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大笑,连道三个好字,“有了此物,襄阳王的罪便是定了。既然如此,那我这就进宫面圣,白护卫,”他郑重的向白玉堂承诺:“本官定会擒获奸人,将你兄长治好的。”
锦毛鼠深深的行了一礼:“如此,便劳烦大人了。”
……
第二天是国子监开学的日子,因为没得到通知,所以叶安也就照常去上课,但刚入学校,便感受到了不同。
国子监内的下人感觉比往日多了些,后门偏门似乎也封上了,叶安松了口气,既然祭酒都清楚,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果然,学生这边还在上课,外面就想起阵阵马蹄与脚步声。众人面面相觑,都表示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感觉全京城的禁军都出动了。只有范纯仁似乎有些成算,与叶安对视了一眼,刚要开口,便见叶安冲自己摇了摇头,心中闪过丝明悟,也闭嘴不说话了。
之前也说了,大宋的宗室基本上都被养废了,哪怕襄阳王有原著力量加成,也不成什么气候。再加上此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甚至连私军都没来得及召集就被捉住。但他也是硬气,眼见事情败露,独自在书房拔剑自刎,连封信都没留下。就这样,不过几个时辰,襄阳王一伙儿便伏法,快得甚至连许多汴梁百姓都不知道此事。
叶安下课后单独去找祭酒请假,他必须问问情况,王安石见外面已风平浪静,犹豫了下还是同意了。得到批准后的叶安玩命狂奔,冲到开封府抓着展昭喘粗气道:“怎么样,那天的蒙面人抓住了吗?”
展昭递给他杯茶,愁雨惨淡的否认。他们抓住了盟单兰谱上的大部分人,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但一一对比后怎么也没找到当时那人,白玉堂都快急疯了,已经打算奔去西夏拜访神医求他们救自己二哥。
叶安眉头紧皱,深深的叹了口气。
……
距襄阳王伏法已过了快十天,京中就算一开始不知道此事的人也都晓得了,百姓们都很愤怒。在他们眼中,仁宗是个好皇帝,而襄阳王的名声就不用说了。假如让这种人上位,他们还哪有好日子过了,于是纷纷唾弃他。
文武百官对此事也争论不休,主要出在襄阳王的丧事与谥号上。有人觉得,虽然襄阳王有造反的意图,但毕竟没有付诸行动,为了皇室的脸面,还应按正常王爷的规矩走。
之后立马有人反驳,那襄阳王残害百姓,危害江山,还与敌国勾结,这种人不应该送去见列祖列宗,找个地方草草埋了就是。至于谥号嘛,给也行,但要从什么“戾”“暴”之类的挑。
双方打了几天嘴仗,最后还是要由官家决定。出乎众人预料,一向温文宽厚的仁宗竟然选择了第二种,给予襄阳王最严厉的惩罚。
其实此时仁宗也暗暗叫苦,没办法啊,底下那包黑子目光炙热,他可不想再经受一遍口水的洗礼了!
朝堂上再怎么风云变幻也始终与国子监这片净土无关,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上课,并时刻准备接受祭酒的激情diss。
潘元青整理了一下书案,把少量的几样东西装在自己包袱里,刚刚系好便听见有人敲门,打开后发现叶安笑吟吟的站在门口。
“听说你要走了,我是来给你送别的。”叶安神色中透露出不舍,没想到这么快便要跟自己的算学老师分开。
潘元青身形微顿,似乎是叹息了一声:“我也没想到,会就这样选上官。”
“这就是所谓的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吧”叶安故作深沉的感叹,成功把潘元青逗笑了。
想了片刻,潘元青从包袱里拿出本书,书很简陋,连封面都是普通的宣纸,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算经》。“这是之前编写的,我略微整理了一下,此次上任,怕是没时间顾及它,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叶安接过,伸出纤细白皙的手指抚了抚书,有些忧愁道:“可我还是想跟老师一起。”
许是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潘元青微怔:“剩下的不过是些推算整理,以你的水平完全可以独自完成。”
“我就是想跟你一起。”叶安垂头,声音闷闷的,潘元青也跟着沉默了。
半晌,方听少年道:“老师陪我出去走走吧。”
潘元青点头,二人离开了国子监。叶安情绪似乎恢复了些,一路上说个不停。“对了,之前不是说要送老师二踢脚吗,我现在做好了。”
将怀中放了许久的盒子递给潘元青,叶安有些不好意思道:“最近因为要准备考试,所以有些忙,隔了这么久才给你,抱歉了。”
盒子很小,但光看包装便知是精心准备过的。潘元青收了起来,表示自己会好好珍藏。
二人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叶安家所在的那条街。叶安提议去他那里坐坐,自己做两个好菜给老师践行,潘元青自然同意。
“不过,潘家之后没再找过你麻烦吗?”叶安担忧问道。
潘元青摇摇头,“如今潘家做主的是潘老太爷,他德高望重,自然不会与我这般浪荡子一般见识。”
“这是什么话,”叶安在前面引路,二人来到叶家门口,潘元青突然间停住了脚步。
叶安却似乎完全没注意到这点,将手按在门上,背着光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我们第一次遇到的时候,学生就觉得,像您这样能对素不相识人伸出援手的,定然是个温柔的人。相处这么久了,也证明这点,您就是个好人。可是……”
“向您这样的好人,为什么要去帮襄阳王呢?”叶安回头,双目直视他,“请您回答我。”
“老师!”
第52章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小巷中寂静无声。风吹起两人的衣摆, 潘元青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平静道:“你在说什么,什么襄阳王?”
叶安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自顾自道:“最早邢二被杀之时我就觉得很奇怪,白玉堂坐在前厅,如果外面有人闯进了,怎么可能绕过他。更何况那日刚到清晨, 周遭小贩都很少。案发之后,包大人就私下问过我,国子监里有没有最近行迹可疑的人。”
当时的叶安自然是一口否认,但心中却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再后来便是蹴鞠赛当天,虽然很慌乱, 可还是有人注意到, 刺伤耶律宝信奴的小刀,是从我们那个方向飞过去的。”
“在凌霄阁的黑衣人也是老师, 武林中人见到暗器第一反应要么是闪避, 要么是击飞。可他却硬生生抗下,那一刻我便知道,此人定是十分了解。而我所造之物, 只与老师讲过。”
叶安看着潘元青,脑中不断闪现与其有关的一切,明明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却各种鱼龙混杂的地方出入自如,明明样貌出众家事不俗,却左右无一深交之人。他身上所有的一切都很矛盾,可自己偏偏这么久才注意到。
也有可能,只是不愿去相信……
“这都是你的猜测。”潘元青泰然自若,似乎一点都不在意自己被指责。
叶安沉默片刻,目露悲伤之色,“我去了趟潘家……”
他这句话声音非常小,很快就就被风吹散。除了自己与对方,恐怕没有第三人能听到。
然而就是如此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打碎了潘元青长久以来一直淡漠的面具。他猛地转过头,死死的盯着叶安,眼神里流露出彻骨的寒意。
此时叶安家紧闭的大门一下子被推开,展昭与白玉堂带着开封府的官差站在门口,白玉堂恨恨道:“奸贼,快把解药交出来!”
再往左看,三位身材各异的男子手持武器堵在巷口。为首的个子很高,举止粗豪,“就是你这小子伤了我兄弟?”正是五鼠中其他三鼠,他们收到老五的信后便紧忙从陷空岛赶了过来,为的就是协助官府擒贼。
两侧墙的上方也出现一排拿着弓弩的士兵,左右百姓早已搬离,整条街被围得密不透风。
“看来已准备多时了。”潘元青看着叶安,面露嘲讽之色:“你以为凭这些人就能困住我吗?”
“不”叶安摇头:“老师您武艺高强,深谋远虑,学生自然没有妄想如此就能让您伏法。所以,我做了两手准备。”
潘元青皱眉,拿不准他在说什么,一时间没有轻举妄动。
叶安望了望天:“算起来,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你……”潘元青刚要开口,突然觉得自己身子一麻,顿时便知这事中毒了,回想之前行迹,“你把毒下在盒子上?”
叶安低头,不去看他的脸。旁边的几位江湖中人见势直接飞身上前,想要把潘元青捉住。
而潘元青也不愧身手了得,缠斗了许久,最后还是敌不过药性,昏了过去。
开封府众官差一拥而上将其用重刑犯的特制铁链锁住,直到此刻,大家才算松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包拯急匆匆的赶来,见到叶安的第一句话便是:“你是如何说服官家调动这么多禁军的?”这比他想的还要夸张,恐怕京中十分之一的士兵都在这里,就为了抓个反贼,哪怕此人武功高强,但是真的至于吗?
“是官家仁厚,与我无关,”叶安疲惫的闭上双眼:“还有,倘若一会儿大理寺的来找包少尹要人,您不要犹豫赶紧交过去。”
包拯皱眉不满:“为何,这不符流程,大理寺他们……”话才说到一半,他突然愣住了,转身若无其事道:“我知道了,安哥儿你先去忙吧。”暗中叹气,自己与叶安这孩子相识也有一阵了,还从未见过他脸色如此不好,估计师长做这种事对其影响很大吧。
叶安应下,回头看了还陷在昏迷中的潘元青一眼,转身离去。
……
吴洪才坐在案前,小心翼翼的修补一本十分老旧的书。自从任职图书馆,他的人生可谓大变样。刚开始时,谁都以为这是个不怎么重要的闲职,但时间久了众人才发现。闲是闲,可这职位确是清贵至极。
虽说图书馆对整个汴梁的百姓都开放,但来往最多的还是各路文人,就连范公有时也会到此淘书。像吴洪才这样的咨询人员,每日更是接触大量的士大夫,久而久之,圈子便扩大了。
如今他有钱有地位,甚至将曾经修书的爱好捡了起来。刚小心扫清上面的灰,便听有人叫他。吴洪才连忙将书小心翼翼的放好,刚见到那人,便惊喜叫道:“小馆长,您怎么来了。”图书馆隶属国子监,王安石这个祭酒是馆长。但他平日不怎么过来,许多都是叶安这位“小馆长”在操持,所以按理这位是众人的直属上司。
叶安冲他点了点头,平静道:“可有后汉至开国初年这段时间的史书。”
“自是有的,”吴洪才点点头,本想寒暄几句,可叶安脸色实在太差,便将话咽到肚子里。
“劳烦帮我找出来,”叶安沉默片刻道。
吴洪才老老实实的去翻书,好半天才拿着薄薄的一本过来,有些不要意思道:“收录的并不是很多,最详细的还是在翰林院。”
叶安点头,寻了个安静的地方让其帮着读。
吴洪才纳闷,但领导的话又不能不听,更何况也不是什么大事,便翻开书一点点念了起来。
当年石敬瑭在借助契丹力量攻灭了后唐,自己建立了后晋国,最终又被后汉取代。然而后汉同样只存在短短三年又被郭威建立的后周灭亡。
郭威无子,传位内侄柴荣。柴荣志在统一,即位后攻很快便将周围国家打的奄奄一息,然后北上收付燕云十六州。结果中途英年早逝,他的属下赵匡胤趁着后周恭帝年幼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这才有了如今的北宋。
吴洪才讲到这里还有些羞于启齿,虽说书上的言辞很委婉,但其实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那你可知……柴家后人都去哪儿了?”叶安犹豫了一会儿道。
吴洪才挠挠头:“知道啊,柴荣一共四个儿子,恭帝退位后没几年就死了,二子也是。至于老三老四,听说被哪家大臣给领养了。不过嘛……前两年官家想给柴家人封赏,据说当时找遍了整个大宋,也只找到几个柴荣兄弟的后人,世宗这一支算是没人了。”
他言辞中有些惋惜,毕竟柴荣确实是一代英主,就这样绝嗣也怪可怜的。接着疑惑道:“小馆主问这个做什么?”
叶安摇头不语,脑海中却想起自己方才与老师说的话。
“我是该叫你潘元青,还是柴元青……”
作者有话要说: 柴荣可谓是美强惨的代表人物了。本来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得挺好,结果他长辈郭威被皇帝猜忌,杀了他全家。然后柴荣妻子和四个孩子受连累,死的很惨。
之后发奋统一,南方几个国家基本上都被他打残了,想要灭掉易如反掌,但是柴荣很有远见。因为契丹站着燕云十六州,而契丹当时的皇帝又是个昏君,所以他决定不打南方,北上攻契丹。结果中途染病gg,后来赵匡胤摘取胜利果实,决定先打简单的,把南面几个国家灭了。但契丹同时也登基了位有见识的君主,所以失去了收付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时机。他弟弟更不争气,在高梁河、岐沟关的惨败,宋人彻底放弃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努力。
另外攻就是潘元青,不用犹豫。不过这个时候两人还没那方面的感情呢,不然叶安也不会把他往死里坑。
这个源于北宋文学家王巩的一个记载,说赵匡胤夺取皇位后初次进入皇宫,见到宫中嫔妃抱着一个小孩子,问是谁,回答说:“这是周世宗的儿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等人随侍赵匡胤左右,赵匡胤回头询问对赵普,赵普等人说:“除掉他。”潘美与另一名元帅在赵匡胤身后不说话,赵匡胤招呼潘美询问,潘美不敢回答,赵匡胤说:“我即位于周世宗,如果杀了他的儿子,不忍心这么做。”潘美说:“臣与陛下曾都是周世宗的臣子,劝说陛下杀掉这个孩子,则辜负了周世宗,劝说陛下不杀,陛下必定对我生疑。”赵匡胤说:“送给你做侄子。周世宗的儿子不可以做你的儿子。”
另外另一位北宋文学家王铚也说过潘美收养柴荣儿子的事。但是正史上记载的是柴荣三个小儿子都没活过十岁,具体是怎么样就只能由后人去猜了。
还有个冷知识,柴荣年轻的时候是倒腾茶叶的,因为长得帅脑子活,人又义气,所以生意做的很大,超级有钱。我们现在拜的文财神就是他。
42/68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