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成没落山庄的天才师妹(GL百合)——一泓南川

时间:2021-03-17 15:02:41  作者:一泓南川
  进了沂府,走到内院就被侍女拦下了。
  “我们小姐吩咐了,谁人都不见。”侍女面带歉意地说。
  沈谕连忙说道:“麻烦你通传一下,就说是我,不是别人。”
  侍女应下了,进去后没多久又出来了,回道:“沈小姐请进吧。”
  沈谕心下一喜,跟着侍女进去了。
 
 
第42章 
  侍女走到姜沂的卧房门口就很自觉地停下了, 沈谕自个儿轻轻推开门走进去。
  一进屋,除了极其温暖的炉火气息,就是一种酒味。
  屋里有熏香, 比沈谕上次来的时候浓重不少,想来就是用来掩盖酒味的。
  沈谕朝里面看去,就看到姜沂坐在窗边的软塌上,身后靠着一个枕头,手撑在小方桌上拄着头, 神情看着很是疲倦。
  小方桌上有一壶清茶, 应该是用来解酒的。
  沈谕看着心里难受,轻手轻脚地走过去。
  还没走进,姜沂就睁开了眼, 看见是她又闭上了眼。
  沈谕坐在软塌另一边,伸手给姜沂倒了一杯茶,没说话。
  姜沂接了过来,仰头一口喝完了, 放下茶杯, 眼神有点空, 好像在出神想着什么。
  沈谕也不急,姜沂不说话她也就静静地坐着,没有要打扰姜沂的意思, 也算是一种无声地陪伴吧。
  “你说,我爹那么神通广大,他怎么会,怎么会说走就走呢?”
  沉默了半晌,姜沂突然开口说道。
  沈谕吓了一跳,她从来没想过, 姜沂会突然跟她说起姜原的事情。当下她也是有些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姜沂才好。
  “他消失的时候,我才十五六。过去那么多年,我从来没想过,我会这么早就开始接手这一切。”姜沂也没有要沈谕回答的意思,自顾自地低声呢喃,“谁来教我呢?我怎么能料到事情会发生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这五六年,过的好像做梦一般,前几年我还经常梦到我爹,梦到他回来了。”姜沂自嘲地笑了笑,“这无比熟悉的内山啊。。”
  “我小时候一直在姜家长大。那时候我就住在碧园,但是我特别喜欢跑出去,跑到前面的大院里,跟着同宗族的小孩们一块儿玩。”
  “小孩们可能都受过大人的教导,让他们注意跟我的分寸,也没多少人认认真真地跟我玩。”姜沂说到这里的时候,眼里闪过一抹失望。
  沈谕默然。因为身份的缘故,姜沂现在辛苦就算了,没想到连童年都少有玩伴。
  “但是不要紧啊,总有人不听话,况且我天生丽质有魅力,怎么会有人不愿意跟我玩?”姜沂话锋一转,语气有些自得。
  沈谕觉得好笑,这个时候,姜沂还挺幼稚的。
  她没有接话。她能感受到,现在的姜沂,沉浸在一种对过去的回忆中。沈谕敢肯定,这些话,姜沂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今日,就让她好好说说吧。
  “十岁以前,我很少去山庄,经常在大院里或者南桥县城跑着玩,那个时候,乔瑾就是我最好的玩伴。我爹不是很乐意我进到山庄里去,总是跟我说以后去的机会多着呢,我那时候不信啊,他越不让我做我就偏要做。于是啊,每次我去青风台找乔瑾,总要借着机会偷偷跑到内门去。”姜沂眼眸变得明媚起来,说着说着就笑起来,“我跟乔瑾,最喜欢偷偷跑到我爹住处,躲在门外的窗沿下面偷听,偷听他又在训斥哪家的人办事不利。”
  沈谕抿嘴笑了笑,没想到,姜沂小时候也是这么个样子。
  “你不知道吧?沂府,就是原先我爹在山庄处理事务的地方。”姜沂扬了扬眉,朝屋里四处看了看,“十岁以后,我除了在姜家练书画,就按照我爹的要求来内山练功了,这里就是原先我住的地方。”
  “练功的次数久了,九原山庄也就没什么神秘的了。”姜沂耸耸肩,“我的生活就这样又平静地过了五六年。”
  “几年前,一切都在一瞬间变了。”姜沂叹了口气,神情都添了几抹哀色,“我爹自从南下了一趟后,就再也没回来。山庄子弟几乎全部出动,别说云州了,整个广南州都翻了个遍,甚至还派人往西域那边找了找,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依旧杳无音讯。”
  沉默了片刻,姜沂吐了一口气,神情暗淡到极点,“他大概是不在了吧。”
  沈谕听的太揪心了。
  “不会的,师姐。”沈谕轻声说,“姜庄主武功盖世,迟迟不现身,必有难言之隐。”
  姜沂没回答,自顾自地起身,朝着床边走去。
  见状,沈谕连忙起身,走上前把人扶着,“师姐,你别想太多,先早点休息吧,我们都在呢。”
  沈谕把姜沂扶到床上,给人盖好被子,就要走了。
  转身听到姜沂说:“我跟你说了这么多,你呢,你不得给我说说你的故事?”
  “我?我小时候?”沈谕转身看过来,有些惊愕。
  姜沂明显很是困顿,眼都没睁,低低地“嗯”了一声。
  沈谕走到屋里搬来一个小板凳,坐在床边,认真想了想,温声道:“那我讲讲我小时候在村子里的事儿。”
  “师姐,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游戏,大概要四个小孩子才能玩.......”沈谕绘声绘色地讲起来。
  等她讲完,自己笑得前仰后合,才注意到,姜沂呼吸很是平稳,好像睡着了一样。
  姜沂睡着的时候,全然没有平时给人的距离感和高高在上的贵气,非常恬静温柔,感觉时光在她这里流逝地都变慢了。
  沈谕收起了笑容,坐在床边静静地看了一小会儿。
  没多久,她起身走到姜沂身边,弯身给她掖了掖被子,在她耳边低声道:“晚安,师姐,我爱你。”
  说完,她转身就要走。没想到刚一转身,左手就被姜沂攥住了。
  她还没反应过来,就感受到自己胳膊被人用力一拉,整个儿一重心不稳就倒在了姜沂的床上。
  姜沂欺身压过来,给了沈谕一个不轻不重地吻,随后同样在她耳边低声说:“晚安,我也爱你。”
  沈谕承认,在那一瞬间,她脑子完全是空白的。
  那一瞬间,她嘴里都是醇香的酒味,迷醉得她心神意乱。
  直到出了沂府,吹了一路冷风,她才慢慢平静下来,脸上的红晕才慢慢下去。
  对她来说,幸福来的太快,也太不真切了。
  回了厢房她还一脸喜气,搞得侍女们纷纷笑着问她发生了什么好事儿。
  沈谕笑着搪塞过去,心里的压抑一扫而空,重新踌躇满志来。
  她爱我就好,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困难跨不过去的?
 
 
第43章 
  一整个正月, 沈谕都特别勤奋,早起晚归地练功。
  在这般强度的训练之下,无论是内力还是剑法, 她都很有长进。
  等到了二月开春,他们几个,也都如愿进了内门。
  沈谕最终还是去了义堂,跟了孟衍学剑术。
  说到这,其实在进内门之前, 她有想过去九堂给姜沂效力。结果这个念头一给姜沂提出来, 就被她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姜沂说了,她不擅用剑,擅用的是枪, 沈谕进来了也没什么能教给她的,远不及孟衍教的多。
  这个道理沈谕也不是不知道,她想进九堂,主要还是想多跟姜沂待待嘛。
  她这个想法姜沂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直接就跟她把话说明, 九堂不收她。
  搞得沈谕心里还有点小失落, 但是转念想想,确实是不能太幼稚。眼下局势复杂,每个人都应该去到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好好修习, 才能更好地给山庄效力。
  易玄清和苏又夏二人,全部进了九堂。
  那天下午,三个人聚在一起,说起进内门的事儿,沈谕无意中提了一嘴:“都说姜师姐枪法好,我还没见识过, 她是不是跟着庄主学的呀?”
  苏又夏点了点头,“咱们庄主枪法和剑术都相当卓越,姜师姐应该是从小就跟着学枪法了。”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地方。”易玄清接过话茬,“你要知道,再好的武士也得有称手的武器才行,姜师姐令人闻风丧胆的,不仅仅是她的枪法,还有她手里的那柄山河枪。”
  “山河枪?”沈谕第一次听这个武器,有些惊叹地说:“听上去好有气魄。”
  易玄清点点头,“我爹跟我说过,山河枪是咱们庄主的宝贝,庄主就是靠着这柄枪,与人交战从未失手。小时候家里面人把这柄枪说的老玄乎了,说什么上面加了特殊的符文,里面封印着一头凶兽之类。现在想想,这怎么可能吗,无非是一柄材质极好的武器罢了。”
  “呀,原来你们也被吓过。”苏又夏“咯咯”笑起来,“看来山庄的小孩小时候都被这个故事吓过。阿谕你不知道,小时候大人们总给我们说,山庄的守护灵就在庄主的山河枪里,庇佑着山庄也审视着我们,让小孩子不要太过调皮,要始终忠于山庄.......”
  沈谕听着觉得很搞笑,她可是优秀团员,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怎么可能相信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只当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来听了。
  “说到这儿啊,幸好当年庄主南下没有带着山河枪,要不然现在,人枪两空。”易玄清有些感慨,说完又觉得自己有些失言。
  对哦,沈谕心里闪过一丝疑惑。当年庄主南下,为什么不带着山河枪呢?如果此行危险又未知,为什么不带着最称手的武器呢?
  如今都要三月份了,沈谕进了义堂也有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里,她算是重新认识了孟衍。
  以前她没见过孟衍几次,只知道是个爱穿白衣的高高瘦瘦的师兄,性格很是清冷,可能因为常年练剑的缘故,气质很是凌厉。
  一个月接触下来,沈谕对这个师兄好感增了不少,没有之前那么疏离了,两个人慢慢也熟络起来。
  孟衍是个很认真沉稳的人,跟易玄清比起来,还要成熟,而且很有韧劲。
  内门子弟对这个师兄都很敬佩,沈谕之前没太能感受到,进了义堂,经常能见到孟衍一练剑就是一整天,有时候入了境界,能一天不吃饭,当真是个剑痴。
  他寡言少语惜字如金,跟沈谕的性格大相庭径。
  沈谕跟着他一个多月学习下来,增进的不止是剑法,连带着心性都磨练了。
  对于沈谕,孟衍还算欣赏,觉得沈谕内力底子不错,也算聪明好学,倒也是认认真真地在教她。
  一次他在义堂的演武场,跟沈谕交流练剑心得的时候,多说了两句,碰巧乔瑾从旁边经过,大为震惊。
  “可以啊沈谕,孟衍竟然能说这么多话。”乔瑾面露惊色,笑道:“你能改变姜沂和孟衍,真是神奇。”
  沈谕有些尴尬,孟衍也不是天天这样。乔瑾这样说,她反而不知道怎么接腔了。
  好在乔瑾也只不过是说句玩笑话,很快又走了。
  孟衍教沈谕剑法的时候,曾给她说,这种剑法叫做“元一剑诀”,是庄主亲自教给他的。
  沈谕一听这是庄主教的,顿时就觉得这个剑法绝对非比寻常,跟着孟衍学了第一式就感受到了。
  怪不得之前乔瑾和姜沂都说她练剑没有体系,跟着孟衍学才发现,小小一把剑,研究起来还真是大有玄机。
  一个月内,孟衍就教了她两式。
  第一式沈谕能运用,第二式堪堪摸个皮毛。
  饶是如此,孟衍还夸她天资聪颖,并且鼓励她多加练习,做到完全熟练运用,并且要跟其他功夫结合起来才行。
  说起这个剑诀的时候,孟衍很是遗憾地说:“可惜呀,庄主教了我两式,就失踪了。这部剑诀明显不止这两式,这几年来我也接触过其他剑法,都是没有这部剑诀深奥。”
  听到这,沈谕也觉得很是失望。
  孟衍接着说道:“熟练习得前两式,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的,你先练习着,后面的我也无法再教你,都是要根据个人情况来的。”
  “好,谢谢师兄。”沈谕很是诚恳地说。
  就这样,整个二月,沈谕都在义堂练剑。进了内门,他们也都搬了进去。沈谕现在住在义堂,有着带院的小房子,还认识了一些内门子弟。
  平日吃饭的时候,她总是跑到九堂的膳房去。一方面找着易玄清苏又夏他们,另一方面也是在等姜沂。
  姜沂不常去九堂,自从过年向下面家族产业“宣示主权”后,就更加忙着山庄的事了,到九堂的次数更少了。易玄清苏又夏刚进去的时候,姜沂教他们练过几次枪,后来也都是让他们自己练习去了。
  沈谕经常去九堂,姜沂偶尔来,还是能碰上的。
  她不制造机会,平日里两个人都这样忙碌,哪有什么亲近的机会。
  再说了,上次姜沂那样,沈谕总觉得她对她俩是默许的了,如今进了内门还天天见不着,心里总是惦念着。
  孟衍曾对沈谕说,说她心里藏着一团火,表面上看着她挺勤奋沉稳,但是心如果不能真正静下来,很难做到在剑术上炉火纯青。
  末了,孟衍又补充道,其实很有热情也未必不好,不容易走火入魔,不容易剑走偏锋,人也不容易变得偏执。
  沈谕笑笑没回话,心里藏的那团火,是自己,也是姜沂。
  但是听了孟衍的话,沈谕确实在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更加沉稳,能更单纯地去练剑,而不是心里浮躁,总想着能快速提升,快速上阵,早日给山庄分忧。
  三月中旬的一天,在义堂演武场练剑的沈谕看到孟衍朝自己这边走了过来。
  她有些日子没见孟衍了,现下见了他还有些高兴,连忙迎了上去,笑道:“师兄?来打一场?”
  孟衍摇摇头,淡声道:“不必了。你若是有这般精力,这几天义堂你多看着点,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这几天义堂的大小杂事都交由你处理,稍后山庄的人应该会找到你。”
  “啊?为什么?师兄你是要出去?又有任务了吗?”沈谕愣了愣,一连串地发问道。
  “对。”孟衍颔首,说道:“你以前不是在外山的武院办过事,义堂这么小,这点小事儿可难不倒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