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长安少年游(古代架空)——明月倾

时间:2021-02-27 16:15:28  作者:明月倾
  赫连没说话,只是把他捞了起来,用披风裹住,放在了马上。
  “敖仲老了。”他淡淡告诉容大人:“但你教了个好学生。”
  当年在茶楼上,有着好奇的黑色眼睛的少年,竟然长成了这样厉害的将领。他还记得容大人喝醉后的抱怨,一心想让言君玉知道他才是东宫学问最好的人。
  要到很久之后,容皓才知道他这句话的重量。
  这时候他只记得得意洋洋道:“那当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以小窥大,大周有这样的年轻将领,这场仗再打下去西戎收益不大,不如回兵草原,把周围的国家劫掠一波,现有书信在,借口都懒得找了。
  赫连的马极平稳,他也是坐惯了的,轻车熟路地环视周围,西戎人在撤军,赫连是从最先幽州前线撤下来的。二十万大军,要撤退也要一定的时间,收尾断后也不是一蹴而就。等海东青把消息传遍整个阵线,西戎的战马,会永远离开幽州,靖北也许会僵持一段日子,但最终会被渐渐收复的。
  西戎人要回草原了,然后也许北上,也许西征,总归是跟随着狼王的旗帜,和他们心中的太阳王。
  下了山丘赫连还问他:“容大人想议和?”
  西戎人从不议和,他是在问他还有没有要见的人。
  他不会放他走,但也知道容衡来了边疆,也许会放他去一见,也许只是在逗他玩。这该死的西戎蛮子,心思就是比海还深。
  “算了。”容皓说道。
  他骑在马上,转头往回看。身后是故国,也许是铺垫得太久了,并未如想象中那般不舍。
  大周已经有许多人了,有椋羽,有云岚,新一茬的读书人也要起来了,他不是治国之才,也不想抢了。洛衡喜欢讲春秋与战国,就当自己是云游天下的先贤吧,要去没有人去的地方才有意义。
  都说是养尊处优的平西王小世子从此长居苦寒之地,没人知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要西戎也归于王道之中。驯不服他,就在他的疆域中种下种子,天长日久,总归有一番作为。
  容凌的后人要离开大周了,他要去看一看辽阔的草原,豪迈的雪国,还有传说中雪海里叶子比针还尖的树,比房子还高的熊。还有极寒之地的冰海翻卷着黑色的波浪,西域沙漠中的绿洲,那些书上都没写过的黄金古国。
  他幼时离开家乡,很是不舍,但总记得母亲当年有扇屏风上绣着的的话: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要有想见的人在身边,哪里都是江南。
  -
  幽州这一战其实赢得颇惨,要不是言君玉带骑兵实在带得好,胜负其实未定,尤其是西戎是新王亲征,气势实在凶狠,尤其那些北院的骑兵,简直是把这当成最后一战来打,好在最后也终于打赢了。
  西戎退兵时言君玉都有点恍惚了,他伤得不轻,被人簇拥着回到军营,幽州城已经被打了个稀巴烂,连伤兵都无处安放,包扎的地方就在城中的驿站里,已经是三面透风,用布帘隔着,他躺在担架上任人包扎,看见熟悉的面孔一个个被抬进来。
  卫孺伤得不轻,贺绮罗也中了箭,靖北侯俞烨回来得最晚,实在让人担心,好在最后清点了一下,熟悉的面孔基本都在。
  “王爷呢?”他问贺绮罗。
  敖仲可不比俞烨,萧栩到了他这,别说上前线,打仗时连城都出不了,天子印信也没用,只能和容衡一起在城后的堡垒里面面相觑,万一沦陷还要被压着送走,实在气人。不过萧栩现在脾气好多了,竟然也乖乖听话。
  “他陪着容大人出去了吧,跟着敖将军巡逻边疆,看西戎人是不是真的退兵。本来不让他们去的,他们一定要去,敖大人也只好陪着。”
  一边的卫孺听到容大人名字,还朝言君玉做个鬼脸。
  他们俩都是只认一个容大人的。
  言君玉只能笑笑,看见一边的监军,秉笔大人朱雀,也一副认同的样子。今日凶险,要不是他在阵前跟着自己,说不定真的回不来了。
  -
  “这里就是西戎狼旗所在了吗?”容衡站在山丘上远眺:“能不能知道西戎王是从哪路撤退的呢?”
  敖仲如何不知道他为什么执意要到前线一看,只是沉稳应答,道:“赫连狡猾,斥候也常常被迷惑过去。”
  天已经黑透了,容衡还在边界线上逡巡着不肯离去,容家都是文人,他虽然枢密院供职,但也没法上前线。这样执着想见一面,看着实在有点心酸。
  “那是什么?”萧栩忽然疑惑地道。
  众人都抬头看,只见远处的夜空中忽然亮起一点火光,越升越高。就在众人以为那是西戎人传令的信号时,又一点火光升了起来,然后是第三点、第四点……正在撤军的西戎军中,忽然亮起无数点的火光,越飞越高,将整个西南方点亮,如同星海般灿烂。
  “那是孔明灯……”容衡轻声道。
  江南对年节看得不重,不过是阖家团圆罢了,却把元宵节当做大事来过。无数诗词里都写了元宵的灯会,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火树银花,宝马雕车,是极繁华热闹的江南景致。
  塞上却没有这习惯,又是战事中,他都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直到看见这满天的孔明灯才想了起来。
  这是容皓送他的上元节。
 
 
第167章 云岚像把一棵张牙舞爪的树扭成正型一……
  收复靖北,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但论功行赏的事,也是不能推迟的。
  朝中塞上,顿时都热闹了起来,各种派系都活跃了起来,也各有各的论调,头一个自然是敖仲,中流砥柱,守住了幽州,就算封王也是众望所归,又追封了殉城的幽州牧李泓,都是毫无异议的事。只是接下来的功劳就有了争议了。
  风头正劲的,是燕北的年轻将领,东宫出去的伴读大人羽燕然。恭亲王年纪又小,位置又高,虽然有功,不过赏赐府邸罢了,俞烨是功过参半,也难说,只有羽燕然,幽州最后一战时,燕北驰援立下大功不说,直接打得西戎人退了兵,后面还追出几百里,正应了他的名字,勒石燕然。简直与当年封狼居胥的典故一般,十分扬眉吐气。
  恰好他又是天子近臣,东宫的班底。当年东宫的伴读,容家入主枢密院,敖家要封王,叶家自不必说,小叶相不到二十四岁,已经要登阁拜相了。京中传言,都说平阳侯羽燕然要封王了。
  也有异议,几个枢密院的臣子,和少数对军功研究得深的士子对此很是不屑。说外行人不懂军事,只会盛赞羽燕然的功劳。封狼居胥也好,大退八百里也好,都是因为西戎本来就是最后一战。西戎人打不下,本来就是要退兵,哪里是羽燕然的功劳?
  朝堂上争论不休,迟迟没个定论。好在圣上还是英明的,不动如山,只是先召回了一批将领,其中就有羽燕然。靖北的众将都以军情推辞,要收复靖北再论功,也是情理之中。也有说是俞烨自知有错,所以想要将功折罪的,倒是恭亲王和几个监军先回了京城。
  羽燕然这次回京,可谓是春风得意,风头一时无俩。京中视为贵人不说,各派系也竭力拉拢,百姓更是箪食壶浆以迎功臣,京中传言,都说平阳侯羽燕然要封王靖北了,云岚看了消息都说实在太隆重了些,怕惯坏了羽燕然。
  谁知道她这句话真就一语成谶,倒不是羽燕然故意放肆骄横,只是他这人素来行事豪迈不拘小节,当年在东宫就被参过留宿花街,如今形势大好,自然是百无禁忌。
  要是寻常小事都还好说,遮掩遮掩也就过去了,他偏偏犯下弥天大错。
  叶椋羽还是顾念东宫情谊的,也是知道他本性,所以江南一派的谏臣都守口如瓶。但御史却饶不了他,奏折雪片一般飞来,上面罗列的罪状或多或少,头一条总归是一样的:与京官交从过密,结交文臣。
  这是武将的大忌,也是最大的死罪,羽燕然犯了当年和陈三金一样的错误,竟然和当朝左相玄同甫走到了一起。也是玄同甫老糊涂了,或是自诩从龙之臣,竟然敢勾结将领。
  天子仁慈,没有抄家,只是革职查办,关入诏狱中。玄同甫也识时务,在狱中就自尽了事,不让天子为难,他也算是一代名相,三朝的老臣,到了这个下场,实在让人唏嘘,好在他一辈子小心谨慎,死也死得恰逢其时。子孙仍有进士的途径,不算文脉断绝。
  云岚细查下来,这事倒是羽燕然过分,玄同甫不过例行问候,羽燕然却主动结交。也是他离京太早,在边关打仗多,读书少,对权力毫无嗅觉,他上次离京时东宫虽然崇高,但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殿下,他不知道现在龙椅上的人是天子,不再是和他一起长大、知晓他本性所以可以任由他逾规的萧景衍。
  玄同甫入狱后,羽燕然这傻子总算回过神来,请罪,再告罪,甚至自请入诏狱,听凭发落,都不允。叶家容家不敢作声,是天子震怒,有传言甚至说要夺去羽燕然的侯位,当年罗慎思都没有过的待遇。
  这件事拖了一整个春天。整个朝堂都风云不定,实在是羽燕然身上牵扯甚广,不只是燕北军事,更是京都王侯中最倚重的人物,凌烟阁上第一名的叶家久居江南,已经是文官派系。本来这一朝是最好的恢复往日凌烟阁荣光的时机,昔日五位太子伴读俱是从龙之臣,都以为这一代王侯会大放异彩。谁知道除了叶椋羽之外,容皓、敖霁、言君玉,全都弄得不见人影,剩下个羽燕然,还出了这样的大事。要复兴还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再者枢密院也向来对羽燕然很宽松,这次也有爱他将才难得的意思,只是事关重大,不敢解劝。
  形势就这样僵持住了,羽燕然二十多年第一次登高跌重,自己闭门思过,卸甲待罪,他心性豪迈,这样拘着实在可怜。幽禁向来最磨损人的心性,像把一棵张牙舞爪的树扭成正型一样,压过头了,容易折断。再关下去,就算最后人没事,心性也要废了。
  最后还是云岚,献了个锦囊。
  其实自从她联合西域部落的计谋败落,引得西戎打了最后一战之后,枢密院里就有不少反对她的意见了,理由也挺正统,后宫女官,不得干政。最好笑是几个宗室亲王,联合礼部大臣,要放宫中二十五以上的女子出宫婚配。
  总是这样的,打不过她,就想起她还是个女人来。能把他们逼得这份上,也算本事。其实从登基之后,她与陛下也离心许多,渐渐就走到今天。
  她其实也收敛很多,东宫用她从来是暗中,如今天下太平,也有了几分河清海晏的景象,紧接着就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她作为昔日东宫的利刃,身份尴尬与朱雀也差不多,束之高阁也在意料之中。她于是渐渐隐于暗中,这次出来,仍然可见当年的风采。
  春日迟,明政殿桃花盛开,天气暖得慵懒,再冷酷的心肠,这时候也难免泛起情意来。
  云岚的托辞是东宫整理旧物,发现些东西,送到明政殿来。其余不过是些用惯的旧物,只有一页纸特别,看得出写字的主人是很想认真学的,可惜困得字也写不稳了,最后索性画了一页的墨乌龟。
  这不是她留下来的东西,是容皓走时留在文华堂的。
  容大人看多了三国,还是那么爱用锦囊。
  其实云岚是从那次言老夫人生病的事上看出言君玉在朝局上的重量的。之前她还一直疑惑小言的倔脾气像谁,言老夫人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了,入冬就着了风寒,老人本就体弱,实在让人害怕。天珩帝以体恤老臣家眷为由,接入宫中养病,不肯,又延请了太医去镇北侯府治病,万分小心。
  那阵子战事正是紧急如火的时候,也寻了个空隙,当然是悄悄去的,但也是圣驾亲临,实在是吓人。
  那是云岚第一次见到言老夫人,果然是和言君玉一样的倔。虽然病着,仍然礼节周全,不卑不亢。老人家什么猜不到?遣走丫鬟后,在病榻上给天珩帝行礼,神色肃穆:“请陛下放过君玉。”
  凌烟阁上的王侯,怎么会不知道伴君如伴虎。见过的下场凄惨的宠臣也多了,云岚当时也吓到了,无论如何想不到老人家这样刚烈,连忙避让了,但已经是来不及了。
  天珩帝也拜了下来,行的是子侄礼。当朝圣上,一国之君,神色这样恭敬。
  “请太夫人成全。”
  从此言老夫人被接入宫中,是比肩明懿太后的待遇。他怕他的小言回来,想见的人都不在了。
  世人只知道有男宠一说,不知道天珩帝视他的小言如后。
  所以云岚才敢救羽燕然。
  权谋到了极致,就是一念之间的人心,一页墨乌龟,让君王想起当年。叶椋羽消息灵通,进谏也恰到好处,引用李广典故,请圣上顾念旧情,放他一马。
  天子一念之差,羽燕然留下侯位,发配到靖北。京中王孙都不敢沾惹,反而是一位花街上的姑娘卖了酒楼千里随行,好事之人立马编了戏来唱,用前朝段将军青楼赎了林九香的故事,起了个戏名叫天香传。
  一切似乎都平安渡过了,云岚却病了。
  靖北第一批回京的人是在春末回来的,乐游原上的桃花已经谢了,知道小言不在其中,云岚本来是懒得管的。然而却有人找了过来,说是一位故人。
  她本来还纳罕,直到看到名字。
  是褚良才。
  当初一封平戎策,恰投了东宫的胃口,送去边疆时是云岚经手,如今也是立了功了,封侯不至于,三四品还是有的,反而是和他同年的沐凤驹他们都在后头了。圣上接见之后还不够,直奏天子,要见一位苏姓女官。
  一见他样子,云岚就知道麻烦了。
  寻常人不知道,褚家与苏家是世家,褚文才的父亲是云岚父亲的弟子,文才也好,可惜英年早逝,留下孤儿寡母。苏大人就是为他们家卖的那套书,结果苏大人死在诏狱,褚家反而靠读书翻了身。如今要铁了心要传一段佳话,进宫来找她,要求娶苏姑娘。还搬出母亲的遗命,说是当年苏家落难,就缔结了婚约的。御花园荼蘼花开得正好,年轻俊秀的官员行礼这样好看,前景似锦,一诺千金,由不得人不动心。
  但云岚偏不动心。
  她当年笑洛衡拧巴,真到了这时候,才知道他的愤怒。
  不怪洛衡觉得受到侮辱,他口口声声一言九鼎,君子有诺必应,有言必践,像是咬牙苦修行,又像是给名妓赎身。倒像是她断了手断了脚,为了兑现一诺千金的承诺也不退婚,受了偌大委屈,世人都要称赞义名,最好写进史书里作个传,千载万年的流传。
  书生总是这样德性,她以前也捏死不少,现在收敛了,所以只是笑道:“谢君厚爱,愧不敢当。”
  其实她也知道谋士做不长了,看史书上君臣失和的故事总觉得那样傻,临到自己才知道是一件件事积累起来。太平盛世用不上她了是一件,过刚易折又是一件,她从来无法像敖霁那样看顾小言更是最大的一件——她连做到容皓那样也难,哪里是不知道小言会与天珩帝比肩并行呢?不然她怎么知道那一页墨乌龟好用呢。只是不愿意罢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