一条街,大冬天的这些被拉出来卖的人就穿这几件薄衫,脸和手脚都被冻得发紫。
除了伢行的人,偶尔还能遇到一些家里长辈卖孩子的,冬天家里实在没有粮食,就把家里的哥儿拉出来卖给大户人家做下人,拿一笔银钱给家里买粮,被卖的孩子也能在大户人家活下去不会被饿死。
虽然说是能活下去,但活得到底没了尊严,在别人家做下人被打被骂,甚至死了都和家里没有关系。
看着明码标价的人口买卖,林夏至心里有些难受,但他很快调整好心态,他虽然可怜这些人,却也没有能力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更没有能力改变整个景国。
买人肯定要根据自家的需求来,张大给他们兄弟俩介绍了一家比较中肯的伢行,这家伢行的人来源都干净。
“把你们的需求说一下,我给你们推荐推荐。”伢行的老板笑眯眯地邀请林夏至他们坐下。
林夏至再路上就想好林买三个人,两个汉子帮忙做豆腐房的事儿,一个哥儿帮着李秀做家里的事儿,老板问起就说了起来:“老板,我准备买三个人,要两个汉子做体力活,一个哥儿做家里的事,哥儿的厨艺要好,三个人年龄不能超过35岁,身子骨要强壮,没有生过大病。”
伢行的老板想了一会儿,给林夏至推荐了好些个,林夏至看过后都不满意,伢行觉得自己这是遇到比较挑剔的买主了,也说明林夏至确实是真心想买人。
仔细想了会儿伢行老板突然想起来一家人,这家人以前是在郦水郡的一个大户人家做下人,主家出了事儿下人就被发卖了。
这一家人不好卖,到他手上已经快一个月了都没能卖出去,因为他们四口人的卖身契连在一起,除了他们一对夫夫之外还有两个汉子,大儿子十九岁,小的才九岁,这样半大的孩子,买回去做不了什么活,还吃的多,没有人家愿意买。
伢行老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他推荐了这家人。
林夏至起先也没考虑,他也想着有一个半大的孩子不太好,但是听了伢行老板说他们一家四口中两个年纪大的汉子都识字,夫夫中的哥儿以前在厨房做事儿,便决定去看看。
因为是从大户人家发卖下来的,这一家四口身上的衣裳不算破烂,看着还比较有精神,一家人的长相都看上去比较老实,三个成年人身子都健壮,最小的那个孩子9岁和林辰宗看着差不多大,眼神明亮,一看就是个聪明孩子。
林夏至看着小孩动了恻隐之心,便问了这家人几个问题,他们的回答都有条理,又让两个汉子当场写了几个字,就决定拍板买他们。
听到林夏至的决定,林承祖忍不住拉了拉他的衣角低声问:“夏哥儿,会不会太多了?”
林承祖的声音再小就站在他们附近的人也能听着,那一家四口都紧张的看着林夏至,他们的命运就掌握在林夏至手中。
林夏至摆摆手:“大哥没事儿,这个小一点的孩子回去可以给咱们宗儿当书童。”
听了林夏至的话,那个小孩的眼神一下就亮了,两夫夫的心跳也在加速,主家居然要给孩子书童,看来家里条件不错,希望他们被买过去后会被善待。
林家的事儿基本上只要林夏至决定,其他人也不会反对,现在家里的钱基本上都是林夏至出主意赚的,他主意又正,基本没有出过错。
只是林承祖还是有些忧心,家里一下多了四口人,还不知道豆腐的买卖能不能够做成功,他感觉压力有点大。
一家四口人,成年的汉子会认字算账卖的贵需要二十两,哥儿会厨艺能卖十六两,他们的儿大儿子还没成年只能卖十五两,小儿子九岁都十两就可以买到,伢行老板感谢林夏至帮他买走了这个麻烦,给他们少了个零头一共就算的六十两,还免费去帮忙办理卖身契转移手续,算下来买这一家四口并没有多花费很多。
卖身契上写明了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赵大、钱氏、赵东、赵西。
林夏至他们只赶了一辆驴车,回去的时候多了四个下人两头驴,赵大和赵东两个汉子很有眼色分别帮忙牵了一头驴子,只让钱氏和小汉子赵西上了驴车。
一路上林夏至见他们有些紧张,便和钱氏聊聊天,介绍了一下自己家的人,说了说他们以后在林家需要做的事儿。
见林夏只跟他们说话的时候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感觉,钱氏慢慢放下了不自在,他看得出来自己一家人的新主人比较和善,不是那种苛待下人的。
赵大和赵东也在一旁竖着耳朵听,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林夏至他们回到村里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厨房都冒起了烟,已经到了做晚饭的时间,天气又冷路上基本没有人,林家这趟回来暂时没有引人注意。
两头一头驴子被牵到后院山上,夏至先让赵家四口人和家里人打个照面。
赵大一家人以前是在大户人家做活的,见识过不少有钱人,当他们见完了新的主家后心里有些困惑,整个林家最有气场的居然是林夏至和李秀和两个哥儿,家里的汉子非常普通,而且这一家人穿衣打扮和言行举止都很随意,完全看不出来是一家用得起下人的富户。不管心里有多少疑惑,脸上的神情都恭恭敬敬的。
钱氏很有眼色,知道饭还没有做好,就立马去了厨房帮李秀做饭。
当时林夏至买人的时候就说了要找一个厨艺好的,显然就是主人不想在厨房做饭。
李秀见钱氏的刀法很好,对厨房也很熟悉,给他交代了几句后就把厨房交给了钱氏。
林承宗得知赵南是家里给他找的书童后,有些好奇的打量赵南,林夏至便让他们俩自己出去玩儿,小孩子在一起玩儿,一会儿就能熟悉。
至于赵大还有赵东,他们俩是回来要做事儿的,趁着现在还没吃饭,林承祖便带他们去后院熟悉工作。
以前赵大和赵东也是在主家做惯了活儿的,林家的活不难,教一次就会了,他们俩一个人照看石磨,一个人在豆腐房烧火煮豆浆,两个人自己分配当天做什么。
至于点豆腐,林夏至不打算一开始就让他们俩上手,一是点豆腐有技巧,二是还不够信任他们。
当天晚上林家就吃上了厨哥儿钱氏做的晚餐,不愧是大户人家培养出来的,厨艺确实不错,林下至吃得很满意,觉得自己的钱花得值。
总算把李秀和自己从这些家务事里解救出来了,他虽然穿越成了一个哥儿,但实际上内心还是住着一个汉子,并不喜欢整天和厨房打交道。
吃过晚饭后,林夏至让他们一家四口好好休息,明天就开始正式上工。
林家当初只修了一间客房,便只能让赵东暂时去住后院儿的空砖屋,剩下那间客房就让赵大夫夫带着赵南挤一挤。
等赵大一家离开后,李秀才松了口气,因为赵大一家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李秀特别担心自己会压制不住他们。
以前吴夫人教李秀刺绣的时候说过一些后院儿的小道消息,如果当家主夫郎压制不住下人,甚至会出现家里的少爷被恶仆虐待的事儿。
其实吴夫郎举的例子太过极端,他那故事里说的夫郎,要么是那些侧夫郎,要么是那种豪门大院特别复杂的人家,错综复杂的关系里有些下人甚至比主人更有权势。
也正是因为当初吴夫郎闲聊说出来的话,李秀想着吴夫郎平时怎么对下人他也怎么做,脑子里一直绷着一根弦,今天的表现还不错。
第088章 豆腐出名
第二天天还没亮,赵大一家人便起床了,赵大、赵东两人先打扫后院,钱氏和赵楠打扫屋子,这些都是他们做惯了的活,动作又快又轻巧,丝毫不会影响主人睡觉。
等他们把屋子打扫完,林虎子才起床,家里的活一下子被下人做了,林虎子陡然有些不习惯。
钱氏笑呵呵的拿出他烙好的饼,既然主人开始起床了,那他在厨房的动作就要加快。
林家的人都不喜欢懒床,继林虎子之后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起来。
起床洗漱好就可以吃上热腾腾的早饭,不用饿着肚子在厨房忙活,李秀突然觉得林夏至买个厨哥儿回来的决定很正确。
主人在堂屋吃饭,下人就在厨房将就着吃了早餐,林家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昨天晚上林夏至让林虎子泡了四个大木桶的黄豆,全都是今天要做成豆浆的。
三台石磨同时工作,赵东今天是第一天做工,林虎子怕他出错就在一旁协助。
赵东的脑子转的快,没有一次出错,比林虎子这个熟练工做得都好,三台石磨一起很快就磨好一桶豆浆,立即拿到豆腐房加热。
赵大早就把柴火点燃了,随时能够开始煮豆浆,不一会儿豆浆煮沸后倒入干净木桶冷却,温度稍稍降低就开始点豆腐。
豆腐凝结完之后要倒入模具,用纱布包好,压上石板,等水分被挤压出来成为成型的豆腐。
豆腐不经放,林夏至不准备做太多,第一天做一千斤试试水。
前一天林夏至便邀请了村里人过来说豆腐的买卖,找的人家都是家里有独轮车或者牛车的,分别是林大山、林四叔、刘四叔、周四勇和周二根。
腊八节的时候,周四勇来林家送过小狗,林家便和周家有了来往,林夏至觉得周家的人还不错,就想着让周四勇出去卖豆腐。
林夏至选的人家里有两户是本族的,另外三户是外姓,这几户人家听了林夏至的话后都很惊讶,没想到前段时间在县城里炒得火热的豆腐是林家做出来的,而林家居然想让他们去卖豆腐。
之前林家就说过,他们和聚福楼有合作,现在看来应该就是豆腐,只是不知道这卖豆腐到底是林家的意思还是聚福楼的意思。
林夏至给了他们一天的时间考虑,一斤豆腐七文钱批发,卖出去可以卖八文一斤,中间有一个铜板的差价可以赚。
但是豆腐的成本也不低,如果买一百斤豆腐就要七百文,万一没有卖出去,可就得砸在自己手上,这几位汉子都回复林夏至要再考虑考虑。
他们回家后都关上房门同自己的夫郎商量,看着林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说不羡慕是假的,但是要至少拿出一两银子来做买卖,他们心里还是有些虚。
最后愿意和林家号一起做豆腐买卖的,只有四户人家:林大山,林四叔,周四勇和周二根。
林大山和林四叔的夫郎都对林家很熟悉,之前他们跟着林家一起弄蔬菜大棚,就赚了一大笔钱,他们相信林家的这个豆腐买卖也不会差。
至于周家他们家的人都会打猎,手上有点余钱,周四勇是个胆大的,冬天在家闲着没事就想上山,蒋夫郎担心他上山会遇到危险,干脆同意让他拿银子做买卖试试,至少做买卖没成功也就是赔点银子,不会把人弄受伤。
选周二根其实是林大山家的小哥儿林云推荐的,周二根也是个可怜人,他的阿爹上山打猎遇到了熊瞎子被熊瞎子一巴掌拍下山摔断了腿,他阿么在这件事后连夜收拾包袱留下一封和离书回了么家,留下当时才十岁的周二根照顾受伤的周大勇。
周二根也是个有骨气的,把家里多余的东西全部卖了买了两亩地,靠着同族人偶尔接济和种两亩地愣是养活了自己和周大勇。
有一次林云上山摔了,正好遇到上山砍柴的周二根,从那时候起林云就对周二根有了不一样的情绪。
可是林云知道爹么不会同意周二根娶他,因为周二根家的日子过得太苦了。所以在林云知道林夏至要找村里人做豆腐买卖的时候,他推荐了周二根这个人。
虽然周二根愿意做豆腐的买卖,但是他一穷二白,拿不出本钱,林夏至便同意他先赊账,等他赚到了钱再还上。
林家从天不亮就开始忙活,等到天色大亮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五百斤豆腐,正好周四勇和周二根来得早,便让他们一人拿了一百斤豆腐。
一板豆腐二十五斤,四板豆腐就是一百斤,光是豆腐的钱就要七百文,除此之外一个模具要给二十五文钱押金,钱还没有赚到,周四勇就给了林夏至八百文。
至于周二根那边儿,银子就先赊账,等他卖完豆腐回来再给钱。
虽然聚福楼已经推出了好几个月豆腐,但是在江宁县吃过豆腐的人却不多。而且江宁县附近有镇子,这些地方的人大多听过豆腐没有吃过,林夏至准备让他们一人去一个镇,来得早的就能去更近的镇子,来得晚的就去远一些的镇子,这样就不会产生商业竞争,不愁豆腐卖不掉。
周四勇和周二根各自推着四板豆腐从林家出发,周四勇照顾自家侄子,让周二根在江宁城叫卖,自己则去旁边的镇子上。
江宁县城外的小集市是不收费的,但是只有每天上午可以摆摊,过了中午衙役便会过来赶人。
周二根来得早,他在江宁县城外的小集市门口找了个空位置,把独轮车停下来:“卖豆腐喽,又香又软的林家豆腐,没有长牙的孩子,牙齿掉光的老人都能吃得动,大家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只卖八文钱一斤,八文钱一斤。”
这个宣传词是林夏至想的,卖豆腐的时候必须说这是林家的豆腐,这样就算以后有了别家豆腐,林家豆腐也在市场上更有名气。
江宁县人来人往的,不算路过的总体人口都不少,大家听到有人卖豆腐都过来凑热闹,一直以来只有聚福楼里可以吃到豆腐,可是聚福楼的消费高,不是每个人都吃得起,这个豆腐是真豆腐吗?
30/251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