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日当天,第一批业余影评人的评价就已经新鲜出炉。
“暑期档尾声的最大惊喜,你为什么必须去看《环宙航行》的三大理由”
“第一,极其成熟的故事结构。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制作上稍显青涩,但这部电影的结构异常成熟,剧情、节奏、起伏、气氛渲染……简直样样都出色到家了。它就是好莱坞商业片故事结构的集大成者,绝对的大师之作,每一位编剧和导演都应该用心学习!”
“第二,宏大详实的宇宙世界观。一部放在宇宙背景中的冒险故事,哇哦,这是连迪迪尼都不敢轻易触碰的雷区,毕竟,你要如何以人类大脑去想象外星人的生活?但《环宙航行》做到了,你必须去看看电影里对星际文明的设定、对宇宙的解读、对生命宇宙关系的理解,它们是那样真实有趣。”
“第三,无与伦比的画面。关于这一点,我只想说一句话:请买票吧!人人都应该体验一下被纯粹的画面美震撼到流泪的感觉。”
“《环宙航行》自然也有缺点,比如制作精度,比起好莱坞最高标准还差一大截,但瑕不掩瑜,角色和场景仍旧是活灵活现的,并不因精度问题失色。这是纯粹的技术问题,我们期待第二部 、第三部中能够得到解决。”
“它当然肯定会有第二部 、第三部,否则我要给主创组寄一箱鲱鱼罐头。相信我,这不是玩笑:)”
第47章 疯狂吸金
楼清焰没有过多关注影评, 他大概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对电影口碑毫不关心的制片人——在预处理机制和AI数据分析的保障下,口碑问题已经在他心中尘埃落定了。
他关注的是票房。
第二天数据出炉,《环宙航行》的首日票房是203万美元。
楼清焰惊讶得差点没掰着手指头去数那串零, 反复确认那个数字是200万而不是20万,这实在太超出预期了。
不是说二百万有多高, 一些大制作电影首日票房至少千万起底, 二百万实在有些不够看。不过这个八月北美市场缺乏票房爆款,二百万的首日票房在同期榜单里竟然排得很靠前。
问题在于他们的宣发做得并不好, 仅在不到一千家影院拿到了小规模排片。
他忍不住质疑道:“按照我们的排片和宣传, 这个票房真的没有造假吗?”
“你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怀疑!”贾森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 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对他吼道,“这当然是真的,货真价实的票房数字!fire, 我们成功了,我们要赚翻了!”
电影口碑还没开始发酵,单日票房就能有二百万美元, 这样再上映两天,除去院线分成, 楼清焰连买公司的钱都回本了。
“这部电影的投资只有15万美元, 15万美元!!!”贾森挥手咆哮,唾沫星子满天乱飞, “没有时间成本!没有硬件成本!15万全是人工费!连云渲染都是免费的!15万美元!!!fire,你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两手抓住楼清焰的肩膀, 开始疯狂摇晃他, 把后者摇得头昏脑胀。
“打、打住,打住……”楼清焰急忙抽身,“贾森, 你冷静点……”
“我不冷静!!!”
楼清焰:“……那、那我先离开了,你自己发泄一会儿。”
他急忙走出办公室,迎面碰上飞速跑来的杰瑞和汤姆。
“楼,楼!你听说了吗!你看到那个数字了吗!”汤姆看上去要快乐疯了。
编剧是他,导演是他的爱人,他尽管没参与制作,但绝对有权利分享这份快乐。
楼清焰直接把他推进了办公室,不一会儿,就听到他在里面和贾森一起爆发出强烈的欢呼声。
楼清焰抹把汗,看向杰瑞,说:“幸好,你还算冷静。”
杰瑞:“让我缓缓,我快窒息了……”
楼清焰:“……”
杰瑞深呼吸,用一种怀疑人生的眼神看他:“你真的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吗?首日二百万,虽然我们只谈了两周的排片,但上满四周已经毫无疑问了,甚至可以争取六周、八周。fire,一个月的上映期啊,等口碑发酵起来这个数字只会翻倍,哪怕不翻倍只按二百万算呢?一个月就是六千万美金!十五万成本,六千万票房!”
但是票房绝对不仅止于六千万。
杰瑞的计算方式简直太保守了,他把上映时长和单日票房都小心翼翼地压缩到了最低,这绝不是因为他对电影没有信心,而是因为,那个真正的数字,可能会高到想都没办法去想的地步……
杰瑞不敢深想,他真怕想一想就呼吸困难,但现实却不会顾及他的心情。
上映第二天、第三天,票房走势基本持平,三天过去,专业人士的影评已经全部出炉,各大报刊杂志纷纷开始报道这部令他们疑惑的动画电影,烂番茄上遍地好评……口碑的力量终于开始发挥作用,影院也开始加大排片。
第四天,票房走势升高,第五天,单日票房翻倍。
这一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榜,《环宙航行》以一千家影院的开画规模、800万美元的收入跻身前五,惊掉了一地下巴。
“黑马!八月份疲惫的档期终于杀出了一批黑马!让我们看看这部电影最终能冲到什么高度!”观众和影评人纷纷惊呼。
第一周结束,《环宙航行》斩获一千五百万首周票房,烂番茄新鲜度达到了97%,虽然之后肯定会跌,但这个数字的出现,为《环航》黑马落了一道石锤。
发行方非常给力,第二周,《环宙航行》的排片一下子就扩大到三千家影院,周末三天的收入达到三千四百万美元,在这个竞争不大的八月,以绝对优势占领了周末票房榜榜首。
仅仅是半个月,《环宙航行》总票房逼近一个亿,远远超出了杰瑞计算的六千万。
第三周,开画影院扩大到四千家,电影票房小幅回落,但依旧势不可挡。第四周,这部电影惊人的后劲还在持续发挥作用。
一个月过去,《环宙航行》的北美总票房达到了1.7亿美金!
公司里所有人都已经不能呼吸,每天看着花式上升的数字,只感觉自己活在梦里。
目前只是第四周,这部电影上映八周没有问题,最终积累的票房数字,绝对能够超过两亿。
两个亿啊!美金!
十五万的成本!
不算院线分成,就是1333倍的投资回报!!!
汤姆掐着杰瑞的胳膊,尽量控制着自己:“还好,还好,只是一千多倍而已,女巫布莱尔足有四千多倍,鬼影实录足有一万多倍,我们真的要普通多了。”
女巫布莱尔和鬼影实录都是好莱坞鼎鼎有名的票房炸弹,前者以六万美元斩获2.5亿全球票房,后者更是堪称奇迹,以一万美元拿下两亿票房。
杰瑞:“亲爱的,你是不是忘记了,贾森已经去谈全球发行和周边开发了。”
汤姆愣住了。
对啊。
两亿美金,只是北美票房而已。
就算不论全球发行,在北美市场,票房也绝对不是衡量电影盈利的最终数字。还有DVD和流媒体转播,后者甚至能达到盈利的50%。
这仍然不是全部,对动画电影来说,周边开发是永远的盈利大头。这么多年来,电影公司从周边产品获得的利润,早就超过了票房本身!
*
楼清焰拖啊拖赖啊赖,一直赖到九月初,被谢晋直接追到美国来,才不情不愿地跟他回去了。
此时电影正好上映一个月,票房积累到1.7亿美金,去掉各种各样的分成之后,到手0.7亿,全部都是他的个人财产。
谢晋听完整个人都疯了,怪不得楼清焰不愿意回去,来美国三个多月,空手套回五亿人民币,是他他也赖死在这里。
0.7亿美金,仅仅是第一个月的票房分成而已。《环宙航行》这个巨大的吸金炸弹,依旧在源源不断地……为楼清焰抢钱!
关于电影其实还有一堆麻烦没有解决,《环宙航行》的横空出世太过突兀,好莱坞动画界,乃至整个电影界,全部都在盯着这部电影,对它有着太多疑惑。
楼清焰把这些事统统丢给了贾森和杰瑞。
他走之前,交代好了公司的事,连道别都没有说,打算先自己悄悄离开,回国后再让二人知道老板跑路的噩耗。
于是,他出发那天,来机场送行的只有江覆。
谢晋只来呆了一天,此时已经回国,楼清焰一个人返程,站在两个巨大行李箱的中间。
江覆总觉得他显得过于形单影只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种心理,当楼清焰张开手,对他说“来个道别拥抱”的时候,他二话没说就抱了过去。
楼清焰一下子被他拥进怀里,还愣了一下,心想这家伙不能是个这么热情的人啊。
江覆的拥抱很温柔,带有清新的沐浴露味道,还有让人听得入迷的心跳声。
楼清焰把脑袋搁在他的颈湾里,回抱过去。
一秒,三秒……五秒钟后,他心想,等他放手,我就放手。
大概江覆也是这么想的,谁知道呢,竟然也没有主动撒手。他怀中的热度似乎越来越高了,他的胸膛也越来越舒服了,楼清焰渐渐往前倾过去,无意识地把自己整个身体重心交给了他。
一分钟过去了,机场的人潮来来去去,身旁经过的人早就换了一波……就连他们自己都说不上来为什么,他们还没分开。
直到登机提示响起,楼清焰才松开手后退一步。他的侧脸与江覆的若有若无擦过,重新站定时,鼻尖依旧萦绕着这个人的气息。
江覆垂眸,表情依旧淡淡的,就好像给人送行抱了人家一分钟是多么正常的事。
他把一个黑色的手袋交给楼清焰。
“这是什么?”
“上飞机再看。”江覆说。
楼清焰凝视着他,几秒后,勾唇笑道:“走了。”
第48章 一本笔记
飞机奔驰到跑道尽头, 缓缓离地。
楼清焰从窗外向下看去,这样的升空速度对他来说过于缓慢,竟然还能让他有时间去观察地面景物的缩小、去思考一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去寻找一个此时大概正在抬头仰望的人。
自然是找不到的。
江覆送的手袋在小桌子上搁着。
打开之前, 楼清焰猜测里面是些土特产之类。他自认自己不缺任何东西,如果江覆打算送他点什么, 一般就应该是那种异国风情的小玩意儿、小零食?
但是打开之后, 他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是一本笔记。
笔记里附着大量剪报, 空白处写满遒劲有力的字迹。
楼清焰怔住了, 他从头开始一页一页地翻。
每一张剪报都是从学术界前沿刊物上剪下来的, 一张一项技术,里面陈列着宛若天书的知识和专业术语。
剪报旁边有江覆写的简单讲解,略过原理部分, 直接写明该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投资建议。
这是笔记前三分之一的内容。
翻到中间,江覆为楼清焰画了三张投资规划路线图。
从工业互联、区块链应用、大数据服务提供三个方向入手, 图文并茂,将行业现状和建议细细地给他掰扯明白。
工业互联市场巨大、前景广阔、竞争压力小, 是智能技术正在开拓的一片新蓝海。
区块链概念被炒得火热, 但除了金融行业外,在其他行业仍旧找不到很好的落地方向。这个领域的创业不缺技术, 只缺点子。只要有个好点子,就可以轻易拿到融资, 快速扩大产业。
大数据服务业已经发展起来、趋于成熟。此时入局时机正好, 不至于毫无机会,也不至于遭遇风险。可以稳扎稳打,慢慢发展壮大。
三个项目分属三种层次, 发展前景依次递减,投资规模依次递减,风险也依次递减。
江覆并不知道楼清焰就是fire,从他所掌握的信息量出发,这三个项目就是目前最适合楼清焰的。
旁边还列了小的方向,新零售业、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等等,按照回报变现的速度,分为长线和短线投资。
江覆深不可测的知识广度在这本笔记里展露无遗,他所提的每一条建议都不是无的放矢,他对互联网的行业的预测与楼清焰存在惊人的一致。
看完笔记第二部 分,楼清焰心想,如果这个人不搞科研,而是进入商场,未来的世界五百强或许有他一席之地。
江覆显然也很有自信,否则不会将这些东西当作建议写给楼清焰。只是,在这样的自信下,他仍旧选择了科研道路。
笔记的第三部 分,也是最后一部分,没有技术也没有发展规划,是江覆的一些随手记录。
当他看到对某种发展模式的分析,就会随手记下自己的看法;当他听闻某个人的励志事迹,也会简单记录在里面。
这些字迹涵盖了江覆的思想、以及他推送给楼清焰的“鸡汤”,是一部意识形态和成功学混合而成的大杂烩,前者深奥,后者热血……楼清焰严重怀疑,之所以把深奥的思想混在鸡汤里,就是为了凸显鸡汤的趣味,让它们看上去极具可信度,绝不属于那种坑人的“成功学秘籍”。
楼清焰囫囵吞枣,慢慢翻完了这本笔记。
他再次抬起头的时候,飞机恰好穿越一片厚重的云层,云巅之上,阳光辉煌灿烂,骤然照射进他的舷窗。
世界变得安静了。
楼清焰把头靠在舷窗上,吐出的热气将玻璃涂得一片朦胧,突然与他记忆里某个片段对上了。他把那一小块都哈得白朦朦的,用手指在上面画颜文字,画了第二个,第一个就消失了,他却较上劲了,在那里不断地画,不断地画……
一边画,一边回想三个月来相处的点点滴滴。
三个月的同居生活,话再少的人都会产生交流,更何况最后一个月里,两人几乎天天宅在家里,面对面坐着。
大概是和江覆相处起来太舒服了,楼清焰现在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被他套了很多话。
“来美国这边旅游?”
“能旅游就好啦,是公司里有事。”
“嗯……你现在找到公司上班了?”
37/140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