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想,对方走马上任一个月,先是组建财务团队,制定财务制度,将核算 、资产、税务到内控都有条不紊展开。而后又进行了全面预算,产品定价和成本控制,基本全是上官静娴的手笔。除此之外,对方还时不时给苟玳发邮件,内容全是布岱公司未来的财务战略,融资方案、风险管控等等。以至于苟玳每次收到邮件,都想回复——【布岱公司不配】。
以这等薪酬招到一名能力百倍又勤恳的员工,但凡换个老板,做梦都能笑醒。苟玳却颇为惆怅,这简直是他创业失败路上的拦路虎。
即便如此,苟玳也没想过辞退上官静娴。
家庭主妇回归职场的道路,需要认可和鼓励。他从对方眼中看到迫切的渴望。
如果创业失败的任务能够达成,他会将上官静娴的表现和情况推介给其他公司,替她谋划好出路。
上官静娴:“苟总,关于公司的运营,我有一些想法。”
苟玳感觉自己脸上写满了“我们公司不配让你有想法”,嘴上仍旧温柔道:“畅所欲言。”
上官静娴:“是关于公司的原材料成本问题。”
苟玳心里一咯噔。
“天上飘”的食材,全部来自于农产品滞销的贫困山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快递都不进村,拉个货要穿越十山八岭,特别艰苦。
苟玳还亲自考察过该贫困村,为其贫苦的生活动容落泪,并给当地唯一一所小学捐了十万元,希望能够改善当地教育。
乡村出来的食材是极好的,当地人民风淳朴,用的都是天然材料,卖相或许比不上某些科技产物,但自带一份大自然的清甜,颇受顾客好评。
有利自然也有弊,其最大的问题,就是高昂的运输费。不过对于一心埋雷、目标失败的苟玳,这简直是一大助力。
上官静娴:“苟老板,这是我昨晚做的表格,我横向比较了十二种食材在八家北城火锅餐厅,二十家其他种类餐厅的采购价,发现我们的价格远高于行业平均价格,甚至达到了最低采购价的十倍。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出发,我认为……”
苟玳耐心地听完上官静娴的阐述。对方显然非常用心,别说整理比较这些数据,光是获取数据,就是一项大工程。
苟玳接过材料:“上官姐你辛苦了。”
上官静娴忙道:“是我该做的。”
上官静娴看着翻阅报告的苟玳,思绪飞回了半年前。
半年前,她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浩劫。
她自小就是天之娇女,聪慧过人,家境虽无法说锦衣玉食,但父母和睦,丰衣足食。
考上大学后,她情窦初开,倾心于当时同专业的大才子洪真,不曾想,才子也喜欢她,向她告白。
情投意合,两人成了众人眼中天造地设的一对。
校园恋情往往会在毕业画上终点,从此天南地北。两人克服重重困难,在北城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在毕业半年后步入婚姻殿堂,成了别人眼中的神仙眷侣,也成了许多学弟学妹眼中的爱情传奇。
婚后,两人选择了要孩子,双方父母因为身体等原因无法提供助力,她只能选择退出职场,成为家庭主妇。
两人生了一个漂亮的男孩,洪真的事业也突飞猛进,上官静娴成为众人眼中“有闲有钱”的阔太太 。甚至在同学会被提起,都会成为女同学口中“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典型。没有人记得,她曾经也是GPA3.9,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学校社团里叱咤风云的人物。
发现丈夫出轨,是有人把洪真和艳丽女郎的亲密合照寄给她。
看到第一眼,她内心仍然为其开脱。毕竟洪真如今树大招风,被人搞点小手段,设局仙人跳,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直到她使用丈夫的电脑帮儿子排课表的时候,看到了未关掉的社交软件中露骨的对话。
上官静娴如遭雷劈。
多年来,听多了同学圈里各种八卦狗血传闻,她未曾想过,这种事情也会出现在她身上。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洪真出轨已有数年,对象还不止一个。最让她心寒的,是洪真在出轨对象的聊天里称呼她“没情趣的黄脸婆”。
上官静娴找洪真对峙,那一刻,她还是抱着劝对方回头是岸的想法。
结果对方坦荡承认,并表示,有几个女人在他们这行很正常,他也不会让小三上位,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才是成功男人的标志。
洪真说得理直气壮,上官静娴却如置数九寒冬。她第一次发现,她的初恋,她相伴十几年的男人,是如此陌生。
仿佛魔咒一般,两人摊牌的第二日,洪真“搞得定的外面女人”,就将事情捅了出来。众人都看笑话,想着上官静娴如何为了钱、为了家,咬着牙,将血吞回肚子。
上官静娴不动声色,在和儿子谈心后,默默收集证据。
于是某日,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洪真又和女下属在酒店厮混,上官静娴直接抓奸在床。
再后来,就是离婚上法庭分财产一系列操作。因为儿子的强势表态,法庭将抚养权判给了她。她也决定重回职场,找回自己。
然而重回职场的道路艰难,且不说专业能力直线下降,拼不过职场老手。她的前夫也扬言,要让她没有立足之地。
她的几次求职都以失败告终,甚至明明被录取了,翌日人力资源打来电话,通知她很抱歉。她询问原因,对方为难道 “上官小姐,我们也怕麻烦啊。”
她恳求当年的同窗帮忙,她将薪酬意向降得比应届生还低,却皆是徒劳。
最终,她决定找间不入流小公司,不清楚她的背景状况,先入职为好。
她顺利进入了布岱,以为是自己的隐瞒见效了。
直到有次她和仇仁喝咖啡时,无意中得知苟玳一开始就知晓她的真实身份,也知道她可能带来的麻烦,却仍旧选择留下她。
上官静娴非常震惊。她常为自己的隐瞒而惴惴不安,不曾想,对方竟然一开始便知晓。苟玳哪怕知道会得罪互联网大佬,也选择给自己一次机会。
上官静娴感动之余,更加确信要努力奉献,和这位年轻的创业人一起,带布岱走上辉煌大道,不辜负这份信任。
“你报告做得很用心,提的建议也很好。”苟玳开口了。
上官静娴回过神。
苟玳:“原材料成本过高这件事,我很早就知道。但我们原材料高的原因,并非食材本身高,也不是采购人员中饱私囊,而是因为食材的运输费,这笔支出明确而合理。”
上官静娴:“所以我认为,应该重新选择货源,构建供应链。目前餐厅正是火热,尝鲜人多,翻桌率高,收远大于支,问题不明显。一旦餐厅趋于平稳营业,顾客数量下降,如此高昂的原材料支出,可能会带来周转问题。”
苟玳看着神情焦急的上官静娴,心底发虚。被人将自己埋藏的雷挖出,面上总是过不去。
“苟总,这是我收到的原材料供应商报价单,我筛选了三家口碑较好,性价比高的,请您过目。”
上官静娴显然是传说中的S级员工,发现问题,解构问题,连解决方式都带来了。
苟玳没有接,只是安静地和上官静娴对视。
上官静娴颇觉心慌,担心对方以为自己手太长,连运营的事情都插足。
正想解释,苟玳开口了:“你说的问题,我一开始就知道了。”
苟玳顿了下,语重心长道:“其实做企业,除了盈利,我认为还需要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上官静娴没说话,这种台词,她的前夫没少在公众场合挂在嘴边,可惜干的都不是人事。
苟玳:“我们的原材料成本的确高昂,但高昂的背后,我们实现了许多社会价值。帮血本无归的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让贫困乡村的村民多一份收入来源,而我们的顾客,也获得了最纯天然的食材。比起这些边际效益,多支付的成本算得了什么呢?”
苟玳说得情真意切,因为这话里有七分的真心。
他想要成功破产不假,但在达成目的同时,能多为社会做点贡献,岂不是一举两得。
上官静娴怔怔地看着苟玳。
她见多了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
也见多了利用情怀圈钱的企业家。
真金白银做情怀的,苟玳是她认识中的第一个。
出于理智,她应该说 “对于还未站稳脚步的企业主,多余的情怀要不得”。可是看着苟玳,她说不出话。
这个漂亮青年的身上仿佛自带阳光,不仅夺目,还让人感觉温暖,想要靠近。
看到他,就好像回到了风华正茂的青春,胸怀天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美好到让人不忍丝毫玷污。
上官静娴合上手中的报价单,点头:“我懂了,老板。我会争取在不节流的情况下尽量开源,让餐厅有序运营。”
苟玳:不节流可以,开源就不用了,这家公司真的不值得。
==
和上官静娴英雄所见略同的,不仅仅是苟玳,还有远在数千公里外,正在开行业座谈会的陈志杰。
“陈总,看什么这么专注呢?”京西公司的总监叶江明上前攀谈。
“随便看看。”陈志杰敷衍道。
叶江明眼尖,看到了陈志杰的手机页面。“陈总也在看最近火遍北城的【天上飘】?也对,听说陈总当初想挖其创始人的。”
陈志杰笑而不语,当他不知道,【校众APP】火了后,叶江明也试图挖角苟玳,可惜吃了闭门羹。现在在他面前装什么大尾巴狼。
“第一次开餐厅就经营得红红火火,也是厉害,Q大果然人才辈出啊。”叶江明道。
陈志杰关掉手机页面:“是挺红火,可惜还是太稚嫩,没能发现繁华表象下的桎梏。”
“哦?”叶江明挑眉,“陈总这是不看好自己学弟呢?”
陈志杰瞥了他一眼,不相信叶江明看不出这家网红火锅店的问题。
叶江明:“我最近比较迷信,特爱算命,算命大师说这小子事业运旺盛,干啥啥行。”
陈志杰撇嘴。
叶江明早年流连女色,私生活混乱,风评极差。后来不知是玩过头性无能了,还是人到中年疲乏了,忽然吃斋念佛迷信起来,经常组织各种朝圣祭拜活动,什么事情都要请“大师”算一算。
叶江明手臂搭上陈志杰的肩膀:“不是,小陈,你那什么表情,我跟你说,我这大师很灵验的。”
陈志杰心底腹诽:京西的董事会也是脑袋都有坑,才会让这人继续运营企业。
叶江明:“不信?要不我们打个赌,看‘天上飘’能够撑多久?”
陈志杰:“不出三月,必定出现经营困境。”
叶江明:“行,那我们就三月为期。至于赌注,如果我赢了,你请我吃三次天上飘,如果我输了,我请你……”
叶江明的话被陈志杰打断:“如果你输了,麻烦以后和我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第37章 央视助攻
Q大, 博宁楼。
苟玳看着电脑屏幕上自己构建的经营预测曲线,非常满意的冲了一杯咖啡。
一切发展都按照苟玳的设计所展开。
顾客在经历了与【天上飘】餐厅的蜜月期后,新鲜感过了, 网红模式餐厅性价比不高的劣势越发凸显。
上官静娴每周都提交一份财务报告, 忧心忡忡地向苟玳阐明利润急剧下降的现状。
每一次,两人间的对话都是上官静娴长篇大论, 苟玳淡定表示“好的, 了解”。
上官静娴摸不清苟玳肚子里装的什么药。
——因为苟玳根本就没有准备药。
倒闭近在眼前, 他恨不得立刻“入土为安”,一点也不想吃药。
宿舍门被推开, 仇仁拎着两份食堂打包的饭盒。
“狗子啊,你说我们现在也都是估值千万的人物了,不该大鱼大肉,花天酒地,还在吃食堂阿姨一勺三颠的外卖,也太为难自己了。”
苟玳笑道:“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仇仁叉了个卤蛋放到嘴里,口齿不清道:“天天山珍海味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每天吃一千块, 一年也就三十六七万,在北城连个厕所都买不到。”
苟玳语重心长:“你就没想过,我们的火锅店入不敷出, 苦苦经营,最终倒闭吗?”
仇仁“呸呸呸”几声, 蛋黄碎屑喷了一地:“别说不吉利话。”
苟玳继续做心理建设:“生意场, 本来就是有时起有时落。”
仇仁没察觉苟玳的良苦用心, 信心百倍:“就我们火锅店现在的火爆程度, 倒闭这词远在千里之外。”
苟玳叹气:“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最终,苟玳也没能给乐天派仇仁做好心理建设,只能等餐厅倒闭后,再好好安抚自己的舍友。
==
接下去的半个月时间,上官静娴提交报告的频率越来越高,苟玳看着越来越犀利的报告用词,测算着火锅店倒闭的日子。
火锅店倒闭后,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比如和投资人的资产清算。
虽说他和梁君澈关系不错,但布岱公司当初是和君待投资签订正规投资协议,其中就包括企业清算时如何分配。
清算后的资产,定然是远少于当初君待的投资额。如何将差额返还给梁君澈,并将理由合理化,也是一大难题。毕竟根据规则,创业者本身是不承担对公司的连带责任,也不担保投资人的盈亏的。
除此之外,还有公司团队的去留问题,以及四家火锅店员工的再就业问题。
如果这回火锅店能够达成系统任务,他就要遣散团队,如果未能达成,他会继续留用六个人,开展下一项创业项目。毕竟要凑齐雷点如此多的员工也非容易之事。
最让他头疼的,是其采购原材料的乡村。其交通成本确实过于高昂,苟玳也很难将其推荐给其他餐饮店。一旦他破产,这些乡村又将重回困境。帮乡村脱贫脱困是国家的事,但苟玳仍想尽一份微薄之力。
35/184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