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你是被父皇指定的太子,仅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登基,却有无数人帮你脑补你是如何运筹帷幄,如何卧薪尝胆,在刀剑无影、腥风血雨的夺嫡大战中脱颖而出。
不劳而获最快乐!
==
傅巧明的第一招,就是“节流”。
当前【不饿吗】平台的支出,除了运营费外,最大头的两块,就是老年人的体检费用,以及宣传费和补贴费。
获得灵感的傅巧明,再次找上了合作的体检机构。
之所以用再次,是因为傅巧明最初就和体检机构大战五百回合,拿到了极为优惠的价格,对外1680元的体检套餐,最终实际付款为400元/人。
虽说打了个巨大折扣,但架不住人多无上限,积累起来也是非常恐怖的数字。
傅巧明这回来体检机构,比上次还趾高气昂,底气十足的抛出“一分体检费也不支付”的协议。
体检机构负责人:大姐,你有事吗?
傅巧明也底气十足,表示自己这份协议并非信手拈来,而是有理有据。
傅巧明的理由很简单:她有客户、她有宣传、她能引流。
400元/人的体检费,实际成本恐怕就十分之三四,也就是一两百元。
体检机构只需要承担一两百元的成本,就能获得稳定的宣传、固定的客源和无限的商机。
原本合作的体检机构负责人未能理解傅巧明的思路,认为傅巧明纯属天方夜谭,果断拒绝了这份免费体检协议。
不过很快,就有另一家规模更大的体检机构主动找上门,表示愿意为所有应聘【不饿吗】骑士的老年人免费体检。
双方一拍即合。
多年后,该家机构成为了华国最大的老年人体检中心,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都有其身影。
其创始人在一次电视演讲中,回忆了这段历史。
他表示,他当初之所以主动找上【不饿吗】,是因为他非常欣赏苟玳的商业理念,在追逐金钱的浮躁社会里,依然保持着难得的本心,还是人心中最真善美的一面。
【不饿吗】这款APP从诞生之初,他便高度关注。伴随着其社会争议扩大,他也发现商机。若能成为【不饿吗】的体检机构,他就自动获得了大批量相当可观“对口用户”。
要知道,当今社会,获得用户是相当大一笔支出,且经常你花费颇多,获得用户的转化率却不高。
他作为一家体检机构,平日没少打广告、发传单、入户宣传、买搜索网站竞价排名等等。
假设你宣传到位了一百人,有六十个是属于过目即不搭理类型,剩下的四十个会稍作了解。而这四十人里,会有大约三十五个人,因为目标不匹配,比如年轻人,对自己身体有自信;比如讳疾忌医,认为不体检就没问题的人群;比如单位早有定点体检,不愿意再额外花费之人。
最后剩下的五个有意向且对标人群,也会因为对价格犹豫、不信任私人机构、只相信三甲医院等原因而放弃。
最终,一百人的转化率若能有两名,就是非常可观的数据。
可和【不饿吗】合作后,一切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目标人群非常准确,老年人。
老年人,所有现代化宣传方式最难接触到的人群。
老年人,你要找出群体中一项指标都没有问题的个体,难于上青田。
通过【不饿吗】免费体检的老年人,大约只有五分之一能达到骑士标准,剩下的五分之四,问题相对严重,达不到骑手门槛。
这时候,机构就能目标非常明确的向其推荐定期体检套餐,以及部分保健用品,健康理疗套餐等,用户转化率大到惊人。基本上,每十个人里有一人能成为长期顾客后,十个人的体检费成本便能摊销。
而在实际运用中,转化率远远超过了10%。
除了想获得对口用户,负责人也是在赌,赌【不饿吗】能够飞黄腾达。
当其成为【不饿吗】的指定体检机构后,双方的命运就绑定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一次,他赌赢了。
对于“给所有应聘骑手的老年人免费体检,哪怕体检不通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举措,即便是在前期【不饿吗】口碑多级分化之时,也备受褒奖。
不少没有体检习惯,也舍不得花钱的老人,通过这次无门槛体检,检测出不少疾病前兆,其家人都对平台感恩戴德。
而当政府出面,高度赞扬【不饿吗】后,这项举措更是好评如潮,【不饿吗】成为了良心APP的代表,和其捆绑的体检机构与有荣焉,随着【不饿吗】版图的扩大飞速发展。
曾经错过【不饿吗】的体检机构悔不当初。
==
解决完体检费用,其次就是宣传费和补贴费。
成熟的O2O软件,这块费用是能从商户身上薅下来的。
然而【不饿吗】只是刚起步的APP,要不是国家如今禁止了外卖平台的垄断政策,恐怕都没有商家能够入住。
傅巧明自知拼不过大型外卖软件,于是借鉴了苟玳“免费上老年人兴趣班”的方式。
她推出了“晒出外卖和骑手合影,达到一定的数据,三十元内的支付餐费由平台全额补贴的活动。”
活动门槛不高,比如朋友圈 39个赞,微博99个赞,抖音2000浏览量,北城论坛20个不同用户的回复等等。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该宣传方式发酵极快,薅羊毛的方式不复杂,因而人传人,很快,北城的各社交媒体被【不饿吗】刷屏。
【免费吃外卖】的方式听起来和【免费上课】一样,都是亏本赚吆喝的买卖,其实不然。
第一、这种自发的刷屏宣传方式非常有效,远比大量投放广告来得节约和效果真实。和老年骑手的合影照片也博得巨大关注,以至于后期,许多人参加活动,压根不想兑换免费外卖,纯粹是想秀“和骑手合影”。朋友圈没张“和老人骑手合照”,那都不叫跟上时代。
第二、有关注、有流量、自然就有无限可能。就像【不怠学习】有了大量生源后,会有大量针对老年人的机构寻求合作。
【不饿吗】也一样,在其讨论度刚起来时,便有商家找上门,想要购买【不饿吗】的开屏广告和内版广告。
商户也愿意配合活动,提供免费产品和骑手运费。
宣传费和补贴费成功从平台转嫁至商户。
==
“节流”完成,第二招就要“开源”了。
传统外卖软件的盈利渠道,是通过挤压商家和骑手的所得来获利。
苟玳在创办【不饿吗】之初,就曾明确表示,平台绝对不克扣老年骑手的钱,也尽量平等对待所有商户。
不从其身上赚钱,就只能另辟蹊径。
傅巧明采用了苟玳所说的“创新思维、打破条框”方式,打算从其他方面入手。
傅巧明看上的第一个目标,是骑手装备,比如统一的自行车、服装、保温箱等。
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广告位。就像商场外的大屏,出租上的座套软广,城市公交站的电子海报等。
而且因为其使用者是老人群体,因而更加引人注目。
傅巧明刚写出方案,还没具体找商家洽谈,就有一家北城大工厂找上门。
这家大工厂平日专门帮国外某知名户外运动品牌做代工。这两年,董事长的儿子从国外留学回来,逐步接手企业。
新老板有能力也有野心,不甘于做代工,认为自己有技术、有材料、有渠道甚至有人脉,想打造一个自主新品牌。
新品牌想要立足,就需要好的宣传渠道,否则有可能百千万的宣传费砸下去,依旧悄无声息。
喜欢随时关注热点的新老板,在【不饿吗】刚引起争议时,便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次机会。尤其在看到苟玳前两次的创业履历后,更为坚信,苟玳不仅有才华,还有气运。
年轻老板有冲劲,说干就干、不管不顾,直接找上傅巧明,表示愿意为【不饿吗】量身定做全部骑手户外装备,甚至愿意支付不菲的合作费,唯一的需求,是成为【不饿吗】骑手唯一合作品牌,并在装备上印上足够显眼的LOGO。
对于天降大喜,傅巧明欣然接受,并表示无法成为唯一合作品牌,毕竟保不齐哪天有饮料企业、保洁用品企业等想寻求合作。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其成为户外装备指定品牌。
傅巧明看上的第二个目标,就是用户。
傅巧明直接抄袭了苟玳在【不怠学习】免费班后续留人的方法,巧妙用在了【不饿吗】会员上。
许多外卖软件的会员,无非就是每个月送你几张无门槛五六块钱的抵用券,不痛不痒,至于其他贵宾专属客服服务之类,形同虚设。
其适用的也是经常点外卖的人群。对于不常点外卖的群体,基本没有任何吸引力。
免费的优惠券领了都未必使用,更何况是花钱买优惠券。
傅巧明认为,既然要搞会员,就要大气实诚一点,要有老板学费全退的魄力。
于是,傅巧明推出了买会员188等于充188送188再返188的活动。
也就是说,用户买一个188元的会员,等于在账户中充值了188元,同时平台返还了188元无门槛充值金额,再送188元的优惠券。
简直和天上掉馅饼一般。
活动放开当日,就有15%的APP使用用户购买,当天新增APP用户近两万人,这对于一款只在北城使用的城市服务APP,是非常可怕的数字。
至于这次活动,听起来似乎也是赔本赚吆喝,实则不然。
傅巧明将苟玳的技巧运用得登峰造极。
以个人188元会员费,一万个用户就有188万,依次类推。稍有点金融基础的人都知道,现金当然要越早获得越好,才有利滚利滚利的无限可能。一次活动,直接带来数量极为可观的现金流。
返还的188元,并非一次返还,而是分成4个月,每个月47元。这项优惠,拖长了用户使用APP的寿命,避免用户在188元的充值款用完后卸载 APP的可能。在手机内留存四个月的生活类APP,若非槽点太多,大概率能让用户养成消费习惯。
与此同时,用户每个月恰好只消费47元外卖的可能性极少,大概率是溢出的。只要培养了在该APP上消费的习惯,多点餐,多消费,成本就被摊得极低,甚至于抵消。
至于所谓的188元优惠券,傅巧明就设想得更是巧妙。
她倒没有搞出提价再折扣的糊弄把戏,而是将188优惠券分成10张,每个月可用一张,专门用于平台每月19元会员专享的【不饿吗】礼包。
也就是说,会员用户每月只需要再支付两毛钱,便可获得一个价值19元 ,甚至远高于19元的礼袋。
这项优惠从表面看,【不饿吗】好像大出血,实则不然。
一来,用户周期大大延长,至少延伸了10个月。10个月,不但能让用户养成消费习惯,也能向用户推销各式新产品,促进消费。
二来,19元绝对不糊弄人的礼包,并非外卖,而是商品。傅巧明向北城各家商铺,企业寻求合作,对方提供赠品,【不饿吗】则帮其引流和宣传。
就像各厂家品牌做活动时,总会给些小恩小惠,比如印着品牌广告的纸巾、扇子、雨伞等,比如各种旅行装、小样等等。
【不饿吗】将其整合成非常可观的大礼包。
以至于【不饿吗】会员花费两毛钱买了礼包后,本并不抱多大希望,结果发现礼包内有一瓶沐浴液、一袋洗衣液、七八瓶不同牌子的饮料、以及各种小袋零食、试用装水乳套,以及大量优惠券和广告单。
惊呆的会员立马上网发帖,广而告之,瞬间新用户又增长了一波。
傅巧明把握“开源”“节流”两大招,辅以网友时不时提供的新思路,越做越顺,财源广进。
第60章 没有捷径
“老板 ?”
傅巧明的声音, 将苟玳从沉思拉回现实。
苟玳打量着眼前青春靓丽的傅巧明。
对方一点看不出已经跨过三十岁分水岭 ,孩子已经上幼儿园。
苟玳记得当初招聘时,傅巧明是整个团队看起来相对正常, 最没有槽点的。
他当初的想法很单纯, 团队成员爆雷点已经足够,还是需要一位有营运经验, 能干事的管理者, 撑住项目的前期运营。
可他只需要一位中庸的运营!
循规蹈矩即可!
不需要能够举一反三!
不需要带项目起死回生!
苟玳难得在心里咆哮。
傅巧明不知老板心声, 见老板平日温润的双眸有情绪流动,仿若高山幽谷中冲出一洪飞瀑, 平息之后,化成了宝石般透彻幽静的湖。
傅巧明第一百零二次感叹——画中仙非尘中人。
苟玳平复心情:“傅姐,你当初为何从前单位离职?”
苟玳对傅巧明的简历还有些许印象,名校研究生,此前有三份工作经历,时间不长, 岗位不高。
苟玳当初以为对方是“高分低能 ”型,擅长考试、不擅长工作,再加上对方开出的薪酬意向不高, 苟玳未察觉其非同凡响。
傅巧明不知老板为何发问,也坦诚相待。
傅巧明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初创公司,刚毕业的傅巧明干劲十足, 没日没夜问需求,做产品, 拉客户, 可以说一人撑起半边天。结果狗屁公司的老板分红提成一毛不拔, 连个画大饼的期权也舍不得分, 还要傅巧明理解公司刚起步,要有一家人思维。
傅巧明也不是傻子,果断拍屁股走人。让她解气的是 ,离职半年不到 ,这家公司就倒闭了,消失在茫茫创海 。
傅巧明第二份工作是在相对成熟的中型公司,虽然喜欢宣扬996、狼性文化,女上司脾气乖戾,好在薪酬待遇是上一份的数倍,傅巧明认为钱足矣抵消缺陷。
入职两年后,傅巧明意外怀孕了。她原本有些愧疚,因为跟进的项目正在关键时期。她怀孕五六个月时,仍然一周乘三趟飞的谈项目。
未曾想,公司并不想要支付她半年哺乳假的最低工资社保,也不愿意违反劳动合同法,支付赔偿金,于是搞出些下九流的手段。
比如大半夜打电话,要她明天提交并不着急的活动方案。
比如对她的策划书反复挑刺,退回二三十次 ,明里暗里贬损她一孕傻三年。
傅巧明自然知晓对方的算盘,她也不是软柿子,硬撑着熬到生产、哺乳期结束,果断辞职走人,打了个回马枪。
64/184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