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总裁在后宫崛起(穿越重生)——人型代码

时间:2021-05-15 10:56:40  作者:人型代码
  “我知道了,谢了。”
  齐素望着齐鞘这会儿平淡的神情,一时也猜不到他这位堂哥心中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第141章 大雪一候
  齐鞘是真的太平静了,这种平静令齐素觉得很不简单。在他的印象中,他这位堂哥小时候过得日子简直苦不堪言,尤其是在他生父去世之后,他就像个沙包一样被那一家的孩子们欺负着……他能活着长大,在齐素看来都是一个奇迹。因此,齐素以己度人,他觉得若是换成他,自幼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他是肯定会恨那一家人的。他会希望看到他们被惩戒,看到他们倒地求饶,看得他们痛哭懊悔,看到他们生不如死……
  也正因此,齐素这会是真有些迷惑,他突然发现,他看不透这位堂兄了,他此时此刻到底在想什么呢?
  齐鞘在想什么?他这会儿只是在感慨高悦手段高明!昨日,高悦只让他将老纨绔丢人丢到毕焰君面前的消息,传给齐氏宗祠的掌权人,又让他准备了三份‘卖身契’交给老纨绔,最后交代他想法子吓唬吓唬老纨绔,没想到今天就有了这样一初好戏看。
  齐鞘仔细琢磨着这件事的前后关系,越想越觉高悦这人对人心的把控,实在令人折服。他想,现在高兴还是太早,更好看得恐怕还在后面呢。
  齐素盯着他堂哥看了一会儿,见他一直不说话,就关心地问:“哥,你怎么了?是不是心里难受?”
  齐鞘用力握了一下齐素的肩,道:“我没事的。”
  “哦,那”齐素突然又往四下看了一圈,确认没人,才又附耳对他哥说:“我回来之前,听见阿翁说了,还会送那几个堂弟进宫的。他们,他们会怎么样?”
  他们会怎么样,齐鞘也说不好,因为高悦昨天肯定已经安排好了。于是,他就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
  齐素见齐鞘依旧面无表情,还好似有些心不在焉,便没再追问,而是拉着齐鞘问起了公务上的事情。高悦让他出套卷子,他想好好表现,奈何有些地方他拿不准,这些天倒是经常来找齐鞘给他参谋。
  齐素从小就是个酷爱河工水图的痴人,一说起这些来,就总是忘乎所以。没一会儿他就将家族里的那些破事儿给扔到犄角旮旯里去了。
  几日后,后宫里的人都听说了一个消息,后宫进新人了——新人出身自齐良人的母族——新人有三位,新人——新人被安排去了辛奴所刷马桶?!!
  娘啊,这是什么神转折?!
  齐良人难道都不为他们同族的哥儿说句话吗?什么?听说是高毕焰直接下的令?!哦,好吧,那位如今确实没人敢惹!不过,虽然高悦没人敢惹,但这个操作也搁不住嫔妃们琢磨呀。她们想来想去,一致认为,高毕焰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要杀鸡给猴看,这是在拿齐家给她们所有人敲警钟,提醒她们老老实实在后宫里数花儿、拔草儿,不要动什么歪心思企图争宠,否则,下场可能比刷马桶更惨!
  嫔妃们忽然觉得这个冬天好似特别难过——因为,花、草都枯萎了。相当于后宫里唯一的生活乐趣也被季节给剥夺了,想争宠又不敢;想动动歪心思吧,如今连个对手都找不出来;皇上依旧不来后宫不理她们,又没有八卦可说,这日子无聊的,呵!
  嫔妃们每日无精打采,俨然真成了后宫里的一群混吃等死的米虫。
  高悦听说这事后,没出三天,就给她们派了个活儿——做棉衣。
  以各宫为单位,每做出三千件棉衣可以领一朵小红花,六千件一朵半,一万件两朵。小红花可逐年累积,达到五朵可晋位一级!
  ——好似在说,‘日’不动万的嫔妃,就别在大周后宫混了!
  此令一出,后宫一时轰动,嫔妃们嘴上说着‘这什么破玩意儿’,背地里却一个个摩拳擦掌,暗暗较劲儿。如今的后宫,太过平静和谐,这令骨子里争强好胜的嫔妃们丝毫没有用武之地,好不容易有了个竞争项目,她们怎么可能不激动!不就是做棉衣吗,又不是都让她们自己动手,她们监督好衣服的质量,别到时候为了冲量拿出去的衣服做工太差让人家笑话就行!
  这件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太后耳里,她听完后,笑着给了高悦一句评价,道:“这孩子,鬼点子可真多。”
  高悦让后宫做棉衣,是为了给戍边将士送温暖。他虽然生在现代,却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谐稳定,人们平静和平的生活并不是上天赐予,而是有无数戍边战士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这些人是大周的英雄,值得被所有百姓温柔以待。
  如今的天气,一日寒胜一日,高悦心中挂念着四疆战士,知道户部李尚书早就安排了过冬物资送往各地驻军。不过,朝廷安排是朝廷安排的,皇家后宫出品的自然又是另外一层意思!
  皇上后宫做出来的棉衣代表着皇帝,高悦甚至让各宫在自己做的棉衣上绣上各宫的名字,他们景阳宫做出来的,他就让人都在衣领里面绣上了景阳宫三个字,那三个字还是他亲手写的。
  因为这件事,那天夜里,周斐琦抱着高悦亲了很久,他不停地在说‘谢谢你’。
  后宫里的动向一直是京城贵妇们的航向标,这事很快就传到了宫外,许多命妇竟然都自发地跟风了起来。就比如,高悦的那位表婶,她就发动了高府的所有仆役,准备做出一千件棉衣直接送到户部!如今她是以高悦为荣,因为她听说这件事是高悦倡导的,便立刻响应起来。
  她不但自己响应,她还给江南高家去了信,号召江南高家的所有妇人们都加紧赶制棉衣,直接送到渭水河畔的花将军手里。高家刚闹出了高世通那么个败类,正是急需一个机会表忠心的时候,因此家主收到这封信立刻便召开了宗族会议,将这件事安排了下去。
  也多亏花自盈将军监督修葺渭水大坝,驻军之地离江南高家并不太远。如今,虽说渭水大坝早已修好近一月有余,但花自盈将军却不知何因并未回去,依旧带着之前的那些将士,驻扎在大坝附近。也正因此,江南高家总算有了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花将军收到那批棉衣的时候很是诧异,等听说是江南高家送来的,再结合最近听闻的宫中轶事便大笑道:“京中出了个高毕焰,好在江南还有个高家,瞧瞧咱们镇南军可是第一批收到‘增’衣的吧?等下次回京,我可得跟那几个好好显一显!!!”
  众将士也跟着大笑起来。
  这件事后来传回了平京。一下子就令京城里的那些世家们再也坐不住了。其实,这事传开之后,不仅平京里的世家着急上火,大周境内,许多世家大族纷纷效仿。
  一时间,好似这个冬季突然流行起了做棉衣送将士的热潮,在这股流行之风吹起来后,仿佛这个冬天都不那么冷了!
  江南高家本是抱着将功补过的心态,这批棉衣送完了,依旧低调做人。与他们情况相似的,当然要数齐家了。齐家的老祖长,听说毕焰君下了这个做棉衣的令之后,就召集族人立刻响应。若问他为何如此积极,当然是念及毕焰君没有要了那几个新入宫的人的性命。在这位老祖长的认知里,那三个被送进宫的齐家哥儿就相当于是他们齐家送给毕焰君发泄的怒火的工具,他原本只盼着毕焰君把那三个人折磨致死后心里舒坦了,就别找齐家的不是了,却怎么也没想到,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让他们去做做苦力。
  他都听齐素说了,那之后,齐素向齐鞘打听三人在宫里的情况,齐鞘的回话是‘每日哭,也不干活,掌事太监也不会为难他们的。’
  之所以,为什么不会为难?齐氏这位老祖长认为,那必然是毕焰君网开一面的原因。
  现在看来,高毕焰到底要怎么安排那三人已经不重要了,齐氏老祖长更关心的是齐鞘和齐素这两个人的前途,因此他必须要让毕焰君知道,虽然齐氏的个别人不懂事,但是整个齐家都是支持他高毕焰的。
  齐氏赶制的这批棉衣有一千件,直接交到了户部统一分配。那天,齐氏这位老祖长亲自去了户部,见到了高悦——他临走之前,悄悄和高悦说了一句:“毕焰君放心,那些曾经碍着您眼的东西,已经永远都不会再出现了。”
  高悦也小声说了一句:“老祖长也放心,齐鞘与本君情同手足,本君定会护他周全。”
  这位老祖长眼中闪过一道别人看不懂的精光,随即,他大笑一声,对高悦郑重一礼,道:“好。那便有劳毕焰君。老夫告辞了。”
  老祖长的话别人或许不懂,高悦却明白,不过是几日前,那个老纨绔因重伤不愈,已撒手人寰,一命呜呼了。他会知道得这么清楚,也是因为,那日齐鞘突然对他说:“……我可不可以,和你做一辆马车回宫?”
  高悦看他神情略有恍惚,知他定然是出了什么事,便将他拉上了车。他没想到,齐鞘一上马车,就一把抱住他‘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高悦从齐鞘泣不成声的碎言断语中听出了这样一句话——
  “……他死了……终于死了……我阿父的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安息了……”
  “……阿父的眼睛可以闭上了……”
  “……阿悦,我好高兴,好高兴……”
 
 
第142章 大雪二候
  老纨绔死了,齐鞘心里的恨也成了无的之矢,最终化为了悲伤的泪水,宣泄而出。高悦轻轻拍着他,什么也没说,因为他知道,这一刻的齐鞘并不需要言语上的安慰,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分享此刻心情的挚友。
  因此,高悦选择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选择了安静的陪伴。
  这天晚上,高悦回了景阳宫,他在后面的良人所里,陪着齐鞘聊了半宿,第二日,齐鞘去了户部,高悦留在了宫中,他醒来的时,日头已高悬,小幸子伺候他更衣,告诉他‘子弦道长回宫了。’
  子弦道长回宫,依旧是来担任太医正的职位。因赫连野被留在了东郊,赤云道长去了东海,去之前,他让子弦尽快回到高毕焰身边照顾,子弦这次进宫,还带来了一封赤云道长写给皇帝周斐琦的信。
  那信上写得是赤云道长最近夜晚观星的启示,言蚩尤落朱雀,南方有兵患。
  如今东海战事悄然打响,已有月余,据李景传回的战报,已连下五岛,形势可谓一片大好。因为是游击战,打得又是‘陈’字帅旗,一开始千岛国还有倭寇都将这股流动武力当成了盗匪来防御,然而随着岛屿连失,他们似乎也渐渐明白,这股军事力量只是大周变了个花样儿给他们设了一道障眼法而已。
  千岛和倭寇反应过来之后,最近一段时间沽城各大小码头也同样出现了海上流寇作乱。伪装行为和李景所帅的‘陈’家军如出一辙,能看得出就是丢了岛屿的东瀛倭寇不甘心就此‘切腹’,反过来想要趁机拿下沽城。
  这这样的局势下,南疆那边的苗蛮反应看不出有什么兵动的苗头。
  西境诸番国,一直以来都是最安分守己的。北疆的战事已被周斐琦巧妙化解,如今北漠新王上位,正忙着内部统一。新王呼邪需要大周的支持,不可能再搞什么幺蛾子。
  所以,周斐琦看完道长这封信后,便拿出了花自盈前不久才发回来的迷信,那上面有简短的一句话:苗蛮有异,似换日。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苗蛮内部政权也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有精力挑起南疆战争吗?
  不过,赤云道长的话周斐琦还是宁愿信其有,因此,他给花自盈发了密旨,嘱其防范苗蛮。
  数日后,周斐琦收到了花自盈发来的密函,其中写道:苗蛮内变,宝岛女妃发动政变,苗蛮王朝或将覆灭。
  原来这兵患应在了苗蛮,周斐琦松了一口气儿,同时也想到了流民的问题。他给花自盈又发了一封密函,令其趁机攻下苗蛮一城,用以收留苗蛮流民。
  这是周斐琦的仁义之举,花自盈深领圣意,他几乎是连夜带走了渭水河畔的镇南军,一路向南疾行,神不知鬼不觉地一举拿下了苗蛮边陲的一座小镇,拿下镇子的当天,他又传令三军,不准残害百姓,且若有流民来奔一律收留入镇。紧接着,花自盈就以这个小镇为基点,用了十天时间,又拿下了周边三镇——
  自此,大周的南疆边线,从这个小镇开始,向南不断扩张。而随着苗蛮内斗的不断升级,国内的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听说北部边境附近的大周军区内对流民的关照政策非常好,去了之后不但有吃有穿还给房子住,相比之下,与其留在王都等死,还不如去投奔大周——
  于是越来越多的苗蛮百姓在向北迁徙,而随着大周军的仁义之举,其仁义之名也在百姓之间流传开来。甚至苗蛮内斗到了后期,就连许多苗蛮的守城之将都出于爱民之心,在大周军打来之后,不再负隅顽抗,甚至有主动投城之人。
  也因此,在苗蛮的这场内斗中,大周镇南军竟成为了最终赢家,几乎没怎么费力就占据了苗蛮的半壁江山。而苗蛮百姓也几乎有八成都集中在了周军保护区。
  苗蛮的政权,最终落在了宝岛手里。这场夺权是宝岛女妃嫁给苗蛮王之后,就筹划已久的。她之前借助苗蛮商船广收粮、药的举动,本身就吧迷惑苗蛮王的举动,那些足以够一城之民吃上好几个月的粮食,根本就不是为了北上攻打大周,而是为了夺取苗蛮王的政权所做的准备。
  宝岛这个国家常年屈居一岛,早就向往陆地生活,他们这次夺权也算是筹谋已久。因距离宝岛最近的陆地全都在苗蛮境内,他们为了以后方便统计自然是会优先争取苗蛮南部地区。至于北部的半壁江山落到了大周军队手里,这本来就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宝岛一届岛国,就算用再多手段,也抵不过大周万里江山养出来的兵强马壮。
  打不过,宝岛也不会硬扛,他们将自己所要的陆地纳入囊中后,就反手将原苗蛮王室推到了大周军面前,至此苗蛮疆土彻底被分割成了三份:北边是大周镇南军护民区,中间是苗蛮王余部,南边是宝岛新苗政权。
  因三个统治区政策各不相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尽办法往大周护民区里跑,因为,宝岛政权对苗疆土著居民并不友好,他们恨不得杀尽旧人或将苗蛮的土著居民当成奴隶一般使唤,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怎么可能受得了?所以,在宝岛控制的南部地区百姓暴动起义频起,战火的硝烟似乎从未在这个区域停止过。
  中部地区是老苗蛮王的统辖范围,他这个区背腹受敌,因此对出入往来的人员盘查得十分严格,但凡发现一点儿奸细的苗头,不问缘由立刻斩杀!百姓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整日过得战战兢兢,没过多久就怨声四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