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之后的某一天,这些饥肠辘辘的中粮人们, 总算想起来自己的老本行。也过来扒粮库,刚巧就和沈排长的兵们遇上了……
噢,多么奇妙的相遇——
众所周知, zf职能部门和军、队完全不属于同一个体系,平时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但是一旦杠上,谁也不服谁。
不过来都来了,人又赶不走,所以两伙人就并一起了。
原本粮食要挖,避雨的房子要盖,沈排长领着士兵和幸存者们累是累点,但齐心协力;但是中粮那边一下子窜过来一百多个大领导小领导,至少有一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着人伺候的。
沈排长忍忍也就罢了,问题是中粮几个大领导不满意,见着几次沈排长臭脸,先炸毛了。
粮库不是他们的?挖着他们的粮库就分点米出来,你一个小排长还敢不乐意?
所以有一天,中粮领导班子几个人拉住沈排,翻来覆去打官腔,从粮食安全聊到中粮集团的荣耀兴盛,从秋收起义聊到遵义会议,最后的中心思想就一个:领导粮库还得他们来。
——
争权夺利是一个故事最精彩的时刻,魏莱眉飞色舞:“当时沈排的脸都黑了,破口大骂说这些领导都是来摘桃子的,他们脑子里都是屎!”
“但是两边来回拉扯了半个月,竟然沈排失败,他带着兵挖另外一边粮库,就这样退出了。”
程昱铭:“按理说,不应该啊。沈排有队伍,实力够够的,怎么会弄不过那些领导?”
魏莱:“三十个人对一百多个,真要打起来……我猜是沈排心疼手底下的兵。”
“后来呢?”
“后来嘛,粮库那些人,他们以为领导真有那么好当?有一百多个领导,就跟养、蛊一样。高层和高层斗,中层跟中层斗,小领导也总有几个看不顺眼的人——省城爆发传染病,那些领导就光发号施令,干得一团遭,瘟疫中死了一大半人。瘟疫好了之后,沈排重新收拢这些人,现在他们就守着粮库过日子。”
“不过,沈排还是太仁慈,那些活下来的领导虽然不敢管事,但是心思还是活泛得很。什么换地方,搬到港口那边去啥的,都是那些人传出来的,他们还老是遣人来找郑哥……”
“不好好做事,整天想些有的没的,呸,我就讨厌这些人!要是这些人落我手上,不操、练得他们叫爸爸,老子不姓魏!”
*
魏莱讲这事的时候声音不高,听清了全貌的,就徐中磊和小程俩人。
所以第二天大家都在认认真真支铺子的时候,两人忍不住往正对面瞅。
对面有两人与其他人不同,站着身形挺拔,坐着脊背笔直,气质明显和他们同伴完全不一样。那两人包揽许多活,忙得团团转,他们的同伴帮着搬货的也有,坐在地上发呆的也有。
徐中磊:啧啧啧,有人太累,有人太闲,看来沈排那边迟早还要出事。
不过徐中磊自己也是能躺着绝对不会站着的性格,他勾着小程的手掌,偷溜出队伍。
看看吴疾去!
往常吴疾不是呆在猪圈,就是蹲在自己工具间,要么就是为了找个好场地,满山遍野地跑。
不过老母猪们就是吴疾的心头肉,徐中磊最先拉着小程去猪圈。
猪一天能吃六顿,所以猪场那边常年是有人的,徐中磊与这值守的大娘都混得脸熟了,他一凑近,大娘立刻招呼说:
“哟,石头?好久没见着你了?小郑弄过来的大公猪好用得很,现在母猪都怀崽子了,你进来瞅瞅?”
盛情难却,谁能拒绝认识几头怀孕的老母猪呢?
徐中磊心里想着找吴疾,双腿诚实地踏进了猪圈,还熟练地接过大娘手中的潲水桶,“啰啰啰啰啰——”熟练地喂起了猪。
程昱铭跟着趴在栏杆上,认真地观察这些老母猪们吃饭。
不知道因为什么,吃播总是让人沉迷。
等到从猪圈中出来,两人都是一身的猪味。
程昱铭想起一件要做的事,于是兴致勃勃,拉着徐中磊往后山跑,找到一块他之前肖想了好久的草地,快快乐乐地躺上去,从山坡滚到山脚,粘满一身草屑。
“快快快,你也滚下来,超级好玩!”
徐中磊:就这???
他还以为小程兽、性大发,想玩玩野战呢,裤子都脱了,就这?
不过徐中磊看着眼前绿油油的大片草地,看着就是很好滚的样子啊。
最终没有经受住诱惑,身一横,眼睛一闭,咕噜咕噜也跟着往下滚,落到一个混合着猪味和青草香的怀抱里。
确实很好滚的,但是,徐中磊决定也尊重自己之前的想法,快乐的手伸向小程的裤子。
有件事情,比在草地上打滚快乐多了。
打完滚回来,徐中磊也没有兴趣再去找吴疾,稍微清洗一下,躺回床上。
明天就是交易会,总能找到吴疾的。
*
最后一天,弘瑞山庄陆陆续续又来不少人,最后宿舍都住不下,只能拥挤地安置在医务室那边。
规模这么大,倒让所有人对交易会充满期待。
第二天一早,郑略领着他的保镖小队们出现在门口,礼貌地敲了三下门。
在一堆人高马大壮汉中间,走出一位温柔可亲的小姐姐:
“亲们,早上好!汇通市场今天是第一天开市,在市场那边,食堂有提供早餐,您们可以去尝尝。”
“这是我们定制的交易券,这次交易会您可以自由选择和人交易,但是如果有什么巨额交易您觉得不放心、不安全的,可以使用交易券。”
“使用交易券之后,弘瑞山庄会帮忙保证交易进行,我们还能另外的验货、运货以及交通保障服务哦。”
小姐姐退到一边,郑略就挂起和善的微笑开始营业:
“生意兴隆身体健康一路顺利明年会更好……”
生意人说话,车轱辘话来回说,意思就那么个意思,不过郑略的营业听着尤其让人心情舒畅。
“那大家都收拾一下,吃早饭去呗,不知道是不是免费的——”
*
等到徐家老屋一群人到市场,球场已经人声鼎沸,尤其是食堂的帐篷旁边,已经排出一串长龙。
他们凑过去一打听:
“食堂卖酱肉包子!”
“怎么卖的?”
“一斤干粮四个!其他东西看着来!”
戴胜眼疾手快,赶紧排到队伍中间,一边大喊:“你们去拿东西诶,我先排着队,多拿点东西过来,咱都尝尝!”
不过,这时带着白色厨师帽的大厨声嘶力竭地吼:“酱肉包子卖!完!了!大家明天赶早来——”
“哎!”戴胜情真意切叹口气,包子没了。
徐春娟深感食品市场的火热,连忙催促自家村里人,“都别闲着诶,咱们豆浆煮起来!鱼杂碎火锅都煮起来,咱们也开张嘞!”
石磨是徐中磊花三斤鱼干找食堂借的,豆浆是昨天半夜春娟姐领着人磨的,豆浆只需要加热就能卖,副产品豆腐脑产出了一大桶,只需用“徐氏陶器”的小碗装着,一排排的,就能卖了。
因为糖实在难得,豆浆、豆腐脑一律做成咸的。
至于鱼杂碎火锅,火锅丸子是村里现在鱼内脏已经多得吃不完,徐春娟又是个见不得浪费的性子,于是尝试着用土豆、土豆淀粉、红薯、红薯淀粉、红薯藤淀粉……各种手上有的材料,总算把这些内脏都搓成火锅丸子,煮熟了隔凉水保存着,还好拿到这边来的时候,还没有变质。
火锅底料是用鱼油熬的,至于辣椒和香料啥的,来自徐中磊的倾情赞助。
一番手忙脚乱之后,徐家老屋的摊子就支起来,各类陶器占了角落一大片地方,大小鱼干靠着陶器放,剩下的地盘就是鱼杂碎和豆制品的天下。
自带的木炭烧得通红,不一会,就缓慢弥漫出豆香和鱼肉的香味。
这些吃食,徐中磊本来是想定个低价,原先认为口腹之欲,太贵了绝对没人来买。不过看见弘瑞山庄那销售火爆的情况,徐中磊自信了,支楞起来了。
“豆浆卖二两干粮一碗,豆腐脑卖三两干粮一碗,鱼杂嘛,卖半斤干粮一碗——”
徐春娟:“是不是有点贵了?”
徐中磊:“卖不出去再降。”
两杆手把称已经调好秤砣位置,分配到把持这两把称的铁叔和国盛叔,正襟危坐,严阵以待。
第121章 汇通市场(三) 恋爱的季节……
豆制品的香味清淡, 但是鱼杂丸子配上鱼油火锅的香味就十分霸道。
不一会,排队买食堂早饭的长龙中,最先闻到这熟悉的香味。
“什么味啊, 真熟悉。”那人张开胸腔使劲闻了一大口, “哎呦, 这味道香得——”
直冲人天灵盖。
“唔——火锅的香味。”
“弘瑞山庄又整新活了?这么好的东西之前咋不拿出来。”
“不是弘瑞山庄,做火锅的在人家隔壁, 这食堂的破队我可不排了, 老子去尝尝肉味。”
……
鱼杂火锅霸道的香味传出来, 不一会徐家村摊子前就围满一圈人。
“大哥, 你这丸子咋卖?”
“半斤干粮一碗, 再多收二两用碗的押金。”徐中磊顺手招呼,“我这丸子用鱼糜子搓的呢,放的鱼肉比粮食多, 这锅底也是加好多香料熬的,您闻闻, 可香!”
他用长炳木勺摇起一大勺汤汁,肉香、辣椒香、香料香弥散开来, 围观群众悄摸吞下大口口水。
真正的吃货已经去自家队伍搬粮食去了,舍不得出血的人围在大铁锅前围观。
“各位, 劳驾让让。”一人扒开人群,手上拎着的粮食往桌面上一摆, “两斤红薯干,看着打, 多装点丸子,再打点汤。”
见有生意来,徐春娟一字排开三个碗, 每碗打八个丸子,并贈一勺汤。
樊玉在一旁掏出一个托盘,笑吟吟地说,“还差一两粮食,也不用补,咱们第一个客户,算是我们送的。鱼杂火锅丸子,您端好嘞。”
金主端起托盘,放到一边,手上先舀了一个丸子入口。丸子刚出锅,热气腾腾,他吃得龇牙咧嘴,就是舍不得吐出来。
“啥味,卖这么贵,好吃不?”有人忍不住问。
金主竖起一个大拇指:“不错不错,和之前火锅店里的虾滑啥的一个味。我得端过去,给我朋友们都尝尝。”
徐中磊带着笑意朝第一位客户挤挤眼睛,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来捧场的吴疾。
他找一圈这人没找着,没想到竟然自己先过来了。
“一斤小麦,我要一碗多加丸子的,不用找了。”
“我也来一碗!”
“半碗卖不卖?”
“这豆腐脑咋卖啊?”
徐家老屋的小摊子生意火热起来,鱼杂丸子卖得火爆,豆浆豆腐脑也总有人想顺便尝尝。一时间小摊风头无两,都盖过东道主弘瑞山庄的人气,成为市场上最靓的崽。
销售火热,徐春娟捏的六十斤火锅丸子不一会就卖完了,徐中磊只能在煮丸子的大铁锅面前写上两个大字:
售罄。
人多丸子少,之前去排食堂队的不少人还没尝到味,于是闹哄哄地建议说:
“老板别介啊,我出一半的价钱,你帮我盛点汤,我回去自己煮东西吃,沾沾味,您看成么?”
还有这种好事?
徐中磊马上就答应:“成交!”
有人开头就会有人效仿,火锅汤也卖起来了。不一会,鱼火锅就只剩下点渣渣,最后也被人包圆。
*
鱼丸子卖完,小摊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守着,有条不紊地卖出去几斤鱼干、一个陶罐、一碗豆腐脑,徐中磊便拉着程昱铭逛街去也,程昱铭随身拎着一大包鱼干,到时候就用鱼干付账。
他们之前手忙脚乱,直到现在才稍微闲下来,欣赏汇通市场。
市场沿着跑道两边,分两列,一字排开。左边最开头的就是弘瑞山庄自己的店铺,两人便从这头逛起。
弘瑞看铺子的没有一个熟面孔,徐中磊拉着程昱铭,两人一边咬耳朵,一边看过去。
“这兔子皮怎么卖的?”徐中磊稍微摸摸,就能感觉出好坏来,这兔子皮确实不错,鞣制干净,毛色雪白,一看就是良家好兔。
守铺子的大娘认出他就是隔壁卖鱼丸的,还和吴疾关系好,也不乱开价,“你们是用鱼干交易?两斤鱼干一块皮,五斤三块。”
程昱铭:“有活兔子没有?”
“活的三斤鱼干一只。”
徐中磊:“公母各要四对呢?”养兔子确实是好主意。
“能生崽的价钱要贵些,给三十斤鱼干,到时候送到你板车上。”
徐中磊盘算了下,兔子的生、殖能力极其强悍,子生孙,孙生子,转眼就能填满一整个屋子,三十斤鱼干不亏。
于是点头,“那我们去搬鱼干过来。”
三十斤鱼干的大生意做成,徐中磊看弘瑞的货,其中,放在树叶上,一堆白色的晶状物吸引他的注意。
“那是?”
“盐。”
徐中磊心里有些震惊,盐绝对算是稀缺物资,能大喇喇地直接拿出来卖,看来之前吴疾说他们不缺盐,不是在说客气话。是真的不缺。
“盐怎么卖?”
售货员大娘微笑:“三斤鱼干一斤盐,但是限购。每个人能买三斤,再多就没有。”
徐中磊:“现在能买?”价格这么低,三斤就三斤,盐不会变质,多囤点没坏处。
“您登记个名字,到时候我们送到您那边去。”
徐中磊看到大娘递过来的登记本,上边已经写了不少,“李家楼,14人”、“桥头坞,36人”。
77/80 首页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