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来自秦雪君的帮忙,张珏复习初中知识,预习高中课本时便轻松许多,只要照着笔记上的思路捋过去就行。
夸完孩子,老周又开始训话,主要内容依然是给孩子们紧紧皮,考的好的别得意,考得差的别气馁,距离中考还有一个半学期,大家都要继续加油。
至于成绩下滑严重的,以张珏对老周的了解,他八成会挑课间休息时间把孩子叫到没人的角落好好聊。
即使面对的是差生,老周也总会尽力给人留面子,小时候张珏没觉出什么,长大后才知道老周真是个好老师,教学厉害,也愿意尊重青春期少男少女们的想法。
想明白这点的时候,张珏为自己中二时期经常管老周叫地中海而羞愧了十秒。
同样的,张珏拿到美国站金牌那会儿,校长差点要给张珏开表彰大会、甚至叫人捧着花和横幅去机场接机。
幸好有老周力排众议,先打电话询问张珏的想法,张珏当时果断拒绝了校长的好意,之后才免去不少琐事。
他不是个爱张扬的性子,老周不说,其他同学都以为张珏是因为想走体育生的路子,才总是请假外出训练,校内和他情况相似的人不少,艺术生中也不乏请假党,张珏在其中也显得不再突兀。
加上花滑在国内的人气有限,青年组赛事更是只有老冰迷们才会关注,这会儿校内竟没几个人知道张珏已经在国际赛场上赢了两块牌子。
陈思佳是其中之一。
她的父亲是省队的冰球教练,有次随口说了句花滑省队挖了个超级天才,她才知道张珏早在今年居然还去过国外比赛。
等到12月上旬,也就是再过一个月,张珏就要再次前往北京,参加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的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那将会是聚焦全世界冰迷目光的顶级赛事,张珏则是第一位进入其中的中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
难以想象,那么小的身体里,居然有那么大的能量。
张珏的成绩很好,打架更厉害,从初二到现在,光是打架导致的检讨都写了近十份,连教导主任看到他都能熟稔的打声招呼——“是张珏啊,今天也好好念书,别惹事啊。”
但他从不欺负弱小,反到是校园内的霸凌团体被他锤了个遍,陈思佳长得漂亮,性格内向,以前总被欺负,但自这个学期开始后,竟是再没人敢来找她的麻烦。
都知道初三一班蹲着个张珏大魔王呢。
张珏也许不知道,他在校内其实很有人气,大家都觉得他可爱又厉害,像童话里的小王子,虽然没有白马,没有皇冠,却有可以刺破阴霾的勇敢与正直。
但因为从小就长得好的关系,张珏早就习惯了路人偷看的目光,自然不知道自己重活一回,竟是又成了校园风云人物。
对,又,张珏现在的瓢可是成年的,还能时不时和中学的小屁孩们打上一架,可见在上辈子的中二期,这家伙在师长眼中是什么级别的混世魔王。
孙悟空大闹天宫都没他那股折腾劲。
因为不用上晚自习,张珏放学比别人都早,他斜挎着迷彩书包走在人流之中,外套袖子挽起,周围全是穿着肥大校服的青少年。
微凉的秋风卷着片红枫叶飘过他的视野,校园里去年才种上大批挪威红枫,到了秋天,整座校园就像被火烧云盖住似的。
在张珏的记忆中,13岁的秋季寒冷又萧瑟,充斥着酒精与阴霾,还有校园欺凌、暴力、老师失望的眼神……
还是现在的13岁更好,虽然辛苦了点,但特别幸福。
张珏捡起一片完整的枫叶,打算回去做书签用。
校门口停着辆看起来十分沧桑的小金杯,这破车连车窗都是手摇的,沈流对张珏挥挥手,张珏窜上副驾驶,手里便被塞了个保温杯。
沈流拧车钥匙,整辆车发出一种比张珏的3F更加诡异,仿佛老态龙钟的老太爷绝望嘶吼的声音。
“今天的训练量会比较大,喝点蛋白粉,给你的钙片和维生素有没有按时吃?你爸爸有按时送你去秦大夫家里做针灸保养吧,他忙得话就叫我来接你……”
沈流说了一大串,张珏嗯嗯的学熊猫叫,拧开杯盖吹了吹水汽。
沈流不住的叹气:“唉……我本来不想这么早教你这个的。”
谁知道熊孩子练个3F要死要活的,出3A却那么利索,简直像为阿克塞尔跳而生一般,在3A后面接连跳的训练也进行顺利。
“我会限制你的训练次数,隔一天才练一次,每次的跳跃次数不能超过15次,练到什么程度看你自己,就算你练不好,也要等15岁后,我才会给你加训练量,我不在场的时候不许偷偷练,那玩意一个不小心就要受伤的,听到没有?”
“张珏,说话。”
张珏露出乖巧的笑:“听到了听到了。”
看他这幅模样,沈流越加不放心,差点就要当场反悔。
真是被猪油蒙了心了,沈流暗暗后悔,他当初怎么就答应张珏,只要张珏练成3A+3T的连跳,就让这熊孩子解锁四周跳的训练的?
作者有话要说:唉,按规矩来吧,我二更,大家明早看哈。
对之前的版本不满意,所以修了一遍。
沈教练该庆幸自己没撞上张珏真正的中二期,不然他能比老周更秃。
不知为啥,突然有点想写叛逆期小玉练花滑的if线啊……算了,放番外吧。
第31章 师弟
下午六点整,徐绰与其他省队的运动员跟着明嘉教练上滑行课。
明嘉采用了Tabata的运动理念,一旦音乐响起,运动员们就要开始用最大速度滑行,期间左右足要交换使用转三(花滑步法动作之一),20秒后停止,歇10秒,然后重新开始冲刺。
如此循环往复8组,也就是4分钟,明嘉就会给他们将步法动作从转三换成其他的。
这是一种又练体力又练滑行的训练方式,最初是张俊宝对张珏的体力不满意,体脂对于运动员来说也偏高,便让他用这种Tabata的节奏进行最大速度的冲刺跑。
明嘉看到以后,认为这是个折腾运动员的好方法,便将之用到滑行课上,自从进了H省省队,徐绰不仅滑行有了进步,体力都变好了,吃饭也更香了,偏偏女单对体重管控得非常严格,徐绰因此经常处于一种及其渴望食物的状态中。
嗯,就和张珏一样,师兄妹都是听到吃饭跑得比田径队还快的人。
自然,这种基础训练张珏也是要做的,这是他们下午最后的训练,也是集体大课。
张珏的冰上最大冲刺速度十分惊人,普通的单人滑、双人滑运动员压根追不上,也就一对成年组的冰舞组合和他差不多。
但滑行可是冰舞的核心技术,只是能和张珏差不多,而非超过他这点,已经足以让在场的冰舞运动员内心羞愧了。
丢人呐,连个青年组男单都滑不过。
徐绰追师兄追得也很辛苦,在她累得半死的时候,一个留着的男孩却闷不吭声的紧跟上去。
这是上周才开始在这训练的男孩,叫察罕不花(白犍牛),10岁,在三中附近的桂花香小学读四年级,父亲早逝,母亲在菜市场卖牛羊肉,还有个哥哥在三中念书。
单亲家庭,还要供两孩子,察罕不花自然没钱去找教练上私课,平时就在公园里滑野冰,这孩子身子骨好,摔摔打打的竟然也没怎么伤过,就这样练出了四种两周跳。
张俊宝原本趁着周末,带两个外甥去公园里喂鸽子、骑马拍照,然后在公园的野冰场看到察罕不花磕磕绊绊的练两周跳。
小朋友有着蒙族人特有的结实骨架,空中转速不行,蹦起来的高度却相当惊人,且滑得很快,张珏过去和人聊了一阵,就知道了不少关于他的事。
据说是因为身高差不多,察罕不花刚开始以为张珏和他一样是小学生,所以一点戒心都没有,张珏问什么他说什么。
小朋友有学民族舞,但没专门练过花样滑冰,跳跃全是自己在公园看别人的动作练出来的。
张俊宝一惊,心想这好像是个天才啊,于是张珏圆满退场,老舅上前做了几个测试,转头就给宋城打了电话。
总之,现在察罕不花被安排进了市队,每个月有几百块的补贴(这是察罕不花的家人愿意送他过来训练的总要原因),而且从他的训练场地在省队,每天也在省队食堂吃免费营养餐来看,宋城是不打算放过这个人才了。
也只有张珏才知道,幸好他现在把察罕不花忽悠过来,不然等再过一年,察罕不花就要被路过此地的J省教练捡走,去做黄莺、关临的队友了。
在上辈子,金子暄日常崩比赛崩心态的时候,总是可靠的察罕不花顶上去,他也因此被冰迷们亲切的称为牛哥。
全锦赛的时候还有粉丝给他喊口号:“牛哥牛哥,最可靠的牛哥,我们可敬可爱的蒙族二哥。”
察罕不花最大的弱点是基础不好,但他毅力惊人,且据说身板极端结实,怎么练都不受伤,所以在张珏死前一年,察罕不花以20岁“高龄”完成了第一个四周跳,加上他那充满蒙古民族风情的表演风格,世界排名一直稳定提升。
还有,察罕不花成年后的身高是一米七,发育关挺好过的。
这次下课的时候,张珏没有第一时间去吃饭,而是坐在场边,让杨治安为他处理伤口。
小孩太累了,上滑行课时摔了一跤,被路过的运动员的冰刀划了一下,胳膊上多了道口子。。
这会儿杨志远给他贴纱布,叮嘱着:“回去后别让伤口碰水啊。”
张珏苦着脸:“你昨天也这么说,我两天没洗澡,人都臭了。”
他不是体味重的类型,但架不住运动员天天挥汗如雨,不洗真不行。
杨志远面无表情:“谁叫你昨天也摔破皮了,还摔得是右胳膊,这下你可左右对称了。”
小孩咳了一声,他昨天受伤是练四周跳练的,因为本身的跳跃高度、转体能力都还不足以完成四周跳,但他偏喜欢跳,典型的人菜瘾还大,让教练们看着脑阔疼。
等处理好胳膊上的伤口,他自己俯身扒下冰鞋。
张珏的脚踝上有一圈浅淡的瘢痕,这是长期穿冰鞋训练,皮肤与坚硬的冰鞋摩擦时导致,是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标志。
只要看到这么一圈瘢痕,不用说了,不是花滑就是速滑,要么就是打冰球的。
张珏的左脚大拇指有一个高强度训练磨出来的水泡,现在水泡破了,脱袜子时疼得他直吸凉气。
张珏从年初恢复花滑训练到现在已有近12个月,在此期间,张珏不仅集齐了六种三周跳,各种33连跳,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惨重。
他年纪小,长辈保护得精心,脚踝暂时没出现花滑选手常见的变形,这种磕磕碰碰的皮外伤却早就成了日常。
沈教练蹲边上,将冰袋压在他脚踝上,又心疼又苦恼。
“咱们明天就要出发去北京了,伤成这样可怎么搞哦。”
张教练也蹲着给张师兄压另一只脚:“没关系,我们这次特意提前几天过去,正好他每次坐飞机都不舒坦,让他好好歇一天,合乐开始前都不上大强度训练了。”
这时张珏把脏袜子往运动包里塞,张教练骂他:“干啥玩意呢?袜子那么臭,能和水壶、擦脸毛巾这些碰脸的东西放一块吗?拿塑料袋包一下。”
骂完孩子,张俊宝和其他学生交代训练的事:“大师兄要比总决赛,教练得带他去北京,你们要不要跟着去看看?队里包食宿,去见见世面挺好,还可以借国家队的场地训练。”
“如果不去的话,就让明教练带你们。”
徐绰上前一步,坚定地说道:“我要去北京。”
张俊宝点头,转脸露出个慈爱的微笑,问最听话的小徒弟:“不花呢?我问过你妈妈了,她说看你自己。”
察罕不花憨实的挠头笑:“我、我也去。”
第32章 语言
本次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在12月9日正式开赛,张珏12月5日就到了北京。
这次他不再掩饰自己晕机的毛病,进了酒店连晚饭都没吃,就砰的倒床上睡个昏天黑地,和他住一间的察罕不花小朋友轻手轻脚的放行李,生怕打扰了师兄的好眠。
徐绰靠在门口招手:“不花,快来。”
两个小朋友坐电梯到了2楼,这家综合酒店的二楼是茶苑,走廊有一面落地窗,两个孩子便靠在窗边,看到一辆大巴停在酒店门口,不断有穿着有枫叶图案的运动外套的运动员走下来。
大巴附近围着不少记者,他们环绕着运动员,如同众星捧月。
徐绰小声说道:“是加国的运动员,他们的冰舞是强势项目,不花,你看那两个才下车的。”
察罕不花看去,一位高大俊美的白人男性正扶着一个妖娆美艳的拉丁美人走下巴士,还顺手将对方背包扛到自己肩上。
小孩不由自主的惊叹道:“他们长得好好看。”
“他们是温哥华冬奥的冰舞冠军,男伴朱林和女伴斯蒂芬妮,今年分别19岁和21岁,号称是自90年代的GP组合后最有天赋的冰舞组合。”
徐绰撇嘴:“其实他们的水平和亚军差不多,主要是温哥华冬奥就在加国主办,主场作战,而且他们两个是这一届冬奥里长得最好看……”
花滑是颜狗项目,颜值高的运动员总是更容易出头,朱林与斯蒂芬妮的颜值高到第一次参加冬奥,便被媒体冠上温哥华冬奥最养眼运动员的头衔、裁判在他们和一对更资深的美国组合之间纠结许久,到底把他们捧上了冠军宝座,这对看资历打分的冰舞项目来说,也算是奇迹了。
察罕不花懵懵懂懂:“那师兄以后参加奥运的话,是不是也能加更多分?”
徐绰摇头:“他的脸应该能抵掉一部分的压分吧,加分是不可能加分的。”
加国选手也属于北美系,待遇不是他们能比的。
因为花滑吃的是青春饭,运动员们都满脸胶原蛋白,加上在室内运动,汗没少流,新陈代谢健康,但又不会晒到太阳,一个个甭提皮肤多好了,再加上身材好、比例棒,怎么看都不会丑。
察罕不花知道自己骨架太过粗壮,他永远没法和师兄一样穿着闪亮的考斯滕,在冰上飘飘若仙,跳跃也不够轻盈,他还特黑,到了晚上就找不见了。
小朋友觉得自己这辈子是吃不到颜值福利了,以后想要有好成绩的话,除了努力别无他法。
24/193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