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山有木兮(古代架空)——非天夜翔

时间:2021-03-16 08:52:20  作者:非天夜翔
  龙于依旧十分俊美,只是易见其憔悴,数年前姜恒与其一面,虽觉龙于眉目间带着淡淡的哀愁,终究是有精神的。如今他也为郑王戴了孝,只穿一袭束身黑袍,犹如鬼魅一般,在殿内长身而立,让姜恒想到了三个字:未亡人。
  “来了。”龙于朝姜恒与耿曙说。
  姜恒点了点头。
  龙于说:“我从崤关抽调回两万兵马,连同车擂带去浔水三城的四万人,外加梁军最后的八千御林军,共有六万八千之数。王陛下让我倾尽全力,协助二位,击退汁琮来犯,守卫王都。”
  这话一出,殿内无人再提非议。
  “很好。”耿曙终于等到了他要的,说道,“集合兵马,尽快出发,驰援浔东。”
  “好的。”龙于点了点头,又朝众臣道,“后勤与补给,就麻烦各位大人了。”
  落雁之战中车倥身死,其弟车擂领军,如今龙于的地位,已成大郑资历最老的上将军。是日城中开始调遣兵马,姜恒开始整合后勤力量,为耿曙确保他的军队不会遭到断粮与补给问题。
  “咱俩一起出战吗?”姜恒朝耿曙说。
  耿曙与龙于正在看兵册,要将士兵重新编队,午后更要去检阅军队,明日起,就要与士兵们同吃同住,熟悉作战风格。
  “你想去么?”耿曙说。
  姜恒沉默片刻,最后点了点头。
  耿曙说:“那就一起。”
  那夜之后,耿曙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夜里已不再与姜恒同榻而睡,凡事也不再替他下决定。他开始习惯于做好自己的事,而关于姜恒的,则留给他自己去抉择,哪怕姜恒还面临着被刺杀的危险,耿曙也不再勉强他了。
  龙于说:“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我建议姜大人随行,也好参详。”
  姜恒点了点头,说道:“但我哥眼下还不可露面,我得为他易个容。”
  被追封为英杰的雍国王子未死,还率领敌人与雍军打仗,事关重大,不可贸然让人知晓,毕竟耿曙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而当他堂而皇之露面的一刻,必须是汁琮的死期。
  龙于猜到了耿曙想做什么,却没有追问。
  “我去看看赵灵罢,”姜恒说,“明天就要出兵了。”
  耿曙点点头,与龙于依旧忙碌。姜恒便离开书房,来到太子灵的寝殿前。
  他听见了太子灵温和的谈话声,敲门进去,只见他正躺在一名侍卫怀里读书。
  “你来了。”太子灵笑道,“这是赵炯。赵炯,这是姜大人。”
  姜恒:“……”
  那名唤赵炯的侍卫看模样,只比太子灵小了些许,容貌亦过而立之年,不显如何俊秀,相貌只能算平平而已,气质倒是很好的。
  “他是我远房堂弟。”太子灵要起身,姜恒却示意不必起来了,赵炯让太子灵倚在怀里,一时也不好动。
  “我来辞行,”姜恒说,“明天,我们将一起到浔水去。”
  太子灵点点头,说:“我是跟你们一起,还是留在济州?”
  “看情况罢,”姜恒说,“先留下,如果有机会,我就派人送信,让你过去。”
  太子灵点了点头,姜恒心里好奇,不由得多看了那名唤赵炯的侍卫两眼。
  “不用指望他了,”太子灵笑道,“他不会打仗,只能跟在我身边。”
  姜恒笑了起来,太子灵衣袍散着,露出白皙胸膛,握着赵炯放在自己身前的手,又说:“待我死后,赵炯会陪我一起去,届时麻烦你,如果有机会,就将他葬在我附近。”
  “好的。”姜恒点头道。
  “谢谢您,姜大人。”赵炯终于开口道。
  姜恒见两人自得其乐,心道这也许是太子灵此生最自在的时光了罢?在这段时日里,他不再是郑的国君,不再是孩子的父亲,不再需要为谁而活,去扮演另一个角色,而是真正地成为了自己。
  他不再打扰赵灵,闲聊几句后便即告退。
  回到卧房后,龙于与耿曙出宫检视军队,夜间回来再次商讨战术与对策,其中大多是有关守城的问题,姜恒没有打扰他们。直到深夜时,龙于才告辞离开。
  耿曙活动肩背,吁了口气,姜恒便过来,调好胶为他易容。
  “你怎么一整天无事可做的模样?”耿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道。
  姜恒嘴角翘着,轻轻道:“凡事不是有你么?来,头抬高点。”
  耿曙说:“因为我说的话,让你集中不了心神么?”
  “别开口。”姜恒低声道。
  他轻柔的手指按在耿曙的脸上,指间捏着胶,为他重新捏了脸上的轮廓,耿曙的脸颊有点发烫,脖颈泛起淡淡的红色。
  曾经比这更亲昵的举动,在他们成长的那些年里亦没少做过,但只有今天,姜恒看着耿曙温润的唇时,心里不禁怦怦地跳了起来,从而想起了耿曙吻他的时候。
  耿曙的性格刚强无比,越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脾性在他身上简直发挥得淋漓尽致,但他的唇却像他的心一般柔软,他将所有的温柔,都留给了姜恒。
  “你该想点别的,”耿曙待得嘴角处被塑容后,又说,“还有许多事等着你去做。”
  姜恒确实心神不宁,导致他处理郑国之危时,已经无法准确判断,心里总是翻来覆去在想这件事。
  “想什么?”姜恒低声说,“脸抬起来。”
  “侥幸得手的话,”耿曙说,“接下来怎么办?你的一统天下大业,还做不做了?”
  姜恒答道:“你觉得汁琮死后,梁国便将复国,天下再陷入四分五裂,割据之势,是吧?”
  耿曙:“否则呢?帮郑国击退雍国,再反过头来,坐上汁琮之位,亲自打下郑?”
  姜恒笑道:“没有意义。”
  “嗯。”耿曙说。
  这仿佛成为了一道无解的题,姜恒却说:“我确实想过,这些年里,天下五国,咱们都去遍了,洛阳天子王宫中的政务文书,我比任何一国的国君都更清楚。”
  “嗯。”耿曙说。
  “五国的情况,我也大体了解。”姜恒说,“不过你说得对,我会认真想清楚。好了。”
  耿曙看了眼镜中的自己,如今的他已成为一名不起眼的男人,除却眼神之外,很难有人认出他就是汁淼了。
  “这又是谁?”耿曙说。
  “赵起,”姜恒说,“按记忆做的脸,姑且先用这身份罢。”
  “我不是想让你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耿曙到一旁去径自铺床,说,“你总要面临这件事的,恒儿。”
  “我知道。”姜恒很清楚,耿曙在提醒他,不能因为儿女情长而乱了方寸。可所谓儿女情长,不正是耿曙抛给他的难题么?有时他甚至想揍耿曙一顿。
  两兄弟一个在榻上,一个在屏风外,依旧睡下。耿曙守着他应有的礼节,这是对他的尊重,而姜恒也心知肚明,不能辜负了他的尊重。
 
 
第172章 神秘客
  翌日大军准时开拔, 甚至没有人来送行,龙于仿佛早就习惯了无人送行,与耿曙率领军队, 天不亮便离开济州城, 南下前往浔水。
  许多年前, 姜恒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他有一天竟要在自己的故乡开战。
  浔东、浔阳与浔北三城呈犄角之势, 乃是与郢国接壤的重镇,城中居民被撤往国都济州, 如今浔东已成空城。
  城外是二十五万人的雍军,营帐从郑郢道上一字排开,密密麻麻,漫山遍野。
  海东青正在高处盘旋飞翔——另一只海东青。
  “那是黑爪,”姜恒注视远方的小黑点, “孟和来了,要么就是他哥哥朝洛文。”
  更可能的是两个一起来。风羽在他们逃离安阳时, 耿曙便将其遣回, 否则它的所在, 极可能令两人暴露行踪。
  此时耿曙与姜恒站在姜家的房顶上,耿曙说:“平陆处易,而右背高, 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
  “你居然还记得?”姜恒笑道。
  “当然。”耿曙随口道, “汁琮太托大了。”
  “还有一句话, 叫‘一力降十会’他有二十五万的大军,自然有托大的倚仗。”姜恒答道,“接下来, 想必是朝洛文打前锋。”
  “但他还没到降十会的地步,如果被放火烧营,他们将面临很大的麻烦,”耿曙说,“夏末秋初,吹的又是北风。”
  “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姜恒这几天里,智计倒是回来了,“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怕被放火烧,因为最迟今夜,他们就会下城。”
  二十五万人犹如蝗虫过境,当真寸草不生,但凡小一点的城镇,这人海涌上来,其威力俱是无可比拟的,光是用人推也推倒了小城镇的城墙。汁琮向来信奉只要手头有绝对的力量,足可碾压所有的对手,什么计策,什么谋略,只要人足够多,都发挥不了作用。
  如今在他眼里,浔东压根连战争都算不上。
  城内,姜家大宅成为了他们的临时据点,信报飞快进出,耿曙将所有士兵调派到城墙上。
  “我可以相信你。”耿曙朝龙于说。
  龙于穿戴铠甲,朝耿曙说:“放心罢,我的武功虽不及五大刺客,寻常杀手,亦近不得我的身,我会保护好姜恒。”
  耿曙便朝姜恒说:“我这就走了。”
  姜恒说:“去罢,好好打仗。”
  耿曙调遣四千兵马,暂时离开浔东,没入了城外夜色。
  姜恒心中忐忑不安,他猜测最迟今夜,汁琮一定会来攻城,而另一名武将车擂,正准备率军死守城墙。
  如果汁琮不来呢?姜恒怕就怕自己猜错了,设若汁琮今夜不袭城,他们的大军,一定防守森严,前去偷营的耿曙,极有可能有去无回,哪怕全身而退,这四千人也势必全军覆没。
  龙于始终坐在姜家的宅邸正厅内发呆。
  “咱们得找点什么事来做,”龙于朝姜恒说,“到入夜还有一阵呢,有琴吗?你爹当年琴艺冠绝天下,想必你也弹得是很好的。”
  姜恒从扎营地图中抬头,摊手,说:“没有,谁来征战还带着琴?”
  “那当真是可惜了。”龙于说,“我吹首笛子予你听罢。”
  “这倒可以。”姜恒欣然道。
  龙于便吹起了笛子,曲子婉转动人,带着少许哀伤之意,复又高转,犹如漫天桃花洒落。姜恒收起军报,一切已成定局,就看结果如何了。
  只要能在这里拖住汁琮的主力部队,接下来的战局,便全在他的控制之中。
  曲声停,姜恒忽道:“我记得世上,传闻有五大刺客。”
  “嗯。”龙于低头擦拭笛子,说,“耿渊、项州、罗宣、界圭、神秘客。”
  “最后一人究竟是谁?”姜恒说。
  龙于说:“若被知道了是谁,就算不上神秘了,又怎么能叫‘神秘客’呢?”
  “龙将军是越人吗?”姜恒改口道。
  “是。”龙于忽然笑道,“姜大人不会以为神秘客就是我罢?”
  姜恒没有说话,这名最后的大刺客,已令他疑惑很久了,大争之世,似乎只有他鲜少出过手,但一定是杀过人的,否则没有出过手的人,又如何名列大刺客呢?
  龙于说:“咱们越人虽已亡国,却已成天下的习武世家。”
  “嗯。”姜恒说,“五国之中,不少将领、侍卫,甚至国之大将,俱有越人出身。”
  “你是唯一一个习文而名满天下的。”龙于说。
  “名满天下,还早得很罢。”姜恒说。
  “但你骨子里仍是武人。”龙于笑道,“这么说来,我倒是怀疑姜大人才是那名神秘客。”
  姜恒明白龙于言下之意,兴许天下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也或者说,神秘客可以是每一个在家国倾覆之际,挺身而出之人。
  如此说来,他便不再疑惑了。
  “可以先睡会儿,”龙于说,“我倒是希望他们今夜不要来。”
  “好罢。”姜恒于是在客厅内和衣而卧,靠在案几一侧,小憩片刻。短短一个时辰内,夜色笼罩了浔东,他竟是在梦里,再一次见到了母亲。
  “娘?”姜恒惊讶道。
  昭夫人从厅内走下,坐到姜恒身畔,没有说话,只微笑着搂住了他,抚摸他的头发。
  而厅堂正中,坐着以黑布蒙眼的耿渊。
  “你该回去了,恒儿。”耿渊一手按琴,朝姜恒道,“回去罢,我的孩子,回到你真正的家。”
  昭夫人将姜恒半抱在怀,低头看着他,姜恒眼泪淌了下来,抓住她的衣袖不放,但下一刻,屋顶轰然垮塌下来,带着无数烈火流星,从天而降。
  姜恒刹那惊醒了,听见攻城的呐喊与厮杀声。
  “什么时候了?”姜恒马上道。
  “子时。”龙于匆匆从厅堂外进来,说道,“你料对了,他们来攻城了,跟我走!”
  姜恒换上铠甲,与龙于各上战马,驰往城墙。飞火流星射入城中,无数宅邸正在火焰里燃烧,士兵涌上城墙,手持火油朝下倾倒。
  第一拨攻城的军队来了十万人,督战的队伍穿梭来去,姜恒快步蹬上城墙,看见翱翔于远方的海东青,一个身影越过城墙冲上,龙于马上弯弓搭箭。
  “自己人!”姜恒马上认出了那身影,制止龙于。
  界圭登上城墙,喊道:“你怎么还在这儿?!”
  已有雍军冲上城头,他们穿着雍人的铠甲,却是汁琮从中原临时招募来的新军,他们充当死士队伍,在自己人的箭矢之下死战不退,冲上城墙。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