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越之种田大户(穿越重生)——陌上花开人如玉

时间:2021-02-19 08:13:33  作者:陌上花开人如玉
  林家新添丁,中午的时候里正过来送了贺礼,下午陆陆续续其他和林家走得近的人家也送来了礼物。
  林家准备好了煮熟的红鸡蛋,每家回两个鸡蛋就完事。那些没有送礼的人家,林家也让人送了一个煮熟的红鸡蛋。
  等李秀的伤口好了些,接生麽么就让林家人在大中午气温最高的的时候,将李秀裹得严严实实从产房挪回卧室坐月子,产房血腥气太重,不适合产夫和婴儿。
  李秀回了卧室,杨雨生才被大家批准去看他,李秀拉着他关上门说了些悄悄话,林夏至这个未婚哥儿被他们两一致排除在外。
  林家小弟弟的名字还没定下来,按照林家取名字的习惯,哥儿的名字就选一个出生时接近的节气,然而林家小弟弟这个时间出生,同他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春分和惊蛰,两个节气名字都不适合小哥儿。
  林夏至可不想自己的弟弟叫林春分或者林惊蛰,他坚持让家里人给弟弟取个好听的名字。
  小名倒是取好了,林夏至给他取的,就叫年糕。
  小年糕出生后没几天长开了,小脸蛋白白嫩嫩,像年糕一样软软绵绵的,每次林夏至见了都想亲两口。
  大人身上会携带一些细菌,小婴儿抵抗力弱,没有抵抗这些细菌的抗体,他每次见小年糕都会洗干净手和脸。
  伺候李秀月子的下人也被他要求每日净身,卧室的卫生每天打扫两次,小年糕换下来的尿布必须在太阳下晒过才嫩给他用。
  林夏至这个做哥哥,比林虎子和李秀还上心,经常都在琢磨怎么才能让弟弟更舒服。
  小年糕的口粮是米糊和羊奶,羊奶有股膻味,得用杏仁或者茶叶煮了才能去除,可是小孩子肠胃弱,林夏至又不敢随意给小年糕喝加了杏仁和茶叶的羊奶。
  好在他出生后没几天,林夏至就听说隔壁村有户人家的牛生产了,林夏至赶紧让下人每天去那户人家挤新鲜牛奶,小年糕的口粮才丰富了起来。
  不知道是因为在李秀肚子里的时候营养就跟上了,还是因为小年糕出生后喝的奶,他的个头长得比其他的小婴儿快,手脚有力,小胳膊小腿像藕节一样,特别招人喜欢,每个来林家看他的夫郎都抱着他不撒手。小年糕脾气还特别好,从来不认人,谁来都能抱一抱,运气好还能得到他的笑脸,人人都说李秀好福气。
  林承祖和林夏至对小年糕同样很宠爱,小年糕和林承祖即将出生的孩子只差几个月,他看小年糕就和看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对他也是疼进了心窝子。
  林夏至就更不用说了,他一个外来灵魂,占据了夏哥儿的身子,小年糕是他来之后第一个出生的小生命,让他对景国这片土地增加了不少归属感,对小年糕的特别喜爱。
  三月中旬,草长莺飞,之前被林夏至记载小本本上的改进造纸术可以提上日程。
  宣纸主要是用一种特殊的树皮,经过各种繁复的手段加工而成。这样做成的纸当然很贵,改进造纸术主要从原料入手。
  古人其实很聪明,但是他们有时候过于墨守成规,先人做出来的东西后人会一本正经地跟着做,不想着创新和改进。
  林夏至想到只要是木质纤维的东西都能够用来造纸,不知是树皮,其他的也可以试试。
  家里的下人在适应了照顾李秀和小年糕之后,林夏至就让他们采集各种不同植物的茎干晒干,准备用来造纸。
  林夏至只大概知道怎么造纸,下人们按照他的要求反复实验,做出来的纸一直达不到林夏至的要求。
  古人都是用毛笔沾墨汁在纸上写字,纸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了这纸张是否好用。
  纸还没做好,林夏至委托程闻柳帮忙找的田庄已经找到了。
  程闻柳找的田庄在江宁县的另一头,占地面积差不多有五十亩,里面修了不少给佃农住的房子,算下来真正能够用来种粮食的土只有四十五亩。
  着四十五亩种水田有十亩,两亩中等水田,八亩下等水田,剩下三十五亩都是旱田。
  田庄的主人急需钱,将田庄便宜卖出,程闻柳刚得了消息就赶过去,水田价值六百两,田庄里的房子和其他修好的屋子价值三百两,还有养着的牲畜和地里的庄稼,零零总总加起来这个田庄至少值一千两银子。然而他急着转手,准备九百五十两就卖,相当于田里的庄稼白送。
  田里的庄稼得等几个月成熟了才之前,现在也就只值个十几两,也没有便宜太多。
  “只用九百五十两就买到了?”林夏至惊讶,看来他对这个时代的物价认识还不够清楚。
  “这个庄子除了种地没有其他能够赚银子的地方,只值这个价。”程闻柳解释,“要是有个池塘或者靠着河水溪流,价格还得往上加一加,如果运气好有温泉这类稀罕物,价格至少翻三倍。”
  “好吧,我也不需要那种有温泉的,庄子里有几口井,水位高不高?”林夏至问。
  几十亩田,没有水可没法种庄稼,还有那些留下来的佃农,要怎么处理还得他亲自去看看。
  “水你放心,既然有水田,那就说明田庄里不缺水,每口井的水位都不低。”程闻柳拿出来一张白纸,画上田庄的地形,将有水井的地方圈出来,一一标明作用。
  五十亩田庄一共打了十三口井,其中十口井用来浇庄稼,三口井供佃农们生活。
  以前佃农们靠着这些井就能种五十亩田,林夏至接手之后也一样。
 
 
第161章 背山村
  “闻柳哥,明天你有空吗,我们一起去田庄看看?”林夏至问道,他准备亲自去看看,一下子拥有五十亩地的地契,他现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了,不亲自看看总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不真实。
  程闻柳当然愿意里,趁着提亲之前两人能多见见面,提亲之后就要避嫌了,他明天就是没时间都会挤时间出来:“我明天有时间。”
  林夏至想了想,继续说:“嗯——除了九百五十两买田庄,去官府换地契还得要银子,一共花了多少你告诉我,我明天一起带给你。”
  在银子上程闻柳不敢糊弄林夏至,他老老实实地回答:“换地契只花了十两银子。”
  当时程闻柳去官府转换地契的时候直接把田庄记在林夏至名下,所以林夏至不需要再去官府转一次地契。
  第二天,林夏至给家里说了一声他今天要回程闻柳出门去远一点的地方,李秀和杨雨生叮嘱他带好人就放他出门了。
  这次出门,林夏至拿上一张五百两的银票,两张二百两的银票,还有几张一百两、几张五十两的银票,以及一包碎银子。
  林夏至和程闻柳汇合的时候他身边带了两个人,一个是林小秋,一个是祥伯。
  过年前林夏至就想着要给家里买一辆马车,后来有事一耽搁就给忘了,现在想起来又迟了。
  比如现在他要和程闻柳一起去田庄,林夏至作为主人家,坐自家的驴车就有些不上台面,何况旁边程家的是马车,对比之下显得驴车更掉价,他纠结一番之后坐上了程家的马车。
  买马和马车的事只能等回来了再让祥伯安排,一次性买两匹回来,林宅地方小不好养,两匹都可以放在林家村养着。
  一路上程闻柳把田庄的事情详细给林夏至说了一番,免得他赶过去摸不着头脑。
  田庄的位置在江宁县北边的背山村,出县城之后还要过一个镇子才到,坐马车从江宁县出发得一个时辰。
  一路上路面不太平整,坐在马车上依旧很颠簸,林夏至忍耐着不舒服坚持听程闻柳说话。
  翻过一小片丘陵就能看到背山村,程闻柳说完田庄的情况继续说背山村:“背山村的地势平坦,有大片连着的良田,不少江宁县的富户在里面买田产,雇佣佃农种地。”
  一走进背山村,林夏至一眼望过去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远处的山脉看得有些不真实:“背山村还真不小。”
  程闻柳点头:“背山村几乎把这一整片盆地都覆盖了,不瞒你说,其实我们家在这里也有一个庄园,比你买下的那个还大,差不多有一百亩,全是水田。”
  程闻柳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种炫耀的感觉,林夏至听了他的话拳头有点痒痒想揍人。
  背山村中间有一条河流过,这条河附近全是上好的水田,这些水田早就被富户们抢占完了,留给农民的都是偏远一些的旱田。
  林夏至买的田庄里之所以有水田,都是农民们不辞辛苦运水到田里,生生把旱田变成水田的。
  林夏至想着马上要去见田庄里的佃农,他得先弄清楚佃农和地主怎么一回事:“对了,佃农是怎么租地,你给我详细说一说吧。”
  程闻柳没想到林夏至居然不清楚这个,转念一想林家村没有佃农,他不知道也正常,就把佃农和地主之间普遍的租地规则告诉了他。
  “景国这边默认的是佃农每年得上交四成到六成的粮食到地主手上,像咱们郦水郡这边一般是收的五成租粮。”程闻柳说完卡顿了一下。
  背山村这边是粮满仓的营掌柜在管,好在每个月营掌柜拿账本的时候程老爷都会叫上他一起看,他对这边也不算陌上,卡顿了一下继续说:“背山村位置好,每年粮食产量还不错,地主们收五成租粮就够了,那些土地贫瘠的地方地主们可能会收更高的租粮。”
  “收这么高,佃农活得下去吗?”林夏至吃惊地问。
  程闻柳心里感叹林夏至心善:“佃农们住着地主的房子,种着地主的田,只要饿不死他们,就算地主们心善了。”
  “如果粮食产量高起来,就不会这样了吧。”林夏至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很小,基本只有他自己能够听到。
  程闻柳没注意林夏至刚才说了话,还以为他被吓到了,宽慰他:“虽然作为佃农辛苦些,至少他们还有自由,若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卖身给地主,那才是真的一辈子都没希望了。”
  说着话很快就到了林夏至的田庄,说是田庄,其实就是用竹篱笆围起来的几块地。
  五十亩地,一共佃给了四户佃农,每户佃农都用竹篱笆把自己佃的地围起来。
  这些佃农昨天就知道他们换地主了,一个个守在路边焦心地等着新地主过来。
  不知道新地主愿不愿意把这些地继续交给他们种,万一新地主不认可他们同老地主签的契约,那他们春天种下的种子都白费了。
  程闻柳他们见过,之前交接的时候老地主给佃农们介绍了他,几家老老少少的一看到程家的马车过来,纷纷扑上前磕头。
  “程老爷,我们一定好好种地,求求您别收回田地。”
  “老地主和我们签的契约都在这,您要是不放心,咱们重新签一份。”
  “我们一家人世世代代在背山村做佃农,老实本分,绝对不会给您招惹是非。”
  ……
  程闻柳率先跳下马车,然后转头将林夏至扶下来:“各位先别激动,买下这些田产的人不是我,是这位林公子。”
  林夏至站稳之后立马过去扶一位看上去有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吩咐祥伯和林小秋去把别的佃农都扶起来,站起来高声说:“大家先起来听我说,别着急,你们放心,只要大家不为难我,我也不会为难大家。”
  或许是林夏至的话说得诚恳,也可能是林夏至长得和善,佃农们逐渐恢复平静,被祥伯和林小秋一一扶起。
  附近就有一处佃农的房子,林夏至和程闻柳带着所有佃农一起去往那个房子。
  进屋之后,林夏至看了眼屋里的人说到:“小孩子先回去,大人们留下就行。”
  这些佃农家家户户都生了一大群孩子,全挤在一个屋子里,林夏至觉得屋子的空气都快不能流通了,看着还有两三个哥儿挺着大肚子,赶快补充一句孕夫也先离开。
  等小孩和孕夫都走了,屋子里才宽敞下来。
  只有林夏至和程闻柳坐在凳子上,佃农们局促不安地站在一旁看着林夏至。
  这些佃农一个个面黄肌瘦,一看就营养不良,身上的衣服补了又补,脚上的鞋子破了几个大洞,露出的脚趾沾满了泥巴。
  林夏至闭眼稳了稳神,让自己冷静下来:“你们同前一位地主签的租田契约在哪?我先看看。”
  四户佃农中站出来一个牢头,手上拿着四张纸,他是年纪最大的那个,林夏至下马车的时候扶过他。
  这四张契约上还盖着有官府的红章,林夏至接过来之后仔细看了一遍。
  上面的内容无非就是说哪块地租给哪户人家,租期为多少年,每年至少上交多少斤粮食。
  四张契约的内容大同小异,林夏至很快就看完了:“这些契约没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我会换佃农种地,这些地之前哪家种现在还是哪家种。”
  听了林夏至的话,佃农们都松了口气,看来新东家不是那种不好想与的,他们只要老实种地就行。
  “新的契约今天就能和大家重新签一份,只是我有个要求,你们种我的地,就得按照我的安排来,种地的租粮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林夏至接着说。
  林夏至的话让他们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租粮要变化,连种地都要听安排。
  屋子里的气氛一下紧张了起来,林夏至看着佃农们一个个紧张不安,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不用担心太多,租粮只会少不会多,我可以给你们保证,按照我说的来种地不会让你们吃亏。”
  “夏哥儿买这几地是你们的造化。”程闻柳在一旁帮腔,“林家豆腐你们听说过吧,这位林公子就是林家人。”
  经过一年多时间,豆腐早就成为江宁县家喻户晓的吃食,这些佃农也有听闻,只是豆腐价格不便宜,他们只听说没有吃过。
  就算林家是做豆腐,和种地又没有什么关系,佃农们不清楚程闻柳说林家的用意。
  程闻柳看着佃农们一脸搞不清状况的样子,估计佃农们还不知道林家种地的厉害,只能说起和种地有关的:“林家村冬天的蔬菜,林家种的土豆,一年两熟水稻,这些你们听说过吗?”
  “只听过大棚蔬菜。”一个站在后面的年轻汉子接话。
  大棚蔬菜这一片的佃农都听过,就背山村就有别的地主让他们的佃农也学着林家村弄大棚蔬菜,去年没有成功的。听说他们已经摸着点眉目了,今年可以试试能不能做成功,至于程闻柳说的另外良种,他们就没听说过了。
 
 
第162章 佃农种田
  “不怕告诉你们,林家村的大棚蔬菜就是夏哥儿的主意,正是站在你们面前这位。”程闻柳与有荣焉地介绍林夏至。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