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前些。”
阮卿低头来到曹操案前。
“到这来。”曹操指着自己身边不远处。
阮卿低着头到了那块地方。
“以后操处理公务时你便站在此处。”
“诺。”阮卿应着。曹操低头处理起案上的公务来。阮卿便在一旁立着,不知过了多久便无聊的打起瞌睡。
“慕尔。”曹操出声唤道。
阮卿惊醒,忙应道:“在。”
“这一摞操已经看过了,你在这拿笔每个都签上操的名吧。”曹操指了指案边。
“是。”阮卿深吸了一口气,跪坐在案的右边,展开一卷竹简,拿毛笔沾了墨,刚要落笔时抬头小心问道:“只写名么,还用不用写字。”曹操斜看了阮卿一眼:“不必。”
“哦。”阮卿埋头去写。
桌案并不短,并且曹操用的这案朴素的很,并没有两边翘起的部分,因此阮卿写的还算舒服。
曹操没多少公务,看了一会便看完了,放下手中竹简后便看着自己身边认真写着字的阮卿。
‘这小子不聪明。’这是曹操对阮卿的评价。
曹操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也很喜欢和聪明的人说话,比如戏志才,夏侯惇。袁绍、袁术虽然和他一起长大,但是袁术不聪明,有如今作为不过靠着祖上留下的名声而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曹操有些瞧不上袁术,但是身为庶子的袁绍虽然有些优柔寡断,但脑子反应挺快,因此曹操与庶子袁绍的关系不错。
‘再看看吧。’曹操心里想,再看看阮卿是否真的如此蠢笨畏缩,若真如此,那便将阮卿当个普通人养着,他曹操身边不用闲人。
未过几日十八路诸侯便到齐。十八路诸侯的营地连在一起,足足二百多里,锦旗飞扬,人影蹿动,十分震撼。
第二日十八路诸侯会盟,歃血誓盟。共讨董卓,匡扶汉室。众人推袁绍为盟主,袁术掌管粮草,孙坚为前锋杀本泗水关,各部守好各地以做接应。曹操任奋武将军一职。
“孙文台大胜,传来捷报,并向袁公路处催粮。”曹操对着坐在一旁的戏忠道。
阮卿已经在曹操身边待了好几天了,这几天他长了不少见识,什么阴谋阳谋局势分析,排兵布阵,听的一愣一愣,对曹操也愈发崇拜。
他觉得曹操好聪明好厉害,不仅写诗写的好,打仗也是一流。阮卿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不拖曹营的后退腿。
阮卿以前只待在桃花源,就是出源也有南华照顾,因此算是一个社会小白,他这两日跟在曹操身边办了不少错事,虽然曹操不喜欢对阮卿有过多批评,因为曹操觉得那没用,因此只是哈哈一笑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有时候直接无视这件事,但是阮卿还是觉得好难为情,也愈发谨慎。
别的不说,就说一件,曹操处理完公务有的是要再发下去的,曹操喜欢将公务处理完后让阮卿一起发下去,东西多了阮卿难免迷糊就送错了,为此阮卿不知多少次弯腰道歉,又多跑几趟,对此曹操只是哈哈一笑当玩笑一样说了一句,“无妨,下次注意些。”阮卿便感动的一塌糊涂,更加尽力办事。
阮卿突然觉得这就是曹操的魅力,吸引着麾下人为他舍生忘死。总之,阮卿觉得自己这几天跌的头破血流,又好像一个木耳吸取着营养迅速长大。
只听戏忠笑了声 “不出数日,孙文台必败。”
“哦?志才何以见得?”曹操有些好奇,阮卿也竖起耳朵。
“孙文台为何要去催粮,无非是粮草将尽,而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袁术分拨粮草,就算各路诸侯他有所遗漏但孙文台为前锋汜水关,这一点袁术是万不会遗漏的。
再者,孙文台未到汜水关时便有鲍信恐其先行立功,便遣其弟先孙文台至汜水关搦站。俗话说,祸起萧墙,各路诸侯心怀不一,又如何取胜?
因此孙文台恐将败,败于……”戏志才嘴角扯起嘲讽的微笑:“败于自己人之手。”
“!”阮卿很震惊,他觉着这话震撼三观,打仗不应该自己人盼着自己人赢吗,为什么要使绊子?
相对于阮卿的震惊,曹操显得十分平静,他只是点点头皱眉沉思,过了一会才问,“志才以为,吾当如何?”
“董卓居京师控天子,此为天时,京师有虎牢关此处险要之地,此为地利,而盟军天时地利人和皆无,此次会盟必败。而主公此次,为名为利皆可。”
曹操叹了口气,“董卓,不当亡么?”
“起码不是现在,京师之事,朝中自有能臣谋划,只看何进,十常侍之事又何需外臣相帮?主公目前只安心招兵买马夺一安身之地就好。”
---------------
第7章
==============================
听说华雄来城下举着孙坚的头盔来挑战了,阮卿很想跟着曹操去大寨里凑凑热闹,观战一番,但是……主簿没这义务,唉……
这个时代真的很恐怖,如今西域的道路打通没多久,很多好吃的没传来,阮卿实在没什么动手能力和知识储存,做不出什么美食。
好在经过多年的修炼,阮卿可以做到多日不吃食儿了。因此阮卿要是找不到好吃的东西一般都不下口,而在军营也没啥好吃的。
阮卿许多年都不曾变过的辟谷时间在这由五天直飙到了十天,果然人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这个时代真没啥休闲的玩意。虽然知道要好好学习,但这个时代的书籍大多都传写携带不方便,因此只有世家子弟才有机会读书,而一个家族的底蕴便看藏书的多少。
因为行军带着几箱子竹简不便,所以曹操只带了几卷孙子兵法。阮卿在曹操同意的情况下也翻了翻……
算了,不懂,懂了也记不住,看了几卷下来阮卿就记住了开头那句‘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还有一句曹操经常在阮卿耳边念叨的‘兵者,诡道也。’其他的一句也没记住。
阮卿最烦背书了,因为自己背的慢,背下来了还忘,哪怕背的再熟几个月不复习也得忘了,阮卿觉得太费脑子,于是就不看了。
曹操让阮卿代笔写名字的文书阮卿都有看,虽然是些杂七杂八的事,什么军队调动,什么粮食支出后的汇总,但是阮卿当个热闹看看也能看磨不少时间,这东西也不是白看,起码阮卿知道安营扎寨的基本常识了。
“唉……”在阮卿叹息了一百八十次的时候,终于听到别人的声音,清朗坦荡,“何人在此徘徊?”
阮卿抬头看看四周,见没人,又看向发声的人。只见来人丰神俊朗,相貌堂堂,银铠银枪,头盔上一点朱红随风舞动,身形高大健美,威风凛凛。好一身浩然气,长立天地间。
“子龙!”阮卿见到熟人高兴的奔了过去,好似一个软趴趴的小奶狗。
“阿卿。”赵云看到阮卿颇为惊异,“你怎会在此?”
说起来赵云还算阮卿的师侄。庄子昔作《南华》所以也被世人称作南华仙人。南华习道,遂长寿,在这世间也收过几个徒弟,这一代有左慈,华佗,张机,王越,童渊。童渊的关门弟子正是赵云。
阮卿小时候和赵云的关系不错,看见赵云也不喊师侄,就阿云阿云的叫,等赵云有了字他就改口叫子龙了。
赵云虽性格温驯,但那时也是少年,对自一个比自己小六岁的师叔叫不出口,于是便耐心哄阮卿,骗着阮卿让自己不必叫师叔。阮卿脑子不转弯,真就上钩了,许了赵云的要求,又因赵云对自己好,于是自己也不端长辈的架子,在赵云面前愈发肆无忌惮。
阮卿走路有发呆的习惯,经赵云这么一说,他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袁绍的营地。
“师傅把我丢出来了,让我跟着曹……”阮卿想了想自家主公的职务,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啥,于是取了个最大众的说,“让我跟曹孟德将军。”
“可是身怀宝刀行刺董卓,又发布天子诏书号召各路诸侯共同擒贼的曹操?”赵云问。
“是。”阮卿自豪的点头,他觉得自己主公好厉害,以前他就很崇拜赵云师侄,没想到赵云师侄都知道主公的事迹。
“那便好好跟着曹将军做一番伟业。”赵云拍拍阮卿的肩膀。
“好。”阮卿抬头看着因年长自己便高了许多的赵云道:“子龙,你怎么在这里?”
“云现居袁盟主帐下。”赵云正色。
‘好想把子龙挖过来啊,但是当着属下的面说人家主公的不好好像挺缺德的。’
“那子龙以为袁绍如何?”阮卿抬眸看着赵云,湿漉漉的眼睛让赵云想到了自己的那匹照夜玉狮子马。
“……”这个问题赵云无法回答,因为赵云来了这么久,只有远远的见过袁绍一面,现在赵云不过一个巡营的小兵而已。
“怎么样?”阮卿又摇了摇赵云的手臂。
“云还未见过主公。”赵云目光有些暗淡,不过一派淡然的揉揉阮卿的头。
“!”阮卿震惊了,“为什么?子龙这么厉害,袁绍都不知道么?”
“主公事务繁忙。”赵云正色。
“那也不是埋没人才的理由。”阮卿替赵云不值:“卿的主公说过,不能认识自己帐下的人才能,并善于利用,就是身为人主的过失。”
“曹将军是一个好主公。”赵云笑着又揉了揉阮卿的头发。
阮卿跟了曹操这么几天,那小脑瓜也灵活了不少,这时他的脑子飞速运转,想着怎么把赵云挖过来。
赵云性格虽温驯,但也是个很倔强的人,他认定主公,必须得是他自己决定的,认定了就会全力以赴,所以除非让赵云失望透顶,他是不会改主公的。
听戏志才给曹操分析了许多会盟的事,以阮卿对赵云的了解,他心中的主公绝对和袁绍不对口,赵云离开袁绍是迟早的事,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让赵云不选刘备,来曹操这里。
刘备……阮卿一想起来就想给他一棒槌,这个大尾巴狼把子龙累那么惨。
“子龙。”阮卿眨巴着大眼。
“?”赵云一脸温和。
“如果子龙觉得袁绍不好,来曹营看看吧。”
赵云笑了。
“子龙见过刘备了么?”
“阿卿如何得知?”
“卿见过刘备,见他说起过子龙。”阮卿脸不红气不喘的撒谎,“子龙觉得刘备如何?”
赵云脱口而出,“汉室之后,仁义之君。”
你个大尾巴狼刘备,你这么快就把子龙拐过去了。阮卿心里警铃大作。
“刘备……”阮卿涨红了脸,说话磕磕吧吧。
知道阮卿心急又不会说话的时候才这样的赵云笑着道:“别急,慢慢说。”
“仁义救不了倾颓的汉室。”阮卿难得说了句文绉绉的鸟词。
并非愚忠的赵云听到这话还是皱起了眉,“此话怎讲?”
看赵云皱眉阮卿以为赵云生气了,当下吓得红了眼眶。
“又要哭鼻子?”赵云发觉自己表情过于严肃,忙调整了过来,又揉了揉阮卿的头发。
赵云对阮卿好的那是没话说,赵云看着阮卿时总会想到自己幼弟,自己幼弟要是没夭折,现在得同阮卿差不多大了。
“你能不能别这样,你一皱眉很吓人。”阮卿又化身可怜兮兮的哭包,红着眼眶,眼里的泪将落未落。
赵云笑了声,“说说你刚才话是何意吧。”
“仁义只能为盛世治国之策,于乱世可以仁义立身,却难以平乱,昔日孔子周游列国以仁教学,企图以治国□□,却飘零十几年,志向无法实现,皆因当时时局动荡,各诸侯争霸,所谓乱世,乃大争之世,仁义难存。因此霸道为治乱之策,仁道为治盛之策,王道乃御世之策。”
听了这话,赵云的表情逐渐凝重。
这些话都是戏志才说的,阮卿当时听得酣畅淋漓,于是记得格外清楚,就阮卿那脑子,劝赵云的无非几句‘刘备不好,刘备装,曹操好,曹操哪都好,子龙来曹营吧。’赵云绝对比阮卿聪明,就这几句破话,别说赵云了,一个伍长他也劝不来。
“那,以阿卿之见,尔主曹操,所行何道?”
昔日畏缩的阮卿听到赵云的提问,不由挺直腰杆,朗声道:“所行王道。”
赵云震惊,半晌才垂眸看着阮卿轻轻道:“若有那日,云定会先思小师叔所言……”
---------------
第8章
==============================
其实吧,人在选择事物的时候肯定会在一片陌生中先选择自己听说过的。阮卿不知道自己一番话能不能劝来赵云,不过赵云如果离开了袁绍,一定会考虑一下曹操的。
阮卿回到营地的时候前营还没散会,隔着老远就能听到咚咚咚的鼓声助威。
“前营怎么样了?”阮卿问与自己熟识的曹操的亲卫兵李纯。
“刚才前营下来人,说对面关上下来了华雄,连斩咱们好几员大将了。”
“咱们营!”阮卿吃惊。
“你傻?”李纯乎了阮卿的后脑勺一下:“别的营的,咱盟里的。”
“哦哦。”阮卿忙点头。
“你刚才跑哪去了?戏先生方才找你帮忙写字去呢,这回估计都自己写完了。”
虽是主簿,在曹营中有一席位置,不过因为太小的缘故,加之经常智商不在线,所以熟悉阮卿的这个亲卫兵对阮卿一点敬畏之心也没有,完全就当个弟弟看了。
“他们前营热闹,卿无聊,在营里逛了逛。”
阮卿觉得出戏志才对自己十分照顾,再加之戏志才身体不好,因此他对戏志才的态度与曹营众将一样,以尊敬为主,能让对方宽心的就让对方宽心。
5/7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