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老屋,21人”徐中磊写好登记表,交回给她。
弘瑞山庄其他粮食或者干货、工具之类货品,徐中磊没什么兴趣,稍微看了看,就继续往前走。
其他摊位上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各种粮食、干货。
能发芽的花生、小麦、燕麦种子,徐中磊都顺手买了些,木耳、蘑菇啥的实在没有必要买,家里还有新鲜的。
他们俩转了一圈,一袋的鱼干都换了出去,也算是满载而归。
徐家老屋货品没有粮食,也没有干货,比其他摊位来说实在是新奇不少,第一天生意很不错,来回客人不停。后场粮食越堆越高,慢慢已经装满两辆板车。
这才第一天,等鱼干都卖完,粮食只怕会越换越多……拉都拉不回去。
尤其第二天一早,徐家老屋和对面的中粮那伙人成交笔大生意,一下子又腾空三辆板车,看着粮食都装不下板车,徐中磊十分担忧。
他悄悄走出市场,拉着小程想找到吴疾或者郑略。
还有什么能买的好东西么?不差钱!
直奔郑略办公室,这里原来的人都调到市场那边帮忙了,静悄悄的。
徐中磊:“没人啊,去别的地方看看?”
“来都来了,去郑略办公室瞅一眼。”程昱铭想继续往里走。
因为周围实在是安静,两人不约而同都做贼一样放轻脚步,往里走。
程昱铭的坚持没有错,隔老远,徐中磊从办公室未关的门缝中,看见一个身影,就是郑略。
“郑——”徐中磊的声音被程昱铭掐死在喉咙里,他朝里边努努眼,示意徐中磊往里看。
从门缝中可以看见,吴疾伏在桌面上,郑略站在他旁边。郑略的手,从吴疾的腰移到肩,再移到吴疾的耳朵上,来回在耳朵上揉来揉去,玩得十分专注,莫名的旖旎……
徐中磊:吴疾睡着了?
他在程昱铭的双掌禁、锢中艰难地往下看,吴疾的小腿,挪了一下位置,又挪了一下。
徐中磊:啧啧啧,醒着呢,光天化日,丧尽天良。
程昱铭讲过两人有一腿,没想到能亲眼所见,徐中磊和程昱铭都是一副“磕到了”的表情,默默退出办公楼外。
转身时,徐中磊还隐约听见一句:
“你两只耳朵都红了,有一只我可没搓过……别装睡了……”
从脸红心跳的气氛中出来,徐中磊觉得他和小程简直不能算是谈过恋爱。
瞅瞅人家,哎呦,那情调,那氛围。呼之欲出,触之即发;彩虹色气球在天上放鞭炮,噼里啪啦。
程昱铭:本来就没谈过,不是直接进入七年之痒模式的吗?
两人别扭地挽手往会场那边走,穿过池塘和田埂,在池塘的柳树边,徐中磊又见着了熟人。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吗?都来我面前谈恋爱?”他们是有一个奇奇怪怪的谈恋爱组队群吗?一个一个的。
走在最前边的,是头发用菜刀剁成狗屎头的樊玉,后边一位,也是熟人——魏莱,两人一前一后,相隔不过半米。
樊玉闭着眼睛愣直往前,但是稍微走偏就被魏莱拉回来,拉得用力了,两人四目相对,视线都胶着在一起……
眼见着两人脸都要碰一块,徐中磊笑嘻嘻地和魏莱大声打招呼:
“嘿——你不是应该和我们村呆在一块的嘛,怎么就专门保护樊玉了?走走走,一起过去。”
程昱铭学着徐中磊干缺德事:“魏莱,你乱跑我要找你郑哥告状的噢,怎么回事?要是我村和别人打起来了怎么办?”
两人一唱一和,简直就是电视剧里最缺德的大家长。
不过魏莱还没说话,樊玉先大大咧咧吐槽:
“我俩谈恋爱呢,时间紧任务急,两位哥哥,你们可别瞎起哄,我没找个好男人,全赖你们俩。”
她拉着魏莱就走,风中留下一句:
“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然百姓点灯!”
第122章 百里追妻 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
第三天, 徐家老屋众人清醒就被劈头盖脸的一个问题砸中:
“你要留在山庄么?”
汇通市场只开三天,三天之后大家各回各家,想留下的现在就可以做出决定了。
徐春娟, 连连摆手:“不不不, 这边下雪要干活, 累得慌。”
徐志平:“开什么玩笑,我老婆在村里呢!”
铁叔&国盛叔, 一脸惊恐:“要是死在这里, 没人能帮着把尸体送回去吧?没人送?那都一把老骨头了, 折腾啥!”
……
十分出人意料的是, 竟然没有一个人想留下的。
徐中磊稍微想了想, 要是徐家老屋是去年那种境况,缺衣少食,饿得要死, 恐怕当场会留下一半人。
但是现在,两台水车在日夜不停地捞鱼, 大家肚子填饱,家里房子又修得舒舒服服, 算起来徐家村生活竟然比弘瑞山庄好太多,谁还愿意费尽吧啦地搬家呢?
徐中磊向郑略表达了村里不愿意移民的想法, 郑略“唔”一声,不置可否。
“对了, 郑老板,换的这么多粮食我们弄不回去, 你们有什么配套的服务没?”徐中磊问。
吴疾眉眼一挑,笑呵呵地:“这你可问对人了,我们弘瑞山庄坚决为客户解决难题。办法很多, 一嘛,你们可以拿粮食跟我们换板车,咱关系老铁了,绝不多收你的,就五十斤粮食一辆车,童叟无欺。”
徐中磊:奸商!板车谁还不能做呢,多拆几辆车的轮子就成,花粮食买得心疼死他。
“第二呢?”
“你出一成的粮食,护卫队帮你们送一趟,板车我们提供,保证一路安全又顺风。”
“有第三没?”
“你们留下来,吃完这些粮食再走。”
“滚——”
徐中磊正色道:“你们还有啥好东西能换的么,匕\\首,砍|刀,甚至是槍啥的,这些就用得上,到时候回村打猎用。”
这要求提得出乎意料,郑略和吴疾相视一眼,许久之后,郑略开口:“有是有,不过你这点粮食可换不到多少了……”
徐中磊喜出望外,他随口一问,没有武器也不灰心,有更是意外之喜,“你都有些啥?便宜点卖给我呗。”
*
交易会圆满结束,郑略走上台发了个言,约定好明年看天气会再开第二届“汇通市场”。既然活动结束,远道而来的三十多支商队就准备各回各家了。
只有小部分人注意到:徐家村车队里,原来堆不到顶的粮食少了许多,而中间板车多出一个长方形的箱子。
大概是和弘瑞山庄有什么交易?谁知道?
看过也就过了,没有人在意。
商队大多归心似箭,也怕半路上遭劫,交易会结束之后就连夜往回赶。
徐家村多留了一天,大家看稀奇一样在弘瑞山庄走走看看,学习一波养兔子技术,顺手拎走自家的盐。
吴疾陪着徐中磊痛痛快快玩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他一瘸一拐十分虚浮,精神萎靡地过来送行,扶着老腰说:
“我怕前边有人劫道,所以你们多带一个护卫吧,魏莱——”
魏莱,从吴疾身后走出来,咧嘴一笑:“我来送送各位。”
徐志平:“这怎么好意思,那辛苦您了!”
走时吴疾悄咪咪地和徐中磊咬耳朵:
“学霸,我和你说,魏莱他是自己要过来的。他脸皮薄,不好意思说,我才帮忙找借口。到了之后,你看着点他。”
徐中磊心领神会,比了个“OK”,吴疾要他罩一下魏莱呢,小意思。
徐中磊想起昨天樊玉和魏莱这回事,目光瞅他们俩人,果然,俩黑眼圈加肿眼睛怪,啧啧啧果然是年轻人的爱情,奋不顾身又刻骨铭心。
不过,是魏莱跟过来,不是樊玉留在弘瑞山庄,这走向就十分有意思。
徐中磊浮现起昨天樊玉说的,留下来的理由:
“我的房子我的地,我认识的朋友们都在徐家村。换一个地方只能呆在人家家里,看别人的脸色,我是绝对绝对不会离开的。”
小姑娘挺独立,有想法,不过就算魏莱追过来,以后怎样还另说。两人相处生活,磕绊摩擦矛盾重重,光是爱情生产不出面包。
以后可以多观察观察。
徐中磊:吃瓜前线记者,干啥干不行,吃瓜第一名。
*
原路返回的第二天,大家心情舒畅,吹牛打屁唱歌说话,闹腾个不停,一到下午,乌云遮住了太阳,一阵阵凉爽的风袭来,徐志平觉着不对。
温度降低了,他穿两件上衣,再加上拉车的体力运动,本来应该是有点热才对。
现在,风飕飕地吹,他不由自主打了个冷颤,身上鸡皮疙瘩竖起,体感有些冷。
作为一个有多年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农民,想到天气变化的可能,他立刻往前后传话:
“都加速,加速!咱们走得快一点,赶紧回去!可能要降温了。”
徐家村众人在漫长的暴风雪面前吃尽苦头,哪怕是“可能”,大家都默不作声加快速度,没有一个人埋怨。
现在不跑,等暴风雪来了,这片公路就是大家的墓地——一个都不用跑。
程昱铭拉车走在最前,卯足力气,拉得车轮呼呼响。
好在来的路上,徐家村人一路清理掉不少路障,少试错加等待清理路上杂物的时间,大家又脚步飞快,硬抗着十度左右的降温,往家的方向飞奔。
为了速度更快,比如铁叔、国盛年纪大的,徐敏敏这种年纪小的,全部都上板车上趴着,在冷风一波又一波席卷下瑟瑟发抖。
出发后的第三天,离镇上还有不到十里,眼看这胜利就在眼前,丝丝絮絮的细雨飘下来,打在人身上,透心凉。
徐中磊纠结要不要停下来躲雨,听见后边传来喊声,“别停!志平哥说直接拉到镇上去!”
程昱铭支起耳朵,听见后边人说话,他双腿抡得更快,徐中磊在后边使劲推车,后边车队看着两人不要命地往前,自己也忍不住跟着往前走。
速度更快,但是雨也更大了。
程昱铭是常年跑五公里的主,但是村里人不是,很快,便有人掉队。
徐中磊稍一回头,看着后边稀稀拉拉的车队离他们俩人,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天空中,乌云在翻腾,黑气弥漫,雨滴豆子一样下砸。
徐中磊连忙制止住狂奔的程昱铭,“有人掉队,咱们去帮下!”
他们帮着后边人收拢队伍,和体力不支的王佳婷、春娟姐换了位置,车队又缓缓向前。
大家都被浇得全身湿|透,各人脸上确是紧绷坚毅,一路向前。
和前几个月被饥饿摧残得毫无生气的样子比起来,村里人现在倒是瞅着有奔头多了。
赶到镇上时大家已经淋半个多小时雨,衣物紧贴皮肤,湿漉漉的,冷风一吹,喷嚏声此起彼伏。
镇上烘鱼房有现成的柴火和大炕,徐金鹏等人原先一直就在这边干活的,首先换了衣服,一边烧起大炕一边招呼大家烘衣服,千万别感冒。
他们出远门时,就已经把两台水车拖到堤上,作为平台的小船和浮筒也另打了两个栓锚捆得死紧,就这还是不放心,于是一回来徐金鹏就去大堤上看情况,见到抓鱼工具们安然无恙才敢放心下来。
头顶大堤上水流湍急,水波碰撞河堤使人心惊肉跳。
屋内大炕已经烧起来,这边原来就是烘烤鱼干用的,头顶挂着横梁,垂下来一串串的鱼干,时不时还能滴鱼油下来,房间都是鱼腥味。
大家只能靠着火墙,蜷缩着烘干衣服,忧心忡忡地闲聊,话题离不开家里一亩三分地。
“……看样子天气要变,咱们外边种的白菜萝卜都还没收,要是突然下大雪,得全冻坏了……”
“下着雨呢,现在去收,菜都得坏。”
“石头,湿|哒哒的菜没法放菜窖里吧?”春娟姐问。
全村人都种着萝卜白菜土豆的,徐中磊想着到时候保存不方便,便指导着村里人挖菜窖,到时候放菜。既然有人问,徐中磊便顺口将注意事项都说了说:
“菜窖存菜首先做一个木架子,到时候菜就放在架子上。白菜收回来之后先清理掉坏叶土块,再晾晒两天,才能放进菜窖里,大头朝下放。”
“菜都收好之后,往菜窖里放两桶水,水能慢慢放热,让菜窖里边温度不至于太低冻坏菜。”
本村地处南方,村里几辈子都用不上一次菜窖,大家都对这玩意一知半解,这时便踊跃问一些“要不要通风换气”
“什么时辰下才菜最好”“拿菜的时候是不是要带一只蜡烛才能下去”,之内的问题。
徐中磊把能答的都答了,剩下他也不知道的,只说让大家什么方法都试试。
菜窖的话题结束,徐志平靠在火墙边,想起什么,“这次去交易大会,鱼干、陶器都卖的差不多,总共换回来差不多四千斤粮食,还有几对兔子,几十斤盐。这批东西怎么分,我是这么想的:”
“粮食和盐都按之前的,成年人拿一整份,十岁以下小孩拿半份,十岁以上小孩拿三分之二份。那几对兔子是石头专门买来养殖的,咱就不分了。找个没人的房,专门养兔子,到时候兔子多了再说。”
“水车捞上来的这么多鱼干,因为水车是石头做的,所以他先占一成。剩下的九成,咱也按照粮食的分法,咱们人少鱼干多,分多分少都吃不完。”
“金鹏、戴胜,你们三班倒在这边杀鱼晒鱼,自家活也没干,辛苦你们。这些活都算工分,等村里分木柴和土豆红薯的时候,会多给你们一份。”
“大家有啥意见?”
徐中磊和程昱铭对分配没有异议,两人互相撩开衣服烤火,蹲在一边听。
78/80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