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猎证法医3重案组(推理悬疑)——云起南山

时间:2021-03-29 08:57:41  作者:云起南山
  黄智伟一脸的讳莫如深,语调神秘兮兮,引得旁边昏昏欲睡的吕袁桥也睁开了眼。罗家楠朝后视镜看了一眼,说了声“没”。倒是祈铭,略略偏过头,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反问:“你说的是新北砖窑厂那个案子吧?”
  “没错,就那个。”黄智伟一拍大腿,“上过《警讯》的,祈老师你看过是吧。”
  “嗯,”祈铭点了下头,“厂主失踪十余日后家属报警,经调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离开了工厂,钱包、手机、车钥匙等随身物品都在办公室抽屉里锁着,警犬也没找到遗体,后来是负责勘验现场的一位鉴证人员发现,砖窑最新出产的一批砖质地过脆,经化验分析其中含有烧骨残留物,进而确定死者的尸体被扔进砖窑里烧毁了,并据此破了案,是死者的小舅子干的,想让他姐继承遗产后安排自己当厂长。”
  顿了顿,他的眉头稍稍皱起:“那个技术员叫……什么来着?”
  几十个字母组成的专业性单词祈铭能过目不忘,唯独记不住人名,局里他能喊上名字的人,到目前来说还屈指可数。比如局长大人,他只记得对方姓方,至于方后面是啥,不知道。罗家楠说他的高智商属于脑细胞有选择性活化,记人名方面纯粹是属耗子的,撂爪就忘。
  “杜海威,祈老师,你记住了啊,过段时间他可就来了。”
  黄智伟说着瞄了祈铭一眼,看对方的表情,估计已经忘了杜后面的俩字是啥了。
  他还真估计错了,祈·真记不住人名·铭,连那人姓啥都没记住。
  TBC
 
 
第七章 
  根据走访得知,玻璃厂大约五年前停产,主要原因是设备老旧,环保检测一直无法达标。旁边还有个水泥厂,一起关停的。曾经每年排放数万吨废气的大烟囱,现如今孤独地耸立着,无声地见证着这片土地从喧嚣走向沉寂。
  厂区里的茅草长了一人多高,随着车轮的碾压,大片倒伏。罗家楠熄火下车,迎着灼人的日光,眯起墨镜后的眼。围墙风化坍塌,厂房空旷,里面能拆能卖的全都拆光了,只剩两台大型搅拌机被水泥铸在墙壁之上,布满锈蚀的痕迹。
  “硼砂一般会放在哪?”他问黄智伟。
  “车间吧,要不就是仓库,我又不是搞化工的,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黄智伟边说边往身上套衣服,穿,热,不穿,晒,闹心。
  罗家楠白了他一眼,嘀咕一声“早知道你这么没用还不如带高仁来”。吕袁桥在旁边听了,随意地接下话:“要是带高仁的话,得开我车来。”
  黄智伟不乐意了:“怎么着,我不配坐有空调的帕萨特?”
  怜悯地看看他那日渐感人的发际线,吕袁桥淡淡一笑,没说话,回手将顶在头上、能买八辆罗家楠开的那种破车的墨镜压到高挺的鼻梁上,大步朝废弃车间走去。
  祈铭下车四下观察了一番,目光锁定废弃车间旁的一片铁皮房子,对罗家楠说:“我去那边看看,像仓库。”
  “我跟你一起。”说着,罗家楠拍了把黄智伟的背,“去,你跟我小师弟。”
  黄智伟嘟嘟囔囔地走开,罗家楠赶了几步追上祈铭,一起朝铁皮房子走去。久经风吹雨打,铁皮房子顶都掀了,当墙的部分也剥落了几块,四面透光,剩余的部分在日光之下反着耀眼的银光。才上午十点,盛夏的阳光烤在皮肤上却足以引起灼痛。蝉鸣此起彼伏,给本就燥热的天气又添了几分热度。
  到了铁皮房子跟前,罗家楠伸手拦住要推门的祈铭,说:“别碰,肯定烫着呢。”
  经验之谈,这么热的天,这么大的太阳,铁皮无遮无拦的暴晒,烫得绝能煎鸡蛋。他抬脚“哐”的给门踹开,结果扑拉拉震下一堆土,罗家楠赶紧拉着祈铭往后退开几步。等尘烟落定,他把墨镜推到头顶,探身观察。
  没错,是有一堆硼砂,墙角堆着的编织袋上标着呢。地上的土和雨水混在一起,都成泥了。积水一汪一汪的,散发着一股恶臭。罗家楠不由皱起眉头,心想这地方就算半年前有人来过,遗留的痕迹也早被泥水掩盖了。
  “罗家楠,你看这。”祈铭喊他。
  罗家楠循声转头,看祈铭站在窗户边,走过去问:“怎么了?”
  “屋内的窗棱和地板上都有碎玻璃茬,说明,这扇玻璃是从外向内打破的。”祈铭指向泡在水洼里的碎玻璃片,又弓身仔细观察破碎玻璃边缘的污迹,看了看说:“有喷溅和涂抹的痕迹,像是血迹。”
  说着,他从兜里拿出取证签,拆开包装刮取玻璃边缘棕色的粉尘,随后装进无菌管里封存。趁他取证的空档,罗家楠绕到屋外,站到玻璃破碎的位置,比了比高度,然后挥手做了个动作。
  “有什么想法?”祈铭问他。
  “这高度,差不多是一个人按着另一个人的脑袋撞上去,头皮血管丰富,擦破一小口可不就喷一堆血么。”罗家楠完全是经验之谈。遥想当年,被医闹围攻他替祈铭扛了一啤酒瓶子,口子不大,可血流的跟肩膀上顶了颗血葫芦一样。
  “你说话越来越像个法医了。”祈铭不带任何情绪地评价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罗家楠肩膀轻耸,扯开嗓门朝车间那边喊:“黄智伟!过来!疑似发现血迹!”
  黄智伟颠颠地跑过来,眼瞅着汗珠顺脖子往下淌。他站到窗前抹了把汗,举起相机,里里外外咔嚓咔嚓拍了起来。祈铭回身往里走,走了两步忽然顿住,转头看向正指挥黄智伟拍照的罗家楠。
  ——所以我到底是朱还是墨?
  拍完照,黄智伟又去提取硼砂样品。静止多年的编织袋从外观上看完好无损,可实际上早已因高温和日晒脆化,手一碰,里面的白色粉末哗啦啦散了一地。祈铭见了赶紧把罗家楠往后拽了一把,同时抬胳膊挡住口鼻,以免吸入粉尘。
  “硼砂有毒。”他提醒罗家楠。
  罗家楠听了赶紧揪起衣领挡住鼻子,同时虚踹了黄智伟一脚:“瞧瞧,让你干点活不够添乱的!”
  黄智伟憋着气,无法反驳,赶紧取了样转头奔出屋外喘气。其他人也陆续退出铁皮房子。吕袁桥环顾一圈,朝厂区的围墙走去,边走边观察,忽然间站定,朝罗家楠他们招招手。
  走到吕袁桥身边,罗家楠顺着小师弟指的位置低头一看,大三伏天的背上“唰”的冒起一阵寒栗——有张长方形的黄纸贴在墙根底下,虽然上面的痕迹已被雨水泡得模糊不清,但可依稀地辨认出,是张符。
  感觉到身边的人瞬间石化,祈铭轻轻拍了下罗家楠的肩膀,又听黄智伟说:“这位置是东北角,在这个地方贴符,是要镇鬼啊。”
  “滚!别他妈在老子这搞封建迷信!”罗家楠没好气地吼道。出现场看尸体没事,别让他半夜去停尸房,真哆嗦,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壮胆都没用。
  “我说实话嘛,你——”眼瞧着罗家楠抬腿要踹自己,黄智伟出溜一下躲到吕袁桥背后去了。
  念在平时黄智伟经常帮高仁忙的份上,吕袁桥替他挡住气急败坏的罗家楠,平心静气地说:“看来这玻璃厂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师哥,咱再去派出所问问,看到底发生过什么事。”
  “啊,成,那个祈铭,你跟黄智伟先回局里分析采样,我跟小师弟去附近转转。”
  罗家楠把车钥匙扔给黄智伟。祈铭没驾照,因为脑血管畸形,视神经阵发性供血不足导致暴盲,任何可能对他人造成危害的事情都不能做,首当其冲就是开车。
  祈铭和黄智伟回局里,罗家楠跟吕袁桥去派出所找蔡所长。蔡所长去下面办案了,等了俩小时人才回来。正赶上吃中午饭,蔡所长便带他们去附近的小吃店吃饭。席间听他们问起玻璃厂的事,蔡所长苦笑着摇了摇头,点上罗家楠递来的烟,慢慢悠悠地讲述起过去——
  五年前关厂时,厂区方圆几公里的地皮拍出四亿地价给开发商起楼盘,政府补了两千万给玻璃厂所有者,安置遣散职工。有个在玻璃厂工作了将近二十年的职工,因为对遣散款的发放数目有异议,跟厂长吵了起来,一气之下爬了烟囱。三十多米高的烟囱,快爬到头了,失足摔落,拍成了肉饼。
  人死了,家属不干,来闹,闹来闹去,闹了一百多万的赔偿。本以为事情就这样平息了,结果等开发商派人来测量做规划设计图时,却频频出事:要么是发电机无缘无故坏了,要么是拍下的地形图一片模糊,要么是测绘人员受伤,要么是测绘车出事故……
  久而久之,开发商也毛了,请了所谓的高人来看风水,说是这块地染有血光之灾,得搁置几年才能动。用蔡所长的话来说,这帮有钱人贼信这种事,立马停工,所有人员机械都撤走。于是乎这片价值四亿的地皮就这样闲置了下来,原本规划的一期楼盘像北挪了两公里,据说要等明年才开始施工,盖第四第五期楼盘。
  罗家楠听的胳膊上汗毛都立起来了,一盘子炒饭也没怎么吃,转头问低着头看手机的吕袁桥:“小师弟,你家盖楼请人看风水么?”
  “请啊。”吕袁桥噼里啪啦地给高仁回消息,汇报中午吃了什么——高仁自己减脂不够,还拖着他一起,多吃两口大米饭都不依,虽然吕袁桥并不需要减。
  至少他自己觉着不需要减。
  “请一次多少钱?”罗家楠纯属好奇。
  “不一定,几十到几百万吧,看楼盘大小。”把刚才拍的凉拌鸡丝面照片给高仁发过去,吕袁桥收起手机,抬眼却看自家师哥和蔡所长都歪头盯着自己,不由得一愣,“有什么问题?”
  ——我们伟大的人民警察队伍里怎么混进了你这种宣扬封建迷信的土豪?
  对面的俩人暗暗吐槽。
  TBC
 
 
第八章 
  “通过Y-STR检测证实,在窗玻璃上留下血迹的人,和死者有相同的父系基因。”
  走进重案组办公室,祈铭将检测报告递到罗家楠面前,顺带瞄了眼围挡上新换的名牌——副队长,稍稍勾了勾嘴角。其实罗家楠早该升职了,不冲别的,就冲当年他卧底得来的证据给老鹰那伙人送进监狱,也早该调进省厅平步青云。
  尽管传奇的卧底经历值得宣讲,但罗家楠没兴趣做个虚架于半空的英雄,更不想后半辈子都活在鲜花掌声与数不尽的演讲报告之中。他选择留在重案组,跟着师傅苗红一点一滴地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刑警。天性如此,坐不住,天天文山会海他能死,不如上天台下阴沟追嫌犯更快乐。
  赶上那负隅顽抗能让他合法合规撅两根胳膊的,超开心。
  翻翻报告,罗家楠惬意挑眉:“所以,找着在玻璃厂受伤的主,就能确定尸源了,行,看来这趟没白跑。”
  摸排阶段做的无用功太多了,但必须还得做,因为没人知道,哪个人的哪句话,或者哪处场地遗留的痕迹,能帮助警方梳理出有用的线索。祈铭拽过吕袁桥工位上的转椅,坐到罗家楠旁边,端起桌上的天蓝色饮水壶喝了一口,随即疑惑的皱起眉:“你泡的什么?”
  “生普,老爷子听说我当上副队长了,高兴,奖励了一饼。”罗家楠不以为然地耸了下肩,“这茶饼也不知道存了多少年了,说是他转业之前云南的战友送的。”
  “……”祈铭默默地放下了水壶,正色道:“那这一饼茶得值好几万了,伯父给你,大概没想着让你泡水喝吧。”
  “???????????”
  罗家楠整个人都僵在了椅子上——不成,泡剩的茶叶不能扔,带回家煮茶叶蛋去!
  实际上祈铭也就是随便说说,逗罗家楠玩的。普洱是值钱,但也分产地和年份,不是所有普洱茶饼放上十几二十年都能价值连城。而且就刚才的口感判断,这茶饼很有可能因储藏不当发霉了,不喝死罗家楠算他命大。
  “接下来的调查方向怎么定?”祈铭决定待会掰块茶饼回办公室检测下霉菌含量。
  “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出现有亲缘关系的人,说明死者和在玻璃厂受伤的人应该都生活在那一片,同一个村里的,沾亲带故很常见。”罗家楠暂不理会自己泡了多少钱的茶叶,反正喝都喝了,再值钱也只能走下三路,“不过那片拆迁拆的乱七八糟的,除了少数等待二次拆迁的,大部分都搬走了,排查工作量太大,我想还是先问问老蔡那,看有没有伤人事件的报警记录,要是没有再想辙。”
  “嗯,”祈铭点了下头,“红姐和袁桥呢?”
  “忙活另一个案子去了,昨儿夜里我师傅接的。”
  “什么案子?”
  “女的出轨,男的下晚班回家正撞上,给奸夫从床底下掏出来一刀捅了,女的吓疯了,大半夜一丝不挂跑大街上,满身的血,群众报的警。”似是有点惋惜,罗家楠摇了摇头,“倒是个爷们,没动媳妇,可你说,碰上这种事离婚不得了,这可好,一命抵一命。”
  祈铭盯着罗家楠看了一会,镜片后的双眼微微眯起:“我想,那男的应该很爱自己的老婆,当场发现背叛之举,被极端的怒气所吞噬,激情杀人,根本顾不上考虑后果。”
  看他那认真劲儿,罗家楠忽起调侃之心,把椅子往前拖了几公分,贴着人家的耳根压低声音贱兮兮地问:“那要是你碰上这种事,会作何反应?”
  镜片上唰的反过一道白光,祈铭稍稍侧头,语气温柔得瘆人:“又想听《为什么没有207》了吧?”
  “——”
  罗家楠的表情皱得跟嘴里塞了颗柠檬一样。
  等祈铭走了,罗家楠给蔡所长打电话,询问是否有发生在玻璃厂的报警记录。和预计的差不多,没有,要有的话那天吃饭时蔡所长肯定得提。
  不过蔡所长倒是给了其他的信息。玻璃厂附近的村子,有些村民为争拆迁款,真有打出脑浆子的。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姑嫂打架,妯娌争执。派出所的去调解,有一年轻小辅警,被俩打急眼的老娘们一人薅了一把头发下来,到现在头上还斑秃着一块。
  罗家楠听了,憋笑之余不免感慨。他假期实习的时候去过派出所,待的时间不长,却也见识过不少人间百态。那可真是,家长里短折腾出鸡飞狗跳,清官难断。尤其是跟钱沾边的,人性都扭曲了,什么亲情爱情,全他妈扯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